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山辣椒—蔓生菜豆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2016-02-11李念祖史明会尚淼牟愔王友海谭澍彭金波

中国蔬菜 2016年10期
关键词:菜豆套种高山

李念祖史明会尚 淼牟 愔王友海谭 澍彭金波

(1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北宜昌 443004;2宜都市农业局,湖北宜昌 443300)

高山辣椒—蔓生菜豆高效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李念祖1史明会2尚 淼1牟 愔1王友海1谭 澍1彭金波1

(1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北宜昌 443004;2宜都市农业局,湖北宜昌 443300)

采用高山辣椒—蔓生菜豆套种模式,搭架栽培的蔓生菜豆能有效缩短辣椒植株的光照时长,改善土壤条件,保证辣椒植株的正常生长与果实品质,还能有效抵御单一种植辣椒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种植风险。

辣椒在鄂西南地区集中在高山种植,种植面积达1万 hm2(15万亩)以上。高山辣椒在弥补夏秋季节平原蔬菜供应短缺的同时,也成为西南山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总产量和气候等多方面因素,高山蔬菜价格起伏较大,尤其是单一蔬菜品种的大规模种植,已不能保障农户的平稳增收。同时,由于种植模式单一及连作问题严重,高山蔬菜土壤环境和水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病虫害控制困难,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而“菜—粮”及“菜—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缓解以上问题。湖北省兴山县榛子乡为湖北省高山辣椒的主产区,近年来,当地推行近333.3 hm2(5 000亩)的高山辣椒—蔓生菜豆套种模式,占当地辣椒种植面积的20%左右,有效缓解了辣椒连作障碍,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同时农民的收入稳中有升,实现了高山辣椒产业的创新、协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1 高山辣椒—蔓生菜豆套种模式的特点

1.1有效平衡日照时长 辣椒属日中性植株,光照时间大于12 h(小时)时,叶片易被灼伤,果实品质下降。高山辣椒4月初播种,10月底拉秧;一般采收期为7~10月,该时间段内光照时间大于12 h(小时)。而利用蔓生菜豆的高秆性与辣椒进行套种,能有效缩短辣椒的光照时长,保证辣椒植株的正常生长与果实品质。

1.2改良土壤环境 蔓生菜豆属于豆科,辣椒属于茄科,含有根瘤菌的蔓生菜豆需肥特征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状况与辣椒差异显著。蔓生菜豆拉秧后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透气性,调节微生物群落数量,保持土壤的健康、可持续性。

1.3稳定农户收入 当前,高山蔬菜价格起伏波动大,随着种植成本的逐年上升,单一品种的蔬菜种植模式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如遇到菜价低迷、产品滞销年份,将对菜农造成巨大损失。而套种能增加蔬菜种植种类,有效地降低单一品种价格低迷造成的经济损失。

1.4适宜地区 湖北西南部海拔800~1 300 m的山地辣椒种植区均可套种蔓生菜豆。据笔者多年实践与观察,辣椒—蔓生菜豆种植模式最适于海拔1 100~1 300 m的高山地区。该地区8月至10月中旬温度在15~28 ℃,适合蔓生菜豆的开花结荚,合理的植株调整能大幅提高菜豆产量,生产的菜豆主要供应8~10月平原菜豆淡季市场,品质明显优于二高山地区,价格平均高出0.8元·kg-1。

2 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高山辣椒种植应选择生长势强健、早熟、低温下坐果能力强、抗病性强且丰产性好的品种。目前,宜昌高山地区主要种植春秋金椒、福椒36号、海迈618、长江9号等薄皮辣椒(芜湖椒)为主的品种。蔓生菜豆主要品种为红花白荚、超级架豆王、芙蓉玉豆、本地眉豆等,其中红花白荚的综合表现最好。

2.2茬口安排 高山辣椒种植一般采用育苗移栽,4月初将辣椒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覆盖细土2~3 cm厚,并覆盖小拱棚,育苗期为50 d(天)左右,于5月中下旬定植于大田。蔓生菜豆在辣椒定植后进行直播,一般采用分批播种,以延长菜豆的供给时间。每批间隔10 d(天)左右,最晚播种期为6月下旬,待菜豆二叶一心后,立即搭架以利于菜豆茎秆攀爬。

2.3整地施肥、合理套种 选择排灌便利、土壤结构好、土质疏松、保肥保水性强、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沃土壤。在4月中旬气温回升后,趁墒深翻晾晒土壤。高山辣椒生长期220 d(天)左右,覆盖地膜后不便追施农家肥,因此,需施足基肥才能保证高产。一般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 500 kg或商品有机肥(有机质≥45%)200 kg,配合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各15%,下同)35~40 kg混合使用,整地起垄,覆盖黑色地膜。

宜昌辣椒传统单作种植,垄面宽80 cm,垄沟宽0.3 m,沟深0.2 m。一垄栽2行,行距50 cm,株距35 cm,每穴1株,每667 m2定植3 500株。辣椒与蔓生菜豆套种,隔1垄辣椒套种1垄蔓生菜豆,垄面宽、垄沟宽、沟深与辣椒单作一致,辣椒和蔓生菜豆均为一垄栽2行,行距50 cm,株距35 cm,辣椒每穴1株、蔓生菜豆每穴2株。辣椒每667 m2定植1 600株,蔓生菜豆种植密度与辣椒一致。

