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内涵与结构研究∗
2016-02-12武群辉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常州213184
蒋 萌 武群辉(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常州213184)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内涵与结构研究∗
蒋萌武群辉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常州213184)
[摘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空间力量和创新媒介正在迅速改变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走互联融合创新发展之路,着力推进空间再造战略,成为当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主题。立足空间视野,以“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为主线,审视面临空间再造背景(机遇与挑战)与启示,提出了“智慧”型空间再造模式构想,从价值体系、资源结构、技术系统和服务方式探析了内涵体系,从要素布局、功能架构、生态营造构建结构形态,旨在为“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一孔之见。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背景内涵结构
[分类号]G258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模式构架与创新”(2015SJB488)阶段性成果之一。
互联网崛起,造就了“地球村”传奇,使人类文明进入了空前虚拟跨界高速旋转流变的新时空。在此背景下,中国“互联网+”横空出世,开启了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互联网+”是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一项旨在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及社会全面深度融合、再造发展空间、形成创新能力的国家发展战略,是一场关于空间思维和发展模式的革命,必然成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行动计划”和推动“新常态”发展的新动力。所谓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是一个场域的概念,是指点、线、面、层、体的多维立交,建立在实体与虚拟、环境与资源、技术与服务、学习与交流、休闲与体验基础之上的综合体系和创新过程。当此时刻,作为信息情报策源地,如何适应“互联网+”新环境,转变观念,开拓领域,再造空间,重构模式,是质变重构与创新发展的重大主题。因此,从空间维度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再造空间模式的内涵与结构,是一种集学习交流休闲体验场所和社会公共空间于一体的思维逻辑和应对之策。
1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背景与启示
“互联网+”行动计划具有极强的扩展性和渗透性,影响深刻而广泛。它意味着社会任何单位都可能通过互联对话融合,实现结构性变革,再造新的发展空间平台,从而获得“凤凰涅槃”般的重生和发展。图书馆也不例外,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迫在眉睫。
1.1“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背景
1.1.1“互联网+”图书馆空间理念新崛起
空间理念崛起,得益于20世纪末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即空间生产是包容一切的世界观和实践活动,是(在多种选择中)精心选择的结果”[1]。在“互联网+”环境下,表现为空间的融合与共享。一是图书馆空间意识的复苏。传统意义的图书馆通常以历史线性的思维为框架,构建的是物理场所和文献体系,致使图书馆长期局限于文献采编、贮藏、流通、服务的物化层面,而广义空间存在几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互联网+”兴起,现代空间技术(包括信息、通讯、网络和移动技术)的广泛运用,必使尘封已久的空间意识得以复兴。它所带来的变革,绝不是纯物理性的量变,而是化学之上的质变,意味着业界思维变革与模式重构;二是图书馆空间观念的崛起。空间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发展的介质和载体。“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既是对传统和复合空间观念与模式的突破超越,又是基于对未来空间再造的一次开创性的探索和转型。传统模式让位于“复合”模式,是历史进步,但在理念上与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仍然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互联网+”图书馆空间理念的新崛起,将“去中心、讲平等,弃封闭、求合作,逐专利、促共享,废成规、兴创新”,撬动思想观念体系,引发图书馆空间再造之变革。
1.1.2“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形态新变化
图书馆空间形态,是指图书馆结构方式和形态模式,是外部因素与内在要素有机组合和相互作用的产物。强调转变,旨在揭示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空间再造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一是从历时性看,图书馆空间形态是变革改造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图书馆“书的空间”到复合图书馆“数字空间”重构再到移动图书馆“第三空间”兴起,始终处在历史运动变化之中,演绎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叙述。眼下,“互联网+”跨界融入的新态势,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融合重构开启了新征程,昭示了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历史必然性;二是从共时性看,图书馆空间发展面临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态势。在现实时空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互联网+”,一个“+”字将拓展封闭的空间格局,促进两界互联融合,要素结合,结构重组,空间升级,使图书馆空间再造成为现实可能。
