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七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学术会议纪要
2016-02-11《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部
·信息·
第十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七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学术会议纪要
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嗓音学组与《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第十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第七次全国人工听觉技术学术会议”于2016年7月14~17日在“控带山河、踞天飞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太原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22省市自治区的投稿331篇,其中专题报告40篇,听力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类193篇,人工听觉技术类47篇,嗓音及言语医学类51篇,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出席了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副主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华清泉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高志强教授和本刊主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陶泽璋教授分别致开幕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皇甫辉教授代表山西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斌全教授致欢迎词。
会议期间,于7月14日晚召开了第十一次《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会,对第五届编委会领导下本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并向编委们阐述了编委会调整原则及编委工作职责,宣布了第六届编委会名单;会上编委们从稿源、投稿及审稿、栏目的改进、现代化办刊方式等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7月14日晚,还分别召开了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嗓音学组工作会议(详见听力学组及嗓音学组工作会议纪要)。
本次会议学采用了专题发言、大会交流、圆桌讨论的学术交流形式。会上听力学界的前辈卜行宽、倪道凤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主持了相关单元的学术交流;38位专家围绕听力学基础及临床研究、人工听觉技术及咽喉嗓音言语医学等作了专题报告,内容丰富、新颖。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韩东一教授题为“人工耳蜗植入相关进展”的专题报告,详细阐述了近年来与人工耳蜗植入相关的内耳畸形分类方法及遗传基础,总结了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及特殊病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前检查、术中技巧、术后评估等特点;高志强教授以“鼓室成形术颞骨显微外科技术培训与实践”为题,从相关的耳科解剖学、放射影像学、临床听力学入手,介绍了鼓室成形术的目的、术式选择、手术方法、手术成功的关键及失败的原因;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后任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教授从一级预防——降低出生听障率,二级预防——提高康复率,三级预防——减少疾病三方面提出了“先天性听力障碍三级防控体系建设”;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副主委、《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副主编、武汉协和医院孔维佳教授、海军总医院孙建军教授分别作了“梅尼埃病的个体化程序阶梯式综合治疗”、“振动听觉植入与耳聋外科治疗”的专题报告,介绍了梅尼埃病的诊断及治疗流程,振动声桥植入的现状、装置类型、适应症及技术要求等;殷善开、郑宏良、华清泉教授分别报告了“亚临床中枢听觉处理功能障碍的初步研究”、“嗓音疾病外科处理原则与技术”、“听神经瘤手术听面功能保存”;杨仕明、邱建华、李永新、张天宇、姜学钧、龚树生、廖华教授分别就耳颅底病变手术联合入路选择、膜迷路积水手术时机及方式的选择、疑难病例人工耳蜗植入、中外耳先天性畸形全耳廓再造与听觉重建联合分期重建手术挑战与实践、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人工耳蜗进展、软骨在鼓室成型术中的应用等详尽介绍了相关手术技巧并进行了手术演示,为临床相关手术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精彩的手术技巧示教,与会代表获益匪浅。
围绕着听力学基础研究、耳鸣及眩晕的诊治,冯永、余力生、曾祥丽、刘博、吴子明、戴春富、蒋子栋等专家从新生儿听力与基因筛查、遗传性聋的基因鉴定及临床诊断、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从关注耳蜗功能开始的梅尼埃病规范诊治、BPPV的新思考和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耳鸣等方面分别作了专题发言;有8位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分别介绍了降低磷酸化水平是胆红素促使前庭内侧核神经元钠离子通道开放的关键因素、多功能抗氧化剂JHX-4对庆大霉素前庭毒性的保护作用、衰老对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特性和解剖学特征的影响、TBC1D24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导致显性非综合征性耳聋的致病机制研究、前庭靶向的剪切应激治疗促进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前庭康复的临床研究、难治型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的诊疗、梅尼埃病、前庭型偏头痛、伴眩晕突聋的钆造影MRI、影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的疗效分析: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等基础及临床研究成果,体现了部分国内该领域进展水平;由刘博教授主持,吴子明、黄魏宁、蒋子栋、张志坚、陈太生教授参加的眩晕专题圆桌讨论,围绕“以病例分析为导向的临床思维”展开,主要议题包括:如何从前庭检查中体会疾病诊断的奥妙、眩晕之前庭阵发症、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等。首先,陈太生教授从一个听神经瘤病例的诊断提示:当以耳鸣耳聋为首发症状而缺乏典型眩晕症状时,要注意进行性前庭损伤的特点,此时要高度怀疑中枢病变,择机进行影像学检查。张志坚和蒋子栋教授结合典型病例,提出对于当下比较热点的前庭阵发症和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要全方位考虑、逐步明确,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更应注意随访性观察。吴子明教授则通过回顾一例十年前诊断为“前庭型梅尼埃病”的病例,指出随着目前国际前庭障碍疾病分类标准的不断更新,曾经的非典型病例的诊断可能更改和更新诊断。围绕“在眩晕诊断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专家们各抒己见,概括为几个关键点:患者的症状比检查的权重要大;在前庭疾病的诊断中要有动态观察的考虑;要捕捉特点、注意排除中枢性疾病;黄魏宁主任特别提出:近几年前庭医学的发展迅猛,主要表现在检查方法的不断更新、治疗方法的逐渐完善,但是在诸多的进步和完善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临床问题亟待解决。大家一致认为:对前庭医学领域中一些诊断不清疾病的关注与不断探索,将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在前庭医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成绩。
