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理论的源流与根脉

2016-02-11雷厚礼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根脉源流

□雷 蕾 雷厚礼

(1.贵州理工学院 纪委,贵州 贵阳 550002;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理论的源流与根脉

□雷蕾1雷厚礼2

(1.贵州理工学院 纪委,贵州 贵阳550002;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550002)

[摘要]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理论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思想宝库,流动于中国共产党95年发展的曲折历程,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脉通于世界政党治理的灿烂文明。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直接传承,对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经验的理性总结,对中国传统优秀廉政文化和治吏思想的批判扬弃,也是对世界政党治理文化和管理经验的科学借鉴。

[关键词]中共;管党治党;源流;根脉

中国共产党的管党治党理论,是一个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在不断探索和回答 “为何管治?谁来管治?管谁治谁?怎样管治”的过程。在这个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都在根据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现实任务,把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相结合,作出自己的时代贡献;都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化、理论化自身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带有自时代烙印的管党治党理论;都在用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使之更具中国化的独有特色;都在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政党管党治党的优秀成果,使其更具“精神产品的世界性”[1]P44特征。

一、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思想宝库

实事求是地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有使用过“管党治党”这一范畴,但其党建理论中不乏“管党治党”的要求。不论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还是当下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习近平,在指导中共自身建设实践与创新和发展党建理论的过程中,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一系列重大原则和关键问题上,都始终坚持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要求。这种坚持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要求和论述中。

中国共产党自身性质的定位源自于马恩的《共产党宣言》。从一大到十八大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自己性质的地位,尽管有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等不同表述,但其根本点是一致的。即党既是阶级的部队,具有阶级的特性,又代表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具有人民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性质定位,源自于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共产党人所进行的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1]P44

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表述也源自于《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关于自己奋斗目标的表述从总体看,始终如一,一以贯之。在一大党章中,将自己的奋斗目标表述为“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这里尽管没有用“共产主义”这一提法,但“消灭阶级差别”的主张与“共产主义”的要求完全一致。党的七大以后,尽管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2]“它的目的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2]“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2]等细小差别。但“共产主义”四字始终如一面鲜艳夺目的大旗贯穿始终。

中国共产党严格纪律的规定源自于列宁从严治党的要求。从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即专设《纪律》一章,明确提出党要用严格的纪律维护自己的团结统一和保证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二大党章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须绝对服从之。……区或地方执行委员会及各组均须执行及宣传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定政策,不得自定政策,凡有关系全国之重大政治问题发生,中央执行委员会未发表意见时,区或地方执行委员会,均不得单独发表意见,区或地方执行委员会所发表之一切言论倘与本党宣言章程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及所定政策有抵触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得令其改组之”。并规定对“言论行动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等五种现象之一者“必须开除之”。[2]1927年6月,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专门的纪律检查机关——中央和省级监察委员会。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党章决案》,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党的纪律处分和纪律检查的规定。这些严格的规定,都是对列宁从严治党要求的直接传承。在列宁的党建理论中,尽管没有用过“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等字眼,但他对党的建设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如主张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党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和一系列监督制度,“保证党员质量和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3]P87对提出入党要求者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要做综合考察,“使预备期真正成为极慎重的考验”[4]P27,“如果新党员有违反党纪等等的情况,介绍人应受纪律处分”[5]P36。1921年3月,列宁在为俄共“十大”拟写《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草案初稿》时,提出要加强对派别活动危害性的宣传力度;决不容许任何党员发表任何派别言论;毫无例外地解散一切派别,凡不执行代表大会的这项决定者,应立即无条件地开除出党;中央委员会在遇到“派别活动的情况时,可以采取党内一切处分办法,直到开除出党,中央委员则可把他降为候补中央委员,甚至采取极端措施,把他开除出党;对违纪、腐败党员应从重惩治,加倍严厉,坚决禁止对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重罪轻罚、袒护包庇的现象发生”[6]P59。1922年春,在《就惩处犯罪的共产党员问题给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中又写道:“莫斯科委员会(包括捷连斯基同志<当时莫斯科市委书记>)事实上包庇应该绞死的犯罪的共产党员,已经不是头一回了”。他建议,“马上宣布给莫斯科市委以严重警告处分,并向各省委重申,凡试图对法庭施加影响以减轻党员罪责的人,中央都将把他们开除出党;……法庭对党员的惩处必须严于非党员,凡不执行此项规定的人民审判员和司法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应予撤销职务。在信的附言中,他又特别写道:“执政党竟庇护‘自己的’坏蛋!!真是可耻和荒唐到了极点”[7]P333。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组织制度的规定。党的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明确提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2]七大党章,进一步对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作出四条明确规定。即“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制产生”,“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向选举自己的党的组织作定期的工作报告”,“党员个人服从所属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严格地遵守党纪和无条件地执行决议”。[2]八大党章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任何党的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党员和党的组织都必须受到党的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监督。……党是以一切党员都要遵守的纪律联结起来的统一的战斗组织;……在党内不容许有违反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的行为,不容许有分裂党、进行小组织活动、向党闹独立性、把个人放在党的集体之上的行为”。[2]即使九大党章也重申了“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2]十二大到十八大的党章,进一步将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加强党的建设要“坚决实现”的三项或四项“基本要求”之一。这些要求和论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中都可以找到原型。1847年,在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大会上,通过的主要由恩格斯起草的新章程就规定,同盟由支部、区部、总区部、中央委员会和代表大会构成;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执行权属于中央委员会;各级委员会都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8]P44马克思1864年为第一国际起草的《协会临时章程》也有这样的精神。列宁在《致“社会主义宣传同盟”书记》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主张民主集中制”。[9]P89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要求苏共“决不能忘记,我们维护集中制只是维护民主集中制”。[10]P48-49

