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研究
2016-02-11黄新根
黄新根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31)
【民主·法治】
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研究
黄新根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南昌33003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随着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我们要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习总书记的讲话,彰显了反腐倡康的意义和价值目标,指明了新时期开展党风康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路径选择和基本走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反腐倡康工作的重要指南。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高强度、高频率的反腐措施,赢得了社会民众普遍的认可,但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反腐就有可能出现 “前腐后继”的现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反腐倡康工作的开展,就必须着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反腐败;党风康政建设;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的内在逻辑顺序是什么?从理论上讲,“不敢”、“不能”和“不想”,只要实现了其中任何一条,腐败就可以得到控制,但腐败得到控制的稳定性是不同的。在“不敢”条件下腐败得到控制的稳定性最差,一些官员不敢贪腐可能只是暂时的,一旦惩治腐败的力度稍有缓和,他们便会重操就业,甚至变本加厉地搞腐败。“不能”的状态更进一步,制度漏洞被堵住了,权力不能越轨了,腐败的机会降到了最低,官员们是“有想法,没办法”,想贪也贪不了。但制度建设不可能尽善尽美,更不可能一娥而就,绝大多数制度也都是现实需要的产物,往往不具备较好的超前性。所以一般情况下,反腐败制度有或大或小的漏洞,这是常态。因此,要想最大限度的遏制腐败,还得从人性入手,从人的欲望入手,断其腐败的念想,让官员“不想腐”,这才是腐败得到控制的最稳定状态,也是治理腐败的最高境界。“不敢、不能、不想”是一个力求标本兼治的过程,也是对反腐败工作的长期规划。
一、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营造“不敢腐”的社会氛围
严政肃纪为贪腐架起“高压线”,通上“高压电”,才能让党员干部心怀敬畏不敢腐。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坚决惩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对腐败分子“零容忍”,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1.严惩腐败要突出重点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突出重点任务,通过严厉惩治腐败,形成高压震慑,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使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也决不会放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言出必行、说到做到,以重拳反腐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关键看是否能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以猛药去病、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对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一查到底、严惩不贷、决不手软,对腐败分子要坚决查处。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要突出“严”,严格执行“八个决不允许”和“十严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实”,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党组和部门党组(党委)的主体责任,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突出“深”,深入推进作风转变,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突出“改”,大力简政放权,实施“数据铁笼”行动计划,坚决打掉寻租空间。要突出“管”,严管财政资金、存量资金、国有资产。要突出“明”,深化“制度+科技”的监管模式,确保公共资源公开透明交易。突出“惩”,严惩腐败行为,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要突出“勤”,勤勉敬业、善谋善为,大力整治庸政懒政怠政,确保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突出“法”,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依法用权。突出“建”,建立完善协同反腐机制,增强工作合力。[1]突出“通”,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挖案源,严厉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以“零容忍”的态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2.严惩腐败要常抓不懈
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惩治腐败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做到敢于追责;持之以恒整治“四风”要做到敢于较真;严厉惩治腐败要做到常抓不懈、零容忍、无禁区;推动改革创新要做到敢为人先。对于相关责任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识模糊、履行职责不力,导致所管辖地区和单位“四风”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突出、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都必须坚决查处,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对于整治“四风”方面,对当前中央整治“四风”的严厉态度认识仍不到位、不收手、不收敛的,对顶风违纪,仍然发生公款吃喝等行为的,要通过明察暗访、“三公”经费审计、查办案件、典型通报等有力手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腐败案件,无论涉及到什么职务、什么对象,都应该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绝不手软。腐败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和强度,才能杜绝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从众心态。
二、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打造“不能腐”的制度环境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让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腐”,必须从源头着手,从完善体制机制抓起,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着力构建一整套严格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打造“不能腐”的制度环境,从而降低腐败的发生率和成功率。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反腐倡廉建章立制,必须做好“破”和“立”两篇文章,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在体制机制构建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制度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在一些领域还存在制度缺位、滞后的问题,有的落实不到位,有的缺少针对性,有的可操作性不强,有的缺乏相应的制度配套措施,这些都与目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纵观发生的一系列腐败案件,很大程度是制度缺失、执行不力的结果,反映出反腐倡廉制度还不够健全,还存在漏洞和缺陷,一些腐败分子钻了空子,进出自由、无所顾忌。
打蛇要打七寸,治标更要治本。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查找体制机制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下大气力解决好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建设快马加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惩治预防腐败的有效体制机制,着力把制度的笼子扎实、扎严、扎牢、扎密,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制约,最大程度上减少因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导致的腐败,避免出现“牛栏关猫”现象,从制度根源上杜绝权力的滥用、防止腐败的形成和发生。实践证明,只有建立起一套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法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反腐败工作更加持久、更加有效,才能赢得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的最终胜利。[1]