以临床听力学诊断方法及应用为主题,黄丽辉、黄治物、郗昕、张华、蒋涛、段吉茸、许政敏、刘玉和等教授主要从新生儿听力筛查、言语测听、LittlEARS问卷在人工耳蜗植入婴幼儿中的应用、频率特异性chirp的应用及助听器技术发展等新进展作了专题发言,8位与会代表在会上报告了皮层诱发电位与言语测试相关性、脑干言语编码能力的性别差异及原因分析、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短潜伏期负反应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单耳传导性聋的临床听力学诊断及治疗等研究成果,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纯音测听对耳科疾病的诊断价值”圆桌讨论由黄治物教授主持,冀飞、李晓璐、陈雪清、叶胜难教授参加,讨论了:(1)纯音听阈测试的听阈曲线特征在耳科疾病,如:药物性聋、噪声性聋、老年性聋、自身免疫性听力下降、突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以及梅尼埃病等感音性聋,咽鼓管功能不良、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以及耳硬化症等传导性和混合性聋的诊断价值;(2)通过1例混合性聋病例的纯音听阈测试,对测试要点以及如何确定听阈图的真实和可靠性展开讨论;(3)由于纯音听阈测试需要患者的主观感受和配合、测试者的主观判断以及设备校准等问题,测试结果存在相应的误差,这些都导致其在耳科疾病诊断中的局限性,为此专家们强调:①测听技术的规范性;②注重患者主诉、病史和临床表现;③多项听力测试结果交叉验证;④遵循听力学和医学的综合诊断评估。
嗓音言语医学专场中,徐文、崔鹏程、魏春生教授采用基本理论结合手术演示的方式向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喉良性病变嗓音显微外科治疗、喉气管狭窄手术方法及环杓关节脱位的成因和处理;蒋家琪教授报告了“高速摄影在喉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认为最终该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取代频闪喉镜作为声带振动评估的常规方法和金标准;于萍、董频、黄永望、李进让教授分别作了嗓音医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喉支架手术治疗声门闭合不全、功能亢进性嗓音疾病的嗓音矫治、喉接触性肉芽肿的诊断治疗的专题发言;该会场交流论文6篇,分别介绍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植入损伤声带后的分化类型及转归研究、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测量及其可能的作用、Montgomery 假体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分析、声带麻痹与发音重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联合硅胶膜植入治疗声带粘连临床疗效观察及喉返神经内收肌支与颈袢分支吻合术治疗内收性痉挛性发声障碍。圆桌讨论在徐文教授主持下,由徐伟、李五一及葛平江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甲状软骨成形术”、“声带沟的手术治疗”、“斯蒂尔病(Still病,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专题阐述;几位专家总结了甲状软骨成形术的手术经验,并对手术所用的材料及常见的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手术失败后的补救措施等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关声带沟的治疗,要把握手术适应症,术前需对患者的心理期望值及嗓音功能进行充分的评估;对于部分同时合并功能亢进性发声的患者,应先纠正不良发声习惯,若经嗓音训练后,嗓音质量明显改善,则无需手术治疗;手术可以采取声带黏膜下自体脂肪植入或黏膜下声带脂肪注射术,术后结合发声训练;而对于合并发声障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如Still病),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待原发病控制后,再考虑嗓音功能的恢复问题。
听觉补偿(如:人工耳蜗植入、助听器的配戴等)是听力损失者听觉言语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人工耳蜗植入或助听器配戴后的效果评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大会期间有6位代表对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与术后生活质量评价、言语评估、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噪声竞争条件下言语识别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规律研究、非线性频率压缩助听器对听障者音质感知的影响等进行了大会交流。大会期间尔听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举办了“生命之悦——助听器效果评估”卫星会,由卜行宽教授主持,陈雪清教授在会上总结了真耳分析在助听器验配中应用的意义,张华教授以言语测听与助听器选配为题,介绍了言语测听在助听器选配中的作用及实际应用,对临床实践中助听器验配效果及评估起到了指导意义。
7月16日中午,在与会专家及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一天半的学术活动圆满结束,闭幕式上,陶泽璋主编对会议作了精辟的总结:会议内容丰富,专题报告及大会交流精彩,既有最新研究成果的报告,又有经验的总结,还有目前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暨人工听觉技术热点问题讨论、疑难及典型病例分析,尤其是9位专家的精彩手术录像呈现,使年轻医生既能学到相关基础知识,又能学到更多实用的手术技巧,取得了非常高的实效性。
总之,这次太原学术会议是我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领域的又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特别是有几位业界老前辈和多位专家代表,不辞辛劳,克服了天气恶劣、交通受阻等重重困难,千里迢迢赶赴太原,共同为中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事业的未来建言献策,令人敬佩!大家两天的相聚虽然是短暂的,但学习是无止境的,听力学及嗓音医学的发展是永恒的,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事业的长足发展,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相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