二、流动于中国共产党95年发展的曲折历程

从源上考察,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理论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但任何理论之形成,既要有源的正确,又离不开流的检验、补充和完善。在流的检验、补充和完善的不停中前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也是一个善于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党。中国共产党的管党治党的理论,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的95年历史长河中不断总结提升,用新的实践和新的认识校正和补充原有理论而形成发展的。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史,既是把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理论与自身建设相结合的历史,更是不断总结提升自身实践经验,用新的实践和新的认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管党治党理论的过程。

毛泽东作为党的缔造者,建立并实施了一系列管党治党的理论和措施。1927年,他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11]P841929年,在古田会议上又提出了“思想建党”。指出共产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克服,主要靠“教育党员使党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11] P84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要把中国共产党建成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2]P602为此目的,他领导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这是一次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伟大实践。这次严肃认真的整风,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形成了思想建党的模式。

党的八大更把思想建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八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已经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必须认真地加强干部的首先是高级干部的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加强对广大新党员进行理论和实际统一的教育,加强党的理论工作。为了适应教育的需要,“我们应当迅速地集中必要的党内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工作力量,从事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基本经验的研究,从事当前国际问题的研究,从事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以及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密切关系的科学部门的研究,使这一系列研究适合于当前党的实际工作的迫切需要,适合于向广大党员和广大青年进行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迫切需要”。[2]

“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开创和发展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管党治党理论。2008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这个总结,是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指导党的建设实践,并不断用党建新实践新经验新认识校正和补充原有理论的高度评价和系统概括。

他指出,这30年党的建设经历了“波澜壮阔、与时俱进的伟大进程”。这一进程包括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11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13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推向21世纪;从十六大到2008年这6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这样三个阶段。[13]这是一个不断总结和运用经验的历史进程。我们党不仅科学总结自身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经验,而且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不仅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而且科学研究世界各国政党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正是通过这种多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使党的建设“开阔了视野、深化了认识、提高了水平”。[13]

他还指出,30年来,党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加强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理论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七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和进步。形成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等八个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对党的执政规律、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也正是在这次讲话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思想的发展史上,第一个明确使用“管党治党”这一范畴。他指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新的内容丰富了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方针和理论”。也正是在这次讲话中,他初步阐述了“为何管治?谁来管治?管谁治谁?怎样管治”四个管党治党的基本问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由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提出来并认真加以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回答了“为何管治”的问题;而“党委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则回答了“谁管谁治”的问题。“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则明确规定了“管谁治谁”。“我们党明确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对党的建设的全面性要求,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弘扬正气,反对歪风;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做到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把握主线、全面推进”;“各级党委都要建立和健全抓党的建设的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13]等则是对“怎样管治”的路径揭示。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上述思想,全面阐述了管党治党重要性的思想,强调管党治党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阐述了管党治党思想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既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互为前提的管党治党的重要论断、重要观点、重要要求;全面阐述了一系列管党治党实践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关系,指明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管党治党的基本原则和前进方向。