1.1.3“互联网+”图书馆空间技术新发展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2]只要人类思维不枯竭,创新就永无止境。一是技术革新与超越。“互联网+”,“涉及互联网、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嵌入式系统等技术”[3],具有极强的融合性、扩展性与渗透性。图书馆具有无限的空间可塑性和发展性,但需借风扬帆,为其提供新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历史是最好证明。我国互联网最早萌芽于1987年,以“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第一封越洋电子邮件为发端,短短28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在2G和3G时代,产生了短(彩)信、WAP以及移动应用服务,图书馆通过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书目检索、图书借阅、电子阅读以及咨询服务等,更新了服务方式,拓展了服务空间。新世纪,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4G)兴起,为图书馆空间再造奠基开路。二是技术升级与发展。“从长远看,对图书情报机构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是能够对人类认知和知识交流方式产生决定性改变的技术。”[4]为此,2014年,我国启动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研究课题。“大智移云”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社会性网络”等新技术开发、转移和应用,为图书馆空间变革与再造提供了全新技术支撑和智能服务。而且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数据、音视频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服务和数字化高品质体验的需求也为时不远。
1.2“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启示
1.2.1图书馆空间定位新思考
图书馆空间再造是一个相对于现行模式的概念,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在对原有模式批判继承基础上吸取新因素、通过互联整合创新而形成的空间新格局。定位是关键,实质是要确立空间再造的基本原则和坐标方位。一是空间原则定位。这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前提和保证,包括自律、他律以及科学性、系统性与可行性。当前特别要从“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战略高度,坚持从实际出发,主动服务“新常态”,将科学、合作、便捷、高效、双赢的空间原则转化为价值定位,内化为空间构架,固化于空间再造,保证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和谐统一。二是空间目标定位。建设什么样的空间模式,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根本问题,关系到“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大局。因此,管理者必须将其提高到战略管理高度,从理念和制度、实体与虚拟、资源与服务、技术与文化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和周密规划,形成图书馆空间再造行动计划。这是图书馆空间定位的关键。
1.2.2图书馆空间模式新构想
图书馆空间模式是图书馆结构形态与运行方式的总和,它属于历史范畴,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模样。在传统农业社会,图书馆以藏为空间特征;到工业社会,加入学习、交流、休闲、体验新元素,公共性质凸显,空间结构日趋多元化;进入信息社会,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空间格局,实现了传统向现代转型、实体向虚拟转化,“复合”型成为空间过渡的显著特征。如今“互联网+”兴起,催生了移动互联网与图书馆融合的新模式,使图书馆由“线性”到“复合”向更高端的“智慧”型空间转换升级。尽管这种空间转换再造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时间的磨合积累转化,但毕竟洞开了“智慧”空间发展之门,具有开创性意义。一是“智慧”型空间生成内涵。它是“互联网+”与图书馆融合产物,“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5],是以网络为基础、智能技术为支撑、智慧服务为核心、创新为驱动、互联互动共享为方式、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共同体。因此,打造“智慧”型空间模式,关键是凸显空间再造的融合性、整体性和创新性,处理好物质与精神、资源与服务、技术与生态等关系,防止因认知偏颇和机制错位而导致极限性问题出现,走出一条融合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是“智慧”型空间再造基础。构建“智慧”型空间模式,强调技术基础性有其合理性,但视为唯一性就有失偏颇。因为空间再造“在技术上不仅要重视对于社交网络、移动技术和开放技术的吸纳利用,更要重视平衡和消化这些技术对于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和冲击”[6]。同时,还要加强统筹协调,各项功能必须同步协调、互动有序,各项技术必须充分嵌入融合运用,用户也必须享有优质便捷高效服务和体验。惟此,图书馆空间方能借助于基础平台支撑而崛起,实现华丽转型。
