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建议

2016-02-12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中国领导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经济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关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建议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当前,我国经济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不论从需求空间还是供给条件来看,我国经济仍然具有实现中高速增长的潜力,而另一方面,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经济面临增长动力青黄不接、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问题。因此,必须尽快采取切实有效对策,促进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接续和转换,夯实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一、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特点把握增长动力转换

当前出现增长动力青黄不接的原因是复杂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相互掣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需要对现阶段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宏观背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充分把握这个阶段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各项政策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实现良性循环。

从历史看,近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属于比较典型的落后国家的追赶型现代化。二战后的国际经验表明,追赶型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一般会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发展初期的压缩型高增长,一个是发展中期的阶段转换困难。前者是指在发展初期增长过程一般都比较顺利,能够实现比技术前沿国家高得多的增长速度,并很快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而后者则是指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持续高速增长变得困难重重。因此,从实践结果看,虽然成功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比比皆是,但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的国家却寥寥无几,大多数都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在于,在后发国家的追赶型现代化过程中,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发展阶段,与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发展阶段相比,发展环境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也要求发展方式相应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增长动力衰竭的问题。然而实践中,由于惯性思维、路径依赖和利益关系调整困难等因素,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是容易的。虽然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巨大,但我国追赶型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而且与前一个发展阶段相比,现阶段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挑战也更大,我国不仅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还有独特的体制和政治优势。只要我们保持清醒,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总结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现阶段促进经济增长动力的有效接续,需要着力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是转方式与稳增长的关系。长期看,转方式与稳增长是相辅相成,转方式是稳增长的根本之策;而短期看,二者却可能面临一定的矛盾,不仅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难免会导致增速的回落,而且增速的适度回落还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推进。因此,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对于增速的适度回落不必大惊小怪。但这不意味着任由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现阶段,既面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艰巨任务,又遇上了国际经济低迷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区分两种性质不同的增速下降:一是由结构调整、矛盾化解等所导致的增速下降;二是由经济景气循环变化所引起的增速下降。这两种增速下降虽然根源不同,却会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加强,尤其需要注意由前一种下降所导致的后一种下降。因为如果出现这种下降,就会使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不仅会造成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也不利于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6.9%,仍处在合理区间,但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问题比较突出,故需要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二是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关系。推进结构调整需要保持适度偏紧的市场环境,并且主要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优胜劣汰。但这不意味着可以不重视需求管理,特别是当经济循环性下滑时更是如此。当前应当防止一种倾向,就是由于担心再犯需要强刺激的错误而在该出手时畏步不前,错失良机。因为,当前,在基础设施和民生方面存在大量的需要投资改善的领域,而支持这些领域投资的生产能力,如钢材、水泥、建材等,又是大量过剩的。不过,这些领域的生产能力过剩,至少有一部分不是绝对的。此时适度扩大这些基础和民生领域的投资,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的迫切需要,而且能够增强我国发展后劲,保护和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并为这些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发展转型的机会。当然,为了促进这些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升级,扩大投资的力度和步骤要合理控制,同时加强对质量、安全、环保标准的监管。

三是深化改革与控制风险的关系。结构调整时期也是各种风险的凸显期。短期而言,加大改革力度可能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但改革久拖不决,风险会更大。通过改革尽快构建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是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了部署,社会各界期望很高,但从近两年的实践来看,改革的进展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比如土地制度、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等,虽然文件发了不少,意见出了不少,但实际成效却不是很理想。目前社会上对改革前景的议论和担忧开始增多,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尽快改变,势必影响社会大众对改革及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进改革决心之大、步伐之大,前所未有,但是成效还不理想,原因有三,其一,改革推进的方式方法可能有问题。虽然加强了改革的顶层设计,但在落实时,往往是将一项重大改革分解成不同部分,由不同部门负责具体设计和落实,结果导致改革的碎片化,不能形成合力。其二,鼓励基层大胆创新不足,结果使一些改革陷于争论而裹足不前。其三,强调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新的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浮夸之风。这些问题不解决,改革的深入就会遇到新障碍。

