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指向

2016-02-12杨发庭刘长利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现实困境绿色发展

杨发庭,刘长利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北京 100732;2.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基础教研部,山东 济宁 272003)



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指向

杨发庭1,刘长利2

(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北京100732;2.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基础教研部,山东济宁272003)

〔摘要〕绿色发展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战略选择,是推进生态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绿色发展仍面临经济基础薄弱、制度保障还不健全、精神文化发展滞后于绿色发展等现实困境,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基本前提,以绿色制度体系为根本保障,以绿色技术创新为坚强支撑,以绿色消费文化为重要引擎,努力建设“绿色中国”。

〔关键词〕绿色发展;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实践指向

技术哲学、生态哲学。

刘长利(1977-),男,山东微山人,中共济宁市委党校基础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生态哲学。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成为指导“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思想灵魂。绿色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和人们的需求,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

绿色发展是自然之美与人类之美的相生相通、相存相融,是人类生命与自然律动的完美合拍和协调共振,是“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368。绿色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统一的内在要求,是“天人合一”传统文化的哲学实践,是推进生态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绿色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它揭示了发展既同作为行为主体和价值主体的人类密切相联,还同社会演化的方式和目标息息相关。真正、公平的发展是一个满足物质需要的约束逐步减少和人们幸福感日益提升的过程。换而言之,即使人们拥有了一定的物质财富,提高了生活条件,却由于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损害了身心健康,由于社会关系庸俗化和货币化淡化了友情、亲情和爱情,那么就会有很多人没有价值感和满足感,体味不到幸福。过多关注物质财富增长和崇尚感官消费而不重视自然环境及人类内心世界,不仅不能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反而会成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于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氛围,缓和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消除暴戾之气,保持平和、宁静、积极、幸福的社会风气,让人们有满足感和幸福感,体味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绿色发展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二)绿色发展是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战略选择

推动绿色发展,中国必须跳出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怪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不应把保护环境当作经济发展的累赘和包袱,也不应忽略和轻视环境的地位与价值。无数实践证明,环境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副产品或附属物,而是应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乃至提前综合考虑与全面衡量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物质条件和客观基础,保护环境是促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稳定、科学发展的正能量。《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的发表,使“绿色发展”一词在全世界传播。2012年,“绿色发展”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形势和国内发展的综合判断和战略决策。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被提出,成为“十三五”规划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三)绿色发展是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统一的内在要求

绿色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具有一致性。绿色发展为人们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的精神自由提供了最佳的现实途径,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实践品格。绿色发展不是要求人们简单地返回原始自然的混沌境界,不是把人变成冷冰冰的机器或只会索取的动物;不是否定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丰硕成果,而是要坚持绿色思维,采用绿色科技,保护美好家园,超越人的生物性,主动与大自然的功能、结构、节奏、秩序相同构、互呼应。绿色发展有其伦理诉求,它同中国人传统的精神世界内在地统一。绿色发展的首要伦理意义是以节约资源、改善自然环境和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体原则,促使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共生,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

(四)绿色发展是“天人合一”传统文化的哲学实践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绿色发展虽然是现代社会提出的发展理念,然而在我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中,已经蕴含了深厚的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思想。传统文化是丰富的宝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思想源泉和智力支持。传统生态思想根植于农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历朝历代均持续而集中地反映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观点,这一特征鲜明地体现出思想家们对于生态哲学和人文伦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类在自然中的稳定长久的生存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状态,同时这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价值。生活在蒙昧的远古时代的人类,由于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很少,生产力原始低下,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因而不能理解、更无法解释很多自然现象,便以敬重、敬畏、遵从、服从的态度来面对自然界,人类在不能正确认识、科学对待自然之伟力时,为了生存下去,便会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力求与其“天人合一”。在这个客观环境下,“天人合一”理念顺理成章地成为传统生态哲学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精神,一以贯之、影响深远,所以中华民族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的深厚积淀,有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生态传统的继承延续。“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始终秉持的哲学思维,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世间一切事物相生相存、共生共赢,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理想愿望和最高境界。这种思想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融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相互促进的观点为绿色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促进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彻底转变,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了条件。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因而,人的产生和发展需要自然界,要紧紧依靠自然界,离不开自然界,同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也需要人通过劳动来合理利用,从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漫长的农耕社会淬炼而成的传统文化鲜明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观点,这与马克思的生态哲学观不仅在思想上是相通的,在实践上也是契合的。汲取传统文化精华,迫在眉睫的绿色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对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为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思想基础。

(五)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下,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漠视自然,大肆掠夺资源,消耗历史上形成的资源赋存,一味追求低成本、快速度、短周期、高利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技术标准,造成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用疯狂“掠夺”促进了短期“繁荣”。这种思想和行为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只存在索取与给予的关系,导致生态退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人类可持续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因此,人类不得不进行深度反思,积极推进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方式,坚持生态共振性、亲和性发展模式,体现了以生态优势促进现代化的进程,通过良好、有序、健康、持续的生态来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建设已成为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对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的辩证否定,是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推进生态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具有结构合理、系统规范、整体和谐、动态平衡的特点。

