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佛教成语源流考辨五则

2016-02-11汤仕普

中国地震 2016年2期
关键词:神通凡夫俗人

汤仕普

( 1.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2.六盘水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

现有大型辞书收录的佛教成语,语不及源的情况还很普遍,对变体的收录亦存在诸多问题,总体上未能反映佛教成语生成与演化的全貌。在文化接触影响下产生的佛教成语,多数在形式和语义上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其演化的一般趋势表现为“佛词汉化”:带有宗教神秘文化色彩的语义特征在跨文化语境中逐渐消失,扩大了佛教成语的使用范围;以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和韵律特征的变体更受欢迎,形式上也逐渐汉化。整体上看,跨文化语境的使用导致佛教成语形式和语义产生变化,体现出佛教词汇要适应汉语习惯而不断发生变化,逐渐走出佛教文化狭小的范围而世俗化为汉语词汇系统共同的语言成分。本文以五条常用佛教成语为例,结合大型辞书收录情况从文化接触的角度考察其演化过程,对佛教词汇的生成与演化研究、大型辞书编纂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一、本来面目

《汉语大词典》:1.佛教语。指人本有的心性。亦省作“本面”。清李颙《学髓》:“水澄则珠自现,心澄则性自朗,故必以静坐为基……虚明寂定为本面。”2.原来的样子。宋苏轼《老人行》:“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明李贽《与周友山书》:“即日加冠畜发,复完本来面目。”……[1]

按:大型辞书如《辞源》[2]、《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3]所引最早书证、释义与《汉语大词典》大同小异。指不思是非善恶、毫无念想的人人皆有的不迷不悟之本心本性,即佛性。经中概作此解。此语最早见于唐代佛教撰述。《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唐大颠祖师注解《般若心经批注》卷 1:“若一人发真归源,穷理尽性,亲见本来面目,顿悟无生,便登彼岸。”(26,949a①)后世佛教文献尤其是禅宗典籍常见。如宋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 16:“僧问:‘如何是本来面目?’师闭目吐舌,又开目吐舌。”(51,329c)

因主观认识不同,禅林僧徒从不同角度对“本来面目”(即“佛性”)进行比喻,形成了不少形式迥异的同义成语或类成语:

本地风光。宋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

18:“才作是念,便是于心意识中,推出一座须弥山,一障障了道眼,不能明见本地风光、本来面目。”(47,888a)

本分事。后唐景霄纂《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14:“言答至也者,抄意。谓且据止持得恶事,不得恶法。是以且向上持本分事上,辨开迷之义。”(43,363c)

本分田地。宋绍隆等编《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10:“于中具金刚眼,向本分田地上承当,乃无可无不可。”(47,756c)

本来田地。宋集成等编《宏智禅师广录》卷 1:“本来田地无涯岸,极目寒光成一片。消息平沈佛也迷,机轮转侧谁能辨。”(48,12b)

本来人。宋宗晓编《四明尊者教行录》卷5:“法华云:‘劫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庄严所游乐。以苦行人即本来人,故离有无相;本来人即苦行人,故非生灭法。’”(46,901a)

本来事。宋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 12:“问:‘如何是本来事?’师曰:‘终不更问人。’”(51,296c)

自己本分。宋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17:“问:‘如何是学人自己本分事?’师曰:‘抛却真金拾瓦砾作么。’”(51,341a)

上述成语或类成语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基本局限于禅宗文化圈内部,这反映了禅宗宗师在启发学人或讨论禅理时随境任性的语言风格,从而形成了数量巨大且带有口语性质的同义成语。中土文化重文言的特征更倾向于使用来源较古的“本来面目”,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对其加以改造,最明显的表现是语义上淡化了带有宗教性质的神秘文化色彩,表义由隐含义向字面义转化,通常指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如宋苏轼《老人行》:“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明李贽《与周友山书》:“即日加冠畜发,复完本来面目。”《红楼梦》第五八回:“他这本来面目极好,倒别弄紧衬了。”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七》:“这一润色,留传固然留传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