二、促进经济增长新动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1.进一步扩大内需。一是实施四项重大工程计划,即以交通、水利、信息网络和电网等投资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计划;以农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垃圾和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工程计划;以城市地下管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设施质量提升工程计划(包括城市棚户区改造);以退耕还林还牧、天然林保护、沙漠化石漠化荒漠化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计划。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同时运用PPP等方式吸引民间投资。二是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税负偏高,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影响还不明显,但在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在需要企业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时候,影响就很大。降低税负,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创新愿望,也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三是进一步增加政府债务规模。经济下行时期政府收入增幅本来就会降低,如果再要扩大投资,降低税负,势必会加大政府财政压力,这时扩大政府债务规模就成为必然与合理的选择。当前,扩大政府债务规模以支持扩大投资和减税,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的。只要能够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债务规模会保持在安全水平。

2.进一步规范市场。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产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总体上,居民消费方面,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数量的问题基本解决,但质量不高,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不仅严重影响群众健康,也有损政府威信和国家形象。为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产品服务的质量、安全和环境标准,并严格执行。要严格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把该由政府做的事情真正做到位,而把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事情放给市场来做。二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特别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驱动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三是创造有利于企业优胜劣汰、化解过剩产能的市场环境,包括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减少地方保护;理顺价格体系,严格质量安全环保等标准,形成倒逼机制;建立基金、提供优惠贷款或贴息,为兼并重组提供金融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或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等措施,妥善安置由于企业倒闭破产而失去工作岗位的职工等。

3.改进改革推进方式,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尽快实现突破。土地、国企、金融、财税等领域的改革,不仅对当前释放增长潜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升我国经济整体活力和竞争力也十分重要。一是改进改革推进的方式,消除改革碎片化倾向。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几项重大改革任务,分别由一位高层领导统一负责落实,不再分为若干细项由不同部门分别落实。二是鼓励地方大胆试点。习总书记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因此,下一步推进改革,在总体原则方向确定的前提下,要进一步鼓励地方、基层结合各自实际大胆试,大胆创,同时,要容忍改革者犯错误,容忍改革失败,为地方基层大胆试验创造良好环境。

4.重塑推动发展改革的思想舆论环境和干部管理制度。一是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总体部署,开展新的思想解放活动。重点是反对新的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浮夸风气。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国情,不骄不躁,艰苦创业。要鼓励干部踏实干事,真抓实干。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还必须力戒浮躁心理,反对急于求成思想。二是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尽快形成科学的干部人事制度。特别是要加快总结和推广岗位与职级分离的改革经验,鼓励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岗位长期坚持,把问题研究深研究透,把事情做专、做精、做优、做强,而不是为了级别的提升,就只能在不同的岗位之间挪来挪去。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组长、执笔人: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课题组成员:王富玉、陈荣凯、陈少平、韩晓武、唐志刚)

责任编辑:江生亮

国企效益应与中国经济发展正相关

在金融市场上,国有企业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资源,由于有政府信用作为保障,国有企业即使效率低,也被金融市场判断为风险较低。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已存在。而在经济增长下滑的背景下,即便货币政策宽松,民营企业更加被认为是风险较大的贷款对象。新增的金融资源仍然大量流向了国有企业,以及有政府背景的项目,这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或项目有高额回报,而是因为它们被认为是低风险的。

2008年后,中国国有企业当中出现了不少运转失灵、严重亏损的企业。为了维持稳定,这些企业不惜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上,支付高额成本,获取金融资源。于是,宝贵的金融资源进一步流向了这些企业,宏观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要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黄少卿认为,必须把资源从这些企业当中解放出来。如何让这些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如何让它们把这些资源转配到效率更高的市场中去,这是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真正研究的问题。至于是改制,还是破产,那只是操作方式的区别。

今天,论及国有企业的话题不应局限于企业本身的效率高低与否、利润率高低与否,而应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国有企业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之上。任何一个改革,包括国有企业改革,不能简单地讨论如何把国有企业本身的效益做好,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使中国经济走向具有活力且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企当往何处改?改革的视角应从国企的角度,调整到国资的角度。国有资本完全可以嫁接到不同的企业组织形态中去,可以和民营企业嫁接,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国有企业的组织形态存在,甚至随时转换形态,如果这个企业搞不好,完全可以抽出来投向更好更有效率的企业,关键还是在于效率高低的问题。如果国有资本要保值增值,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和最有效率的组织形态结合。

(《文汇报》2015年11月6日刘迪/文)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