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武警学院校训翻译
2016-02-11杨永刚
杨永刚
(武警学院 基础部,河北 廊坊 065000)
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武警学院校训翻译
杨永刚
(武警学院 基础部,河北 廊坊065000)
从文化翻译论的视角对校训翻译原则进行分析,以武警学院校训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与翻译,以期为当代大学校训的翻译提供启示和借鉴。
武警学院;校训;翻译
当今,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而作为体现大学理念精髓的校训,其历史由来已久。我们最熟知的校训雏形,应该是无锡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两句从句式、内容,到内涵都达到了极致,影响力不衰,足见一则好的校训的价值所在。而且经典的大学校训传统伦理色彩浓烈,一般都是从古文经典或者名言警句中提炼而出,且结构严谨,前后呼应,震撼心灵,颇具美感。
而有关校训的定义,早在193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百科辞典》就有过这样的解释:“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而1988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则更具体、目的性更强:“校训,即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总之,校训作为一所学校的文化载体,是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体现,更是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应该说,大学的灵魂就在于它的传统精神及独立的思想,肩负着人文、科学的传承及自由思想的传播。而校训作为校园文化和精神的高度提炼,是该大学价值追求的物质载体和文字体现,更是该学校的声誉招牌,发挥着对该学校的宣传作用,从这一角度讲,校训就是一所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广告。而提出以“创建世界一流警官大学”为己任的武警学院,“进德修业,精武博文”的校训精神在国内已逐渐为人所熟知并称道,但如何让它走出国门,向世界宣扬警院精神,传播警院治学理念,从而与世界各国兄弟院校架起合作的桥梁,其英文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国内外大学校训的特点对比
校训应该具有三个要素:第一,语言精练,言简意赅;第二,训育功能;第三,人文精神。[2]具体说,就是语言文字不能多,兼具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激发师生以校为荣的自豪感并为之奋斗的时代精神。而国内外的多所高校的校训无不体现着如上特点。
(一)国内外校训在内容上的不同体现
国内校训在内容上往往体现本校的教学目标和育人要求,以及本校的办学传统和文化、教育理念、办学原则及价值追求等。内容多源于传统经典,尤其是儒家著作,如《周易》《论语》《中庸》等。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则典出《中庸》第十九章:“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要求学生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按“至诚”之本性修养成“君子”。
国外校训在内容上往往具有宗教性强,崇尚知识、自由与真理等特点。这迎合了西方国家的社会需要,通过与宗教“联姻”,使校训更容易被理解与接受。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训“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借汝之光,得见光明)”就很好地将汲取知识与信仰上帝紧密结合,使学习成为一种信仰,成为人一生的不懈追求。而剑桥大学“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斯坦福大学“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以及哈佛大学“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e(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则是崇尚知识、真理的突出体现。
(二)国内外校训在结构上的不同体现
国内校训一般结构工整,陈述规范,表达简练,注重修辞美学,结构多采用名词词组或者传统对偶的短语,如用“四言八字”或“二言八字”结构的学校比比皆是。而传统的四六骈体的形式在校训上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管哪种形式,外观上对称工整,均衡美观,用词谨慎,无虚词赘词,每个字都表达一层意思,而且寓意丰富的同时还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节奏鲜明,便于口口相传,长久流传。如国防大学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由四个名词词组构成,简短有力,蓬勃向上;北京理工大学的“德以明理,学以精工”,内容涵盖“德”与“学”,更提出“明理”与“精工”的要求,更为巧妙的是,每句最后一字合成“理工”,不可谓不妙也!