需要指出的是,《汉语大词典》“本来面目”条谓“亦省作‘本面’”,值得商榷。我们怀疑“本来面目”与“本面”各有来源,但两者之间亲密的形义关系使“本面”受到“本来面目”的影响,产生了与“本来面目”佛教义相同的用法。佛经中,“本面”一词产生较早,指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与“本来面目”中土用法相同。如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 36《习相应品》:“如油中见像黑,则非本色。如五尺刀中,横观则面像广,纵观则面像长,则非本面。”(25,324c)失译附东晋录《卢至长者因缘经》卷 1:“复语左右:‘我今此身,如本身不?今我之面,如本面不?言语行来,长短相貌,为异不异?’傍人语言:‘汝故如本,与先不异。’”(14,822c)

宋以后,“本面”出现了“本来面目”佛教义的用法。如宋允堪述《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6:“像转从缘,喻所起方便通善恶也;本面不改,喻报色是定唯无记也。”(40,869b)这可能是《汉语大词典》误以为“本来面目”省作“本面”的主要依据。

二、装模作样

《汉语大词典》:故意做样子给人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他)外面虽是雷厉风行,装模作样,其实说到他的内情,只要有钱送给他,便万事全休的了。” ……亦作“装模做样”。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纪·景云元年》:“还有一等装模做样如泥塑、如木雕的五经。未尝不扫地。要知。要知。”……[1]

按:《汉语大词典》引书证较晚。佛教文献在唐代有“作模作样”一形,唐慧然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卷 1:“善知识!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作模作样。”(47,501a)唐慧然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卷 1:“真佛无形,真法无相,尔秖么幻化上头作模作样,设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并不是真佛。”(47,500a)宋悟明集《联灯会要》卷20:“我是修行人,打硬作模作样,恰似得道底人面孔,莫取次用心。”(79,172c)也作“做模做样”。宋智昭集《人天眼目》卷 1:“如有真正学人,便喝先拈出一个胶盆子,善知识,不辨是境,便上他境上做模做样(或作‘作摸作样’)。”(48,303a)“装模作样”是对佛教原型“作模作样”的局部改造。从词义和汉语发展的角度看,以“装”替换“作”具有三重意义:一是更能凸显整个结构表“不懂装懂”的语义特征,二是避免行文重复,三是使音韵更和谐(从“仄平仄仄”到“平平仄仄”)②,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中土及佛教文献均在明代以后才出现常用形式“装模作样”,还衍生了几个变体。

装模作样。明刘宗周《人谱类记》卷下:“俨然身列士班,装模作样,自谓我贵人也。”明真哲说、传我等编《古雪哲禅师语录》卷 8:“本来是个光棍子,为甚在世界中装模作样?”(28,343a)

妆模打样。明朱棣制《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卷29:“佛如来未现那三头六臂,却能拈起放筯,有时醉酒骂人还作礼。佛如来妆模打样,蓦鼻牵来祗是谁也,诸佛如来?”(178,877b)

做样妆模。明幻敏重编《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 3:“遂尔自肯动辙擎拳竖指,胡打乱喝,粗言厉语,做样妆模。”(29,583a)

妆模做样。清净挺著《阅经十二种》卷13:“尔之时,……待他老瞿昙妆模做样,放出一道白光,射东方小小国土,撒泥撒砂,堪作甚么。”(37,785c)

三、大显神通

《汉语大词典》:充分显示出奇的本领。《西游记》第八九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小说世界>》:“许多人渴望着‘旧文化小说’(这是上海报上说出来的名词)的出现,正不足为奇;‘旧文化小说’家之大显神通,也不足为怪。”[1]

按:《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3]较早书证引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卷九·成正觉品》:“佛告诸比丘:‘如来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现佛神通,游戏自在不可胜载,若欲说者穷劫不尽。’”比《汉语大词典》早,但亦未及源。此语源于早期汉译佛经,本或作“显神通”,始见西晋竺法护译《度世品经》卷 4:“菩萨游居有十事,何谓为十?其意游居具四意止;……显神通行开悟众生,解殊特根,善权方便;……是为菩萨十事游居。”(10,643c)又卷5:“兴显神通,劝化无量,利益众生,是为第六诸佛道业,为甚清净。”(10,648a)

