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构建

2016-02-12王保彦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

□王保彦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党建研究所,天津 3001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构建

□王保彦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天津300191)

[摘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扩展深化的大趋势,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强大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思想观点主要有人民群众立场观、人民群众主体观、人民群众英雄观、人民群众权力观、人民群众利益观、人民评判观、人民群众教育观和人民群众幸福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构建

习近平同志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1]P7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和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把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相关的理论关系、逻辑思路和其主要思想观点。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须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人民群众观既不断发展又一脉相承。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人民群众观均为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哲学基础、党与人民相统一的立场、对人民深沉真挚的情感、对维护发展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诉求等方面是相同的。毛泽东人民群众观与邓小平等同志的人民群众观同属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群众观,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思想理论来源。毛泽东人民群众观是毛泽东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所依托的实践基础是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统治、建立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过程,是建设新制度、发展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因此它作用的场域与改革开放后有很大不同。既然毛泽东思想未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毛泽东人民群众观亦不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对两者不可割裂的血缘关系是不可有丝毫忽视的。观察改革开放以来的诸多事实,我们在处理党群、干群关系方面仍须直接从毛泽东人民群众观中寻求指导。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人民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观的关系。党的领袖人物的人民群众观与党的人民群众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但有时又存在差异。将领袖个人某些权威却欠科学的观点归结为科学理论体系是不当而有害的。在这方面,党和人民有过惨重的历史教训。当党的正确主张与党的领袖人物主张相一致时,党的领袖人物的主张可以代表党,当两者发生某种程度冲突时,党的领袖人物的这些主张则不可代表党,更不可代表人民。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与党的领袖的人民群众观是高度一致的,只是在表达主体方面有所区分。在不断增强自我纠错能力的过程中,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党的领袖人物的主张与党的主张愈加契合,党的领袖人物在表达党的主张的过程中会对党的主张有新阐发、新贡献。尽管党的领袖人物在表达党的主张时富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但其表达的内容经过实践检验为正确,则顺理成章地成为党的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当我们论及党的领袖人民群众观时,通常是在阐述党的人民群众观,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党的领袖人民群众观作为党的人民群众观权威而科学的表述,应当是毫无疑义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改革开放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从而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中国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理论形态。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进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呈现出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革各个时期相契合的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贯穿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这一整体概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观”的限定词,旨在明确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直接结合,这里的“人民群众观”直接对应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关系、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公共权力关系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正确处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和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公共权力关系的思想理论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发展的新形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

任何理论形态要保持其生命力,必须与变化着的现实世界保持高度的粘合。马克思恩格斯着眼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深刻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消解的内在矛盾,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担当,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实践紧密结合,把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群众观的诸多期许转化为现实,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进入一个新境界。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在正确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观,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点。

随着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启,中国迈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新实践、新常态带来了新机遇,也迎来了新挑战。改革初期的共惠,使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诸多令人忧心的现象,诸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利益固化、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并成固化状、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等。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程度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决不限于物质和文化需求,人民群众的需求愈发呈现整体性态势,例如,人民群众的政治诉求、价值诉求、生态诉求等愈发多样,对于改革的利益诉求、价值诉求愈发强烈等。对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做出及时积极的回应。改革开放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开局,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困难和问题的巨大压力等,是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历史逻辑。与鲜活的实践相较,理论确有其相对滞后性,难免涂有灰色。然而,科学的理论不是黄昏后的“猫头鹰”,而是清晨报晓的“雄鸡”。保持科学理论的先导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在遵循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这一大原则的同时,还应遵循理论发展的自身逻辑。理论一旦形成自身形态,就有其相对独立的发展逻辑,正是理论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逻辑才决定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列宁主义人民群众观、毛泽东思想人民群众观的理论逻辑发展的结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主要思想观点

党在领导人民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有着层次之分,有的可归为政治哲学层面,有的则主要对应某些或某个特定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所包含的主要是政治哲学层面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主要有:

(一)人民群众立场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人民群众的立场。马克思主义以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基本立场是其历史唯物主义观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使然。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基于人民群众的立场而存在发展。失去了人民群众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就会发生质变,就不再是指引无产阶级以至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首先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并将之摆在第一位。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国家更加强大、民族更加自信、人民更加富裕。随着改革的延展、市场经济的实行和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引发了部分群众的不满乃至愤懑。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不是改革的错,也归咎不到市场经济的抉择。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某些部门、官员、既得利益者站在一己的立场,利用公权谋取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他们便成了欺世盗名的幌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依然漫长,各种预期的和预料不到的矛盾依然大量存在,惟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边处理这些矛盾,才能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执政理国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今后执政党必须经受得起的考验。

(二)人民群众主体观。与少数人参加的运动不同,共产主义事业是多数人的运动,随着运动的进展必然是人民群众队伍的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党的事业,也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在创造历史过程中人民群众所具有的主体性必然一以贯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党的事业与人民的事业是高度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是通过正确的政治引导、科学的制度设计、有效的治理调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许多创新性经验是人民群众首先摸索出来的。为此,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相信人民群众的识错能力和纠错能力,保护并激发人民群众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

(三)人民群众英雄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时至今后,这依然是个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强调执政党和政府的功绩时,当强调党员干部的作用时,说得太满太过,无意间低估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存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想不通,群众怎么会比干部、比精英们高明,为什么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一些党员干部对贬损群众的思想理论观点却有所认同,所谓“刁民”观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过往群众愚氓论的革命性颠覆。干扰树立人民群众英雄观的因素很多,如历史的书写方式。当我们翻开哲学史、思想史、世界史、党史、国史、战争史等公开出版的书籍时,入眼的多是精英们的贡献和作为,很难寻觅到对人民群众的细节记载。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历史书写样式有了不小的改观,记载下了诸多普通群众的壮举,但单为人民群众立传者还是鲜见。在一个人民是主体、是英雄的国度,理应有与之相匹配的历史记述,尽管这在实际操作中确有难度,但这不是卸担子的理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英雄辈出的事业,记载历史的浓墨重彩应当用于人民群众这一真正英雄。

