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式发展视角下高校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6-02-12吴应广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内涵式价值体育

吴应广

在经历了多轮教育改革之后,高校体育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依然存在不符合人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的状态,也仍处于教育领域的边缘地位,其所产生的价值与意义一直以来受到许多的质疑。学者们曾从不同的角度、结合不同的学科理论,试图对体育教育理论进一步夯实以改变这种现实状况,但并没有产生深层改变的效果。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背景之下,在面对诸多问题与矛盾之下,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去实现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笔者从价值观、主体性、文化渗透性、本土化等几个方面围绕高校体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试图在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有所突破,继而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向内涵式发展方向的转变。

1 对体育教育价值观问题的探讨

价值观属于哲学世界观的范畴,体育教育价值观是对体育教育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行为取向与评价,是体育教育实践的指针。一直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之中,并指导着我国体育教育实践,也反映了我国体育教育价值把握的基本方向。

1.1 我国体育教育价值的自发状态

体育教育学科的发展与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一个互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民国时期以“尚武强国”为指导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提出了“增强体质”“保家卫国”“技能技术教育”等指导思想;1990年代提出了“体质教育”“快乐体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和乐体育”等多种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有影响力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1],乃至近些年来倡导的“阳光体育”“以人为本”“体育生活化”等新的思想,体现了我国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对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的不断拓展。如万国华[2]等提出体育教育要遵从生命特征,实现“健康第一”向“生命为本”的跃升,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王健、潘凌云[3]从人学观的视角,提出以“人”的方式来理解和把握体育教育中的人,让“人是目的”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原则,使“人”回到学校体育实践中来,从而实现学校体育发展的价值性转型。

价值自发是指价值主体因缺乏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而在价值活动中盲目地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往往不能预见其活动的后果[4]。集中反映于指导思想中的我国体育教育在价值追求上总呈现一种静态、被动的方式,表现为对价值把握的滞后性与盲目性,缺乏对实践的主导性与优先性,如民国时期的“尚武强国”指导思想,是在被外国势力欺压、内忧外患的国情之下,表征的是“强身健体、救国救民”的价值追求;新世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是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做出的一种回应。由此可见我国的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在一种滞后与被动的状态下自发地呈现,总是缺乏社会发展和学科本身发展之间的一种主导性和优先性,也因此对教育实践在把握上缺乏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国体育教育在现实中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与矛盾。诸如体育教育的异化现象、教育方式的滞后性、体育教育的缺乏人文性、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真实体现、体育课成为训练课等等。

1.2 树立体育教育的价值自觉

面对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体育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不断深化与拓展,但我国体育教育的价值观总体上呈现为一种模糊与盲目的自发状态,也因此在教育实践的把握上往往存在偏差,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现实问题。基于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观点,近年来催生了许多如“价值自觉、生命自觉、行为自觉”等新概念。本文的体育教育价值自觉主要体现在对体育教育发展的正确把握,对其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上。我国体育教育从强化对健康的价值追求,不断拓展到身体、心理、社会生存、生活等方面,并在当前进一步向完整生命体、人格健全等方面深化,形成了一个多元而复杂的价值追求,但把这些多元化的价值统一于体育教育活动的追求之中,就不可避免地遭遇顾此失彼、左右为难的境地。正如学者姚林群[4]曾指出“价值的多元给人们的选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可能性,但是,眼花缭乱的选择内容和过多的选择可能性也会使人们的选择行为陷入困境,在应对价值多元时代的挑战方面,更多地体现出价值自发的特征”。

我们习惯于在同一体育教育中寄予所有价值追求的理想实现。作为一个统一化的过程,结果往往是任何价值都没有具体实现,既不符合学科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也不符合对学生的培养与塑造。反观国外成功的体育课程,往往具有价值选择性和预见性,如针对责任意识的“社会责任课程模式”;针对肥胖、体弱的“体适能课程模式”等,则走出了一条成功而又成熟的发展之路。树立价值自觉是我国体育教育的应然追求。社会发展会不断给体育教育增添新的价值。在这种价值多元的背景下,需要有对价值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发挥主动性、选择性、创造性,才能确保价值追求对实践行为的主导性与优先性,才能把握体育教育在未来发展的态度与方向。