三、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治乱兴衰留下的廉政与治吏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又是灿烂辉煌优秀文化的积淀。纵览中国历史,廉政是古往今来清明政治的重要表现,相伴而生的廉政与治吏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无论是毛泽东,还是习近平的管党治党思想,都深深根置于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和治吏思想之中,从而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基因。

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14]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许多理念、观点、思想和举措,既源自于对党建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发肤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提炼和改造。如党的历代领导人经常提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取其精华”和“去其糟粕”。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思想对传统廉政与治吏思想的吸收,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管党治党“原点”和根基的定位。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原点”和根基是人民,即一切以人民期盼为管党治党的起点,人民要求为管党治党的实务,人民满意为管党治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又有时代的民众性。作为执政党,既不能忘记自己的阶级性,但更需要在保持阶级性的同时,突出和彰显民众性,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感受到党是他们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党的丰功伟绩中有更多更大的获得感。执政后,毛泽东一再要求全党更加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把人民的要求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眼里容不下轻视人民与与人民争利的沙子,把清除党内腐败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任务,就源自于人民这个“原点”和根基的基本定位。

十八大后,习近平也一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一再强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昐,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上讲话时他又告诫全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15]P17也来自于人民这个“原点”和根基的基本定位。

中国共产党管得好不好,治得好不好的最高标准,是得不得民心。民心是执政的最大资源,也是执政最根本的本钱。人民既是党的衣食父母,更是党存在的理由。始终如一大写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党文化的原点和根基。这个思想,既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更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早在远古时代,舜同禹、伯夷、皋陶议论治世之道时禹就认为:“知人则智,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舜也认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民者君之本也”,“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仁者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的《贞观政要》、《君道》一再强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正是这些重民、为民思想,使中国封建社会尽管有战乱,有交替轮回的改朝换代,但却有长达二千多年的超稳定。

二是思想与制度结合的建党治党之举。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特别强调思想建党。邓小平鉴于文革教训,提出要重视制度的作用,认为制度是“决定性因素”。[15]习近平则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要紧密结合。他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15]

现实一再证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只强调任何一方都有片面性。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制度管治也不是万能的。一个人思想出了问题,他可以把好的制度变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政策乃至法纪搞“变通”、玩“操作”,就是典型。只有教育和制度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真正形成善管善治。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的根,在中国历史上既注重教化又注重严惩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左传·昭公二十年》就有子产 “宽”“猛”之说的记载。郑子产谓子大叔曰:“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孔子认为:“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孟子也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荀子主张“隆礼”与“重法”并举。他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董仲舒进而提出了“德主刑辅”的“堤防”说。他认为:“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李觏更以“大路”喻之,他说:“教以开其前,如得大路,终日行而弗迷失,刑以策其后,使不敢反顾”。

三是官德人格文化对领导干部的行为要求。这在十八大后习近平管党治党的系列讲话精神中得到充分体现。如他要求领导干部要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战略思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要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深林”的为政情怀;要求领导干部“修其心、治其身”,“为政以德”;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要“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尽职尽责工作。

四、脉通于世界政党治理文明的灿烂成果

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有自己信仰、信念、原则、目标和规矩与纪律的党,也是一个开放、包容、与时与世俱进的党,不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主义,同时又在不断地吸收借鉴世界其它政党的积极成果。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需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14]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思想中,包含着对不少政党治理成果的积极借鉴。正是这种借鉴使其脉通于世界政党治理的文明大道。

执政党必须始终高举自己旗帜。共产党必须坚持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坚持作为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两大“主义”是共产党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紧要。”[16]共产党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就失去自己的根,丢掉了共产主义就失去自己的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旗帜。两面大旗既坚定着自己成员的信仰,又给人民群众发出明确的信号。苏联东欧共产党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旗帜出危机。旗帜危机是执政党最根本的危机。正是汲取苏东巨变的教训,中国共产党要求全党必须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十八大后,习近平之所以一再要求全党补精神之“钙”,一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7]一再强调“把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科学性和现代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把党的政治信仰转化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意识”[18],道理也就在于此。