四字形式最早作“大现神通”。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卷 39《憍陈如品》:“大王!闻瞿昙仙人大现神通,十二年中变作释身,并令释身作羝羊形,作千女根在释身耶?”(12,592b)亦作“广显神通”。唐昙旷《金刚般若经旨赞》卷 2:“前明依真随感而应,离往来相而现威仪,而未广显神通化用,巧便自在。诸胜惠行若无此者,亦不能起诸净威仪。”(85,106a)唐道氤集《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卷2:“又前明威仪实无去来,以显法身常住不动,而未广显神通化用巧便自在。”(85,46c)亦作“大展神通”。宋正受编《嘉泰普灯录》卷16:“山僧今日尽施三昧。大展神通。直得荡荡地绝丝毫。巍巍然无背面。犹觅他踪迹不得。”(79,393b)明朱棣制《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卷29:“佛如来,惟佛威力功德不可思议;佛如来,愿佛大展神通,悉令早得开悟也。”(180,255b)

现今常用形式“大显神通”相对晚出,首见于明代禅宗语录。明雪峰说、寂蕴编《入就瑞白禅师语录》卷 3:“今朝正是十五,处处喧天锣鼓。报道上元佳节,遍地灯球乱举。文殊大显神通,诸人切莫莽卤。”(26,761c)清慧升集、慧渠编、慧岱录《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卷 2:“铁脚铁脚,踏翻海底,掀倒山岳。龙来一拳,象来一脚,任尔大显神通,不出末后一着。”(37,795c)

“大显神通”能够广泛流传,得力于佛教宣扬的“佛神通”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道教仙神观念,即神仙无所不能的神化力量具有共通之处,因而在带有神话色彩的中土叙事中被广泛运用,这从词汇层面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土文明的互动融合。

四、海底捞针

《汉语大词典》:在大海底找针。喻极难找到。《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太老爷要拿这个人,只怕比‘海底捞针’还难。”清黄钧宰《金壶遯墨·归葬遗骸记》:“守翁谓:‘似此旷地,一望无际,何异海底捞针。’”[1]

按:《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3]所引最早书证为唐道世《法苑珠林·二三·惭愧篇·引证部》:“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早于《汉语大词典》所引。考此文,盖引姚秦竺佛念所译《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卷6《定意品》:“海水深广大,三百(本或作‘千’)三十六,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难得过于是。”(12,1047b)此佛教比喻后来(尤其在明代)凝炼不少成语变体形式,如:

海底摸金针。宋绍昙记《五家正宗赞》卷3:“逈然不换,标准即乖。向上事,海底摸金针。然妙挟正中拈出来,花簇簇锦簇簇。”(78,602c)

大海捞针。明德清阅《紫柏尊者全集》卷 17:“如是见者,大海捞针。万劫千生,劳筋苦骨。役心疲志,曾有何益。”(73,288c)

东海捞针。明祩宏着《云栖法汇》卷18:“钻马腹,入牛胎,地狱心酸实可哀。若还要得人身复,东海捞针慢打挨。”(33,115c)

入海寻针。明传我等编《古雪哲禅师语录》卷4:“逼人打七,大似牵牛上壁,将心觅心,何殊入海寻针。”(28,325b)

海底摸针。明文琇集《增集续传灯录》卷3:“原野秋阴,寒螀悉吟;枫林落叶,片片赤心;达磨顶门无骨,儿孙海底摸针。”(83,293a)

海底寻针。(元?)士惨编《云外云岫禅师语录》卷 1:“结足圆蒲,万仞崖头做梦。留心方册,大洋海底寻针。”(72,169a)

海内寻针。明孟称舜编《柳枝集·二郎收猪八戒》第二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恁?直耽搁到如今。”清妙印等录《永济融禅师语录》卷 1:“和尚慈悲为众,个个海内寻针,我今拾得,献与师尊。”(28,411b)

明以后至今以“海底捞针”为常。如:

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卷十八·刘元普双生贵子》:“民兵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

