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2016-02-12廖阔
廖阔
(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接受美学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廖阔
(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在文学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文本的“未定性”呼唤隐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实和再创造文本。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主体的接受度,而且能够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当前,高校教师要通过优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发现和培养隐在读者等途径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接受美学理论;教学理念;立德树人
接受美学理论作为一种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基础的综合性文学批判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分析、文化批判、艺术审美等诸多领域,但鲜有学者把其运用于政治性、道德性和逻辑性较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领域。笔者认为,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接受美学理论是由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等理论家创立的文学理论学派提出的。姚斯在《作为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的演讲中,首次提出“接受美学”这个概念,后来在西德斯图加特市学术交流会上,其接受美学理论得以进一步改进、补充和完善。近年来,接受美学理论不仅在波兰、法国、美国等国家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而且也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研究。接受美学理论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艺术理论和方法,其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传统的文学研究把作者和文本视为研究的对象,认为阅读的过程是读者理解作者和文本原意的过程,从而把读者边缘化,忽视了其在文学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从读者的视角出发,作者提供的只是文本,只有依托读者能动的阅读、诠释,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力,将其演变成作品。任何读者在阅读一个文本之前都有自己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将作者、文本和读者联系起来,是文本演变成作品并实现其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过程。因此,作品作为作者、文本和读者互动过程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重构。也就是说,读者对作者、文本的不同理解、阐释和建构,使得作品能够以丰富多彩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第二,作品文本的“未定性”与“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填补和充实。伊塞尔认为文本只是给读者提供一个“图式化”的框架,这个框架留下了许多“空白”,即作品文本中隐含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召唤读者通过阅读加以填补和充实。“空白”的存在导致了作品文本的“未定性”,这就使得读者的阅读深化为读者思考、想象和重构的过程。
第三,阅读过程是读者对作品文本的具体化和再创造的过程。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够主动地接受作品文本的信息,通过积极地思考,对作品文本的语句、意境等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预测,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不断对作品文本的“未定性”或“空白”加以“具体化”,从而创造出新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另外,读者对作品文本的具体化、再创造,以舆论和评价等形式反馈到作者那里,对作者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第四,任何作品文本都存在着隐在的读者。伊塞尔认为,任何作品文本都是为特定的读者而写的,这些特定的读者只是隐在的读者。“在文学作品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的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读者的作用已经蕴含在文本的结构之中”〔1〕。与隐在读者“期待视野”结构相一致的文本,往往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抓住其内心情感中最柔软的部分,依托“移情”体验,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读者由“隐在”向“实现”的转变。
从以上接受美学理论的几个主要观点可以看出,接受美学理论推动了文学民主意识的萌生,重新定位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凸显了读者在文学生活中的中心地位,拓展了新的文学研究的领域,为文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供了新的路径。
二、接受美学理论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启示
一直以来,人们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刻板的印象,如满堂灌、形式主义等,一些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思政课教学的德育和美育价值。因此,以接受美学理论为视角,探讨分析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具有德育的价值,而且具有美育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和接受美学的接受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教育者相当于作者,受教育者相当于读者,教育介体相当于作品和接受媒介,教育环体相当于接受环境”〔2〕。高校思政课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要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等,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把接受美学理论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之美,而且能够引导他们在美育的熏陶下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错误的思维定式,即把教师看成是掌握各种教学资源的权威者,其决定着教什么、怎么教,过分凸显了教育者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的观点,大学生是接受主体,不是接受客体。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与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大学生主体的差异化需要,真正反思、厘清学生“应接受什么”、“接受了什么”、“怎样接受”等核心问题。
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未定性”与“空白”,有待于大学生加以填补和充实。与读者对作品文本的阅读类似,教师在讲授中存在一些“未定性”与“空白”的地方,这些“未定性”与“空白”有些是教师故意留下的,用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些则是因为理论本身存在多样性,导致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时存在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无论是何种情况,都需要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以填补、充实教师讲授过程中留下的“未定性”和“空白”。
第四,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的接受过程是对教师教学的具体化和再创造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说在于‘接受’,在于唤起对象的主体性,在于促进对象的自我教育”〔3〕。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水平,但往往更依赖于接受者的接受意愿、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也因此使得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大学生把思政课教学内容具体化,并创造性地建构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第五,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隐在的读者,教师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发现和培养隐在的读者。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要注意与接受者“期待视野”结合起来,教师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发现隐在的读者,并把对思政课教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培育成为隐在的读者,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三、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取决于读者接受效果的好坏。同样,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评价其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在于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而不是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从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的互动关系看,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教育主体通过信息的传播,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主体的主观意图或目的;二是指接受主体依托信息的接受,对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在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师要通过以下几种有效途径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第一,让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接受美学理论是让接受主体在接受过程中感受到接受之美,而美的感受作为桥梁和纽带又沟通着接受主体的知与行。思政课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说理教育,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接受起来难度比较大。但事实上,思政课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美,有待人们不断去发掘。一是逻辑思维之美。思政课教育与哲学关系紧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逻辑性,能够让接受主体得到美的享受。二是德育之美。思政课教育对于提升接受主体的思想道德、政治文化素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先哲认为“有德至美”,思政课教育作为一种德育的手段能够让接受主体因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文化素质的提升而获得美的享受。因此,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符合规范,而受教育的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则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知识之美。
第二,优化教育理念,把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高校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要重视大学生的需要、动机、情感、兴趣、认知和教育环体,这是贯彻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接受需要,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要通过合适的教育介体激发和培育大学生的接受兴趣。二是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期待视野”,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三是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环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改造对接受不利的教育环体,以期共同营造对其接受有利的教育环境。
第三,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只要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5〕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实现从教育主体的“我要教什么”到“我应教什么”的转换。具体说,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政课教学时,一要与大学生的接受需要相结合,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营造“乐学”的教学氛围。二要改变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依靠传统讲授法的局面,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发现法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尤其是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弊端,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弥补教师教学中“图式化”的框架留下的空白,通过思考、想象和重构塑造多样性的教育介体,从而使“未定性”状况得以“定性”。三要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优势,以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接受水平。
第四,通过发现和培养隐在的读者,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教育介体之前,要考虑到大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思维结构、价值观和立场等,以使教育介体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接受教育的大学生成为隐在的读者,从而扩大学生的接受群体。因此,教师要了解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共同兴趣和个别爱好,把通识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结合起来,扩大教育的受益面。另外,高校教师要发挥一些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传、帮、带”作用,把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大学生培养成隐在的读者,从而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接受意愿、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能够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接受美学理论的语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建设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理念、审美教育、教学对象、接受主体、教育主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方面改革现行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并始终将大学生接受效果好坏作为检验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根本依据,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1〕赵宪章.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468.
〔2〕田敏.试论接受美学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开封:河南大学,2010.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7-5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5〕德辎曼.接受美学问题〔M〕//世界艺术与美学:第9辑.宁瑛,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81.
责任编辑芳晔
G641
A
1009-1203(2016)04-0109-03
2016-06-01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BA128);湖南省教研教改项目(JY201506)。
廖阔(1974-),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主要为外国哲学及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