从西方校训的句法层面分析来看,其结构多为名词性短语或介词短语,当然也不乏少数以简单句或动词(不定式)呈现的表达。如美国耶鲁大学的“Light and truth(光明与真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Through knowledge and hard work(倚靠学识暨勤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Laws without morals are useless(法无德不立)”以及伦敦城市大学的“To serve mankind(为人类服务)”基本代表了国外校训语言结构特点。
(三)国内外校训在选词上的不同特点
国内的校训用词一般大气、有时过于繁琐,意义深远但不易于理解,而且文体正式,几乎很少有口语化的东西出现,力求高、大、上。而国外的校训用词一般简单、通俗、上口,文体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内容非常好理解,追求的是简约而不简单的效果。
二、校训的英译原则
中西方校训均言简意达,但西方形式自由、内容通俗易懂;我国的校训则在句式上求工整,形式上求对仗,朗读效果上求押韵。因此,在校训外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尊重源语还是以目的语读者为研究对象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校训外译的过程之中,我们既不能为了尊重源语,根据字面意思直译,因为这样的翻译从语言的角度讲很Chinglish,让外国读者看起来不明白其内涵;也不能脱离源语的语言特点,一味自由发挥。我们需要一个支架,将二者连接起来,这就是文化翻译视角。
三、文化翻译视角下校训的翻译原则
翻译理论家郭建中(1987)指出:从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看,翻译是可能的,但可译性是有限度的。在文化方面,可译性限度主要出现在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白两个方面,这是由不同的社会风险以及时代背景等非语言的因素引起的。[3]由此不难得出,文化背景下的翻译不可能仅仅局限于直译,毕竟可译性是有限的。有些可以被译出来,有些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要一味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对应。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认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4]因此,在文化视角下,有必要从异化和归化两方面出发,对校训翻译展开研究。
异化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Lawrence Venuti提倡“异化”翻译,认为翻译中应体现源语言中的文化特色;主张保留源语言文化中的特有表达方式,使目的语读者能适当地了解源语言文化。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英译本“To acquire both ability and moral integrity,and to combine knowledge and practice”就是典型的异化翻译。而“归化”翻译策略代表人物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则主张使用目的语文化的表达方式,这样,目的语读者更能深刻体会其内涵。具体到校训翻译,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英译为“Noble in spirit; boundless in knowledge”就是典型的归化翻译。虽然异化原则以源语为主,引导译者接近原作者;而归化原则是以目标语言为主,引导译者接近读者;但不管怎样,“异化”和“归化”不互相排斥,二者是互为补充的。
四、文化翻译视角下武警学院校训分析与翻译
(一)武警学院校训的中文分析与理解
武警学院的校训“进德修业,精武博文”,融古通今,文辞精练。从内容上讲,“进德修业”出自《周易·乾》:“君子进德修业”,乃融古,意为“增进道德(品德),建立功业”。具体到武警学院校训本身,重“德”、重“业”,注重的是优良品德的养成及精神境界的提升。作为军校学员,必须不断增进品德修养,学好专业以求建功立业。而“精武博文”是时文,乃通今,意为能文能武。“精武”符合尚武精神,这也是天行健的最佳注释,而且尚武精神是国家动力的源泉,符合部队院校特点;“博文”实则出自先秦·孔子《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因此,“博文”讲求智育。精武博文综合讲,就是既要专业技术(具体到武警学院,就是要求学员熟练掌握消防、边防、警卫等技能)精湛,又要文化功底深厚。而“进德修业,精武博文”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二)“异化”与“归化”视角下武警学院校训的翻译
理解了校训的含义,再看这八字校训的形式。这八个字由四个动宾短语构成:“进德”,“修业”,“精武”,“博文”。如果按照奈达“功能翻译论”的理念,要让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有相同或相似的理解,从而达到“功能对等”,那最好的翻译就是以动词词组的形式再现。而且境外的校训中也确实存在用动词或者不定式表达的例子,如:马伊多尔大学的“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do unto yourself(以惠我之心惠人)”以及台湾大学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其英文为“Cultivate your virtue,advance your intellect; love your country and people”。因此,学院校训如果采用异化原则,可译为“Improve morality,learn knowledge,master skills and culture”。字面意思基本出来了,形式上与台大的也一致,但与此汉语校训的句式特点不一致,不是特别适合。
换个角度,如果从国外军校的校训看,美国西点军校的校训是“Duty,honor,country(职责、荣誉、国家)”;洛杉矶警察学院的校训是“To protect and to serve(保护与服务公众)”,该校训同样被洛杉矶警察局采用。纽约警察局的口号用的是拉丁文“Fidelis ad mortem”,英文是“Faithful unto death(至死忠心)”;美国陆军第一步兵师的口号是“No mission too difficult,no sacrifice too great——duty first(没有艰巨的任务,没有巨大的牺牲——义务优先)”。这些都字里行间体现出警察及军事院校的职责所在,形式也随意,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更有纽约警察学院的校训“Excellence through knowledge(知识造就卓越)”,虽然这个口号一点也没有体现警察的特点,可用于任何地方,但也被流传了下来。因此说,把“进德修业,精武博文”利用归化原则译成“Morality,knowledge,specialty,culture”,形式上没有问题,内容上即使没有把“武”这个体现军校特质的意思翻译出来,也是可以接受的。
而且我们的校训翻译,目的就是使国外兄弟院校及朋友通过校训了解我们的治学理念及时代精神,因此,我们的翻译重点应该是多从目的语读者的欣赏角度出发,考虑目的语读者对英译校训的理解。因此,为了精益求精,我们可另辟蹊径。著名翻译家曹明伦先生在2015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高级笔译技能培训班上曾经讲到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翻译。该校训引自林则徐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行文对仗,且句尾“川”、“大”正好对应四川大学的简称,非常得体。而有关这一校训的翻译也比比皆是。如:Listen to all sides as the sea receives all rivers;
Recruit all talent as the sea receives all rivers;
Accept all schools as the sea receives all rivers.