2.强化反腐监督制度建设
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内部监督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化,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在目前的监督体系中,内部监督队伍缺乏横向监督权,对部分绝对权力所有者的监督出现真空地带,腐败的低成本、高收益,导致腐败现象频现。面对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要完善党内的横向监督,设置权力的高压线,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使权力所有者不敢碰触,形成有力震慑,营造“不敢腐”的氛围。
要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在反腐败外部监督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和舆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另外还必须严肃纪律、强化管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使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互结合,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三者的协调作用,着力构建“不能腐”的制度环境。当前我国在反腐监督制度建设方面,针对时弊、突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反腐监督制度体系,例如已逐步修订了相关准则和条例等监督制度,彻底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
要筑牢“不想腐”的思想根基,让党员领导干部“不想腐”,就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常修“为政之德”,常补理想信念之“钙”,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实践反复证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行动的精神动力,思想的“总开关”。一旦思想“总开关”出了问题,缺少自律意识,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系统都会随之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先进性、坚持理想信念,是党中央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在行使公权力时能自觉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限制自身私欲的膨胀,才能达到廉洁自律“不想腐”的目的。
1.深化党风康政宣传教育工作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是科学有效预防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推动其工作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的创新,着力构建经常化、网络化、基地化教育新格局,不断提升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深化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一要强化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道德防线的失守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要从思想源头上惩治预防腐败,就必须根除腐败产生的思想动因,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努力形成“不想腐”的自律机制。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就要做到党员领导干部包括广大普通公众在内的所有人在思想深处都对腐败形成“心理上的零容忍”,从内心思想深处厌恶腐败、痛恨腐败、抵制腐败,彻底根除“笑贫不笑贪”的错误观念。只有使“不想腐”成为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并升华为廉洁从政的政治操守,内化为遵纪守法的道德意识,转化为拒腐防变的能力,才能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根基。[2]
二要强化党风党纪和廉政法规教育。坚持以深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为重点,从腐败多发、易发的廉政风险点入手,不断创新廉政宣传载体和形式、畅通渠道;坚持领导带头示范、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加强党风廉政日常宣传教育,并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廉政警示教育深入基层、深入民心。深入开展党纪法规制度宣传教育,通过定期观看宣传教育片,印发大量画册、宣传纸以及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等有效方式,用活生生的事实触动灵魂,深入心扉,以直观形象的警示教育每个党员干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纪、国法、规则、制度等意识,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2.加强康政文化建设,挖掘本土康洁文化基因。
反腐倡廉,不仅要注重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审批事项,弥补现有政府职能履行中的漏洞;同时还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做好社会廉洁诚信教育,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也就是说,“不能腐”和“不想腐”两个任务必须同步进行,而不是先达到了“不能腐”再来考虑如何实现“不想腐”。鉴于此,未来我们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挖掘本土廉政文化特色和传统,在全社会长期深入开展“廉洁为荣,腐败为耻”的宣传教育,让廉政文化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培育廉洁自律价值理念,增强党员干部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关键是正确处理廉政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要引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立廉洁、诚信、勤俭、守法等思想观念,增强公众监督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抵制腐败的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的理论研究,清晰界定廉政文化的内涵、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为廉政实践提供理论遵循。要坚持重在建设,坚决摒弃形式主义,防止把廉政文化简单等同于廉政文艺或廉政景观,避免娱乐化、庸俗化倾向。要坚持廉洁教育与制度规范相结合,廉政理论与实践养成相统一,融入公民意识、城市精神和职业道德培育,不断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式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升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因此,深入挖掘古代廉政历史文化,对当下的廉政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南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南昌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廉洁文化基因,无论是从廉政思想、道德教化、制度建设以及优秀事迹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题材。要将南昌历史文化名人、乡规民约中的崇德、重礼、遵纪、守法等廉洁文化元素挖掘出来,发挥德治礼序、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例如:在地铁、公交站台、影院、机关、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或机构张贴宣传具有南昌特色的廉政公益广告、宣传片,以营造法治、诚信、公正的社会氛围。让人到了南昌,就能记住南昌的廉洁文化、深刻感受到南昌文化的魅力。
[1]王新民.扎紧制度笼子,让监督更有力[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01.22.
[2]郑平.从“不敢”到“不能”“不想”[J].求是,2014.9.
[责任编辑:钟晨]
D262.6
A
1672-4445(2016)03-0042-04
2016-04-06
黄新根(1977-),江西分宜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经济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