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引领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发展新路径

2016-02-12中央编办电子政务中心

中国机构编制 2016年2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信息

● 中央编办电子政务中心



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引领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发展新路径

● 中央编办电子政务中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勾勒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明确了改革路径。机构编制工作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脚踏实地地创新实践。

当前,电子政务建设日益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机构编制管理、科学配置党的执政资源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如何适应新常态下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的需要,探索和推进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指导机构编制工作与电子政务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五中全会提出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机构编制部门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全国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工作已初步奠定了“一个平台(机构编制综合业务平台)、四个支撑(机构编制管理信息资源库、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网上名称管理系统、机构编制部门网站群、网络连接)、两个保障(信息安全体系、机构编制信息化管理规范体系)”的良好基础,电子政务支撑和保障机构编制主体业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当然,与深化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要求和信息化发展形势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为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机构编制业务融合,形成“互联网+机构编制”的业务需求牵引、技术创新驱动的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发展新路径。

二、总结提炼地方创新实践,促进互联网与机构编制业务融合

近年来,一些地方机构编制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涌现出了不少好的经验。

(一)黑龙江:“实名制系统”的大数据管理

黑龙江省坚持“数据是静态的历史、历史是动态的数据”的理念,发挥大数据技术总结历史、发现规律、预测未来的核心能力,创新实践机构编制大数据管理,将历史比较作为研究和解决机构编制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改革创新,促进了机构编制管理的“三大变化”:一是机构编制审批文件由“数字化”到“数据化”,为研究总结机构编制发展变化规律、探求发展变化趋势提供支撑;二是机构台账由“非结构化”到“结构化”,从大数据中明晰机构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三是人员实名制信息由“现状”到“履历”,解决了人员实名制信息“有现状、无履历”的问题,实现人员“闭环”管理。大数据赋予了机构编制数据新的生命力,使统计分析结果更具价值和洞察力,为科学决策和创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安徽:利用信息技术促两个清单落地

安徽省在亳州、芜湖、淮南等地试点,发挥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搭建运行平台、优化服务,推动各级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和全程监管,着力实现运行数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办理网络化、信息公开化和监督实时化,打通简政放权各项制度落地生效“最后一公里”。

一是破除壁垒,有效整合共享资源。亳州市打破信息“壁垒”,整合了公安、工商、民政、人社等42个部门、约8亿多条数据信息,建设市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芜湖市构建了“信息系统生命树”基础模型,整合共享交换包括省计生、民政、工商、质检以及人社、教育、财政等107个部门(大类)、共计27亿多条政府各类数据。

二是上网办理,助力权力高效运行。亳州市制定了网上办事大厅运营管理规范、数据标准规范和审批服务流程规范。芜湖市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分别开发“易企网”、“易户网”,所有政府服务事项都实行网上运行。淮南市对办件量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101项事项实施全程网上办理。同时,亳州、芜湖、淮南等地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对每个审批事项进行全过程实时在线监察。通过效能监察系统、电话投诉系统、民主评议系统等,对每一项行政审批办理动态进行公开,使监察方式由事后监察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防止利用审批权进行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安徽省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搭建出各具特色的权力运行平台,推进两个清单制度落地生根。

(三)铜仁:“云上编制”工程

贵州省铜仁市依托中央编办事业发展中心政务云平台和网上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以机构编制职能职责履行情况、事业单位诚信体系建设、网民满意度、关注热点、网上互动平台为基本要素,多点数据采集,将“云计算+大数据+机构编制”深度融合为“云上编制”,探索建立新常态下的机构编制大数据管理分析评估新机制。

为解决长期困惑机构编制部门的评定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铜仁市编办改革传统工作方式,用大数据分析论证,由主观审批向按标准客观核编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建立宏观管理与微观审批相协调、数量管理与结构管理相统一、问题控制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新型大数据分析管理机制。

“云上编制”坚持大数据信息“采集、互动、分析、评估”的原则,逐步建设铜仁市机构编制网站群、三定信息管理系统、机构检索系统、行政审批事项查询与导航系统和权责清单公示系统、机构编制信息监测系统、机关和事业单位履职效能评估系统、事业单位网上监管和信用评估平台、机构编制调整评估系统、职能交叉分析系统和移动办公系统等。这将作为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的重要依据,为机构编制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提供技术保障,实现机构设置合理规范、编制使用精简高效、职能职责界定科学规范、清单查询快捷精准、超编超职数实时跟踪督办。

三、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机构编制电子政务新发展

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将创新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十三五”时期电子政务工作,探索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路径。

一是“两个服务”。第一,服务于中央编办中心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常态化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权力清单制度建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控编减编等成为机构编制工作的中心工作。要立足于服务和保障中心工作的理念,以业务需求促进电子政务发展,以电子政务支撑中心工作开展。第二,服务于地方编办。从规划编制、基础建设、系统开发、应用推广、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服务于全国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着力提升整体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

二是“四个突破”。第一,强化需求分析和顶层设计,突破部门局限。继续研究完善《机构编制部门总体技术框架》,注重机构编制部门上下级之间、机构编制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互联互通,突破单一部门业务局限。根据“十三五”期间重点需求,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技术标准体系,提升电子政务建设集约化水平,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实施,加强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管理。第二,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综合业务平台建设,突破效率局限。实现机构编制主体事项网络化管理全覆盖,推进主体业务全流程网上流转和无纸化办公,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助力改革与管理创新,以网上办公的便捷、高效,突破传统工作手段的效率局限。第三,持续完善机构编制信息资源库,突破数据局限。制定机构编制基础信息集,确定信息指标项,实现机构编制涉及数据类型全覆盖;扩大信息采集范围,结合重点工作,逐步采集和梳理影响机构编制基础信息资源以及部门履职信息,进一步提高数据准确性、可用性和鲜活性;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宽数据监控和数据分析的范围和深度,围绕打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后一公里”、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绩效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大数据应用,与业务流程实现紧密衔接,助力提升决策、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第四,继续加强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突破网络的局限。完善跨部门、跨层级的机构编制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央编办与省级编办内网网站群,推进中央编办与省级编办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基础应用;依托互联网,初步建成“互联网+机构编制”的云平台,支撑基于大数据的部分机构编制业务创新。

三是“两个确保”。第一,提升安全保密技术防护水平,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按照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加强国产、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各项法规制度要求,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信息安全风险。第二,加强资金管理责任落实,确保资金安全。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政府采购、项目运作等相关规定,做好资金使用和管理风险防范,强化廉洁教育和警示。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信息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订阅信息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智慧城市时代的电子政务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展会信息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