二、绿色发展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这对于我国的绿色发展而言是一次机遇,也会面临诸多挑战。人们必须直面粗放发展带来的“非绿色”难题:资源浪费与匮乏、环境污染与破坏、人和自然关系紧张与对抗、人类受到自然乃至自己对自己的报复与困扰等矛盾凸显叠加甚至放大扩散。目前,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脱离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必然引发利益矛盾加剧、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深层次问题。

(一)在生存自由层次上,绿色发展的经济基础还需加强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特殊物种,但人类也是大自然的造物,人类文明自从诞生的那天起,人类便‘无往不在枷锁之中’”〔3〕。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村面积广袤、农民规模庞大,如何从传统农业经济中走出,快速实现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内容。面临“机遇叠加期”,需要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发展的经济基础,推动发展与保护的统一,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奠定丰厚的环境前提和物质保证。

(二)在社会自由层次上,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还不健全

尽管各级政府已经明显感受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的限制与约束,制定了节能减排、减耗增效等任务,但是相关制度建设仍不完善,落实起来较多困难。在当前经济发展失衡、技术异化和社会交往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地区级、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制度体系,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间的行为无疑变得更加重要,但同时也更为复杂和严峻,需要政府有长远精准的战略目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民主平等的公共程序以及健全的绿色制度体系。

(三)在精神自由层次上,精神文化发展滞后于绿色发展

教育作为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手段,对于传播绿色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和主导性功能。若单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一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会损害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兴趣和学习欲望。学生缺少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和教育,缺少了生态价值观的熏陶,就会对绿色发展缺乏整体感知。现阶段,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大都关注学历、侧重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素质培养,这些教育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制度性阻塞、结构性扭曲和导向性偏离,因而对绿色发展的精神文化建设要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三、绿色发展的实践指向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基本前提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方向。“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59。要实现绿色发展,首要的是注重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思维,考虑资源的绩效性、环境的承受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与自然的平衡性,把绿色理念真正贯穿于决策的制定、实施、修正、反馈的全过程,大力宣传,坚决落实,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扎扎实实地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损害长远发展,不因暂时的财富而用“污染”的手段破坏生态保护。

(二)绿色制度体系是根本保障

绿色发展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诉求,也是人们对公共道德伦理最基本的社会认同。公共制度是政府运用一系列途径和方式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的最重要手段,这些手段的公平性、稳定性、延续性与合理性,通过制度的实施对公民日常生活、自然与社会环境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发展动力起着促进或阻碍的效用。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核包括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道德诉求,其伦理价值内在体现三个维度,即“道德性”“公正性”“延续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自然理性与社会理性的高度统一。为此,政府应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建立和健全体现环境伦理(包括环境公平、环境正义和环境延续)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打造矛盾化解平台,合理博弈、有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因此,要增强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执政理念,按照资源和环境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各有侧重的生态绩效考核和政绩评价准则,增加关于资源、环境、自然等生态文明的考核权重,不单纯使用传统GDP的数量标准,而是渐进使用绿色GDP干部考核任用制度。完善资源产权制度,明确所有权的界限,确定自然资源的所有者主体,运用市场化实施有偿出让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公地的悲剧”,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监管;另一方面,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性”缺位与越位矛盾。只有建立一系列完备而翔实的制度体系,才能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划清绿色发展的“底线”,保障绿色发展的顺利进行。

(三)绿色技术创新是坚强支撑

技术有双层维度,一方面技术是人类思维和能力的延伸,为物质增长提供可靠的工具支持,借助技术的力量,人类可以上天揽月,实现探索的梦想;另一方面技术是人类欲望和贪婪的帮凶,不断地破坏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污染了环境,人类吞食着自酿的苦果。传统技术创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从传统技术创新走向绿色技术创新,使技术走向“无公害化”。绿色技术包括生态补偿技术、治理污染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是对传统技术的吸收和转化,更是对传统技术的超越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崇尚生态、节约和保护,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注重“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绿色建构。绿色技术创新逐步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方便和优化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为此,应大力营造安全、清洁、绿色的发展氛围,使“绿色化”成为贯穿发展始终的主线,让绿色技术创新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驱动和支持。

(四)绿色消费文化是重要引擎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的目的是消费,一切商品最终都是消费品,同时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引导和促进生产,生产和消费是主动和被动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抛弃消极的生存危机论和补救性生态治理方式,转向积极的环境与经济互赢论,实行预防性生态治理与创新性生态建设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绿色发展的道德意义和社会目的。兼顾生活幸福和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文化不仅是个人消费文化的标杆,更是企业和社会消费文化的导向。作为新型消费观,绿色消费文化是由于面临自身作用出现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人类痛定思痛,在全面权衡资源、环境和消费权利的关系后选择的消费方式,是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平衡的、有益于人的“二重需要”平衡的、有益于人的内在本质需要的绿色消费文化,是理性的、科学的、先进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理念,要管住公款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鼓励合理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以扩大服务消费、享受性消费、高品质消费、精神性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力,提升消费者生态消费理念,形成绿色消费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文化。反过来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稳健递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发展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互动的发展,是彰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优美辩证统一的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互为一体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既是唯物的,更是辩证的,鲜明指出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在绿色发展实践中,应妥善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既要“整体”又要“局部”,既要“增绿”又要“护蓝”,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家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3〕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

责任编辑梁华林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6)03-0092-04

〔收稿日期〕201远-04-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X007)。

〔作者简介〕杨发庭(1982-),男,山东微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助理研究员,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现实困境绿色发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