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卫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6-02-11许一夫孙玉峰郝贵军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警卫执勤工作

许一夫,孙玉峰,郝贵军

(武警学院 研究生队,河北 廊坊 065000)



警卫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许一夫,孙玉峰,郝贵军

(武警学院 研究生队,河北 廊坊065000)

当前,警卫训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实战应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实战导向有待进一步突出等问题。警卫部门必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以全新眼光审视警卫训练工作,着力破解制约警卫训练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难题,以实战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警卫训练工作内容体系。

警卫;训练;体制机制

警卫训练对于增强队伍能力素质,确保警卫安全意义重大。习近平同志对警卫人员提出“四个必须”的总要求后,全国公安警卫部队立即开展了“全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大力加强实战化训练,切实推动了公安警卫部队训练水平的整体提升。那么,练兵活动结束后,如何进一步巩固练兵成果,在更高层次和更深层面破解警卫训练工作运行机制、实战应用、实战导向方面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趁热打铁,进一步理顺警卫业务和训练工作的运行关系,为警卫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呢?笔者拟就加强警卫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警卫训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加强警卫训练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警卫训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强警卫训练工作是确保万无一失的必由之路

当前,国际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崛起与反崛起、遏制与反遏制、颠覆与反颠覆战线的较量更加隐蔽和激烈。从当前我国公共安全领域面临压力来看,国内“三个期”“四个相互交织”“五个前所未有”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反恐维稳领域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暴力恐怖活动正在走出策源地,内地城市已经成为反恐防恐的前沿阵地,警卫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突出。严峻的安全形势对警卫工作和警卫人员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继续坚持“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不断增强“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向警卫训练要战斗力,向训勤一体联动要执行力,切实提高维护警卫安全的本领。这是新常态下确保警卫安全万无一失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警卫训练工作是落实中央要求的必然选择

2012年12月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对警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国公安警卫部门从维护党的执政形象、实现安全保卫和政治保卫有机结合的高度出发,从业务建设的角度逐步推出了一批新工作机制和新工作措施,更加注重警卫任务的精细谋划和组织运行,有力改进了警卫形式,落实了中央要求。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警卫对象与人民群众同行,警卫车队与社会车辆同步”也在客观上扩大了警卫对象的直接接触范围,增加了风险隐患,增大了做好警卫工作的难度。加强警卫训练工作,能够为警卫人员保持敏锐的敌情观念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为警卫编组执勤实现快速投入部署,为各参勤警种加强协同配合和整体作战提供重要保证,是新常态下落实中央要求的必然选择。

(三)加强警卫训练工作是紧抓战略机遇的迫切需要

未来一个阶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战略稳步推进的战略机遇期,警卫任务将呈现高峰运转态势,这也将是警卫工作建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机遇期稍纵即逝,绝对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警卫部门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各项建设,意识到危险分子总在伺机抓住警卫工作的薄弱环节发动突然袭击,必须紧紧抓住警卫训练这个根本性工作,守住警卫安全的最后防线,决不能让安全事故干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战斗力标准这个带根本性的东西在全军牢固树立起来”。对于公安警卫部队这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肩负特殊使命的部队来说,战斗力这个根本不但要牢固树立,更要不断向实战靠拢,要千方百计地解决“练为战”的根本性问题。这是新常态下紧抓战略机遇的迫切需要。

二、警卫训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一个阶段以来,特别是“全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开展以来,警卫训练工作成绩显著。但也应当认识到,当前警卫训练工作仍然存在着深层次问题,在警卫训练的长效机制、实战应用、实战导向等方面还需要作出进一步探索。

(一)警卫训练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警卫训练工作已经形成一些长效机制,保证了“入警即训、人人参训,经常组训、从严施训,分层组织、分类实施”。但是,制约警卫训练真正与警卫实战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人员第一任职结束后,很少进行系统的经常性的训练。二是部分单位一些人全职训练,一些人几乎不训练。三是部分单位工训矛盾较突出,警卫干部全身心扑在繁重的警卫业务上,难以挤出时间训练。[1]四是部分单位训练工作一阵风,运动式地搞训练。在训练工作受到高度重视时,一些单位运动式、突击式地搞训练。一阵风过去后,训练工作取得的成绩受人员流动、时间流逝等因素影响而被逐步削弱,训练成果难以长期保留。

