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沟通与共融
——国际跨文化交际双会综述

2016-02-11朱耀云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

朱耀云

(山东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济南 250100)

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沟通与共融
——国际跨文化交际双会综述

朱耀云

(山东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济南 250100)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成为独立学科以来,国内外相关研究风起云涌。2015年7月15-18日,由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与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主办、香港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二十一届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沟通与共融”为主题,举行了6场主旨报告、11场国际/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优秀论文报告和300余场分组报告,来自欧、美、亚、非、澳五大洲20余个国家与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会。会议体现了跨文化研究的鲜明特征,涵盖内容广,学科交叉性强,应用针对性强,反映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近期概貌和热点前沿,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组织文化与沟通;(2)跨文化研究与语言教育;(3)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4)翻译研究;(5)言语交际及非言语交际;(6)媒介与跨文化传播;(7)其他类别(性别、文学、历史、医学、代际、伦理学等跨文化研究)。

二、公司/组织文化与沟通

公司/组织的文化与沟通兼跨多种学科,尤其与商贸经管行业密切相关,在全球化的今天研究需求剧增。Young 和 Chi(2013)对1980年至今770种跨文化高引来源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商业为跨文化研究发表最为密集、高引文献涨势最猛的学科之一。本届会议上与会学者探讨了跨文化的管理模式、冲突风格、交流行为感知、道德情感跨国并购及跨国公司的文化建设、品牌的跨文化传播等,研究方法涵盖哲学思辨、叙事性访谈、隐喻分析、调查问卷等。文化哲学视角方面,美国罗德岛大学陈国明的主旨报告“中国中道管理模式阐释与应用”从文化双融(ambiculture)的视角重新阐释并丰实了中道管理模式,强调自我精进、脉络洞澈、互动机敏以及德性原则,以实现管理者知(多元文化思维和全局意识)、情(敏觉力和创造力)、行(互动娴熟和时、纬、机协同)、德(关爱和互惠)多维并进;悉尼大学的冯雷以国际贸易影响下三家网站的中国文化形象为案例论证了在转向文化建构主义的同时须考虑基于象征性消费的全球资本主义关系。语言传播学视角方面,香港理工大学的李朝渊解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官网和官方微博的语言特点、差异以及对企业正式/非正式文化的分化作用和相关身份的建构作用,对外经贸大学的冯捷蕴运用互动话语方法及多媒体话语方法对比探析了外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在中国新浪微博及微信上的话语模式和中国同类组织在脸书和推特上的话语模式,台湾国立政治大学Vincent Tao-Hsun Chang采用语用学视角分析了台湾诚品书店印刷广告文本的多向度欧式表达如何传达知性主义、精英主义等主流意识形态,塑造文化地标的公司形象,影响观众跨文化价值观的认可和多元文化身份的构建;英国萨里大学的oscareale Yeung借助Bhatia的应用体裁理论分析了中国香港和大陆40种保险手册文本,并对相应的保险机构和手册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探究了促销型体裁在跨文化语境下对正面信息(承保项目)和负面信息(不保项目)的言语和非言语构建策略。心理认知视角方面,奥地利萨尔兹堡应用科学大学的Thomas Kurz借助扎根理论和质性分析软件MAXQDA对三位奥地利工业外贸界人士及其伴侣(接触中国文化均达十年以上)的叙事性访谈文本进行结构性隐喻分析,发现了隐喻表达的四大类别(人或演员、国家或文化、交流或互动、商务或经济),展示了他们对与中国人商务合作的理解,香港浸会大学的黄磊调研了跨文化能力对交际制约下组织压力的影响。情感视角方面,新西兰梅西大学的

Catherine Cook和Margaret Brunton通过访谈该国36位国际注册护士和17位本地注册护士调查了多元文化价值观冲突激起的道德情感状况,并建议加大医疗行业在跨文化能力方面的组织投资。民族学视角方面,德克萨斯大学的Zhang Zhengyu以某大学为案例进行了学术组织文化及气氛的民族学分析。