1.2.3图书馆空间路径新探寻
图书馆空间再造是一个系统构造,既需理论导航,又要技术支撑。在传统理念下,互联网是一个物理性工具概念,而后崛起的“互联网+”则是全新空间系统概念,说到底,是一种社会新兴生产力。“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是一个双向融合互动的过程和模式。因此,包容性与互动性、和谐性与共创性是通向成功之路。一是包容与互动策略。首先,异质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互联网+”作为一项全新的智能互联网应用体系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技术扩展性和文化渗透性。属于信息机构的图书馆,始终与信息技术运用密切相关,天然与“互联网+”有着内在的和合性和包容性,这成为空间再造模式的基础。其次,彼此互动性。“互联网+”图书馆不仅仅是形式创新,更是功能的升级。互动性是“+”之要义,是不可或缺的中介和桥梁,是共创“智慧空间”的源动力和推动力。二是和谐与共创对策。“互联网+”图书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和谐是共创基础,共创是和谐条件。关键是营造和谐生态环境,提供合作制度保证,形成共创空间机制,合力打造双赢空间。惟此,才能走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开放融合互动创新发展的空间新格局。
2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内涵与结构
2.1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内涵体系
“互联网+”图书馆,其发展逻辑基于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但其结构体系与空间模型,决非简单机械的事物叠加静态之和,也不仅仅是将图书馆搬至互联网之上,而是一个两相互联化和重组创新发展的动态之体,具有内涵外延的新质和模式结构的新态。因此,融合、创新、互动、共享、发展是“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的基本特征。
2.1.1完善的价值体系
完善的价值体系是图书馆生存发展的根基,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导向与支配作用。任何迷茫或摇摆,对于空间来说等于失去生命信仰和发展动力。受此冲击盖莫如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末大洋彼岸,曝光于本世纪的“图书馆消亡论”,堪称业内最具爆炸性的极端言辞,虽然“太阳每天照常升起”,不过客观上倒也引起了业内的现实反思,增强了忧患意识,提供了历史警示,犹如雷鸣过后而不绝于耳。这也是“国际图书馆界一直将信息技术的挑战看成必须建立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主要理由”[7]。“新信息技术正以全球的工具性网络整合世界”[8]。“互联网+”崛起,不仅改变了社会经济、产业行业发展方式,而且“正是价值革命产生影响”[9]唤醒了沉寂的空间意识。在此背景下图书馆重新定义与构建价值体系,已是空间再造的需要。“互联网+”图书馆一旦融合并形成新的现实生产力,那么一个以公共人本自由便捷效率双赢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必将脱颖而出,一个“大智移云”空间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2.1.2优化的资源结构
互联网是基于资源虚拟、优化与共享的模式。因此,“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也绕不过这一基本命题。传统资源碎片化和低效性是资源空间结构的主要弊端,必须从资源结构方式上解决问题。一是丰富资源类型。资源不足和类型单一,是长期制约图书馆空间发展的瓶颈。“互联网+”覆盖集聚的海量信息资源(包括数字图书、电子报刊、网络课程和光盘数据库等),为丰富图书馆资源类型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资源。二是优化资源结构。借鉴国外“第三空间”构建的经验与成果,伴随人性化与个性化亚空间崛起,图书馆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功能完善,更富有诗意,但资源贫困与结构薄弱矛盾将变得更为突出。当此时刻,“互联网+”与图书馆联手共建资源空间,“使图书馆文献书书相联、网网相联、库库相联”[10],将有力推进印刷出版物向数字格式转化,促进数字化资源空间量级与规模提升,推进资源空间结构优化和互联共享绿色高效资源空间体系建设。三是合理资源配置。资金、设施、设备、信息、技术、队伍和环境是图书馆空间立足基础,也是资源配置调控的重要杠杆和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经济等原因,存在事实上的不平衡,地域和城乡差距较明显,总体呈梯度递减状态,严重制约图书馆空间资源的均衡发展。“互联网+”为图书馆空间资源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借助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可穿越时空隧道,实现跨地区、行业联盟合作,构建资源互联交互共建共享平台,使馆藏特色文献、全媒体数据库等实现图书馆远程资源链接与共享,为区域协调发展和馆际均衡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2.1.3匹配的技术系统
