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民阅读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
2016-02-12吴东翔
吴东翔
(山西职工医学院人文社科部,太原 030012)
推进全民阅读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
吴东翔
(山西职工医学院人文社科部,太原030012)
〔摘要〕推进全民阅读是提升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助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推进全民阅读要紧紧盯住在职人员这个重点,通过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民阅读要努力破解深阅读这个难点,推动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运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推进全民阅读的着力点,要坚持“内”“外”两手抓,不断增强培养公民良好阅读习惯的内在驱动力和外部助推力。
〔关键词〕全民阅读;在职人员;深阅读;阅读习惯
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效路径,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行。为适应科学技术文化迅猛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并于1995年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借此契机,全民阅读活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2000年我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12月确定为“全民读书月”,2006年中宣部、文化部等十多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2年“全民阅读”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2013年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现如今,全民阅读已逐步由文化工程发展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在提升国民素质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相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全民阅读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提质增效。
一、推进全民阅读要紧紧盯住在职人员这个重点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阅读是提升公民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主要方式,是增强国家创新力的重要路径,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职人员作为开展全民阅读的重点所在,通过对其在全民阅读过程中的现状分析,正确认识现存问题的成因,以便提出合理对策,进而推动全民阅读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在职人员承担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在职人员是国家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人的一生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学前阶段、学习阶段、工作阶段和老年阶段。前两个阶段是为工作做准备的阶段,老年阶段体力和能力日渐衰退,是享受生活颐养天年的阶段,只有处于工作阶段的在职人员,体力能力都处于巅峰时期,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方能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可以说,在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实现中国梦的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在职人员的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我国在职人员群体的素质还不是很高且参差不齐,部分低技术要求岗位的从业者甚至还达不到高中文化程度,亟待通过全民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以承担起所肩负的重任。
(二)推动在职人员全民阅读工作刻不容缓
在职人员作为推进改革发展的主力军,是开展全民阅读的重点,理应抓紧抓好,然而实际上却不尽如人意。虽说我国在职人员的阅读范围在不断扩大,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大多数人还处于自发状态,缺少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效果很不理想。虽说目前研究全民阅读的人员不少,但却很少有专家学者把“在职人员的阅读”作为研究方向,在职人员的阅读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虽说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阅读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但大量的非公企业人员、农民工及农村从业人员的阅读基本上还处于自发状态。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方面的原因。非公企业追求的是看得见的利润,不愿意也不会在提高职工素质这个没有近期收益的阅读活动上下工夫。二是认识方面的原因。有不少同志把从事研究、教育、宣传和行政的人员当作在职人员的全部,认为他们条件好、动力大、阅读能力强,即使不组织也能很好地阅读。其实这是一种片面认识,其忽略了非公企业人员、农民工和农村从业人员群体,而这部分人的阅读条件通常比较差,能力也不够,更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开展阅读活动。三是困难大、任务艰巨。非公企业的职工、农民工等流动性比较大,阅读条件也比较差,能力亟待提高,因而建立针对该类人群阅读活动的长效机制相当难,很多人不愿意去做。因此,相关部门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职人员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开展全民阅读的重点,不论有什么原因,有多少困难,都不能听之任之,而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抓紧抓好。
二、推进全民阅读要努力破解深阅读这个难点
深阅读这个词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为人们所普遍认可的概念,归纳起来,深阅读的定义可以概括为:深阅读是有方向有积累有深入思考的阅读。因此,要推进全民阅读,必须努力破解深阅读这个难点。
(一)深阅读与其他几种阅读方式的比较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要真正弄清楚什么是深阅读,还应认识几种与深阅读相关的阅读方式:浅阅读、功利性阅读、快阅读。首先是深阅读。深阅读是有方向有积累有深入思考的阅读,具有深入理解、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和创造创新的功能,所以,要大力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力,加快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就必须把深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主要方式。其次是浅阅读。浅阅读是一种片面的、零碎的、不作深入思考的阅读,特点是速度比较快,着眼于新奇的有刺激的东西,追求的是暂时的感官的享受和愉悦,但在知识和能力上收获不会很大。浅阅读虽说有暂时缓解压力、调解身心的作用,但它不具备理解内容、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承担不起大力提升国民素质这一历史重任。再次是功利性阅读。功利性阅读是比较系统和有一定思考深度的阅读,能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提高人的素质,但它属于急功近利式的阅读,以当前能否获利为标准,不会作更加系统深入的思考,提不出原创性理论,破解不了前沿性难题,不能实现技术和实践上的突破,当然也承担不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最后是快阅读。快阅读与浅阅读虽说都有快的特点,但本质不同,浅阅读是片面的、零碎的阅读,而快阅读则是有目的的阅读,是寻找含金量高的内容的阅读,是为深阅读做准备的阅读,实际上是深阅读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体来说,在推进全民阅读中不能完全否定浅阅读和功利性阅读,但应该大力提倡深阅读,把深阅读作为主要阅读方式。