三、跨文化研究与语言教育

本世纪初各国教育经历了跨文化转向,欧盟委员会多轮文件规定教育要重视跨文化能力(Neuner,2012),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在政府文件中强调了语言教学中密不可分的文化要素(Glisan, 2012;Scarino & Liddicoat,2009)。近年来中国教育视野也经历了从重语言到重文化的转向,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跨文化教育纲领》(2006)推动了从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向跨文化(intercultural)的视角转向,在《着力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对话的世界报道》(2009)中强调“文化素养(cultural literacy)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生命线……可纳入青年人在生命旅程中必备的世界观、态度、能力工具箱”,2013年推出《跨文化能力:概念与操作框架》,倡导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加强跨文化能力。

与培养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的各国共识相应和,跨文化视阙下的语言教育是本次会议的热点之一,焦点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适应及教育政策。研究方法涵盖了哲学思辨、符号学分析、行动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小组访谈、课堂录像等。跨文化能力视角涉及哲学、心理、情感、教育等多元向度,本次会议论文从含义、发展与评估等三大区域(Deardorff,2015)进行拓展。跨文化能力内涵方面,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副会长贾玉新(1997)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在“跨文化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主旨报告中将外语教育圈这两个研究和实践的关注热点进行深度关联,即隶属跨文化能力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借力跨文化能力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by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促进跨文化能力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fo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近年来情感维度也成为各学科的关注重点,杜克昆山大学的Don Snow强调期望落空、焦虑甚或疲惫等情感因素会影响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阐释性判断,因此应加强学生的相关情绪认知和判断调控教育。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上海师范大学的李四清探究了高中英语学习者以文化为主题的互动活动类别及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新加坡管理学院的陈伟权展示了通过合作及视觉交流工具、民族志技巧、同情地图等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行为和态度,香港理工大学的Jozsef Szakos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硕士项目如何结合跨国实习来培养学生跨文化倾听、应对多元文化学校的机制问题等,苏州大学的沈鞠明从交际符号学和视觉符号学的视角探究了大学英语课本中的插图如何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习得。跨文化能力测评方面,研究手段日趋具体、深化和多元,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王一安和顾力行分析了通过民族志访谈的路径培养和测评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的优势,香港城市大学的Dani Madrid Morales和Gao Bolin开发了情感符和情感图像的应用熟练度及能力的跨文化测量表。

跨文化适应方面的研究涵盖了中国人的海外适应、外国人在中国的本地适应以及归国适应等。中国人的海外适应向来备受关注,研究不乏深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Zhang Zhengyu分析了在美中国留学生选择群体跨文化适应和个体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差异,发现跨文化领悟与群体性文化适应的选择正相关,语言能力强与性格外向则与之负相关。外国人的本地适应是本届会议的热点,也是近年来研究的新兴热点。王俊菊和林佳调查了来自80个国家近500名留学生在个体、环境及文化等多层因素影响下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感知概况,发现儒家学习观念最受认可,而教师角色最受排斥。暨南大学的付永钢运用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分析了大陆849名港澳台大学生及271名学校管理人员对他们适应情况的认知。相关研究还有外国学者在华适应策略的访谈调研(上海交通大学的Cheng Jiexiu)、微信朋友圈里体现的来华留学生适应策略及性别差异(深圳大学的潘晓慧、北京大学的Priscilla Young)等。新西兰梅西大学的童绍英评估了50位中国留学生的归国适应状况,发现多数感觉归国文化冲击程度不深,且家庭和朋友可帮助减缓冲击感。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付美榕和宋婷婷分析自传、口述史料等,考察了受益美国庚子赔款留学项目的中国知识分子归国后文化再适应的状况,认为动荡政局、农耕社会、传统价值观影响了该项目原始目标的实现。

