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去所偏,归于一是”
——毛泽东处理陕甘宁边区财政争论的领导艺术

2016-02-11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

陈 晋

(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西城100017)



“各去所偏,归于一是”
——毛泽东处理陕甘宁边区财政争论的领导艺术

陈晋

(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西城100017)

【摘要】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以高岗为书记的边区中央局与以林伯渠为主席、谢觉哉为秘书长的边区政府之间,因高岗等人实行“官督民运”的盐运政策,发生了纠纷。毛泽东通过深入调查和耐心细致、入情入理、有理有节的说服工作,从而做到既不伤情面,又坚持原则, 达到“各去所偏,归于一是”、 气顺理明和为贵的目的。整个事件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领导艺术。

【关键词】毛泽东;领导艺术;陕甘宁边区;盐运政策

1941年夏天,毛泽东遇到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一件难事,不得不投入很大精力去解决。

6月中旬,他在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送来的财政预算报告中,发现所列各项开支,缺少军队和中央一些单位的预算,便写信给林伯渠提出两点建议:“凡必不可免之钱,予以慨允”;凡中央、军队和地方的预决算,“一概包揽,为之统筹”。

边区政府负责财政经济,自然是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毛泽东着眼全局,要支持中央、地方和军队各方开拓局面,则希望保障供给。所处位置不同,对预算的要求难免各异。如果资源充足,消除分歧很容易,而问题恰恰发生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边区经济最为困难的时候,要统一认识,就要想别的办法了。除了边区政府主张的“节流”,还需设法“开源”。正是在如何开源的问题上,以高岗为书记的边区中央局与以林伯渠为主席、谢觉哉为秘书长的边区政府之间,出现了分歧和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盐运政策。陕甘宁边区北部盛产食盐,其外销占边区对外出口的90%,如何把边区北部的盐运往南部外销,成为开源的关键举措。高岗等人坚持实行“官督民运”政策,还成立以高岗为主任的运销委员会,各县、区、乡、村四级分别成立运盐总队、大队、小队、组,实行带有军事化的半强制性的管理。此法增加财政收入见效明显,却难免增加边区群众负担,操作上也存在一些缺点。林伯渠、谢觉哉主张盐的运销应由政府管理,实行自由贸易,即使有强制,也不应把运盐变成军事性质的行为,此法可以减轻民赋,体现施仁政的方针。

双方争执不下。原则上,高岗和边区党的中央局是最高决策机构,而高岗是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熟悉边区情况,是本地干部的代表,又自恃政策有效,也没有设法同两位革命老人很好沟通。林老、谢老则毕竟代表边区政府,且年高德劭,均是革命前辈,认为他们说的话,高岗应该尊重。感觉高岗等人不为他们的异议所动,两位老人便有了些肝火,径直把官司打到了毛泽东那里。

毛泽东处理此事的难处也显而易见。为缓解边区财政困局,他支持高岗等人的做法,但又不能无视林、谢二老提出的其中若干弊端和减轻税赋的初衷。想来想去,他选择从做二老思想工作入手,来化解这场政策争论。从1941年7月24日至8月22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毛泽东给谢觉哉以及林伯渠写了10封信,还数次长谈,谢觉哉这期间则向毛泽东报送相关材料数万言。

毛泽东化解这场争论的方法和步骤,大致可概括如下。

——控制事态扩大蔓延。毛泽东叮嘱林、谢二老,“除对中央政治局同志及西北局主要同志可说自己的不同意见外,勿对他人尤其下级人员说不同意见,以免影响执行与造成更深的分歧”。显然,毛泽东首先想到的是控制争论范围,以防扩大矛盾,影响大局,动摇现行政策。

——劝二老全面客观搜集材料。“勿只注意现行政策的缺点或错误方面”,“要注意现行政策的成绩与正确方面,我觉得二兄在这点态度上是不足的”。这是从判断事物的方法论上指出二老的不足,希望他们不要从先入为主的成见出发来看待盐运政策。此后,谢觉哉确也从历史和现实、正面和反面搜集了不少盐运政策材料,报给了毛泽东。

