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物化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困境与出路
2016-02-11佀咏梅
佀咏梅
卢卡奇物化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的困境与出路
佀咏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政课同样存在着物化现象。在卢卡奇物化理论的视域下可以发现,高校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目标被扭曲、教育手段机械化、受教育者主体性消解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有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错位等主观认识原因。要消解思政课领域存在的物化现象,需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确立思政课中“人”的主体地位、以中国梦为目标,恢复思政课中“人”的主体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建思政课中“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总体性要求。
物化理论;市场经济;思政课;困境;路径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尽管在05方案的指导下,1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不容否认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90后”进入大学校园,高校思政课面临着被物化的困境。本文以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指导,探究高校思政课的物化困境,进而寻求解决困境的出路。
一、多元开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物化现象的多维审视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伟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物化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阐释。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1]也即是“人劳动创造的物控制着人”。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提出是基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具有的拜物教本质,并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物化现象。尽管物化现象及物化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导下,物化现象正逐步地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物化现象的影响。
(一)教育目标的弱化
在我国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我国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其目的在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我党的执政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市场观念在人们意识中的树立,思政课的教育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了。最显然的事实是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教育目标的功利化。事实证明,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带来的不仅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还有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在市场化的面前,高校为了生存,学生的个性差异被忽视,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时让位于市场,导致教育目标不能很好实现。
(二)教育手段的机械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开启了对于技术理性的批判。卢卡奇认为,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从PPT的运用、慕课的推广、翻转课堂的运用,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流行,无不见证了高校思政课的科技含量。现在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信息等科技新成果包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利用新事物,精于利用网络等自媒体进行信息交流,这些科技成果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也隐藏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慕课、翻转课堂等把完整的知识碎片化,破坏了理论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新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手段与目的的错位,且弱化了传统的面对面师生交流的作用。
(三)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弱化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本身受到机械化的压抑而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既带给人们无穷的便利,也逐渐弱化了人的主体性。由于教育目标的功利化,在学习过程中,回答问题的学生要求“加分”,思政课的学习目标是“及格万岁”,要求老师考前划重点等现象较普遍;由于教学手段的机械化,加之作为高科技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上课不带课本必带手机,有问题问“度娘”等等现象日益普遍。
二、高校思政课物化现象探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多个领域的物化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而言,思政课的物化现象不利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但是,对思政课领域存在的物化现象也不能全盘否定。只有客观分析物化现象产生的根源,才能以正确态度对待之,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社会历史原因
卢卡奇认为物化现象是发达商品经济社会特有的现象。那么,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物化现象也就不可避免。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与生产力的互动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如今,科学技术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既是思政课物化现象产生的条件,同时,思政课的物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课的实效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思政课领域的物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导向,手段的运用不能很好的服务和服从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工具理性取代了对价值的追求。
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2]我们的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3]在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引下,营造了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之后的1992年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的变革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主观认识原因
卢卡奇认为物化意识的生成是由物化的普遍化造成的。物化意识是指“物化的结构逐步积淀到人们的思想结构之中,人从意识上缺乏超越这种物化结构的倾向,反而将这种物化结构当做外在的规律和人的命运而加以遵循与服从,由此,人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主体性维度。”[4]当前高校思政课处于物化教育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在于物化意识在人们思想中的生成,而物化意识的存在又加剧了物化现象的发展。首先是作为思政课堂的组织者与实施者的高校教师。教师在思政课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世界观,并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近10年来,一批“80后”青年教师登上教学讲坛,成为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毋庸置疑,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比较高的。然而,在思想多元、价值多样的时代,青年教师(包括个别中老年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影响到高校思政课的效果。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深入,“90后”大学生生活在更加多元的时代,面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他们难辨真伪,容易盲从,且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虽然物质生活充裕,但对国家的历史、党的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书本中,没有对于艰难历史的深刻体认,缺少对于现实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
三、高校思政课物化困境的消解路径
既然物化和物化意识存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那么,要扬弃物化,只有依靠卢卡奇提出的总体性原则。总体性不但强调总体的具体性,即总体是社会和历史的各种要素的辩证的统一体,总体性还强调“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有着本质的关联,它首先是人的存在的总体性。”[5]因此,按照总体性原则,要消解思政课的物化困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确立思政课中“人”的主体地位
唯物史观“不仅提出了系统的社会历史宏观解释框架,还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6]人不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人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现代科学技术日益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既给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要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现代性工具,恢复它作为工具和手段的地位,把主体即人的发展作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尽管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但为了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把通俗易懂的精简语言、丰富生动的教学案例以新媒体的形式展现到大学生面前。可以说,科技广泛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极大的提高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二)以中国梦为目标,恢复思政课中“人”的主体意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主体意识的恢复,依赖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觉醒和生成,才能达到主客体的辩证统一。针对思政课来说,要克服思政课的物化现象,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这种主体意识的确立需要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含着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刻解读,是中华民族在全世界范围内本土独立身份和主体意识的充分展示和体现。”[7]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民族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只有确立主体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把个人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结合起来,个人的梦想才能实现。而思政课正是为了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师生双方只有牢固树立作为思政课的“主人”的主体意识,思政课的价值理性才能不被工具理性绑架,真正把思政课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建思政课中“人”的精神世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要求,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使师生做到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抵制西方消极文化的渗透,批判和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正确对待社会上新出现的问题,进而消解思政课领域的物化现象。
(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总体性要求
“总体性不是一个范畴的问题,具体说是一个革命行动的问题。”[8]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形式进行改造才能克服物化意识。因此,要真正克服思政课存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作为思政课主体的人必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并认识到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及未来作用,才会真正获得主体意识,并能从总体出发去认识思政课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进而实现主客体的统一。
[1]【匈】卢卡奇(杜章智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2009.15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67.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110.305.
[4][5][8]张秀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56.59.61.
[6]陈新夏.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J].哲学研究,2004(2):9.
[7]韩步江.从“中国化”到“中国梦”[J].学海,2013(5):17.
(责任编辑 马晓黎)
佀咏梅,滨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邮政编码 256603)
G641
A
1672-6359(2016)03-0076-03
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BYJYWZ2013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