总之,在进行深阅读时,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是要进行深入思考,不能追求速度,要边读边思考,针对阅读内容中所指的重点、字面意思、实际意义、理论观点及实践作用等进行评判,要真正读通、读透。其次是要有积累,不仅要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弄通弄懂,而且要与以前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将新学知识融入以前所学知识体系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再次是要长期地朝着一个方向阅读,随着不断的日积月累,使知识由量变达到质变,进而能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二)制约推进深阅读的因素分析
深阅读是全民阅读的主要方式,然而推进起来则不易,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功利性阅读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显著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然而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导致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成为部分人就业创业的唯一动力。这样的追求表现在阅读上就是功利性阅读,读什么书收益快就读什么书,怎样读赚钱多就怎样读。这样的阅读自然会把深阅读排除在外。二是浅阅读的制约。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显著改善,因而如何丰富精神生活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许多人为了文化上的消遣娱乐,会去追逐新奇的东西,追求暂时的感官快乐和心理愉悦,于是玩电脑、看手机成了这部分人群在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零碎的不作深入思考的浅阅读就成了他们阅读的主要方式。三是动力不强的制约。当今社会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学习推动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路径,然而从我国的发展进程来看,不少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压力还缺乏深刻的认知,未认识到创新运用新知识的重要性,因而也就不懂得与此相适应的阅读方式——深阅读的重要性。四是能力不足的制约。多年来我国的国民教育都是应试教育,表现在阅读上主要是功利性阅读。功利性阅读严重影响着学生深阅读能力的提高,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的深阅读能力还远达不到相应要求,能力不强,自然会影响到深阅读的兴趣和效果,并最终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推进全民阅读的着力点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良好的阅读效果的保障,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推进全民阅读的着力点。要抓紧抓好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这个着力点,必须坚持“内”“外”两手抓。
(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爱读书、读好书和善读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读书要求——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实际上这也是对良好阅读习惯的科学概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要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读书习惯。其中,“爱读书”是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动力。有了强大的动力,才能读好书,获得良好的读书效果。爱读书就是在内心形成对读书的强烈喜好,把读书当作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把更多的时间用到读书上。“读好书”就是要读“含金量”高的书,读经典名著,读对工作、生活和学习有用的书。多读这样的书,才能更好地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善读书”就是要提高读书能力。能力强了才能提高读书效率,取得好的读书效果,进一步增强读书兴趣。要不断地改进读书方法,总结读书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不断地提高读、思、写的能力,提高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效果。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坚持“内”“外”两手抓
第一,不断增强培养公民良好阅读习惯的内在动力。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培养公民良好阅读习惯需要强大的社会推进体系,更需要公民的内在驱动力。一要不断激励公民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自觉性。应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公民对全民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使时代需要、民族需要变成个人的迫切追求。二要不断提高公民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自信心。强大的动力不仅来源于高度的思想自觉,也来源于强大的能力自信,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要不断拓展和深化专家辅导和咨询的公共平台,给读者更多的指导和启发,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自信。第三,要不断提高公民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顽强毅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顽强的毅力是“修不成正果”的。应不断发现、树立、宣传学有所成的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公民培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品质,在长期的坚持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内在驱动力是根本动力,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强公民培养阅读习惯的内在驱动力。
第二,不断增强培养公民良好阅读习惯的外部助推力。事物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也是靠系统力量推向前进的,培养公民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建立健全社会推进体系。一要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这是文化发达国家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经验。美国、日本、韩国及俄罗斯等国分别出台了《卓越阅读法》《文字印刷文化振兴法案》《读书文化振兴法》及《民族阅读大纲》等法律条文,2014年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这部条例的出台必将为培养公民良好阅读习惯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要构建系统科学的组织机构,这是培养公民良好阅读习惯的组织保障。该机构应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要素组成的组织系统,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会组织。有了功能健全的组织机构,才能为培养公民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组织保障。三要为培养公民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丰富的公共资源,这是推进全民阅读的物质保障。必须加大出版部门的改革力度,激发出版部门的创新热情,出版更多更好更有用的书。此外,还必须加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组成体系,包括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和公共电子阅读平台等,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环境。
〔参考文献〕
〔1〕汤更生,朱莺.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特色与推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3):60-64.
〔2〕曾小敏.“全民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6(5):104-106.
责任编辑白慧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6)03-0107-03
〔收稿日期〕201远-04-08
〔作者简介〕吴东翔(1985-),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职工医学院人文社科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