“浅阅读”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微
2016-02-12夏烨
夏烨
(铁岭师专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000)
“浅阅读”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探微
夏烨
(铁岭师专图书馆,辽宁 铁岭 112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新兴媒体的成熟,阅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浅阅读”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常态。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对现实,应正确引导大学生协调深浅阅读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了新形势下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对策。
图书馆 阅读状况 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新兴媒体技术的成熟,阅读领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数字化、网络化阅读趋势不可阻挡,阅读的重心由传统的纸质阅读转向数字化阅读,“浅阅读”正在成为我们时代阅读生活的趋势和常态。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新时代信息的组织者、知识导航员,如何提升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品位,开展导读工作是当今图书馆读者服务领域的重要课题。
1 “浅阅读”与“深阅读”的概念界定与关系
1.1 “浅阅读”与“深阅读”的概念
“深阅读”与“浅阅读”是在信息时代出现的两个名词,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我比较认同的定义是周亚所给的:“浅阅读”是读者从书面语言和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大脑参与程度并不高,对于阅读语言和符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一般停留在了解或知其大概的层面。“深阅读”是读者从具有较大知识信息含量(相对于阅读主体而言)和较高系统性的书面语言和符号中获得丰富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大脑参与度很高,对于阅读语言和符号的熟悉、理解与掌握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1.2 “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关系
“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关系并非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深阅读”与“浅阅读”只是人们在阅读学习中的两种选择方式,无所谓好坏,选择“深阅读”还是“浅阅读”,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等来决定。从哲学上讲,“浅”与“深”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统一体。“浅阅读”与“深阅读”也是这样,尽管我们不否认两者的阅读方式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对人的思维会有不同的方式的介入,但是“浅阅读”与“深阅读”存在一种辩证关系。先用“浅阅读”的方式快速浏览信息,之后再从这些信息中选择一部分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行深入的阅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浅阅读”不是对“深阅读”的否定,而是对“深阅读”的有益补充,我们要理解“浅阅读”,尊重“浅阅读”,承认“浅阅读”的合理性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让“浅阅读”和“深阅读”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使其构成现代阅读形态的两大体系。如何将“深阅读”与“浅阅读”结合起来,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力量,将服务拓深,吸引培养指导读者在促进纸本阅读的同时,很好引导网络阅读,这才是图书馆应当担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2 高职院校学生“浅阅读”特点
2.1 读书目的趋向功利化
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普遍偏多、课业负担较重,学生们每学期不仅有必修课,还有公共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等,再加上不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外语、学计算机等,使得他们潜心读书的时间变得更少。
另外,一些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提早忙于各种“拿证考试”,这就进一步压缩了大学生广泛阅读的时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竞争压力也使大学生的读书目的越来越具功利性。
2.2 阅读偏好娱乐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
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网络小说及生活消遣书籍始终是读者的借阅热点,那些封面花哨张扬的时尚类杂志很受欢迎;在网上阅读方面,休闲娱乐性的网上冲浪占用了不少同学大部分课余时间。
笔者在针对本校大学生阅读倾向进行调研时发现,在校生中阅读倾向前两名的为文学名著和通俗小说,分别占34%和19%,可以看出学生更喜欢阅读文学类图书,即消遣性图书,见表1。学生对学科专业类图书的阅读不像对文学类图书那样感兴趣,这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他们的学习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高职院校面向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中专招生,入学成绩相对较低;二是由于社会、家庭及自身等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2.3 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快餐式“浅阅读”盛行
互联网技术、新兴媒体的成熟,将人们带入了数字化阅读时代。数字阅读市场群雄暗战,一场“阅读革命”正在全面展开。当然这PK台上只有两个主角:一个是电子阅读,一个是传统阅读。据笔者调查,读者依托新媒体、新技术简单轻松地获取海量信息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大众选择的主流,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被信息时代阅读的速度所取代,具体见表2,其中提示了读者各种阅读方式的变化规律。快餐式“浅阅读”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主流,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大学生群体也成为“浅阅读”的主力军。