执政党必须用铁的规矩和纪律维护正确的团结统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不成部队。1996年,选民因印度国大党党内纷争而放弃对它的支持,结果使反对派轻意夺得了政权;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直接的原因也在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导致党内分裂;日本自民党同样是因党内分化而失去了“一党独大”的执政地位。三党失政都因内部纷争分裂分化而使纪律不严规矩不倡。这说明,一个内部纷争、分裂、分化,纪律不严、规矩不倡的党,给人民的只会是失望;一个让人民失望的党,失去政权就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运动、教育活动,以及对违反党纪党规的人严加惩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强全党的纪律,用铁的纪律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用全党的团结统一给人民希望。十八大后习近平一再强调党内要有严格的政治纪律,一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讲规矩,一再提倡用严肃的纪律、严格的规矩、积极的思想斗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不仅是对党90多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世界政党政治教训的积极借鉴。

执政党必须把管好执政骨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执政的优劣,终极的原因是执政人才、特别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少数”的执政骨干的优劣。美国总统尽管由民众选举,但候选人是由政党推出的。因此,美国总统在本质上是由美国主要政党决定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为高效的政党治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9]苏共丧失政权与“任人唯亲、买官卖官、裙带关系”有着直接的关联。苏共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党内出现“一大批具有听话和圆滑特征的领导干部,而一大批有能力、富有正义感的人却被排挤在外。”[19]借鉴这些正反经验,党把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有鉴于此,十八大后习近平一再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明确要求执政骨干“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20]

执政党必须经常清除腐败这一致命顽症。腐败具有顽固性和世界普遍性特征。当今世界,几乎没有一个毫无腐败的政党。但执政党的腐败,必然造成持续不断的政治动荡和严重的政治危机。印度国大党1993年选举失利,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政之初提出的“廉洁政治”“口到而实不致”。世界上因腐败而自毁的党比比皆是。十八大后习近平一再告诫全党反腐败“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5]“总觉得不是燃眉之急的事,但恰恰是危亡之渐”;如果“正气上不来、邪气压不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迟早会出大问题”;[20]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等也鉴于此。[21]

执政党必须建立和巩固绝对纯洁可靠忠诚的军队。军队对政党统治具有决定性作用。2013年埃及穆兄会遭到反对派和部分民众反对时,军队不但不支持还逮捕了穆兄会的最高领导人,苏共领导人发动“8·19”政变也因军队倒向叶利钦而迫使苏共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美国军队表面上独立于政党之外,但实际上始终是执政党最有力的工具。执政党必须建立和巩固绝对纯洁可靠忠诚于自己的军队,没有军队作后盾,执政党就难以摆脱危机。十八大后,习近平要求“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要求军队对党必须“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22];做到“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允许干什么就坚决不干”,“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23]。并将此作为军队管党治军的重要内容。2014年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全军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24]等,都是对正反两方经验的积极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EB/OL].人民网.

[3]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0]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1]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N].学习时报,2008-09-08.

[14]习近平.借鉴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 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N].北京:人民日报,2013-04-21.

[1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N].人民日报,1997-09-12.

[17]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18]刘宗洪.国外政党兴衰对中国共产党的五大警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2).

[19]刘宗洪.优秀人才选拔机制决定政党前途[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2).

[20]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N].人民日报,2013-06-30.

[21]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3-12-27.

[22]习近平在广东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2-12-11.

[23]中央军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N].人民日报,2013-07-09.

[24]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N].人民日报,2014-11-02.

(责任编辑:徐国栋)

The Origin and Root of the CPC’s Self-discipline Theory

LEI LeiLEI Hou-li

(DisciplineInspectionCommissionofGui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Guiyang,Guizhou550002;GuizhouAcademyofSocialSciences,Guiyang,Guizhou550002,China)

Abstract:The CPC’s self-discipline theory originates from the think treasury of the Marxist theory on party building,flows along the Party’s tortuous development course of 95 years,roots itself in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of 5000 years,and is connected to the world’s wonderful civilization of party governance.It is the direct heritage of the Marxist theory on party building,the rational summarization of the Party’s experiences in self-management,the critical subl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lean government and traditional thought in managing officials,and the scientific learning from the world’s party governance culture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s.

Key words:CPC;self-discipline of the Party;origin;root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6)02-0118-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研究”(立项批准号:14ADJ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雷蕾(1989—),女,贵州道真人,贵州理工学院纪委干部,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雷厚礼(1952—),男,贵州道真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合作导师,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

[收稿日期]2016-02-20

猜你喜欢

根脉源流
《源流》前进
寻绎事物根脉 梳理文化源流 张崇琛
追迹上古三代,往探华夏根脉
源流2020年目录汇总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守护文化根脉 留住美丽乡愁——平顶山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纪实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水痘源流考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啸”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