在多语教育方面,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宋莉强调中国大陆英文教育应该从操本族语者至上转向跨文化化(interculturalization),菲律宾Quirino State University的Theresa和Valerio关注了基于母语的多语教学与学生成绩的关联,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孙雪珂对后殖民视角下的中国香港与德国多文化/跨文化教育政策进行了多维比较。

四、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

在全球化带来的系列问题中,身份认同、权力关系已成为关注点。跨文化社会心理学家、香港理工大学的Michael Harris Bond在“跨国、跨代、跨性别世界公民的身份认同:论开展多元文化的沟通研究之重要”的主旨报告中分析了第五轮世界价值调查(the

world value survey)对57个国家受访者的调研结果,揭示了四种身份(匿名个体身份、社区成员身份、国家成员身份与世界公民身份)的关联性。SSCI来源期刊《批评艺术:南北文化与媒体研究》主编、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的Keyan Tomaselli发表了题为“乌班图与跨文化交际:权力、包容与排斥”的主旨报告,将人类共享互联的乌班图概念与南非隔离时期(误)用于劳工关系管理的跨文化交流概念相对照,认为二者都是基于阶级的民族包容/排斥话语,需将权力的所有者、使用者和意义建构者纳入跨民族/跨文化关系的范式研究。

相关研究呈现细化态势,区分了不同群体的跨文化差异。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张雁冰从交际适应理论和组际接触假说(the intergrouP contact hyPothesis)(Brown & Hewstone,2005)视角探究了中国旅美者对美国熟人的不当交际行为(过度适应或适应不足)影响对整个美国人群体的看法。香港理工大学的Monique Rimkus和olivier Ruelle通过分析德国热线和德国社区两家网站的帖子比较了旅德中国人的自我形象和身份定位、对中国和东道主德国的理解及中德本地人的差异等。

会议论文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问题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路径等多元纷呈。地理文化方面,澳门科技大学的Joanna Radwańska-Williams在地理符号学(geosem iotics)(Scollon & Scollon,2003)视角下采用现象学路径,通过澳门主干道新马路的标语和广告分析了澳门的语言文化景观。语言政策方面的议题广泛,涉及全球化背景下莱索托主流报纸中英文和本国母语的混码广告与该国实际语言政策的关联(莱索托国立大学的Henry Amo Mensah)、全球化进程中墨西哥操西班牙语者和土著双语者的语言磋商与现有语言政策的张力(墨西哥自治都市大学的Carmen de la Peza Casares)及文化去民族化(de-ethnicization,指土著人有意与原文化保持距离)与本族语维护的关联(菲律宾棉兰老岛大学的exelsis Deo Astillo Deloy)。家庭互动方面,身份认同是热点。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Tu Haijing 用意识形态分析方法比较了美国电视剧《傲骨贤妻》和中国电视剧《辣妈正传》,发现前者推崇独立成功的母亲,而后者重视女性的妥协,反映出中国文化对年轻母亲的高要求和低估值。日本爱知学院大学的Shuko Takeshita调查了跨国婚姻带来的日本社会的身份融入/排斥问题。日本东北大学的Barry Kavanagh分析了城郊环境对双语家庭的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差异。

五、翻译研究

随着翻译学科的细分和文化转向,口译、网络翻译与商务翻译等多种类型研究都重视文化因素的挖掘与表达,并借力数据库、多模态分析等新型研究手段。身份与权力是翻译研究的关注热点。国际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德国汉堡大学的荣休教授Juliane House在主旨报告“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中分析了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和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如何反映不同方式的再情景化,从而促成原文化的或隐或显,指出隐性翻译可通过文化过滤来适应新读者/听众的交际偏好、信仰和价值观,认为在全球化和英语至上的时代,本属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可能会沦为语言文化殖民工具。随着新世纪网络化和社群化普及,社群身份成为新兴研究的焦点之一。香港浸会大学的Yu Chuan和香港理工大学的Gabriele de Seta探析了中国参与性媒介平台译言网的译者社群身份。