(二)训练成果的实战应用程度不高

从目前的训练成果在警卫实战中的应用程度来看,二者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主要表现为:一是执勤主要靠经验,而不是靠训练。警卫一线执勤经验的获取途径主要还是“以老带新”式的传帮带,经验获取和经验积累因人而异,规范性和严密性有所欠缺。警卫训练科目还没有全面覆盖实际需要,训练成果还难以在实战应用中全面体现。二是在一起训练的人员,不在一起执勤。警卫执勤是一项战术配合要求极高的工作,要求执勤编组人员“训勤一体”。目前,从执勤人员抽调机制看,还大量存在着“在一起训练的人员不在一起执勤,在一起执勤的人员没在一起训练”的情况。同时,各参勤警种之间的协同配合也同样存在着此类问题,警卫实战还难以充分利用警卫训练的成果。

(三)训练内容的实战导向不够突出

目前,警卫训练内容的实战导向还不够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基础性训练科目比重较大,专业技术应用训练不够。目前,在警卫训练的内容和科目中,基础性科目占比太大,严重挤占了警卫业务技能专项训练的时间。二是单兵训练科目比重较大,战术协同科目训练不够。警卫执勤和应急处突亟须战术协同科目训练。目前,公安警卫部门内部,以及参勤警种间的协同训练还不够,“警卫执勤的协同配合主要靠惯例、靠经验、靠协调,而不是靠训练”成为训练工作的困局。

三、进一步加强警卫训练工作的对策

围绕以上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警卫训练工作势在必行。归结引发训练工作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对警卫训练工作的认识程度还不深,创新思考和重视程度不够;警卫训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导致工训矛盾难以得到妥善处理;警卫训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机制性瓶颈,训勤联动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警卫训练工作的内容体系还不够健全,出现了实战导向不足、应用程度不高、人员素质不全面等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意识摆在首位,向训练体制要战斗力,向训练机制要支撑力,向内容体系要执行力。

(一)以全新眼光审视警卫训练工作,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警卫训练工作,不是对以往训练工作的老调重弹、老曲重唱,而是在更高层次和更深层面拓展和挖掘警卫训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以全新的视角理解和认识这项工作。接下来一个时期,加强警卫训练工作是提高警卫安全系数的有效着力点,警卫工作已经进入向警卫训练要战斗力的全新发展阶段,实现警卫训练工作跨越式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经过科学系统训练的警卫人员是警卫安全的最后防线,着眼实战要求改进警卫训练工作,进一步理顺警卫训练工作和警卫业务工作的运行关系,解决好工训矛盾,将为加强警卫训练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和有力助推。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加强警卫训练工作面临的困难很多,必须拿出敢于担当、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真抓实干,要无愧于警卫人的历史使命和职业荣誉。面临困难不能有丝毫退缩,遇到问题不能有丝毫逃避,落实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履行职责不能有丝毫推诿。

(二)着力破解制约警卫训练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难题

1.建立警卫训练与警卫业务工作的双轨并行机制。所谓双轨并行,也就是警卫训练工作和警卫业务工作同时同步开展,“两条轨道,并列行驶”。所有警卫人员按照“三一制”组织,即原则上,三分之一实有警力每年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轮训(上班时间的工作任务就是训练,可以连续三个月训练,也可以依据训练内容和科目设置灵活分配训练时间),其余三分之二实有警力承担警卫业务工作。这一机制可为形成警卫训练长效机制提供制度保障,破解工训矛盾难题、训练一阵风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从机制保障和组织运行的层面杜绝“重业务、轻训练”现象,有利于训练工作的系统性开展和警卫执勤质量的提升。同时,训练工作与业务工作交叉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起到缓解警卫人员工作压力的作用,有益于警卫人员和警卫队伍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2.建立警组体制。所谓警组,既是警卫执勤的编组,又是警卫训练的编组。对一些协同配合要求高的岗位进行编组(如近身护卫小组、应急防护分队、武装处突小组、武装护卫车组、路线警卫指挥调度组等),保证其人员和任务分工相对稳定,实现其在警卫任务中的模块化投入和应用。这有利于解决“在一起训练的人员不在一起执勤,在一起执勤的人员没在一起训练”的难题,对于形成训勤一体联动机制,破解执勤警力临时抽调机制下的执勤人员难以形成战术合力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警卫训练机构。警卫部队要建立一支具有研究能力、谋划能力、建设能力和指导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实战需求,可以广泛调用训练资源的专职队伍。在局层面设立训练指导机构,在警卫队设立执行部门或专项工作组,统筹谋划、组织和实施警卫训练。