3 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对策
阅读的目的除了实用求知外,还在于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灵魂拷问和自我反省,并引导人们走向精神的丰实和成熟。再博学的学者,穷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尽天下所有的书籍,要吸引读者读好书、好读书,深入开展导读服务非常重要。
3.1 转变服务理念,正确看待“浅阅读”
要树立读书、“读网”都是读者的多元化服务理念,从新的角度看待“浅阅读”现象。对于这种阅读方式的转变给予更多的关注,并由此去深入思考服务的策略,去建设新的阅读发展空间;在形式上适应读者阅读习惯,在环境上愉悦读者,方式上方便读者阅读,内容上吸引读者,用现代技术来支持读者阅读。
3.2 建立深浅阅读区,满足不同阅读需求
现代图书馆不仅拥有各种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还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宽敞的场所。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建立深浅阅读区,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只有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才能提高图书阅读率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安静的阅览室适合读者深入阅读、静心品味书中意境,汲取知识养分;个人研究室是个独立的空间,有利于研究者潜心探索,思考问题;文献信息检索中心是读者利用本馆各种数据库,查找信息资料的地方;休闲区可设立书吧,有休闲桌椅,四围环绕轻柔音乐,适合读者欣赏一些轻松愉快的读物,或进行网上冲浪;读书沙龙为读者提供交流的空间,让阅读由浅入深,不止于视听的享受,更有心灵的感悟和精神上的提升。把图书馆营造成一个真正阅读空间,不仅是知识的殿堂和学术的园地,也是大众文化休闲的“悦”读空间,吸引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到来,满足他们不同的阅读需要。
3.3 由浅入深开展导读服务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文献和数字化信息资源,有着良好的读书氛围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是理想的读书场所。图书馆面对“浅阅读”的读者需求,应谋求在服务形式上接近读者,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引导读者由浅入深地阅读,什么时候浅读,什么时候深读,了然于胸。图书馆员应加强对读者进行导读,通过网络将好书、有益的书、热门的书推荐给读者,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到健康、积极、向上的轨道上来。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场所、设备、人员,开展大型主题读书活动,如专题讲座,读书征文、作品鉴赏、影视评论、征文比赛、办书展、社会热点讨论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丰富读者精神生活,陶冶读者美好情操。利用自己的资源、技术和环境等优势,吸引更多读者,引导读者进行深层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浅阅读”盛行的时代里,通过“深服务”,将国民阅读引导向理想的求知状态。
3.4 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提升“浅阅读”深度
网络为人们创造了最丰富的阅读空间,但网络资源的无序性和良莠不齐又限制了读者对它的利用。图书馆具有分类、标引、检索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应发挥组织文献信息的特长,系统开发因特网信息资源,加强网络资源与设备的建设,提供深层次的便捷服务。为防止长期停滞在“浅阅读”中,图书馆要设立专门链接将因特网上的有效资源按照专题进行筛选、归纳和整理,在每个条目下注明信息资源的形成、内容和存取特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筛选、组织、整合,使之形成一个脉络清楚、健康有序的馆藏体系,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实效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持久性的阅读需求,使读者浏览网页便能清楚地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类型和作用,同时能够快速地进行访问和查询。华中科技大学在这方面做了较多工作,主页上有华科大数字图书馆专题,并且列出了一份教授推荐书目,推荐了50本人文社科方面的著作,还整理了各图书馆网址,分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国外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特色图书馆四部分,如果能够对各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进行揭示和介绍,就会使得读者用起来更有针对性、更加觉得方便。这些都是由“浅”入“深”做好网上导读工作的重要内容。
4 结语
当前“浅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明显特征,“浅阅读”所带来的不是阅读体验的消亡,而是无限阅读的新生。它将使追求新知识、新发展的人类社会,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在更高的效率基础上,以更为显而易见的方式获取信息。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重要阅读场所,必须以开放的态度接受阅读方式的变化,不断健全和完善多层级的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不同阅读习惯读者的阅读需求。
[1]董朝峰.电子传媒时代的深浅阅读再辨[J].图书馆杂志,2011(3):9-12.
[2]孙长虹.应对读者的“浅阅读”图书馆需要“深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6):14-16.
[3]周亚.“浅阅读”概念界定及相关辨析[J].图书馆杂志,2013(8):18-22.
[4]孙长虹.应对读者的“浅阅读”图书馆需要“深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6):15-16.
[5]孟爱芹.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阅读的深度引导[J].中国产业,2012(8).
夏 烨 女,1985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图书馆管理。
G252
2016-09-12;责编:徐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