1.3 强化体育价值在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追求

体育的价值功能是多元的,但是,这种多元性总有主次之分和轻重之别。人类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是一个从出生成长到不断衰老的自然过程,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条件,也因此对参与体育运动表现出不同的主导追求。如儿童少年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成长时期,并有永远无法满足的运动欲望,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追求以促进成长、不断获取生存经验为主;从青年到成年,身体已发育成熟,身体机能处于人类最佳水平阶段,参与体育运动更多的是增强自我感和展现自身吸引力,追求身体健与美的欲望更为强烈;壮年及以后,心理发展已经成熟,但身体健康与机能水平却在慢慢衰退,参与体育运动倾向于以健康与生活质量为主导追求。这种阶段性的特点,是由人类的发展规律决定的,因此只有在价值追求中对这种阶段性的把握有高度自觉,才能使体育教育在实践中更有实际意义。

另外,学生在发展中总会出现某些不均衡,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与缺陷,如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相互尊重、肥胖、体弱等品质能力方面的差异。体育教育作为全面影响人类的社会文化行为,在实践中需要某些方面的侧重来弥补和规范这些方面的不足与缺陷,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有目的的主导追求。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下,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一般从入学到大学二年级阶段,也是人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满足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是我们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2 对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再认识

2.1 确立学生主体性在于强化内在性

在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等思想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被确立,体育教育也正在强化学生的兴趣、意愿,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为此,选项制、俱乐部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也随之相继推出。但笔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确立的实质不仅是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更应体现在学生内在认识与能力空间的发挥上,对学生的主体性的本质认识应在于学生能在自己的认识基础上,正确分析、合适选择、创造性发挥自己的能力空间。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进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5],因此,主体性是一种内在的体现,而不只是一种停留在外在的表现。

刘振天提出:“教育有引出和唤醒的意思,就是教者将学习者潜藏在其身体或心灵中的知识、智慧与美德诱导出来的活动。这种引出或唤醒,在方向上是由内到外的,而所要引发或唤醒出来的知识、智慧和美德,又先天地存在于学习者身体或头脑之中,教者的作用,仅在于唤醒学习者的意识和努力”[6]。笔者认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外力作用之下进行简单模仿练习,对体育的认知水平较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技能技术的掌握,是体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阶段,学生能在体育认知基础上分析各项体育的运动规律,学生就可以通过如俱乐部、体育社团、课外练习等途径去达到掌握技能技术的目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满足他们的某些发展需求,这既是由内到外的学习过程,也是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

2.2 完整性的认识体系、正确的价值把握是确立学生主体性的基本条件

学生主体性的确立,既是体育教育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追求的目标结果。在我们现有体育教育实践中,不管是选项制、选择制、俱乐部制,还是北大清华的“三自式”教育模式,只是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强调了学生选择体育项目、教师或授教时空的自主性,仍强调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对发展学生的能动性非常有限,对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效果甚微。

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体育参与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运动技能是实现体育活动,促进人发展的重要方面,但绝非体育活动或体育教育的全部内容。运动技能是由各个体育项目的运动规律和人的规律来决定的。从实施体育教育到实现科学的体育参与行为达到促进人类发展的过程,需要把握包含运动规律和人类规律的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运动技能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替整体。如“跑步”能促进人的发展,学生不但要知道怎样去运用自己的身体部位来完成跑步技术动作、步频与呼吸的协调配合,还要知道用多大的强度和运动时间才能达到他们健身的最佳效果,避免过量或运动损伤对人的伤害等等。如果学生较完整地掌握了对跑步的相关知识,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速度去达到自身需要的身体能力发展,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人所需要的情境和锻炼模式,发挥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体性。

3 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实施的理性认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教育模式出现多样化,体育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但由于过去我国高校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外延式发展,体育教育总体呈现出滞后状态,体育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与矛盾也是多方面的。从对体育教育研究的相关报道和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看,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整体上需要全方位、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诸如:体育教育在高校地位中的边缘化状态、体育设施的投入太少、场区建设与规划缺乏科学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足、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学术氛围淡薄、缺乏科学追求精神等。这些问题与矛盾在学术上早有论述,因此,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仅在以下方面略陈管见。