4.处理好警卫勤务与警卫训练的指挥调用关系问题。双轨并行容易出现令出多头的问题,需要在制度设计上予以规避。遇有重大警卫勤务,警卫训练工作要服从于警卫勤务工作的需要,满足警卫勤务筹备和实施的警力调用需求。对于将警卫指挥中心作为警卫局办公室内设机构的公安警卫部门来说,可以考虑将局层面设立的训练指导机构设置在办公室,机构级别与指挥中心平级,遇有三分之二实有警力不能满足警卫勤务用警需求的情况时,由办公室主任协调在训警力的用警事宜。对于警卫指挥中心与办公室平级的公安警卫部门来说,可以考虑另设训练指导机构,与指挥中心平级,并明确在训警力的调用机制、简要程序、审批权限等事宜。

5.建立联勤联训机制。“大警卫格局”下的诸警种联勤作战是多年来警卫工作确保万无一失的宝贵经验。新常态下,诸警种不仅要联勤,还要联训,需要建立“联勤加联训”机制,不断提升警卫安全系数。联勤联训机制的建设方向应包含以下五项内容:警卫系统平时纵向联训;参战单位平时横向联训;依托轮训定期组织联训;遇有问题组织联训;依托战前演练组织联训。

(三)以实战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警卫训练工作内容体系

警卫训练的内容体系[2]既要全面,又要突出实战导向。对于具体的训练科目设置,本文不作深入探讨。在此,笔者仅将对警卫训练内容体系的分类观点进行简要介绍,对按照实战化要求科学丰富训练内容提出一些原则性建议。笔者认为,警卫训练的内容体系应包括:理论知识、警卫职业素养学习[3];基础训练(军事共同科目训练);警卫业务技能专项训练(譬如警卫参谋技能训练、卫生救护训练、汽车摩托车驾驶训练、自行车骑行训练、武器装备专项训练、游泳训练、搏击训练等);警卫指挥训练;警卫协同战术训练。警卫训练工作应按照这一体系框架,进一步拓展训练主体,丰富训练内容,科学设置训练科目,提高警卫业务技能专项训练、警卫指挥训练、警卫协同战术训练[4]在训练工作中的比重,向训练工作要战斗力,真正使训练工作贴近于实战、服务于实战、应用于实战,提升警卫安全系数。

四、结束语

警卫训练将在警卫工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是顺应形势任务变化需要和警卫工作发展趋势的一条重要预判。警卫训练体制、机制和内容体系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警卫训练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警卫部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着力破除限制性因素,为警卫训练工作的实战化运行和训勤联动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力助推,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确保警卫安全万无一失。

[1]白宏江.警卫教育训练工作中应加强警卫基础建设问题的研究[C]//白宏江,李军锋,何会锁.警卫理论思考与探索.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189-194.

[2]吴铨叙.军事训练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318-343.

[3]刘智利.浅谈现代警卫人员应具备的素质[C]//白宏江,李军锋,何会锁.警卫理论思考与探索.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60-64.

[4]何会锁.加强警卫训练工作重在“五个结合”[J].警察实战训练,2011,(4).

(责任编辑刘彦超)

An Analysis of Main Problems with the VIP Protection Training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XU Yifu,SUN Yufeng,HAO Guijun

(Team of Graduate Student,The Armed Police Academy,Langfang,Hebei Province065000,China)

The VIP protection training is essential for the security of the VIP objects.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the systems and contents of training.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work out answer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ecurity;training;system

2015-11-11

许一夫(1987—),男,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孙玉峰(1992—),男,安徽蚌埠人,在读硕士研究生;郝贵军(1991—),男,河北霸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D631.3

A

1008-2077(2016)03-0027-04

猜你喜欢

警卫执勤工作
小学生踮脚为雨中执勤交警撑伞
中央警卫师警卫开国大典逸事
用忠诚和担当警卫中共中央——中央警备团与开国大典
不工作,爽飞了?
为你撑伞
毛主席和警卫战士相互敬礼
略论警卫工作立法的必要性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