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本科教学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2016-02-12王春兰
彭 锐 王春兰
(湖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湖南 株洲 412007)
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本科教学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彭 锐 王春兰
(湖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湖南 株洲 412007)
选择湖南省12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作为考察对象,采取实地调查、网上咨询和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统计了各图书馆支持本科教学服务的现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环境设施布局不够完善、馆藏资源配置有待优化、馆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读者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最后,从服务理念、管理机制、服务能力和服务推广4个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加强本科教学服务的发展策略。
地方高校 图书馆 本科教学 读者服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015年颁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服务教学科研的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立健全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和文献信息服务两个体系,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方便全校师生获取各类信息是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两大主要任务[1]。两大任务执行与完成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研究质量。为了解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本科教学服务的现状,笔者选择湖南省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作样本,采取实地调查、网上咨询和文献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其支持本科教学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更好地配合教学与科研,满足广大师生教学需求,加快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1 调查说明
湖南省现共有34所普通本科院校,分布在14个市州。其中地方本科院校30所,占比88%,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周边地区。考虑到人员和经费因素,课题组成员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长株潭地区以实地调研为主,其他地区以网络调查和电话咨询为主。本次调查共抽取7个市州,共计12所地方本科院校,每个院校随机选取2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达82.5%。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53.2%,女性占46.8%,其中学生和老师的比例各占50%。调查的内容主要围绕图书馆服务本科教学方面,包括环境设施、馆藏资源、资源获取、馆员服务和服务质量等,调研时间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调研时间跨度3个月。本次调查样本的选择和调研内容的选取基本上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地方本科高校图书馆面向本科教学服务的现状。
2 现状调查
2.1 环境设施建设
高校图书馆服务环境设施是其为面向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而提供的各种服务,以及广大师生在获得服务的过程中进行服务体验的环境,主要包括阅览空间、阅览桌椅、检索终端、服务设备、工作站、上网接口、指示标牌、管理系统等实体环境设施,以及移动图书馆、服务网站、各种服务教学科研的网络平台等虚拟的环境设施。环境设施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程度不仅影响到读者的服务体验和需求,还对图书馆服务形象产生重要的影响。
调研发现,12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自扩招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图书馆环境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实体和虚拟的环境设施都取得了较大发展(见表1),极大地支持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馆舍面积方面,除了衡阳师范学院为2.23万米2外,其他图书馆都达到了3万平方米,长沙理工大学还达到了6万平方米,宽敞的图书馆舍,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活动空间。阅览座位方面,3000席位以上的图书馆占比84%,5000席位以上的图书馆占比25%,阅览席位的增加,为广大师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提供了便利。检索终端和管理系统方面,各图书馆都加大了投入,增设了检索点和服务工作站,2/3的图书馆检索查询阅览终端达到300台以上,100%的图书馆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了自动化集成管理。41%的图书馆增设了自助借还设备,25%的图书馆已经投入使用自助借还机,为广大师生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便捷途径。虚拟环境设备方面,随着教学科研服务需求层次的提高,12所图书馆都建设完善了本馆的网站和移动图书馆,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等7所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建立了学科服务平台,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吉首大学等5所图书馆开启了科技查新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师生的个性化教学科研需求。
2.2 馆藏资源保障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基础,对高校的教学科研起着支撑作用。馆藏资源按类型划分,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标准、专利、报告和论文等文献资源。按载体形态划分,主要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馆藏资源体系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水平与质量。
调研发现,12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无论是从馆藏数量,还是从经费投入方面都达到了相当规模(见表2),对支撑学校的教学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纸质文献方面,排名前三位的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南华大学的藏书量均达到300万册,排名后三位的湖南工程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和吉首大学的藏书量都在130万册左右。电子图书方面,排名靠前的是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怀化学院和南华大学,藏书量都达到了80万种,排名靠后的是湖南工程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藏书量都没有超过50万种,而人均藏书量排名靠前的是衡阳师范学院和湖南科技大学,分别达到147册和115册,排名靠后吉首大学和农业大学仅为50册。数据库方面,排名靠前的是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数目均在60个以上,排名靠后的是衡阳师范学院、南华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和湖南工程学院,数目均在40个以下。期刊方面,12所图书馆订购的纸质版本数量差别不大,基本维持在两三千种左右,并呈下降趋势,而电子期刊的订购则呈上升趋势,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都加大了电子期刊的订购力度。资源购置经费投入方面,总经费投入排名靠前的是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和湘潭大学,金额均在700万元以上,排名靠后的是湖南工程学辽和湖南理工学院,金额均在200万元以下。