在微观语言维度,香港理工大学的张乐金考察了朱生豪版《哈姆雷特》双关语的汉译策略及效果,提出应根据双关语的结构特征、交际功能及读者偏好等从相应的音、形、义层面寻找最适切的语言形式传译。悉尼大学的陈玉萍和王玮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研究了电影图像与字幕翻译的多符号互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唐芳和香港理工大学的李德超归纳了职业译员与翻译学员在英汉交替传译中的10种明晰化(exPlicitation)模式,并发现职业译员更擅长使用明晰化手段,更倾向于增加程度词以强调说话人态度,而学员则更多地借助明晰化手段填补翻译造成的信息流失。

六、言语/非言语交际

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有别于跨文化比较研究(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关注人际互动而非仅仅平行比照。言语交际方面,多篇文章讨论礼貌和建议的跨文化差异。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Dániel Kádár 作了“礼貌/非礼貌、元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的主旨发言,分析了起哄的中、日、英文化内涵差异,强调采取跨文化元语用学的分析路径进行(非)礼貌研究。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刘梧雨和Mary Bresnahan探究了中美在家庭义务和遵从请求等方面的文化差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冯海荣发现建议意图受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影响,并受基于信念的态度及主观规范的调节。美国加州大学的冯波通过中美各200多名学生的虚拟情境回应分析了建议的功效、可行性、潜在限制的应对方案。澳门大学的高静然以互动社会语言学为视角,通过民族志微分析探究了全球化和多元化视角下澳门葡语课堂磋商用语中的礼貌策略。学者们还探索了反智主义倾向下美国总统演讲中主体间性特色的用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杨海红)、中日学生言语交流中的面子威胁行为(日本金泽大学的Lin Tao)、德日在日常道歉场合的言语策略差异(金泽大学的Yoshinori Nishijima)、讲英语者用本族语与日本人对

话时二语(日语)补白的特点、功能与动机(冲绳国际大学的enid Lee)、美国大众/社交媒介对中国谚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的ekaterina Yakovleva)。

非言语交流方面的研究涵盖了身体语言和环境语言(setting language)两大类。广西师范大学的蒋招凤探究了中国与柬、新、菲三国非言语行为的差异及口译对策。菲律宾大学的Leoncio ernesto Duran等从空间关系学与身体语言角度探究了碧瑶市乘坐当地吉普小巴(JeePney)的通勤人员如何建立自己空间及进入他者空间的。台湾环球科技大学的赖锦全等调研了中、蒙、越大学生在文化交流中有关时、空、体、景、情、社会化等方面图像的解读。

