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兴秀洲区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

2016-02-12赖鎔榕嘉兴市秀洲区统计局浙江嘉兴314031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对策建议现代农业

王 凯、赖鎔榕(嘉兴市秀洲区统计局,浙江 嘉兴 314031)



嘉兴秀洲区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

王 凯、赖鎔榕
(嘉兴市秀洲区统计局,浙江 嘉兴 314031)

摘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农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照融合发展内涵,嘉兴秀洲区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在主体发展、品牌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与不足,但是相信依靠各方共同的努力,如关注两项重要载体的转型提升、完善补充农业资金投入体系、做好农业“消费导向”文章、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全产业链等方式,一定可以实现秀洲区农业经济“接二连三”质的提升。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对策建议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2015年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年内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发展作出如此密集部署,尤其是农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内容,历史上未有,意义非常重大。本文从秀洲区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着手,探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短板,进而对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如何有效融合做出探讨。

一、现代农业在嘉兴秀洲区的发展现状

2015年秀洲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3.85亿元(小口径),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尽管受生猪减量提质影响,但种植业稳中有升、特色明显,拉动整个农业经济增长,实现一产增加值16.67亿元,增长1.2%,秀洲区也是嘉兴市农业经济2015年度唯一正增长的县(市、区)。近年来秀洲区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稳定,一直保持在6%左右,农业经济的基础性地位没有改变,农业发展水平和质量有着明显的提升。

(一)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中上水平。浙江省农业厅每年发布《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此报告是由省农业厅会同省统计局、省林业厅、省海洋渔业局等共14个部门对全省及11个设区市、82个县(市、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农业产出水平、要素投入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3大系统共26项指标进行测算取得,是判断各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根据此报告,秀洲区2014年度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77分,在全省82个县(市、区)排名第31位,处于全省中上水平。

(二)现代农业初具规模,拥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金字招牌。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展现地区现代农业最强力量的集中体现,农业部创建国家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目前全国范围内共计28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秀洲区也名列其中。近年来,秀洲区作为农业部整县制列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直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坚持生态、高效、现代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化布局,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三)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较快,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相对较高。秀洲处于杭嘉湖平原,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是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综合经营的高产农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积极实施“创新引领”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支撑作用的发挥,引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为秀洲农业的稳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4-2015年秀洲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48%,位列全市第二,快于全市平均0.86个百分点。

(四)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卓有成效,主导产业全覆盖。2008年秀洲区作为全市家庭农场建设的先行试验区,率先在发展家庭农场方面作试验性的尝试,截至2016年3月,全区共有家庭农场186家,总面积2.79万亩,产品涵盖粮油战略产业及水产、水果、蔬菜、畜牧、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草药材等七大主导产业,秀洲的家庭农场已形成一定规模,经营成效显著。秀洲区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王江泾镇水产专业合作社于2001年成立,自此一批经营效益好、成员收入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社不断脱颖而出,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2010年,秀洲区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首批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示范县(区)。

(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品市场繁荣。近年来秀洲区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5年度全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5823元,同比增长9.1%,增速位列全市第一。2015年秀洲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8063元,同比增长8.2%。享受、发展型消费不断升温,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2015年秀洲区反映农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为28.1%,比上年同期缩小1.1个百分点。2015年秀洲区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8亿元,同比增长12.5%,而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0%,乡村社零增幅高于城镇。

(六)多功能农业不断发掘,农业“接二连三”亮点纷呈。一是食品加工业在工业经济中比重不断提升。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产值从2010年的7.0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19.6亿元,食品加工业在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1.35%提升到2014年的2.6%。经过近几年的培育,以油车港食品加工业为平台,引进培育了像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嘉兴美丹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工业龙头企业。这些食品工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就业,为农业农村转移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农业与三产融合蓬勃兴起。以北部湿地为平台,温泉、湿地、古镇、乡村游的“泛旅游”让传统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五芳斋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王江泾莲泗荡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新塍温泉被评为2A级旅游景区,让农业走向休闲、观光、体验发展。

