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择业观念与行为改变探析——以自主创业为例

2016-02-12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主创业大学生

李 斌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文理学院思政部,河南郑州 451150)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择业观念与行为改变探析——以自主创业为例

李斌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文理学院思政部,河南郑州451150)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成了一个社会难题。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形势、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创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一个最佳途径,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创业管理机制,学校应该不断强化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家庭和社会应该对大学生创业给予积极的关心、鼓励和支持,全方位、多渠道地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

关键词:择业观念;行为改变;自主创业;大学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已经由计划经济的“统分统包”转变成为市场经济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政策,大学生就业成了一个社会难题。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鼓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适应社会,自主创业,参与市场竞争。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大学生择业观是指大学生主体在择业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受社会环境、当时的就业形势与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进行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这表明人们在社会领域中进行的选择行为都受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其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在择业过程中的综合反映。

大学生在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市场环境下有不同的择业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成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第一,重物质,追求自我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对高等教育和就业体制进行了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由于“文革”造成的人才短缺,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国家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实行免学费、发放生活费,毕业分配等改革。那时候,考上大学就成为国家干部,就业就有了保障。自1999年扩招之后,国家不再对大学生承担学费和生活费,也不再负责分配工作,于是大学生毕业即面向市场,与就业单位直接见面,自主择业。同时,多数用人单位不再向大学生提供福利住房。安居乐业的传统思维观念与我国现阶段住房价格出现虚高的现状叠加,使追求高薪、解决住房问题变成了大学毕业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大学毕业生在追求高薪的同时也在意就业岗位对自己未来的提升和发展,迫切希望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施展自己的能量,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第二,就业观念理性化。在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经济增速日趋放缓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困难。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我们针对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做过问卷调查。其中,大学生对就业过程中是否赞同“先就业,再择业”的选题,被调查者中有80.9%选择了“赞同”;有不到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赞同”,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工作才会就业。这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日趋成熟,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理性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社会的需要,认识到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三,树立了自主择业观。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新闻媒体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就业信息。随着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大学生自主择业的观念逐步强化,他们普遍通过人才交流会、人才市场、网络招聘等相关渠道进行求职。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义

自主创业是新形势下大学生一种新的就业方式,是大学生依靠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的技术、筹得的资金等,创办实业或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实体而实现就业,实现个人创造财富和价值的过程。自主创业是基于大学生深思熟虑,运用自己在大学期间以及社会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建自己的企业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去创造财富的一个选择。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冒险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就业的机会。

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又能创造出一些就业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第二,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可以缓解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更能够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大学生的才智,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磨炼、提高、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并赢得适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贡献社会。大学生自主创业,依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生存创造财富,客观上也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税收,繁荣了国家的经济,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第四,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大量优秀人才。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自主创业不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这一历史契机,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对自主创业的引导和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更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为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供更多的补充,方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新形势和新变化。

三、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建议

1.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创业管理机制。第一,制定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的政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中明确指出:“将求职补贴调整为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扩展到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基金滚动使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2]政府要全方位,多渠道地运用多种方式宣传成功创业的典型事迹,建立创业网站,全方位、多方面、多渠道地帮助大学生认识创业前景,营造创业环境。第二,落实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这是好事。但是要把好事落到实处,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通力配合。一是就业主管部门要大力宣传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让大学生清楚明白。二是工商、税务等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切实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周到的服务。三是在落实现有的优惠政策的同时,要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鼓励大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聪明才智,多渠道、全方位地创建自己的企业。第三,完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大学生在创业中缺乏经验和资金,政府对大学生的帮助要从解决其实际困难入手,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比如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贷款力度、降低创业门槛和实行税收政策优惠等。

2.学校应当不断强化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第一,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高校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赖以生存、就业、创业的智力资源或资本,其质量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素质、专业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应当包括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培养以及有关创业的相关知识。第二,培养专业师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教好学生的关键,创业课程的讲授,对于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授创业课程的教师不但要求有专业的知识背景,而且要求具有创业的实践经验。有了具有创业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才能够较好地将创业知识讲授给学生。同时,学校在加强专职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邀请成功人士到学校为学生作报告。用成功人士直接、鲜活、具体的成功案例示范性地帮助大学生认识创业,积极地参与创业。第三,组织创业实践。加强理论学习对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实践检验。学校的教学部门和就业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适当组织一些模拟的创业项目,让学生在模拟创业的实践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地积累知识,为以后的创业奠定基础。

3.家庭和社会要对大学生创业给予鼓励和帮助。第一,家庭鼓励。家庭的作用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如果家长自身就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那么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就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对大学生创业的最有力的支持。因此,家长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要更多地关心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地给予全方位的鼓励和支持。第二,社会协助。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大学生创业也是必不可少的。各行各业应该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给予大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并且在培训期满后仍要有适当的后续跟进服务,积极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大学生在实施创业过程中如果到企业中拜访学习,企业应给予积极配合,帮助大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熟悉相关的生产环节及技术,使他们能够将先进的经验有效地运用到创业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EB/OL].http://www. 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01/content_9688. htm,2015-05-01/2015-11-16.

[责任编辑游玉华]

作者简介:李斌(1976—),男,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文理学院思政部副教授。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立项课题(编号:JYB2015279)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2-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16)01-0095-03

猜你喜欢

自主创业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飞向梦想—金点子创业大赛”策划方案
民办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做法探析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