形成匹配协调的技术系统,是“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的关键,也是此项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关联性。据2014年Facebook旗下互联网组织Internet.org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要想让全世界都接入互联网,人类必须解决基础设施、平价互联网以及关联性三大障碍。说明大凡不同事物联系,必定有相关性中介做前提。因此,“互联网+”图书馆在技术层必须增强关联性。重点是提高技术的影响力和关联度(渗透性、扩散性、包容性和针对性),提高对技术环境的适应性,提升链接的感应度和融入度。二是融合性。解决的是深层技术性问题。其与关联性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但又有区别,是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当今,我国互联网发展已进入第三次浪潮——即时传播时代。“互联网+”助力图书馆发展,满足传播需要,关键是推进技术创新与融合,根本是建立具有互联网优势和图书馆特点的一体化技术保障体系。这是一个全新而又复杂的空间技术改造过程,面临资源整合、技术升级、个性服务、管理改革一系列变革。其中,既要有基础性技术平台,如短信服务、资源揭示、移动阅读和个性化服务等,又要有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如空间体系构建、宽带通信、信息安全防护和网络管理技术等。如国家图书馆2010年建立起带有移动多媒体和移动阅读服务的“掌上国图”,其核心是开发满足空间再造需要的软件应用系统和专业服务体系,为图书馆通过无线通信网络、直接互联网、构建远程获取信息资源开展信息服务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用户享有便捷安全的信息服务与体验提供技术保障。
2.1.4创新的服务方式
现代图书馆经过百年的积累发展已形成了较为成形的服务理念和模式,但为适应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需要,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曾以《图书馆服务宣言》郑重宣示“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昭示了变革时代一个新的服务价值原则的确立。一是形成空间服务新思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服务面临空间的调整与改革。传统服务不断改造,新兴服务与日俱增。尽管在较长时期内还将保持新旧并存、互补发展的基本格局,但新兴的空间服务将成为图书馆服务新的增长点。关键是转变观念,确立自由开放与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唱响环境空间服务和信息空间服务的主题。二是创新空间服务新模式。空间服务的核心是信息服务,是一个集计算机、网页和各种信息资源于一身、向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的新形态,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互联网+”环境下,知识服务与日俱增,智能化服务与时俱进,泛在服务方兴未艾,移动服务风生水起,个性化服务深入人心,创客服务风靡全球,智慧服务呼之欲出。一个成长中的多元、自由、个性、平等、快捷、高效的信息空间服务新体系将引导图书馆走出新路。
2.2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结构形态
“互联网+”图书馆再造空间模式是新生事物,它与传统历史思维范式与实体建构模式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以“互联网+”思维为逻辑,以空间结构为经纬,将历史与空间有机结合,构建的是一个宏大包容、跨越时空、内涵丰富、结构开放、体制灵活、形态虚拟、形式多样的多维立交和谐统一的网络体系,是“互联网+”与图书馆融合和重构,堪称“第三空间”,具有独特的结构形态和方法。
2.2.1多维立交和谐统一的空间要素布局
空间要素布局,是指基本元素与单元的整体谋划与系统构建,是空间再造的微观领域和基础。体现在“互联网+”图书馆再造空间模式上,是点、线、面、层、体(以下简称“五维”)的多元交织、有序组合。一是要素内涵。“点”是空间再造模式的起点、元素和接点,如馆舍、文献、计算机、馆员和服务对象等;“线”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泛指关系链、如物与人、人与技、实与虚、主体与客体、局部与整体、内容与形式、内涵与外延等联系,同时也指横贯于空间的文献信息知识智能智慧服务主线和互联融合共享与发展主题;“面”系中观概念,即指由点线构成的域面(区域或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单元性,如认知理性、设施布局、馆藏资源、技术装备、网络体系、管理体制、环境氛围、队伍结构等空间板块;“层”是跨越宏观与微观的纵向逻辑关系,包括基础层(即物理空间,如馆舍、资源、流通、信息技术工具、环境等)、核心层(即价值空间,如以人为本、用户为本、建设与服务中心)、关键层(即技术空间,如信息通信技术、云计算、网络多媒体、知识服务等);“体”是“五维”综合,是空间再造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合乎规律、体现特色、多元结合、连横合纵、和谐统一的空间体系。二是要素组合。部分之和等于整体,要素结构对于空间再造具有决定性意义,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横向上指“五维”联系和融合,纵向上指“五维”衔接与沟通,即“点”—“线”—“面”—“层”—“体”,是一个螺旋式逐级攀升不断向空间纵深开掘延伸发展的进程。“点”是起点,“线”是中心,“面”是基础,“层”是关键,“体”是集大成者,是大局和根本。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正确处理好要素关系,推进“互联网+”与图书馆结合,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空间结构服务模式,赋予图书馆空间全新的社会意义、本体意义和生命活力。
2.2.2互动互补共享共荣的空间功能架构
“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是一个多功能集合、彼此协调发展的体系。形成互动互补共享共荣的空间功能架构,是产生最大化功效和利益的重要保证。一是功能定位拓展。学术、教育与传承是传统图书馆功能定位范式。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使传统功能价值体系面临挑战,原来有限狭义的功能定位必将向开放多元协调发展的功能定位转变。这不是形式与量级的变化,而是结构与本质的变革。这种认知变化与定位调整聚焦在空间语义上,具有“非工具”性定位特征而体现出空间意义的逻辑,包括知识中心、信息中心、学习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验中心、共享中心、创新中心和发展中心。这是“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二是功能结构优化。衡量指标是建立完善互动一体化的空间功能体系。近年来,图书馆在空间功能开发方面不断有新发现和新探索,但系统化构建与互动性建设尚处在薄弱阶段。因此,解决功能开发“碎片化”和缺乏互动性的问题,关系到空间再造的根本大局。关键是加强一体化建设和互动性发展,从而有效推进空间功能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形成互动互补共享共荣的功能体制机制。这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重要任务。
