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特色世界秩序话语体系构建的继承与创新

2016-02-11仇华飞

关键词:外交话语

仇华飞

(同济大学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上海 200092)

中国特色世界秩序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对当代世界的认识与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话语表述不同于西方国际政治学中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的话语表述,后者不可能科学地揭示、说明国际关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理论,也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所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理论。尤其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构建世界秩序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确立了发展中国特色国际秩序话语体系的基础。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新安全观思想”等,是构建中国特色世界秩序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

一、 话语体系的继承

马克思、恩格斯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应争取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做出了预判,提出了许多目的性要求,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对国际局势变化指明了方向。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和平正义”的语境下,无产阶级致力于维护的“世界新秩序”,应该有以下特征:一、保证每个民族国家的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二、奉“道德、正义”为最高准则。三、新世界以“和平”为国际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都拥护和平”;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和平”,“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终究会根绝一切战争”。马克思主义构建了与资产阶级时代迥然不同的未来,指出:“同那个经济贫困和政治昏聩的旧社会相对立,正在诞生一个新社会,而这个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在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新社会,整个世界终将实现和平与安宁。[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页。四、以“自由人联合体”为主体,《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当作为对内进行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归于消亡,作为对外进行民族压迫的工具也将消失。原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被各个“自由人联合体”的关系所取代,“自由人联合体”之间将真正建立起平等互利、友好往来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世界秩序思想是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渊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分析方法运用到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形成中国特色国际秩序的话语体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平、正义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中国提出构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世界提供了包含价值理念、制度设计在内的全球治理思路。

列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原理,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共存”的国际战略思想,他指出,“现在的世界是——人们生活在国家里,而每个国家又生存在由许多国家构建的体系中”。“经济活动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注]《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0页,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2页。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关系,列宁认为,和平共处的基础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和平共处是双方的共同需要,其现实基础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注]孙学峰:《东亚安全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与未来出路》,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列宁指出:“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他们走上这条同我们往来的道路。”[注]《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32页。而社会主义俄国也急需发展同资本主义的贸易,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正是存在于“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中的利益纽带,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和平共处具有了现实基础。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列宁关于经济活动让世界人民紧密相连思想的新发展。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通过对战后二十多年来国际形势的长期观察,客观、深入地分析国际斗争的全局,分析世界各种基本矛盾和政治力量的发展演变,提出“三个世界”理论,[注]《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1-442页。这一战略划分是根据各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来确定的。[注]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1页。“三个世界”划分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从全球视角看世界,寻求建立与世界互动方式的新模式。20世纪80年代,在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下,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2-283页。前者是要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推动世界的发展;后者则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缩小南北差距,有助于世界和平实现,两者密不可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建设性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根据多极化不断深入演变的国际环境,创新性地提出不同于西方大国外交战略、反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理念、主张与话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构建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规则和规范、构建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述。

20世纪90年代,针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江泽民提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强调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注]《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3-474页。进入21世纪以后,如何应对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呼吁“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注]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载《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8日。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为实现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和谐共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建设和谐世界具备了客观现实可能性。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提出:“世界各国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注]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载《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和谐世界”理念是在继承党的三代领导和平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因应国内外的新形势,对中国新世纪国际战略和外交思想的新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注]《人民日报》,2006年8月24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思想,建设性地参与全球治理,强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性,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推进建立“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格局,以共同、合作、综合、可持续安全为基础,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安全观,为人类安全之道提出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的话语主体意识显著增强。

二、 话语体系的文化传承

话语的背后是观念、是文化。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战略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这是中国最深厚的软实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中华“和合”文化的结合,是儒家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是“睦仁善邻”的“共生、共处”思想的典范,是弘扬传统文化,走和平崛起道路的伟大实践。

和合理念是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的最完美最完善的体现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合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紧密相连,从“华夏”、“天下”、“华夷之辨”和“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大一统”等传统文化思想出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与传统中国难以割舍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凸显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相互关联的重要特点,体现中国领导人外交战略思想的形成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文化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的重要表现。中国特色世界秩序构建的话语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战略思想、邓小平国际战略理论、江泽民外交思想、胡锦涛和谐世界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三、 话语体系的理论创新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继承,是中华“和”文化的精髓,体现中国“和平”、“和谐”、“合作”的外交准则。“命运共同体”倡导包容互鉴的文明观,不同制度、不同文明的国家应当相互启发和借鉴,在文化交流中加深双方的信任和了解,加强理解融合才能增强各国文明的活力和动力。当今人类不仅面临来自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挑战,而且面临来自人类生存危机的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习近平全球治理实践对中国外交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时代意义。习近平不仅阐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还强调各国要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注]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这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旨在维护和追求本国安全和利益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推动各国共同发展,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理性协调的和谐安全观、合作共赢的正确义利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新型文明观。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一脉相承、互为补充。“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都以合作为本质,以共赢为目标,都承载着中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注]金应忠:《试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兼论国际社会共生性》,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1期。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各大力量中心之间应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力量框架和多边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世界事务。如何面对当今世界存在的不同价值观及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诉求,需要各国真正从全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短期国内政治需求出发来制定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述包含着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民主、正义、安全、发展的心声。