应该说,这几个翻译的意思都不错,但是就行文对仗而言,似乎缺了点什么。曹先生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集》的译者,他从十四行诗的第135首中找出这样一句话“The sea,all water,yet receives rain still,and in abundance addeth to his store...”[5]于是他把这句诗归化到川大校训的翻译:Sea,all water receives all rivers; utmost wit,listens to all sides.这样的校训翻译,从意思到行文都不错,韵律上也极具美感,而且还让熟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西方读者读起来非常亲切,易于接受。而具体到武警学院的校训,从国外很难找到对应的或者类似的英文句子,在国内,我们发现了东华大学的校训“崇德博学,励志尚实”,它的前半部与“进德修业”很相似,但其英文翻译在网上为“strictness,diligence,concreteness and innovation”,采用的也是归化之法,不可套用也不能套用,因此,此法行不通。
笔者有幸在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高级笔译技能培训班与联合国高级译审蔡力坚老师一起探讨过武警学院校训的翻译。他根据笔者提供的校训信息,给出的翻译是“Ethics and learning for maintaining law and order”。这是典型的归化翻译。译文有“德”有“业”有“文”,但他想通过“law and order”体现武警学院学员的职责,我还是觉得值得商榷。第一,“武”没有很好地体现,第二,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对“law and order”的翻译,一般都是“社会治安”的意思,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We cracked down on crime,strengthened efforts in the comprehensive maintenance of law and order,and effectively safeguarded national security and public safety)。“治安”的意思太泛,社会很多行业都可以担负治安的职责,不是很严谨,而且结构与源语相差太大。但“进德修业,精武博文”的翻译,最难处理的地方还是如何体现“武”字。蔡老师用“maintaining law and order”主要是考虑到武警的最基本的职能就是“law and order”。而且,校训由于用词必须尽量简单,做不到面面俱到也是很正常的,因此,从归化翻译的角度看,蔡老师的翻译可谓精品。
对于武警学院的校训,笔者有几种处理方式。其中“德”字可以用ethics或integrity来表示,“修业”和“博文”其实含义比较接近,可用类似于learning之类的词来表示。但就“精武”——“强健体魄,军事及业务技能过硬”之意,“excellence”一个词就已经基本涵盖“精武”“博文”“修业”。所以,一个简单的译法是采用异化原则:“Integrity,excellence,courage,and service”;如果要更加全面一点,可采用归化原则:“Integrity and learning in the servi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其中service and protection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体现了武警的基本职能,也体现“武”字)”或“Moral integrity and professional excellence in the servi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综上所述,“进德修业,精武博文”译本可以有多种。“Integrity,excellence,courage,and service”和“Ethics and learning for maintaining law and order”简洁、易懂;而“Integrity and learning in the servi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和“Moral integrity and professional excellence in the servi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略显复杂但概括全面。四种译本中,笔者更倾向于最后一组译法,内容全面、特点鲜明。
[1]丁德志,夏静,赵燕.中外大学校训之比较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79-80.
[2]操时尧.论中国大学校训的英译原则——从国外校训的特点谈起[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4):140-143.
[3]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
[4]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曹明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G].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李献惠)
University Motto Translation of the Armed Police Acade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YANG Yonggang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Teaching,The Armed Police Academy,Langfang,Hebei Province065000,China)
By examining the sources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some university mottos and analyzing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university motto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this paper takes the university motto of the Armed Police Academ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o analyze and translate it,expecting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s and
to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motto translation in China.
the Armed Police Academy; university motto; translation
2015-08-28
杨永刚(1975—),男,山东文登人,副教授。
H059
A
1008-2077(2016)03-0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