——亮明态度。毛泽东表示,现行政策固然有毛病,但“我现在还不能同意停止现行政策,采用另一政策,因为另一政策也许要失败的,或失败得更大”。也就是说,在现行政策失败前,要允许高岗他们去试。事实上,在现行政策走不通之前,谁也无法证明另外的选择就一定走得通。

——敦促高岗等人换位思考。林、谢二老反映激烈,高岗这边也不是没有责任。为此,毛泽东督促高岗他们及时同二老沟通,“把事情把关系弄得好些”,还把谢觉哉反映盐运政策弊端的材料转给高岗等人,提出“你们有此类调查否?是否你们所得的仅偏于好的一面,而事情之实际则基本是坏的,即是说运盐是行不通的”。根据毛泽东的要求,高岗等人立即组织调查,并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承认运盐工作确实存在三个方面的缺点。

——自己调查研究,掌握财政经济的运行规律。毛泽东这段时间花了不少精力研究边区和国统区两方面的经济材料,中央政治局或书记处开会,几乎每次都要讨论边区财政经济和盐运政策,并正式委托毛泽东召集林伯渠、谢觉哉、高岗、陈正人、王明、任弼时、朱德商谈边区经济工作。这些做法,为统一思想提供了认识基础,准备了决策条件。

——向林、谢二老表达研究边区财经的心得和观点。毛泽东告诉二老,要打破边区财经困局,一是发展经济,二是平衡出入口,“只要此两点解决,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而此两点的关键,即粮盐二业的经营”。“据此以观今年盐的官督民运政策,不但是未可厚非的,而且是完全正当的”。当然,毛泽东也说自己的见解或许还不深刻,二老“觉得有错误,即祈毫不客气,一一指正,以归一是”。

——在认识渐趋一致的时候,再从思想方法上开导林、谢二老。毛泽东担心二老碍于面子或心情,难从心底里接受自己的观点,在给谢觉哉的信中,写了下面这些话:“事情确需多交换意见,多谈多吹,才能周通,否则极易偏于一面。对下情搜集亦然,须故意(强所不愿)收集反面材料。我的经验,用此方法,很多时候,前所认为对的,后觉不对了,改取了新的观点。”“此次争论,对边区,对个人,皆有助益。各去所偏,就会归于一是。”又说:“事情只求其‘是’,闲气都是浮云。过去的一些‘气’,许多也是激起来的,实在不相宜。我因听得多了,故愿与闻一番,求达‘和为贵’之目的。现在问题的了解日益接近,事情好办。”这些话,说理透彻,词意恳切,态度也谦恭有礼,对林、谢二老的触动不难想象。

最后,毛泽东在8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等问题做了系统发言,涉及盐运政策的争论,他正式表态:“平衡出入口,要使盐大量出口,现在采用组织人民运盐的官督民运办法,是平衡出入口的好办法。运盐要不违农时,进行政治动员,组织劳动力。”后面这两句话显然吸收了林、谢二老的意见。毛泽东还说,增加群众负担,主要反映在“劳役”问题上,“由于陕甘宁边区有革命的民众,劳役是可能的;由于战争,劳役是必需的”。会议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争论就此结束。

毛泽东解决这场争论的逻辑是清楚的,在方法上尤其值得体会。

第一,在评判和制定政策上,毛泽东的思路是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在他看来,尽管官督民运的盐运政策带有半军事化管理性质,工作中有缺点,但边区的现实有此需要与可能,因此不能以此改弦更张;再说,政府没有一点半点的强制是维持不下去的,任何政权都要有相应的权威。林老、谢老反映了问题的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全局,但考虑全局也不能不考虑群众负担的轻重,怎样调整,却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解决的。不仅如此,随着实践的发展,还需要提出新的政策来补充和调整。比如,到了1942年,群众的负担越来越重了,由此出现了“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这样的话。毛泽东及时提出新的政策,精兵简政,搞大生产运动,最终从根本上解决边区经济困难局面。可见,正确的政策总是在有了实践经验后,逐步调整、创新和提炼出来的。