七、媒介与跨文化传播

媒介话语领域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阵地,在本届会议所占比重大,议题多,涉及比较传播与文化、大众传媒/社会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公共外交、舆情与政策、新媒体研究等。比较传播方面,厦门大学的曾秀芹等学者采用配额抽样的问卷调查及焦点小组访谈方法研究了中国五个代群对争议性广告的接受程度,发现代际开放与保守的分化趋势在广告媒介因素方面不显著,而在广告产品类型和表现形式方面分化显著;华中科技大学的侯璐璐和樊葳葳发现中国人在美国情景剧、肥皂剧中的形象常是中性或积极的,在犯罪剧里则趋向负面;中山大学的刘明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案例分析了中西主流媒体对跨国收购的不同表述和各自立场的话语建构策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汪琪对比了人民网英文特稿与普利策获奖作品的叙事方法异同。大众传媒方面,山东大学的邱凌考察了近30年西方主流媒体对儒家思想的报道主题,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西方公众对此知之甚少,兴趣不大,认知媒介主要为网络和电影,北京理工大学的梁珊珊分析了德国《明镜》周刊的广告关于中国文化定势的内容、分类、原因及趋势。公共外交、舆情与政策方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聂薇运用新亚里士多德修辞批评模式和西方论辩修辞理论,通过案例、话语、影像和内容等比较了中日驻英大使关于钓鱼岛论辩的动机、策略、特点、效果、影响等,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的Loskutnikova Margarita Alexandrovna探析了俄美有关埃博拉病毒蔓延的大众媒体报道言语策略差异,日本名古屋大学的Ray Donahue对福布斯杂志近期典型排日文章进行了话语分析。学者们还探讨了公共外交中的传播能力、伦理原则、形象/身份构建等相关议题。华南理工大学的方艳芹通过华裔学生公共外交能力调查问卷发现公共外交意识、传播意愿和传播能力三维显著相关。西南交通大学的李岚和黄丹丹分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官方、学术界及民间舆论的分布与走向。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李莉文分析了美国重要媒体报道中国南海事件时对中国作为扩张国和美国作为审判方的形象构建。暨南大学的吴非解析了俄罗斯媒体与公共外交在俄美关系中的角色及启示。新媒体方面,香港理工大学的吴东英在“社会语言学与新媒体的跨文化研究”主旨发言中强调了变异语言学和互动语言学路径,并具体探讨了交际民族志、面子及关系交际、身份建构与共建等三种互动路径。在身份构建方面,香港理工大学的冯薇综合多种社会语言学方法比较了中国银行与中国招商银行2013年秋冬季在新浪微博中的企业身份建构、形象管理策略、粉丝角色及体制差异等。挪威奥斯陆阿克斯胡斯应用科学大学学院的Robert Vaagan借助议程设定和框架理论(agenda setting and framing theory)、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通过网站分析、社会传媒分析及访谈探究了挪威12种年度文化节日的媒介管理策略及其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程度。武汉大学的肖珺和陈雨运用信息接受模式理论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对新媒体的接受程度及动因,强调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日本筑波学院大学的Cecilia Ikeguchi调查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使用脸书的频率和类型。华南理工大学的安然和魏先鹏梳理了我国传播能力研究的理论成果,总结出重视传媒个体、文化差异和新媒体技术等动向及个体重视不足、对内研究不足、理论重视不够、论证方法欠科学等问题。

八、其他视角

本届会议论文还涉及社会学、文学、历史、医学、伦理学等多维视角。社会学视角方面,性别的跨文化研究是关注的热点。南洋理工大学的John Bautista等学者运用回归路径等分析了2010年近千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发现26%支持同性恋权利平等,而反对者和态度不明者各占三分之一强,这类团体的人际交往和态度与媒体报道呈正相关,而亚洲文化认同则与此态度呈负相关。纽约城市大学曼哈顿社区学院的郑子文考察了20世纪到21世纪台湾三年级社会研究课本“他”和“她”的性别称谓变迁,探究了课本中性别平等和社会包容的演进。南非大学的Phalandwa Mulaudzi则分析了南非土著/民间音乐中的男性与女性形象折射出的文化偏见及价值观。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的Jeanne Tuan以多家跨国/区保险机构员工互动式话语完成任务(interactive 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的情境素材探析了中美员工对待批评话语的性别差异。文学视角方面,山东大学的朱耀云运用扎根理论比较了莫言的《师傅越来越幽默》与马尔克斯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两部中篇小说,总结了亚洲和拉美文化观照下人与自我、生活、他人、社会四个维度上的八种价值聚点(自尊自爱、宽厚平和、积极乐观、希望长存、扶危济困、相濡以沫、仁爱利他、感恩知足),从而提供了西方以外的共同价值