3 田间管理

3.1高山辣椒田间管理 在海拔1 100 m左右的高山地区,4月初温度起伏较大,夜间温度可降到4 ℃左右。辣椒幼苗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差,应及时做好保温措施,降低苗床湿度,控制猝倒病的发生。辣椒定植后及时浇水,成活后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尿素(总氮≥46.4%)5 kg;门椒膨大时,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0 kg,并叶面喷施1次0.5%磷酸二氢钾;进入盛花期后追肥2次,每次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0 kg,喷施2次1.8%复硝酚钠(爱多收)水剂5 000倍液,配施0.5%磷酸二氢钾,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连续阴雨期间,及时清理垄沟,尽快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以减少病害发生。

高山辣椒种植中,常见病害有炭疽病、疫病、软腐病及苗期猝倒病等。每年7~9月高山地区雨水较多,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形成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引起疫病的发生与蔓延,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52.5%噁铜·霜脲氰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或500 g·L-1氟啶胺悬浮剂1 200~1 6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350倍液,3种药剂交替使用,每10 d(天)防治1次,防治8次,雨后转晴时进行重点防治。炭疽病可用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或560 g·L-1嘧菌·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 000倍液,或48%琥铜·乙膦铝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一般每10 d(天)防治1次,发病重防治多次,发病轻则少次。猝倒病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在育苗期至定植后重点防治,每10 d(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6次。

高山辣椒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茶黄螨、烟夜蛾等。红蜘蛛和茶黄螨可用2.5%联苯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 d(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5次。烟夜蛾可用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7 d(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5次。

3.2高山蔓生菜豆田间管理 蔓生菜豆直播的同时,再在营养钵中播一些种子,浇足底水,每钵2粒,覆盖细土1 cm厚,盖上地膜,主要用于补苗。苗期可穴施浓度为1%的尿素水促进幼苗生长,水渗下后覆土封穴。蔓生菜豆追肥应掌握“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盛期重施”的原则,由淡到浓,一般7~10 d(天)追施三元复合肥1次,共追肥4次,每次每667 m2追肥量依次为3、5、7、7 kg。初花期不宜施用过多的氮肥,否则容易造成植株徒长,引起落花,影响产量。当菜豆苗高达10 cm时需搭架引蔓,用长2.5 m的竹竿插在植株外侧10 cm处,每穴1根,搭“人”字架,蔓生菜豆在生长现蕾前期要人工引蔓2~3次。

蔓生菜豆的“人”字搭架方式不利于植株生长后期喷施农药和农事操作,因此病虫害防治要做到早防早治,以豆野螟、豆蚜、潜叶蝇、锈病和炭疽病为防治重点,在夏季高温少雨年份尤其要注意防治斜纹夜蛾。锈病是高山蔓生菜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可用40%氟硅唑乳油6 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混匀喷施,每隔7 d(天)喷1次,连喷3次。炭疽病的发生主要影响豆荚商品质量,在结荚后要重点防治,发病初期可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豆野螟主要为害叶片、花及豆荚,可用0.36%苦参碱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进行喷雾。豆蚜和潜叶蝇可用20%高氯·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进行喷雾。病毒病主要是通过蚜虫传播,需做好蚜虫的防治工作。

3.3及时采收、拉秧及田间清理 高山辣椒生产中应及时采收门椒和对椒,以后应在果实体积不再增大,果肉变硬后采收。高山蔓生菜豆生长较快,一般在开花后10 d(天)左右开始采收,每隔1~2 d(天)采收1次,以防豆荚偏老。拉秧时,辣椒植株全部清除干净,蔓生菜豆植株利用秸秆还田技术下肥到田。同时,将废膜集中收集,交废品场回收处理,以免残留在土壤内,破坏土壤耕作层。

4 经济效益分析

2015年7~10月辣椒平均价格为2.2元·kg-1,单一种植辣椒每667 m2产量2 550 kg,扣除生产投入1 400元〔按2013~2015年平均值计(下同):种子50元,肥料408元,农药212元,地膜90元,用工8个工日640元〕,纯收入4 210元。在高山辣椒套种蔓生菜豆模式中,每667 m2辣椒产量为1 700 kg,产值为3 740元;2015年8~9月高山菜豆平均价格为3.4元·kg-1,每667 m2菜豆产量达1 000 kg,毛收入3 400元。该套种模式单茬每667 m2总产值6 700元,扣除生产投入1 950元(种子55元,肥料432元,农药223元,地膜90元,竹竿折旧270元,用工11个工日880元),每667 m2纯收入5 190元,比单一种植辣椒模式高出980元。

2013年高山辣椒7~10月平均价格为3.4元·kg-1,单一种植辣椒每667 m2纯收入高达7 270元左右。同期,高山菜豆价格为3.3元·kg-1,高山辣椒—蔓生菜豆套种模式中,每667 m2纯收入为7 130元,与单一种植辣椒模式纯收入相差不大。在2014年,同期高山辣椒的价格却进入低谷,菜豆价格也有所下调,7~10月辣椒平均价格仅为1.4元·kg-1,菜豆价格稳定在2.8元·kg-1左右,单一种植辣椒模式每667 m2纯收入为2 170元,高山辣椒—蔓生菜豆套种模式的每667 m2纯收入为3 230元,两者之间差值为1 110元。

近3 a(年)的收益数据显示,高山辣椒套种蔓生菜豆模式在综合效益上比单一辣椒种植模式要平稳。该模式在高山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李念祖,男,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理栽培,电话:0717-6671246,E-mail:linianzu@sina.cn

2016-05-22 ;接受日期:2016-08-08

猜你喜欢

菜豆套种高山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高山从何而来?
滴灌西甜瓜套种玉米模式栽培技术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菜豆娃娃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菜豆之音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
菜豆啊!我和你真的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