第二,在人事关系上,毛泽东既不因林、谢是革命老人就对他们的意见加以迁就,也不因他们的某些偏颇就对他们的看法一概否定。对高岗他们实施的现行政策,既肯定其在当时环境下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又指出其缺点与问题。确实站在了领袖人物的高度。在边区党政双方逐步统一思想后,毛泽东继续重用林、谢二老,又先后派懂得经济工作的南汉宸担任边区政府财政厅厅长,调李维汉去担任边区政府秘书长。李维汉有组织能力,会处理党政关系,此后的事情办起来就顺利多了。

第三,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各去所偏,归于一是”,和“事情只求其‘是’,闲气都是浮云”。这两条,堪称对待工作分歧,化解思想情绪的法宝。

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事,有的只是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很多方针政策都是从大局出发的优化结果,往往只有在着眼全局、掌握全部信息的位置上才可以做出正确研判。不谋全局者有所偏促很自然。“各去所偏”,双方便有往中间之“是”靠拢的可能。

实现“各去所偏,归于一是”,还需要具体的过程和方法。有时候,虽然说“真理越辩越明”,但辩论常常会让人们强化原有的成见,更不易通过辩论形成共识。有的成见是囿于立场,把先入为主的看法当作了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如果为坚持成见争吵起来,会动肝火,形成意气,在意气挟持下的成见难免成为偏见。去其所偏,就必须改变认识角度,因为智者千虑,也可能有一疏,当人们提出驳疑的时候,大可想想,别人为什么不同意。随着思想方法的进步和胸怀境界的提升,随着实践的真实面目呈现出来,以前认为没有问题的,今天就可能认为有问题了。如此一来,“归于一是”便有了可能。

毛泽东深知,哪怕是担负领导职务的老同志,也都是常人、凡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性情,遇到工作上的磕碰分歧,也会激出一“气”来。有的分歧之所以难得泯灭,恰恰碍于各种“闲气”的阻挡和遮蔽。古人虽说“万流争赴虚如海,一镜高悬净不尘”,但胸镜之尘总是有的,修养之法在于自觉拂拭。所谓拂拭,便是让“闲气”如浮云飘过,代之以求“是”之心,这样一来,“各去所偏,归于一是”之手,便可扣动心扉了。

【责任编辑曹祖明】

“Cast aside Biases and Come to a Reconciliation”: on Mao Zedong’s Art of Leadership in Solving the Financial Dispute in the Shaan-Gan-Ning Border Region

CHEN Jin

(Party Literature Research Offi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Xicheng, Beijing 100017)

Abstract:In 1941 in the Shaan-Gan-Ning Border Region, a dispute arose between the Central Bureau (with Gao Gang as its secretary) and the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with Lin Boqu as its chairman and Xie Juezai as its general secretary) as Gao Gang adopted a policy of “private salt trade under government supervision”. Mao Zedong, through clos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ispute, did much persuasive work on both sides with patience, reason and restraint. He managed not to offend their feelings while sticking to the principle, and clarified the reason and eased the anger, thus enabled the two sides to “cast aside their biases and come to a reconciliation”, in which Mao displayed his great leadership.

Key Words:Mao Zedong; art of leadership; Shaan-Gan-Ning Border Region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6)02—0090—03

【作者简介】陈晋,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收稿日期】2016-03-03

猜你喜欢

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盐业的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
陕甘宁边区建设对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影响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延安时期社会保障工作述论
浅谈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科学技术事业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述论
延安时期基层参议员的社会生活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