3.1 一味强调“健康”,体育教育缺乏文化渗透性

多年来,我们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强调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在学术上亦是如此。从“体质教育”“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到“阳光体育”“和乐体育”“生态体育”等等体育思想的研讨中,都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放在第一的地位进行研究论述的。虽然当前对健康内涵的认识,已从身体健康的层面扩大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多维的健康观,但在对学生健康重视如此突出之下,当前我国学生体质整体则出现了明显下降现象。虽然这种现象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改变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文化力对人类的影响,发现在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中,我国体育文化力对人的影响却显得苍白无力。如果我们肯定了体育文化对人的影响,又会发现城市家庭受教育水平高于农村,可城市学生往往体质水平不如农村学生。如果我们从社会发展水平来解释城市与农村孩子的体质差别,认为社会发展了,人们的体质水平就会下降。但反观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不如西方,不见得国人的体质水平就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外在表现来看,西方人更爱好运动、更享受运动;从深层表现来看,西方体育文化的渗透力从社会到家庭、再到个体,比我国明显要高。面对这些矛盾与问题,深思后会发现,体育的深层文化价值没有得到我国社会的普世性认同,社会、家庭及个人之间,缺少体育文化思想的相互传播所产生的共同效应,缺乏体育文化渗透性所产生的内部动力。由此体育作为影响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在我国社会没能作为一种形成一种全面影响人生命的意义系统而存在。

我们强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对健康的价值追求,却把体育教育的价值孤立和窄化了。在实践中往往追求一种理想的状态,希冀通过每周一次的体育课达到“健康或终身体育”的目的,然而现实总是与意愿存在差距,体育教育的效果总是远离了我们提出来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这种一味追求“健康”,视角的孤立与狭隘,使体育教育一直在失去“自我”,在实践中一直走不出困境的漩涡。如果我们仅单纯从体育属性去发展学校体育,而忽视体育本身的文化性,那么体育教育只是一项规范了的简单活动形式,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不可能是长久的,终身体育的目标还是无法真正实现。

许多学者认为,体育教育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而在实践中又把体育教育局限于在身体活动教育中,忽略了更大的功能效应——文化力的影响。体育教育应充分发挥文化渗透力的效应,才能获得社会、家庭、个人对体育价值的普遍认同,从而走出一味追求健康的“死胡同”与教条。放开体育教育的发展视野,才能培养出具有生命完整性、完美人格、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学生来,才能营造出具有社会、家庭、个人体育文化相互渗透的局面,才能体现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所应有的影响力。当前可喜的是,在一些手机系统里带有“运动健康”的软件,出现了如“乐跑”俱乐部等自发组织的团体。这是体育健康的社会意识觉醒,也是一种体育文化倡导方式,但这些体育文化现象还需要体育教育这一系统性工程作为基石,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的渗透性而产生社会共鸣。把对健康的追求寓于强化体育文化渗透之中,才能使我们在体育教育的实践中沿着体育指导思想的轨道前行,才能有整个社会对体育教育的文化价值认同,体育教育在学校地位的边缘化地位才会得以改变,才能真正回归体育教育的本真意义与本真地位。

3.2 施教方式过于传统,传授知识缺乏系统性

百余年来的体育教育实践,把体育教学当成了纯粹的实践课程。虽然体育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也是一个拥有完整知识结构的学科体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主体能动性的确立,都依附于对体育系统知识的把握。当前各种体育教育模式着重于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学生不可能获得系统的体育知识,以现代认识的高度,体育教学其实可以进入教室,而且必须进入教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促进学生所受体育知识水平的最大化提高。此外,我们现有体育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一般都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进行选择与施教的。在教育实践中往往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也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站在学生的立场构建符合体育教育的系统体育知识,是改变当前教育方式的前提,也是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切实需求。

实践与意识是一对辩证关系中相互作用的两个层面。“实践”代指体育技能技术练习活动方面,“意识”代表着体育理论知识、价值观等方面。两个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但从当前的体育教育现状来看,主要体现于强化对一个层面上的作用——体育技能技术练习活动,而忽视了另一个层面——体育相关理论知识、价值判断等。这就是我们过于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四个学期。运动技能需要学生较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基本掌握。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强调学生技能的掌握,把体育教育变成了体育训练,那么一个学期里,学生所学习的体育知识内容和教师传授的知识量必然有限,体育教育的实施效率大打折扣。体育教育应尊重、唤醒、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向学生传授成体系的体育知识,使体育教育从训练式回归学科自然教育规律之中,让学生在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课余锻炼中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形式,找寻自己的兴趣点,在自由自在的体育参与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自身的体质,发展自己的生命潜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体育教育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人们认同参与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发展,但参与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人身体素质要求是不同的。人的一生也是从成长到衰老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人的一生要受益于体育锻炼的参与,必须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明确不同人生阶段应该选择适宜于自身条件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另外参与体育活动有其两面性,需要人们从合适的身体活动去发挥体育锻炼正向的一面,促进人的发展,防止运动损伤、运动过量、运动成瘾等负向的一面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这些都需要人们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育认知水平去辩证地分析、选择和把握。体育认知体系不仅使人们知道如何去参与体育锻炼,还能使人们知道为什么要去参与体育锻炼。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人们总是根据客体价值和主体需求而产生内在的驱动。人们只有拥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认识,才有终生体育的可能实现。