(四)人民群众权力观。一切权力归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领导权说到底是人民赋予。鉴于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推翻旧统治成为执政党的,其执政的正当性就在于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并非打天下者坐天下的旧政治逻辑使然。民意所向,民心所归,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的合法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新时期,人民对执政党的期待也在变。所以,一要始终牢记权为民所赋,权力之源在于人民,二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让人民群众在权力的实行中确认自己的权力用在了自己的身上。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最广泛的民主是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持久性因素,改革越是深化,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民主诉求,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对话协调机制和政治参与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最广泛的民主成果,进而增强身为国家主人的认同感和责任心。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人民群众的权力包括对党和政府的监督权。从党的群众路线的现行表述中并没有直接明确人民群众监督权,但这绝不可成为把人民群众监督权排斥于党的群众观点之外的理由。人民民主与人民监督是不可分的,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人民对党的监督更为紧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把权力运行置于人民群众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之中,确保权为民所用。人民群众是权力的守护者,当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时,笼子之锁的钥匙应紧握在人民群众的手心里。

(五)人民群众利益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出现了既得利益群体,形成了利益固化藩篱,特别是一些人利用社会转型、价格双轨制和企业制度改革中的漏洞,大肆侵吞公有财产。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一些群众对改革的价值取向产生怀疑,广大群众对关乎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生命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抱有深深的忧虑,近年来频发的群体事件多由群众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实现有关。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何分享并非道德判断那样简单。在当今中国,人民是一个整体性范畴,人民利益也是一个整体性范畴,但这绝不意味着整体性的人民利益可以替代人民内部各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把人民群众利益抽象化,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幌子,暗度陈仓,满足一己私利,是绝对错误的。人民群众利益是具体的,从利益构成上讲,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等,从利益主体构成上讲,包括人民内部各阶层、群众内部各群体的利益,从利益与利益主体的关系上讲,包括切身利益、现实利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全体人民造福的事业,改革发展的成果只能惠及绝大多数人,而不能被极少数人独享。改革的价值要旨在于民富为先,这样的改革才是具有人民性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才能因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持久,并修成正果。作为执政党和政府要把不同阶层的群众对利益的不同诉求、期盼和主张结合起来考量,既要以合理的利益分配为动力,促进发展,又要以适度的调控,保持社会稳定,既要在全体人民、政府与社会的公共利益框架下实现利益主体之间的均衡,又要关照弱势群体和草根阶层的利益诉求。

(六)人民群众评判观。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自己解放自己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期盼而开辟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围绕着人民群众的心愿展开并不断深入的。党和政府的功绩,应当由人民群众来评说,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的业绩,应当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孤芳自赏,自拉自唱,自我感觉良好,只能招来人民群众的厌恶。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功绩有评判权,对党和政府的过失同样有评判权。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评判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使然。人民群众的评判,是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最基本的标准。要相信人民群众的评判能力,人民群众是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评判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的,人民群众的这种切身感受是任何组织和政府不能代替的。评判与监督有着接续关系,评判基于监督,通过监督才可能作出评判,因而,人民群众的评判权与监督权是一体的。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和受益者,而不是这一实践之外的旁观者和利益无涉者,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评判与敌对势力的立场意愿是完全相反的,因而没有惧怕和拒绝人民群众监督评判的理由。

(七)人民群众教育观。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进程中需要教育和自我教育,而这一教育是综合性的,包括人类发展进步所需具备的一切要素的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对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是执政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教育包括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思想教育、认知教育、道德教育、生存发展能力教育等,特别是要重点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同时,还要用以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至今仍未过时,只是要谨防以往所犯的生硬、强灌的做法。人民是分政治阶层的,群众是分群体的,这就亟需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在中国发展道路、共同精神家园等重大问题上形成最广泛的共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一件理直气壮的事。当然,在教育人民的同时,需要尊重和引导人民群众开展自我教育。人民群众教育观与人民群众发展观是相互连接的。教育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目的都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也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能力的不断增强,不仅能大大降低执政理国的成本,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刻度,是人民群众能够胜任历史主体社会主体实践主体改革主体的重要标识。

(八)人民群众幸福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关于人民群众幸福的思想与自古以来人们的孜孜追求有着渊源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事业,人的幸福理当是全面的,其主要包括有形与无形两大方面。人民群众有形的幸福主要体现在以良好的民生为基础的富庶的物质生活状态,在这方面高幸福指数是有意义的。但良好的物质生活并不一定令人们幸福,“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现象并不罕见。故而,作为执政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信心、更有质量,从而使人民群众有形的幸福与无形的幸福相得益彰。同时,要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使之在艰苦奋斗、辛勤实践中不断增强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责任编辑:朱文鸿)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ss View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NG Bao-yan

(InstituteofPartyBuilding,PartySchooloftheCPCTianjinCommittee,Tianjin300191China)

Abstract:Marxism and sinified Marxism’s qualities of marching forward with the times and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extending trend of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powerful theoretical logic and historical logic for constructing the mass view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mass view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inly consist of mass standpoint view,mass subject view,mass hero view,mass power view,mass benefit view,mass judgment view,mass education view,and mass happiness view.

Key words: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mass view;construction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项目编号:12BKS03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保彦(1974—),女,山东兰陵人,博士,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收稿日期]2015-11-16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6)01-0058-05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