清福慧说、宗宏录《嵩山野竹禅师录》卷5:“婆子问:‘如何是佛?’师云:‘相好光明。’婆云:‘如何是真人?’师云:‘满口道不出。’婆云:‘如何是海底捞针?’师云:‘正好着力。’”(29,113b)

此外,中土文献还产生了“海中摸针、沧溟探针、水底捞针”等变体,详参《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3]。

五、凡夫俗子

《汉语大词典》:人世间的俗人。《红楼梦》第一○九回:“想必他到天上去了,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汉剧《宇宙锋》第二场:“我乃玉皇大帝之女,岂容你等凡夫俗子横行霸道!”欧阳山《三家巷》十六:“桃表姐已经升了仙,你还是一个凡夫俗子,你撵不上她。”[1]

按:《汉语大词典》书证未及源。不少汉语成语是组合两个同义双音词而成的,这类成语在溯源过程中要兼及两个双音词的来源,才能厘清其演变脉络。“凡夫俗子”由“凡夫”和“俗子”两个双音词组合形成,其中“凡夫”为佛教词汇,多指平庸之人、普通人。早见于东汉译经。③如后汉三藏支娄迦谶译《阿閦佛国经》卷2《佛般泥洹品》:“尔时,贤者舍利弗白佛言:‘如天中天所说、如我所知,当观其佛剎为阿罗汉剎、不为凡夫之剎也。所以者何?彼阿罗汉甚众多。’”(11,762c)后汉安玄译《法镜经》卷 1:“又复理家,在家修道者!若修贤夫之行,行不以凡夫之行,彼是贤夫之行也。”(12,16b)

“凡夫俗子”本作“凡夫俗人”,最早见于佛教撰述。隋吉藏撰《法华义疏》卷2《序品》:“问:‘凡夫俗人亦起塔,与今何异?’”(34,476b)隋智顗撰《净土十疑论》卷 1:“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47,80c)其中“俗人”与“凡夫”同义,中土固有词汇。《荀子·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后被佛教借用,多指佛教以外的俗世之人,语义略有不同,增加了佛教文化色彩。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阿阇世王经》卷 1:“大光明菩萨言:‘当持心,其智慧、其光明如佛,非俗人之所作,其意习光明无所不照。’”(15,390b)后汉支曜译《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卷1:“当此之时,我便化作佛身相,示诸种好,现于神足,经行空中,身出火水,令诸俗人、外智之士肃然而惊,乃知威神之化。”(15,456a)

从“凡夫俗人”到“凡夫俗子”,其间经历了“俗子”对“俗人”的替换。“俗子”亦佛教词汇。唐湛然述《法华文句记》卷7《释药草喻品》:“生公以云喻法,注家以云喻应,奈何道中天真而谢俗子,笃论其理何道俗哉!”(34,289a)唐牟融《题朱庆馀闲居》诗之一:“白丁门外远,俗子眼前无。”

明代以后新形式“凡夫俗子”得以通行,与汉语讲究韵律和谐相关。“凡夫俗人”其平仄格式为“平平仄平”,非成语典型格式,而“凡夫俗子”为“平平仄仄”是汉语成语典型的平仄格式,④两相比较,后者明显韵律和谐匀称,更符合汉语习惯。

注释:

① 本文所引佛经据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其中“26”、“949”、“a”分别表册数、页码、栏次,下同。

② 刘振前广泛调查与统计分析表明,汉语四字格成语平仄搭配“平平仄仄”使用频率最高。见刘振前《汉语四字格成语平仄搭配的对称性与认知》,《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③ 《汉语大词典》(1997:858)“凡夫”条最早书证引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委天下之重于凡夫之手,托废立之命于奸臣之口。”晚出。

④ 刘振前广泛调查与统计分析表明,汉语四字格成语平仄搭配“平平仄仄”使用频率最高。见刘振前《汉语四字格成语平仄搭配的对称性与认知》,《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神通凡夫俗人
做一个俗人
做一个俗人
某些教师
某些作家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神通扭不过大势至
拜佛
奇迹
活得累,全是因为“装”
陈思照:音乐可让两岸神通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