4 对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新的时代要求,又是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态度。刘建平[7]提出:“集成优势是内涵式发展的显著特点,提高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人’是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素,激发内部活力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刘震天[8]提出,“高等教育凡是以遵从外在价值、实现外部目的、受外部力量规制为总体取向的发展,就是外延式发展。而凡是以遵从内在价值、实现内在目的、受内在逻辑支配为总体取向的发展,就是内涵式发展”;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教育统计,2014中国在校大学生达2 468.1万人,与1999年的约85万相比,15年间学生规模扩大了近30倍。在这种外部需求之下,我国高校在数量和规模上的迅速扩大是一种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在这种快速膨胀的外延式发展下,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满足现代需求,将是一项重大的教学改革举措。如果以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认为“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自身本性和人才培养本质的回归”[8],那么长期被边缘化的体育教育整体上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在这种新的时代要求下,将面临在理念、态度及实践上等各深层的改变。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的一般共性,因此教育领域对“内涵式”发展的认识与把握对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高培养人才的水平与质量,统筹兼顾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提高高校在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等方面职能的发挥”[8]等等,都是高等体育教育当前发展需遵从的一般原理。然而,由于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误读,体育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与时代要求存在偏差等,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在新时代要求下实现内涵式发展,实现更大的跨越,还需要对整个学科体系在理论与实践上需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树立体育教育的价值自觉,构建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主导追求,以完整的体育知识体系,正确的价值把握,从内在激发的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体育系统知识以提高体育认知水平,加强体育文化渗透力以对人类生活方式能产生良好而长久的影响效应。这些都是在遵从人的发展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内涵发展采取的重要举措。

4.1 国际交流与借鉴旨在本土化

当今教育国际化成为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应该用智慧的眼光去洞察世界,用哲学的思维去深化国际交流。我国体育教育经历了模仿、照搬、借鉴到融合的发展之路[9]。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对外交流和学习中,我国学校体育界成功地借鉴了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有益经验,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内容,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1]。但“文化引进”与“文化坚守”,“博采众长”与“反文化侵略”,“娱乐身心”与“教化心灵”的争论[10],一直伴随我国对国外模式引进的始终。由于过去我们在借鉴国外体育教育经验上,往往停留在方法与模式等外在形式上,对国外理念与方法没有进行透彻的了解,没有深入到社会背景与文化差异等层面,因此,我国学校体育在发展中出现了全面“西化”、本土体育失去发展空间、训练式教学、体育异化现象等相关问题。本土化(Localization)过程,就是使外来的事物(思想、行为、制度等)适应本土(本国、本民族)情形并成为本地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本地事物为了迎接外来事物的冲击和挑战而不断调整和强化自身的过程[11]。本土化过程实质是一个主观能动、自我创造的过程。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只有结合我国本土实际不断实证探索,进行本土化提升,才能做到求真至善、为我所用。

借鉴与学习国外理论与经验对改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实现跨越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如国外的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Fitness Education Model)、运动教育课程模式(Sports Education Model)、生活体育课程(Physical Education For Life)、SPARK体育课程(Sports,play,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等等,已有了成熟的实践经验和丰富的实证研究,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我国国情外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在学习与借鉴中都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才能真正适用于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任何理论与模式都需要实证研究来把握和支撑,正如学者汪晓赞等曾提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体育课程模式虽然在理论主张上不尽相同,但无不具有扎实的实证研究基础。反观我国近年来的学校体育研究,实证研究的薄弱程度让人忧虑”[12],而这些实证研究也是本土化改造的重要过程。我国体育教育曾采用照搬、模仿、借鉴国外经验与理论的方式,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的困境,缺乏本土化改造是其重要原因。因此,在借鉴与学习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基于社会发展水平与文化背景差异,在实证中不断摸索,在理论上反复分析,在实践中持续检验,进行有创造性的本土化改造,才能真正成为适用于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的理论与经验。对域外学校体育模仿、借鉴只是一段必要的学习过程,而非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需要深化国际交流,但更要提升本土化与自身创造能力,才能构建符合我国本土的体育教育体系。