二、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局限

根据有关专家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各类农业产业组织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利益机制,打破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相互割裂的状态,形成各环节融会贯通、各主体和谐共生的良好产业生态。鉴于此,笔者认为,评判是否真正融合发展,有两个指标参考:一是产业链上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是否有机结合,二是价值链上产前、产中、产后是否有机分享。对照融合发展内涵,秀洲区三次产业融合重点在主体发展、品牌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快。一是流通中介组织占比不高。目前虽然秀洲区农业产业融合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秀洲区目前的农业产业链呈“橄榄型”结构,农产品销售还是以直营为主,对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产生局限。二是家庭农场示范带动作用有待加强。目前秀洲区生态循环农场数量不多,种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家庭农场有73.9%分布在种植业,大多数农场主是从种养大户或从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到一产发展起来的,虽然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市场判断能力,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导致覆盖面较窄。三是专业合作社经营方式需要转变。秀洲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发展量较大,但是主体经营方式依然以生产为主,这就势必存在重心错位、路径偏离的情况,对于承担发展现代农业这个重要载体的作用,可能会有所减弱。

(二)品牌发展效应不足。一是特色不够鲜明。秀洲区作为杭嘉湖平原中农业相对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农业主导产业都有涉及,且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农业产品质量属于较高水平,但秀洲区农业“三品”中的品牌特色不够鲜明,试想如果当地没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品牌,而是各自打出各自的品牌,势必会分散区域宣传力量,无法发挥品牌优势。二是管理模式亟待改善。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采用家族制运行模式,导致在开发市场、信息获取等方面,存在明显弊端,且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按部就班情况较为普遍。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兄弟县市区相比存在差距。根据2014年度《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来看,秀洲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嘉兴各县(市、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嘉兴市得80.57分,在全省11个地市排名第五。全市得分最高的为嘉善县82.85分,在全省82个县(市区)排名第5位。而秀洲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77分,处嘉兴地区最末位,与全省平均分77.60相比,还是有略微的差距,且全省排名位次较2013年度后移2位。

三、推动嘉兴秀洲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可以预期,“十三五”期间,现代农业将有望取得明显突破。

(一)加快现代农业提质步伐,关注两项重要载体的转型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两大载体。一是建议积极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生态家庭农场。采用生态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通过家庭成员的合作经营,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的潜力。二是积极引导合作社开展联合发展。引领并指导好产品相似、地区特色接近的合作社通过合并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带动整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完善补充农业资金投入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是关键,农业投融资必须政府、企业多管齐下。一是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取贷款贴息、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费用补贴等方式,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扶持力度,同时加快引进、研发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二是有目标性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由工商等社会资本带来农业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以技术示范、市场引导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

(三)做好农业“消费导向”文章,借助网络推动地方品牌。一是建议关注本土“天然、绿色、健康”品牌打造。随着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健康饮食模式成为农业消费的主题,且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养老群体选择田园度假式的乡村旅游,这就迫切需要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农业品牌建设。二是加大应季应景农业旅游推广力度。可通过相关旅游平台、各类电商平台,制作秀洲区农业宣传片,展现秀洲区农业农村新风貌,使得本地、外地游客能够住在秀洲、吃在秀洲,感受秀洲的美好与安逸生活,提升秀洲知名度。

(四)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全产业链,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一是建议从源头上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基础生产和技术研发环节,农业品种和产量是决定农业产值提升的关键,从源头上选用市场广阔、附加值高的农产品种养殖,逐步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业”格局。二是加强冷链传输能力。在进入市场销售环节,冷链物流由于受设备、技术、产业配套等因素制约,在发展运行中势必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所以需要以更大的平台来推广,由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牵头,加大对农业第三方物流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开展“互联网+农业”行动,利用电商拓宽销售渠道。电子商务能够有效克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不足,让供求双方可以直接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微店等形式,通过市场机制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联结为一个有机的产业系统。

(责任编辑:施越霞)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对策建议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旅游经济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