2. “亲诚惠容”理念的话语内涵

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战略目标,服从和服务于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注]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年,第297页;第297-298页。“亲诚惠容”理念源自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和文化的精华部分,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特色,体现中国新的国际价值观念。“亲”强调的是亲缘纽带关系,体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地缘、人缘、文缘方面的相通和亲近感;“诚”既有真诚无妄的含义,也包含诚实守信、不欺侮的意味,体现了中国对待周边国家真诚有信之态度;“惠”强调的是互惠互利,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容”在承认周边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同时,追求实现差异中的和谐共存。这四字箴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思维和交互性伦理,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实现和谐共存、和平发展的梦想。[注]邢丽菊:《从传统文化角度解析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亲诚惠容”为中心》,载《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3期。

习近平指出: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亲诚惠容”理念有助于加强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的政策体系建设,构建“力─利─义”三位一体的周边外交策略,将“亲诚惠容”与“一带一路”进行有机结合,重点是在东南亚方向实现突破。[注]卢光盛、许利平:《周边外交“亲诚惠容”新理念及其实践》,载《国际关系研究》,2015年第4期。为构建中国特色周边安全秩序提供对策建议。

“亲诚惠容”是对中国周边外交理念新的解读,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针对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提出的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标尺。它用简练明了的语言将周边国家视为亲密邻居、亲密朋友,强调以诚待人、以诚为本、以诚立身;中国在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中,不仅要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也要注重对方的利益和诉求,使中国的发展造福周边,共享发展福利;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应包容不同意见和诉求,在对待彼此之间的争端时宽容以待,展现海纳百川的气度。[注]孙云飞:《中国周边外交调整的预期目标与大国反应——兼论中国周边外交调整的突破口》,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年第4期。“亲诚惠容”理念体现中国特色世界秩序话语表述的深刻文化内涵。

3. “新安全观”的话语表述

安全问题事关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能否实现。习近平主席在亚信峰会上指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注]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年,第354页;第356页;第279页。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习近平主席强调安全的普遍性、平等性和包容性,提出发展是最大安全的思想。新安全观为中国特色国际秩序构建提供了战略保障。同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那样,“新安全观”将逐步成为国际关系的新的话语表述。事实上,“威胁中国和本地区安全的不是未解决的领土争端,而是美国等国对安全的‘旧的’或‘零和’理解,这种理解鼓励中国的邻国关注这些争端而不是经济增长与一体化的积极事业。而是将领土争端看作中心问题,向中国的东南亚邻国提供政治和军事支持。它们鼓励这些国家挑战中国,而不是关注中国崛起的积极方面”。[注]David Cohen, “A Clash of Security Concept: China’s Effort to Redefine Security,” China Brief, a Journal of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2014, 14(11), p.3.按照这个逻辑,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对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构成挑战。东盟国家对华战略疑虑不断上升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相关,为了巩固有利于自身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中国需要在坚持新安全观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重点促进地区各国对利益相系、义利相融这一原则的共识,主动消除东盟对中国的战略疑虑,不断扩大双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逐步超越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困境,使双方关系重回全面包容性合作的轨道。[注]张哲馨:《新安全观与中国和东盟的安全困境》,载《国际展望》,2014年第3期。新安全观具有较强的话语感召力,它有助于中国与东盟关系走出安全困境,寻求构建促使中国-东盟安全与合作关系保持长期稳定的有效机制,它的话语表述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

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新安全观”必将为地区安全综合治理营造更好的环境。在新的形势下,亚洲各国要探讨建立符合地区特点的安全架构。习近平主席强调在“应对来自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挑战时”,各国要“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注]《习近平提出:“亚洲方式”: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载《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新安全观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是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实质是超越单方面安全范畴,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亚洲各国人民有能力、有智慧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亚洲和平稳定,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从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四、 话语体系创新的实践支撑

1. 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习近平中国特色世界秩序思想的重要实践。当代世界权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一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多极化,不仅体现在国家之间权力分配方面的多极化,而且是发展模式走向多极化。二是新兴国家地位上升,尤其是金砖国家在展现国际领导力方面正提出新的全球价值。三是非传统安全对当代国际关系影响的重要性正在大大提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反映了当代国际政治格局权力转变的特征。习近平精辟地概括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本话语表述。

以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例,习近平强调,面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需求,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习近平借鉴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强调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性,维护中美“战略性相互依存”,针对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走向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的观点,他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注]《习近平在西雅图就中美关系发表重要演讲》,载《人民日报》,2015年9月23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对传统大国关系理论的批判和扬弃,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必须首先实现和维持战略稳定,因为新型大国关系只有建立在战略稳定上才能有坚实的基础,才能相互尊重,并寻求互利共赢。从大国外交实践看,在“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中美两国可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问题;两国可在朝核、伊核、阿富汗、网络安全等热点问题上合作和协调;中美在推动确立核安全制度建设,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推进国际体系建设和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2016年4月第四届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发表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美核安全合作联合声明》,进一步表明中美通过平等对话增进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理解与沟通,加强在全球性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核安全合作成为中美关系的新亮点。