2.3 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是组织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力资本存量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服务价值的优化。对于图书馆来说,盘活现有的环境设施和馆藏资源,最大化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图书馆员是关键。
调研发现,图书馆为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维持图书馆业务的正常开展,实行多元化的用工模式,增加了图书馆人力资源总量(见表3)。调研的12所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以正式在编馆员为主,非在编馆员、志愿者和勤工助学学生为辅。其中,在编馆员人数100以上的图书馆占比17%,50人以下的占比为25%,60~100人的图书馆居多,占比58%;非在编馆员人数10人以上的图书馆占2/3;据统计,湖南省高校图书馆在编馆员同在校读者比约为1:300,大部分图书馆为弥补人力不足,缓解服务压力,招聘了志愿者和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的常规服务工作。职称方面,只有湖南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3个图书馆副高以上职称占比在20%以下,吉首大学和怀化学院图书馆副高以上职称占比则超过了40%;学历方面,湖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和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在20%以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吉首大学和怀化学院图书馆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则接近20%,占比人数低于10%的图书馆共有4所,其中最低占比仅为4.17%。相对而言,湘潭大学、湖南农大、衡阳师范学院和吉首大学图书馆在副高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两项指标的占比较大。
2.4 读者服务项目
图书馆的宗旨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神圣使命,围绕这一使命,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的读者服务工作,全方位、多途径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的多元化需求。
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图书馆都开展了书刊借阅、电子阅览、读者咨询、新生入馆教育、读者培训、网络导航、文献传递、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学和移动图书馆等基本服务,并与CALIS和CASHL等机构合作并签订服务协议(见表4),吉首大学还与NSTL、CSDL等文献信息机构以及国内数十所高校图书馆签订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科技查新等服务协议。部分图书馆还增设了特色服务项目。如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提供科技查新、代查代检、定题服务和重点学科导航服务,湖南理工学院、吉首大学、湘潭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等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3 存在的问题
3.1 服务环境设施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研发现,各馆的服务环境设施建设虽然明显改观,并达到相当规模,但在设计布局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上,实体空间主要集中在书库、阅览室、自习室和服务台等工作空间的规划设计上,而对基于感知、交流、休闲、互动、体验空间的多媒体阅览区、个人学习卡位区、公共阅读休闲区、一站式服务区、创意工作室、新技术体验区、小组学习室和学术交流研讨室以及响应学生项目的灵活空间则缺乏整体布局,空间设施按需分隔不够明显,检索查询终端的区域布置不尽科学,环境设施缺乏灵活组合性,折叠桌椅和移动书架的配置较少。虚拟空间设计上,学习社区、练习课堂陈述空间、科研社区、协作平台、云空间贮存共享、3D虚拟、仿真互动、大数据挖掘需求以及个性化服务嵌入形式大于内容,丰富新颖度不够,难以适应现代研究性学习、探索式学习、翻转式教学、自助式教学和研讨交流教学的需求。
3.2 馆藏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
调研发现,近5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渠道和阅读行为均发生了重大改变,读者到馆率逐年呈下降趋势,纸质文献借阅量也呈下降态势,而图书馆主页和数据库访问量、电子资源下载量呈上升趋势。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2011~2015年,接待读者量从96万下降到60万,纸质图书借还量从67万下降到36万,网站访问量从23万上升到38万,CNKI下载量从184万上升到213万。根据表2的数据统计,各馆的纸质文献数量都达到了相当规模,而电子资源的总量却相对薄弱,OA资源组织分散,重点学科资源总体不足,特色馆藏稀少,馆藏发展没能有效反映出读者新的学习方式和研究方法,藏馆藏资源的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实际上,从表3中文献资源的购置经费可以看出,图书馆正在努力优化配置馆藏资源,采取在维持保障传统馆藏购置经费的基础上,加大了电子资源购置经费的投入力度,一本院校图书馆表现的更为突出,电子资源的购置经费已经超过了纸质资源的经费投入。
3.3 馆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研发现,本省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正在向高学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硕士馆员和副高职称馆员都达到了一定的比例,绝对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出于学校体制和图书馆自身方面的原因,图书馆缺乏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手段,难以招聘诸如计算机和自动化等应用技能型人才,图书馆通过在职培训提升技能的馆员又多选择图书情报学专业,长期以来,最终形成图书馆员学科背景较为单一的局面。而大部分在职副高馆员都属于传统技能型馆员,理论功底较深,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加上图书馆长期存在人岗不匹配,用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馆员缺乏自主创新精神。面对当前新技术、新环境、新需求带来的挑战,图书馆员学科资源组织能力较弱、服务教学科研能力不足和缺乏技术支撑力量的弊端都显现出来。数据馆员、学科馆员和技术馆员等关键人才的缺乏,导致无力应对与新技术应用相关的读者咨询、培训和深层次的学科服务[2]。要改变这种现状,图书馆人力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3.4 读者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研发现,图书馆虽然开设了不少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也在逐渐增多,但是图书馆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把握不够,对读者参与服务项目的兴趣和欲望没有充分挖掘和激发出来,读者自主参与服务活动的意愿不高,难以从实质上对图书馆的服务价值进行体验,图书馆与读者间互动氛围不够浓厚。具体表现在:读者到馆率较低,文献外借数量下降、数字资源培训到座率低、读者荐购建议少、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热情不高和文献传递和参考咨询效果不理想(见表5)等。当问及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评价时,52.5%的读者希望图书馆在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上有所改变,他们实际感知的图书馆服务质量与其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51.8%的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基本满意,图书馆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发展策略
4.1 重塑服务理念