4.2 凸显本土体育的文化性,拓展体育教育学科本身的内涵性

当我们在面临困境而努力寻找本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策略时,首先应认清本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所在。只有充分认识本土体育蕴含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才能充分体现其在学校体育中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构建和谐社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保护和继承传统。习近平主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3]。体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本土体育承载了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引领文化是高校的重要功能。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是学校体育走向全民体育的重要转折点,必然要承担起保护和重整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把承载的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心理活动之中,积淀在他们的行为模式与思想情感中。

我国学校体育长期以来形成了现实上的双重边缘化状态: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领域的边缘化及我国本土体育的被边缘化。我国本土体育内容体系丰富,诸如武术、导引、气功、木兰拳、八段锦、五禽戏等等,其形式丰富多彩、项目千姿百态,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体育价值。我国本土体育是一个不同于西方现代体育的文化体系,其活动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追求,强调文化教化、身心俱修,并与西方现代体育相比,具有受众面广、可跨年龄长、动作大多徐缓,运动负荷强度不大等特点,适合各种身体条件的人群,可能更适宜于我们大众体育活动的现状和条件。在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生活趋向全面而充分满足的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便有了它的发展的契机和优势[14]。在当前西方现代体育占主导的学校体育中,把校园体育作为一种纯体育的方式进一步凸显出来,学校体育更多的是作为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的纯体育属性存在,使学校体育成了缺乏文化内涵的活动形式,这是我们需认真审视的问题。缺乏文化内涵与文化渗透力的学校体育,在社会产生的认同与影响是有限的,这或许是我国学校体育总走不出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本土体育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她的独特性价值是现代西方体育无法替代的。强化本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与地位,即是我国体育教育在全球化发展中保留自身的特色/“生长于斯、发展于斯、创新于斯”[15]。立足本土不失根本,也是凸显学校体育的文化性,拓展和夯实体育教育学科本身内涵性的重要举措。

高校体育教育的当前发展,面临从理念到实践的种种困难,不改革、不突破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基于以上分析,从内在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强化体育的文化渗透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正确把握体育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都体现在融汇贯通、相互作用的体育教育体系之中,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单独效应。改变过于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与理念,才能在体育教育中科学地解决从技能技术训练式向体育认识水平提高的方法转变。掌握较为完整的体育系统知识,把握科学的价值观念,是基于人的发展和体育学科发展相结合。正确把握体育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从内在激发学生在体育行为中的主体性,强化体育文化在整个社会中产生渗透力的重要条件。因此解决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问题,不是某个方面的改进,而是在解决全方位、深层次的问题所产生的整体效应。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所存在的矛盾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个方面,但在此很难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以此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深入与细化;基于历史发展原因,我国体育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与投入,特别是实证研究的缺乏,或许是我国体育教育发展需突破的瓶颈问题;内涵式发展不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终点,只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阶段,还需不断的探索,才能真正使我国的体育教育由大变强,不断走向新的阶段。

[1] 姚蕾.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解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9~24.

[2] 万国华,等.体育教育的生命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7):82~87.

[3] 王健,潘凌云.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体育科学,2013(11):17~27.

[4] 姚林群.价值多元时代学校教育的价值自觉[J].全球教育展望,2010(7):24~29.

[5] 方正泉.主体性教育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社会实践教育[J].江苏高教,2014(2):145~146.

[6] 刘振天.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与方法论重建[J].教育前沿,2013(6):14~20.

[7] 刘建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5):17~19.

[8] 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9):1~7.

[9] 程文广.论我国体育教育的百年擅变与重构[J].中国体育科技,2007(5):18~13.

[10] 郭艳民,刘培.浅议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模式引进与本土化改造[J].中国电视,2012(9):44~47.

[11] 张传燧,石雷.论课程与教学论的本土化[J].教育研究,2012(3):386~390.

[12] 汪晓赞,等.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J].体育科学,2014(11):3~16.

[13] 张少虎.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EB/OL].新华网2014- 02- 25.

[15] 罗湘林,曹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其走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40~42.

[16] 罗国杰,夏伟东.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J].红旗文稿,2014(8).

猜你喜欢

内涵式价值体育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十九大精神与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分析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走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道路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
一粒米的价值
2016体育年
“给”的价值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