2. 建设性参与全球治理

当今中国参与全球事务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全球化、多极化时代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需要加强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利益协调和合作,尤其要加快建立全球治理机制。中国正越来越走进全球治理的中心,20国集团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表明中国建设性参与全球治理的独特作用,中国应对全球治理问题的方案备受各国关注。

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阐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强调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利用多边机制和国际舞台来寻求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国际合作,习近平系统地阐述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和全球治理战略,这是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的新拓展,适应中国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习近平强调,坚持平等民主、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的合理关切。习近平指出:“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注]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年,第274页;第323页;第328页。在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的今天,更应当加强对话与合作,通过国际社会成员的协商,制定相应的国际规则来治理世界。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加快全球政治治理进程。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任何国家,无论其实力多么强大,都无法单独管理世界,治理国际社会。”在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的今天,更应当加强对话与合作,通过国际社会成员的协商,制定相应的国际规则来治理世界。习近平关于制度规约下的世界秩序超越了以“极”定义格局的思维模式。

其次要构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机制。习近平主张,以创新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多边主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地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注]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在20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载《人民日报》,2016年9月4日,第3版。习近平强调,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开放为导向,坚持理念、政策、机制开放。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第三是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机制。随着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强调,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是核能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推进全球安全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世界秩序的重要环节。[注]《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 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日,载《人民日报》,2016年4月3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国际格局的良性构建和国际力量对比趋向平衡。

3. “一带一路”战略与行动

“一带一路”作为战略倡议是中国特色国际秩序构建的经济话语表述、文化话语表述、安全话语表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出于本国自身利益需要,不同程度地参与或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计划阶段性发展提供动力。当前最大的挑战是各国对“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认知不尽相同,各项措施推进阻力依然很大。解决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是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合作机制包含一系列隐含或明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在国际关系领域内各国达成共识。[注]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Charles Lipson, “Why Are Som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Inform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91, 45(4), pp.495-538.国家既是机制的创造者,也受到机制的制约。机制中的原则反映国家的观念和信仰。“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规则和规范能否在沿线各国达成共识,各国对这些规则、规范遵守和认同的程度都事关“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和效果。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功能。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增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凝聚力与行动力。利用中国-东盟对话关系25周年的契机,推动双边基础设施、自贸区升级版、海洋经济、人文交流等合作。把中国的发展战略与东盟共同体发展蓝图,东盟国家的项目和企业,以及东盟各国的双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对接起来,扩大“一带一路”建设初步成果。利用2012年启动的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机制,打造成“一带一路”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地。随着更多的欧洲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欧盟将在压力下协调成员国关系,最终欧盟也将逐渐成为“一带一路”的利益攸关方。[注]《为什么“一带一路”计划对欧盟很重要》,日本:载《外交学者》,2015年4月9日;载《参考资料》,2015年6月5日,第22-24页。

“一带一路”为共建繁荣亚洲的良好愿景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在东北亚,中韩决定推进四项发展战略对接,中蒙商定对接“丝绸之路”与“草原之路”,中、俄、蒙就建设三国经济走廊达成重要共识并签署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在东南亚,中国与印尼同意加快对接两国发展战略,中越加紧磋商“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中新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拓第三方市场。中国同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已经敲定,中老、中泰铁路开工在即,中越铁路线路正在加紧规划,各国期待已久的泛亚铁路网建设终于迈开步伐。在南亚,中印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领域合作,中巴经济走廊路线图进一步明晰,一大批重要项目陆续开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四方联合工作组工作初见成效,连接东亚与南亚的大通道呼之欲出。[注]《大格局 大手笔 大胸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实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球覆盖述评》,载《人民日报》,2016年1月26日。除了“一带一路”战略和行动外,中国还在推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推动中国与东盟一体化进程、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海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等方面全面展开,以上事实表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中国特色世界秩序的战略已经初见成效。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通过国际场合下的领导人相互协调、沟通、签订合作协定,也需要参与“一带一路”计划各利益攸关方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充分认识该计划对发展和改善区域经济环境的意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改善投资结构,为实现金融、贸易的“互联互通”奠定合作的基础。“一带一路”发展性、阶段性和机制性协调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各方的磨合,作为“一带一路”计划发起者的中国,要向各国解释、宣传“一带一路”长远的战略意义,不仅是为沿线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而且要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重要的推动力,使“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促进各国发展、经济互利共赢的保证。

五、 结 语

中国特色世界秩序话语体系构建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和平正义的思想;列宁的和平共处理论、国际战略思想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观;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邓小平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政策制订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分析方法运用到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形成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世界秩序构建话语体系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这是中国最深厚的软实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思想是中华“和合”文化的结合;是儒家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是“睦仁善邻”的“共生、共处”思想的典范,是弘扬传统文化,走和平崛起道路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有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批判与借鉴: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最好途径;也是对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重权力、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思想的有力批判。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提出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奠定了话语基础。

猜你喜欢

外交话语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衰老与性别话语——公共话语与私域话语对老年女性的影响》述介
别开生面的“舌尖外交”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一句鼓励的话语让生活更美好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