观视角;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和静通过文学深读、心理分析和后现代女性批评等方法比较分析了陈染与谭恩美小说中的女性梦境及镜像如何反映女性的身份认同危机感,并赋予其自我认可的更新意识,香港浸会大学的朱维理探究了20世纪初香港漫画集《人鉴》如何以中国传统道德应对西方价值观,浙江传媒学院的钟丽茜分析了新媒体文学的跨界现象与未来走势。历史视角方面,阿斯特拉罕国立大学的Anna Romanova考察了早期边界时代高加索地区的跨文化交流类别,北京外国语大学的Shi Jing通过史料分析了修筑美国首条跨州铁路的中国工人遭遇歧视的政治经济因素,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的俞弘鉴别了《图兰朵》中国故事的东西方原创性问题。医学视角方面,香港浸会大学的Chan Kara通过访谈调查发现中国香港青少年健康进食的认识和做法均逊于大陆。伦理学视角方面,纽约城市大学拉瓜迪亚社区学院的冯锡武讨论了国际环境下跨国科研的复杂挑战及伦理原则,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的Patrick Dodge对某中美联合教育项目报审美国机构审查委员会的过程进行叙事性分析,比较了中美研究的伦理问题。

九、结语

诸多文化议题已经打破了学科和地域界限,相关研究处于杂糅、沟通和共融中。汇聚本次会议的研究热点或研究空缺,发现还有值得提升的研究空间。研究学科方面,研究领域涉及学科广泛,较多集中在跨文化传播、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管理、哲学等领域,而文学、人类学、民俗学、医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跨文化研究值得拓展。研究主题方面,从政治、管理、医学、语言、哲学等多维角度探析跨文化冲突应对和关系管理仍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研究结合有望成为跨文化教育中的显学,新媒体的跨文化研究内容丰富,前景广阔。个别选题过于宽泛,停留在表层,对西方理论的应用研究居多,未来可加强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方面,尚未形成学科特色的主流研究方法,早在2006年浙大前沿性问题和理论研究课题组就评价跨文化研究虽成国际显学,却无公认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和至高的权威人物或机构,目前来看这种百花齐放的状态仍然持续。实证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仍需加强,尤其是某些实证研究缺乏详细的方法描述、研究概念框架的科学建构、先导研究,信度、效度检验等问题皆应避免。基于大数据、数据库的量化研究尚显不足,质的研究明显增多,未来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混合型方法会受欢迎。研究主体方面,华人/华裔学者颇多,大陆来源机构众多,反映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进入初步繁荣状态。但结合上述研究方法等不足的现状,中国形成自己的特色学派,提出自己的理论,而非借鉴证实西方理论,还有待时日。发展中国家学者不少,正如戴晓东(2011)所说,亚洲中心观和非洲中心观应提上研究日程,以修补欧洲范式的缺憾。中西合璧、南北互通的国际合作值得继续加强。总之,第二十一届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研讨会跨越多个学科、多种文化,关注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沟通与共融的多种议题。无论理论还是应用层面,未来多种学科领域及跨文化交际相关研究将继续作为热点向更深、更广层面拓展。

[1] Brown, R. & M. Hewstone. 2005.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tact[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7): 255-343.

[2] Deardorff, D. 2015.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MaPPing the Future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48): 3-5.

[3] Glisan, e. 2012. National Standards: Research into Practice[J]. LAnguAge TeAching, (4): 515-526.

[4] Neuner, G. 2012. The Dimensions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A]. In J. Huber (e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for All: PrePArAtion for Living in A Нeterogeneous World[C].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

[5] Scarino, A. & A. Liddicoat. 2009.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s: A Guide[M]. Melbourne: Curriculum CorPoration.

[6] Scollon, R. & S. Scollon. 2003. Discourses in PlAce: LAnguAge in the MAteriAl World[M]. London: Routledge.

[7] Young, J. & R. Chi. 2013.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A Bibliometric Surve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 133-145.

[8] 戴晓东. 2011. 跨文化交际理论从欧洲中心到多中心演进探析[J].学术研究, (3): 137-146.

[9] 贾玉新. 1997.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于 涛)

2016-07-11;

2016-07-18

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高校跨国在线文化课程中的教师学习研究”(ZGWYJYJJ2012A61);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大学生《跨文化交流》通识教育课程深度层面建设研究”(11CWZJ22)

朱耀云,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外语与二语教学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文化
情景交际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谁远谁近?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