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所在[3]。“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一切”“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一直是图书馆人所崇尚的工作准则,“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一直是图书馆人所追求的目标。为了接近和实现这个目标,众多高校图书馆在环境设施、馆藏资源、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等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临剧烈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压力,传统图书馆的惰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基于“资源—服务—需求”的小生产服务观[4]没有得到实质性转变,基于“需求—资源—服务”的大生产服务观[4]还没有真正树立,“重馆藏、轻服务”和“重技术、轻人文“的观念还在一定范围内客观存在,图书馆的业务流程还未实现从传统的“文献流”转向现代的“服务流”,组织设计层面尚未按照“服务流”进行部门重组,图书馆服务效能低下。二是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主体位置认识不够深刻,包括馆藏建设、馆员服务和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将由广大读者进行判断、鉴定和评价。在日常的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师生需求的调研活动开展较少,同教学部门合作不够深入,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尚不完善,图书馆的教学参考资源同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没有有机结合起来,读者即为资源的理念没有形成,图书馆服务难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三是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馆际间的开放协作不够深入,缺乏开放共享理念。例如,当前湖南省高校图书馆除了开展实施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外,其他的项目存在理论探讨多,付诸行动少问题,区域间的馆际互借因缺乏合作共享意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图书馆需要重塑“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本科教学服务。
4.2 提升服务能力
受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双重驱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加快了转型步伐,服务环境日逐数字化、网络化和泛在化,服务层次正向学科化、知识化和智能化延伸,对馆员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图书馆专业型、技术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缺乏,服务教学科研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图书馆服务的发展。目前,部分图书馆员存在知识结构老化、信息技术知识缺乏和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缺乏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感。信息时代,与知识服务相关的垂直搜索技术、信息过滤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缺乏,全媒体馆藏资源的揭示能力、全网域资源发现能力、数据挖掘能力、知识发现能力、知识服务能力、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和网络服务能力的不足,胜任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的图书馆员寥寥无几,图书馆现已开展的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项目缺乏影响力,其服务的内容层次也多流于表面和浅层次,难以满足广大师生的现代教学科研需求。服务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服务形象和服务价值的实现。因此,图书馆需要通过加强专业型、技术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服务能力。
4.3 完善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效率和产出,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自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学校虽然加大了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但是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没有提出硬性要求,图书馆自身也缺乏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图书馆在管理机制上没有突破传统的藩篱,缺乏创新与活力,跟不上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节奏。一是发展思路不够清晰,管理目标不够明确,馆员缺乏必要的工作压力。二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不具体,工作缺乏细则,可操作性不强,如学习培训、发展规划、绩效评价、学科服务和竞争机制等。三是管理执行力度较弱,管理缺乏效能。管理和服务过程中,事前缺乏调研,事中缺乏检查和监督,事后缺乏评估和整改。真正意义上的人岗匹配,按需设岗,绩效考核与评估、聘评分开,能进能出和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馆员激励机制有待落实。图书馆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运行的不通畅,图书馆员比较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动力,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效能低下。因此,图书馆需要通过加强管理和完善机制来有效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
4.4 加强服务推广
图书馆先进的设施、海量的馆藏和众多的服务项目要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最大化地满足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服务推广工作非常关键。图书馆只有通过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推广集中广大读者的注意力,引起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兴趣,激发其利用图书馆的欲望,促使其主动参与和接受图书馆服务,最终才能达到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根本目标。正如谢拉(美国图书馆学家)所说,图书馆员的任务不仅在于保证图书馆的大门永远敞开,还要让这扇大门具有吸引力[6]。所调研的12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中,服务推广的方式以官方网站宣传为主,以微信、微博、手机移动图书馆等新媒体为辅,传统的官方网站宣传方式缺乏互动,宣传推广的内容同质化,缺乏新意,服务难以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图书馆服务推广对新媒体技术应用却仅用于对信息资源的检索、电子阅读和移动图书馆应用等方面,没有将技术和图书馆服务的有效推广结合起来。开通的微信、微博和移动图书馆往往因为技术疏于管理、信息缺乏及时更新和推送内容缺乏创新,导致广大师生缺乏对图书馆用于教学的OA资源、多媒体数据库、专业考试题库、网上报告厅、超星名师讲坛、IT教育资源库、学科服务和移动图书馆等资源的了解和应用,服务推广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图书馆设施和馆藏利用率的提高及服务效率的提升。因此,图书馆服务推广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其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16-01-04].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黄春燕,叶佩珍,杨玲.新技术环境下欠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讨[J].图书馆界,2015(6):27.
[3]徐年生.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EB/OL].[2016-07-04].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 bdc6dc0101fxk9.html.
[4]黄俊贵.图书馆服务理念琐谈[J].图书馆,2001(2):9.
[5]黄孝群.转型变革期高校图书馆馆员能力建设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5(9):51.
[6]张玲.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宣传推广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5(1):79.
彭 锐 男,1976年生。硕士,馆员。
王春兰 女,副研究馆员。
G252
2016-09-29;责编:姚雪梅。)
*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立项资助项目“移动阅读环境下面向本科教学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15】291号)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