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届六中全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高度

2016-02-11杨抗抗靳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党中央从严治党领导

杨抗抗 靳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十八届六中全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高度

杨抗抗 靳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达到新的高度。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落实从严管党治党的新准则、新规定、新举措,必须清醒地认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灵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设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十八届六中全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会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直面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聚焦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出了新准则、新规定、新举措。全会通过的《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全面贯彻,是对党章规定的根本遵循。全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与担当、责任与使命,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筹推进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六中全会对于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更好地领导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下的伟大斗争,加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灵魂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灵魂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1]。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党这一特殊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力量与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仅在政治上是领导核心,在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也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归根结底就是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变质,确保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不下降。因此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建设,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从严管党,从严治党,这也是区别于西方政党的重要特征。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地摆在党的面前。完成历史使命,战胜风险挑战,必须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症下药,必须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推进党的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面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科学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针对党、国家、社会以及国际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处于新的历史阶段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有效化解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前提是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如果党内信念涣散,组织涣散,纪律涣散,作风涣散,那就无法有效应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更无法克服“四大危险”,最终不仅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且可能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导致人亡政息的悲剧。

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专门议题来讨论,正是考虑到我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党员队伍构成也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因素也是复杂的,同时党内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腐败问题“死灰复燃”的可能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严”字当头,从严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始终保持党的战斗力。

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设计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主题清晰明确,纲领系统连贯。贯穿其中的是一条线索,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渐次展开;展现于外的是一个纲领,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构架。围绕“四个全面”的形成过程、系统逻辑、总体谋划、实践成效等方面,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四个全面”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中形成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四个全面”,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也是“四个全面”。因此,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握“四个全面”,同时,围绕“四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二者密不可分。

“四个全面”是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系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目标系统,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动力系统,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治理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领导系统。其中,动力系统、治理系统和领导系统作为三个支撑系统,全面服务于目标系统。“四个全面”又融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个大系统,总方略融合于总布局,社会动力服务于社会结构。“四个全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而愈发彰显。作为坚持问题导向的成果,“四个全面”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完成的体系,还会在实践中创新,在解决矛盾中丰富。

“四个全面”是科学的总体谋划和顶层设计的产物,是党中央理论创新和现实决策高度统一的典范。从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四次全会做出的决策建议,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一对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而且体现了治国理政实践的重大创新。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时间节点上看,2016年需要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正是为全面小康蓝图做出系统科学描绘的重要一步。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题就是讨论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体化为发展路线图和任务时间表。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强化动力、攻坚克难,唯有改革先行驱动才能推动全局、破除障碍。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时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打响改革的全局战、纵深战,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依靠法治,依法治国是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共同趋势。因此,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就法治问题做出的决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路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织力量与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自身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是要解决党内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提供正确领导保证。

“四个全面”是党中央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且将取得重大实践成效的治国理政战略。这一战略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实践成效,主要在于它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我国发展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矛盾问题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规律导向与问题导向统一起来,依据“三大规律”作出重大决策,瞄准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障碍制定大政方针,扭住不放、锲而不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因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必然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维护党中央权威,拥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使然。全面从严治党与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坚持党的领导,归根结底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根本要求就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无论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必须主动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当前我们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党员、领导干部特别需要具备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2]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的基本政治意识。当前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本的政治方向,“两个一百年”是基本的政治目标。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党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具有大局观,主动站在党和国家的大局上思考、观察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3]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核心意识。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邓小平曾经讲过:“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4]六中全会确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迎接国内外风险挑战,推进党的建设新格局的迫切需要。因此,全党必须自觉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无论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是行动上,都必须主动同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党中央的各项规定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去。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向党中央看齐的基本要求,就是向党的理论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5]。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关键是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抓起,这是由于他们掌握权力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也是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发挥领导示范作用以及职责所要求的。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等于牵住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牛鼻子”。中央委员会成员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无论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还是在行动上,更应该主动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做表率。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聚焦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出了新准则、新规定、新举措。《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1]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六条也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6]

领会、把握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落到实处,就是要运用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上带下的示范作用。领导干部是执掌公权力的特殊群体,是执政兴国的骨干力量,虽然人数不多,但作用非常关键。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无形中会对社会风气形成较大影响。

抓住“关键少数”,思想教育是根本。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活,保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工作,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当前党内政治生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领导干部缺少理想信念的“压舱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出现了松动。建设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弘扬积极向善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着力引导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思想之舵。

抓住“关键少数”,严明纪律是关键。纪律严明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党的根本纪律是政治纪律,党的基本规矩是政治规矩,遵守党的纪律必须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要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查处各种违反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落实执行纪律的主体责任,强化监督问责,对落实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多管齐下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紧实。

抓住“关键少数”,选人用人是导向。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严格选人用人标准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的政治生态,改善党的政治作风的关键措施。完善干部管理监督体制,严格落实干部培养标准、选拔标准、考核标准,让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的干部得到重用,让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干部得到提拔。只有彻底整治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优化选人用人的政治环境,政治生态才能风清气朗,政治生态才能永葆生机。

[1]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EB/OL]. [2016-11-03].http://cpc.people.com.cn/n1/c6438 7-28830240.html.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2012-11-19].http://news.xinhuanet. com./c-123967017.htm.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EB/ OL].[2014-01-15].http://www.china.com.cn/legal /content-31192544-2.htm.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6]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EB/OL].[2016-11-0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c1001-28829 752.html.

责任编辑:王玉华

D261.1

A

1009-0169(2016)12-0016-04

杨抗抗(1990-),男,河北邯郸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靳峰(1973-),男,安徽芜湖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党中央从严治党领导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