2.2.3均衡友好持续发展的空间生态营造
生态构建,是“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的生命线,包括地理、制度、资源、信息、学术、人际、文化和环境等生态。要义是可控均衡协调持续和谐发展。但现实中,图书馆空间生态并不乐观,结构错位与发展失衡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五重五轻”,即重物轻人、重投入轻治理、重资源轻制度、重技术轻环境、重知识轻创新。究其原因,缺乏生态意识和对策,是造成生态病相的主要原因。因此,将空间生态纳入“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战略,是营造空间良好生态并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是以生态理念引领空间再造决策。在生态学视野下,“互联网+”图书馆生态决策是空间总体布局的关键,具有决定意义,应放在首位,以此保证物质与精神、知识与服务、技术与人文、休闲与育人、生态与发展和谐统一,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态格局。二是优化资源夯实空间再造基础。资源是图书馆再造空间的基础,它涉及有形与无形、传统与现代多个类型,包括人财物、制度、信息、软件和环境等。当前,重点应加强各类资源优化整合,盘活结构,促进传统型向数字型转变,满足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发展的需要。三是以联盟为纽带拓展空间。当今世界已进入大交汇大融合的新世纪,“互联网+”为图书馆空间联盟合作提供了可能。在这方面,“中国数字化图书馆联盟”开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先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和经验。欲将不同归属、类型和利益预期的图书馆及其相关系统集结在“联盟”旗帜下,形成联合共同体,共建共享资源网络,关键在于改革一切不利于联盟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快制定完善具有指导性约束性的联盟制度体系,同时推进与世界对话与合作,积极借鉴吸收一切有益的经验和成果,如“数字化图书馆、云计算、知识管理、第三空间”等,开创空间再造新境界。四是以统筹协调保证空间再造进程。空间再造是一个繁复的系统和过程,内要素与外因素必须和谐,硬资源与软资源必须协调,法制与道德必须统一,责任与利益必须兼顾,任何一角短缺失调都会带来系统问题。唯有加强统筹协调,方能使空间再造达到最佳状态,发展进入绿色生态。五是以创新驱动空间再造引擎。在创新与竞争交织发展的时代,“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创新不仅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而且为其提供了影响整个行业发展方向的巨大力量”[11]。“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也不例外。当前,图书馆正处于内涵升级与服务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增强兼容并包、融通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实力,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关系,坚持辩证性,加强原创性,突出时代性,彰显特色性,走出一条中西合璧、自主创新之路,“互联网+”图书馆空间再造预期必将如约而至。
参考文献:
[1]索杰(Soja,E.W.).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陆洋,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8.
[2]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M].夏云,等合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308.
[3]吴吉义,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1):49.
[4]刘炜,周德明.从被颠覆到颠覆者:未来十年图书馆技术应用趋势前瞻[J].图书馆杂志.2015(1):4.
[5]Aittola M,Ryha nen T,Ojala T.Smart Librar: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 [J].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2003(5):411-415.
[6]王铮,等.转变·重塑·再造——2013年英美等国图书馆发展战略评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11):112.
[7]范并思.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我们面临的挑战[J].图书馆建设,2007(6):16.
[8]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6.
[9]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79.
[10]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1):24.
[11]托尼·达维拉,等著.创新之道——持续创新力造就持续成长力[M].刘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
蒋萌男,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管理。
武群辉男,1973年生。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
·管理纵横·
收稿日期:(2015-10-12;责编:杨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