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探析
——以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冲击为背景

2016-02-11冯晓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政治工作系河北廊坊065000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潮马克思主义文化

冯晓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政治工作系,河北 廊坊 065000)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探析
——以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冲击为背景

冯晓阳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政治工作系,河北 廊坊 065000)

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凝聚人们的精神信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必须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多元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对马克思主义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明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批判,以此选择相应的路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强化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营造与马克思主义的内核相适应的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指导地位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一方面为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文化和科学技术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又遇到了与自我生存相关的深层困境和以文化多元化面貌出现的社会意识冲突难题[1]。意识形态不是价值中立的思想和观念体系,而是鲜明地代表一定阶级和社会群体的利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社会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以及世界文明的冲突,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情感需求和思想愿望呈现多元化趋势,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纷繁复杂的局面。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构建中国社会精神坐标的内在要求

当多种文化超越社会制度差别积极进行对话、交流时,西方国家也就把他们的思想价值观附着在科技和文化产品中,将西方价值观和文化渗透全球。因此构建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坐标,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指导

在西方社会思潮冲击下,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价值观念复杂化局面。不同价值观的对立与交锋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构成了威胁。西方社会思潮中,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等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主要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大肆鼓吹市场经济万能,将私有化、自由化推向极致,以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并将其影响力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政治领域,力图改变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民主社会主义则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图以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进而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普世价值凌驾于历史和民族的差异之上,片面强调“一般民主”“纯粹民主”“普世民主”和“永恒道德”等以淡化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其鲜明的、尖锐的政治指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这些社会思潮以不同的面目出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做论证,同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网络的出现则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成为西方意识形态进行价值输出的最有力工具,这就极容易干扰人们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判断和认知。在这种情况下,亟需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来整合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提高人们认知和鉴别各种意识形态的能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马克思主义是凝聚中国人民精神信仰的黏合剂

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生存意识的价值取向和民族道德伦理的思想向度,又是一个国家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内在驱动力和最大政治宗教之一;同时,又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张力和实现国家政治资本增值的文化源泉[2]。

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冲击着中国人民对信仰的坚守。一方面西方政治思潮冲击着由马克思主义主导的思想文化价值观,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人民的精神凝聚力逐渐弱化,使人们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难以上升为团体价值,进而难以形成高度统一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价值观和中国人民的精神信仰,精神纽带面临着分裂的危机;文化的消极影响扩展到政治领域,就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指导地位,从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强调“工具理性”而弱化“价值理性”的趋势,西方文化思潮越来越推崇重视实现某种目标的手段而忽视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从而出现意识形态在人们价值系统中的弱化,导致意识形态对社会个体的精神凝聚力下降,意识形态本身的“脱魅”现象日益严重。所以,把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解决人们对价值追求的冷淡与漠然难题,凝聚起中国人民的精神共识。

(三)马克思主义是统一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理性力量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进程也是人们追求利益和实现利益的过程。在社会实践中有一条内在的主轴发挥着导向作用,这一主轴就是占主体地位的人民群众的动机[3],这种动机恰恰是使一个民族积极行动起来和引起社会历史变迁的持久动力。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动力因子。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整合人们的活动动机,以马克思主义扩大社会认同,增进思想共识,将党的执政为民理念与个人的职业、生活理想统一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勾勒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潮流相契合的图景,用共同的价值理想提升人们的不同价值追求,把个人利益需求提升到为共同的社会发展目标而奋斗的高度,将实现个人价值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置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另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一经确立就要用来指导人们改造现实的实践活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们的实践是其内在要求,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帮助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理性分析,对社会现象作出正确判断,对社会矛盾进行辨证认识,以其理性权威正确指导人们改造现实的实践活动来降低西方政治思潮对人们的影响;并为人们提供价值导向、行动指南和社会规范,指明实现目标的现实途径,构成主导社会运行的规则,以其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性权威,成为统一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理性力量。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由于西方社会思潮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地以非政治性面目出现,造成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在多个领域出现并产生影响,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面临着更多挑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

首先,解读马克思主义要以其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准,不能回避对社会生活本质的界定,在发现问题和透视矛盾时,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对我国的四个“全面推进”作出辩证和历史的分析与解读,突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其次,马克思主义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思想观念体系,包含了人类解放的理想,那就是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以,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实现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要彰显马克思主义在人们认识世界、养成正确思维方式和完善自身人格上的工具性功能,成为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最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还体现在其对于其他社会思潮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在形成过程中辩证对待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流派,当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性和包容的理论品质要继续体现在其评价其他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时所体现的科学理论思维和正确价值导向,即一方面要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另一方面又要辩证对待其他社会思潮,积极吸收其他社会思潮精华内容,又抵制其挑战社会制度、危害社会进步和人们价值认知的糟粕内容,进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与价值观导向功能。

(二)明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明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充分把握信息化时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之间出现的一体化趋势,对社会运行的各个层面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指导,在物质、制度、精神或观念等多个层面递进发挥作用。

在物质发展领域,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层面,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唯物历史观的分析,阐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运行机制。在制度层面,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范式和运行模式在人际关系、公共事务中进行制度安排,影响社会活动、社会各领域运行机制与组织方式。在精神和观念领域,通过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常识等途径引导经验性文化,提高意识、观念、心理和理论等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特性。总之,通过在社会各层面和领域合理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内容体系和恰当的方式进行对社会生活进行引导,是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力并奠定其指导地位的必要选择。

(三)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其他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批判和吸收,需要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机制,尊重文化领域的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回答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面临的新课题。要夯实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支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的前提下,把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筛选、加工、整合到马克思主义体系中,让人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自身利益的反映,并找到身份上的认同感和思想上的归属感。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其他文化和社会思潮的积极内容时,在途径上要多样化、具体化,在文化之间的具体交往和实践活动中,要寻求和建立合作机制,求同存异,达到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三、以创新思维探索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路径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突破以政治手段保证意识形态安全的惯性思维,以开放的思维看待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碰撞的新常态,从战略层面应对和思考问题并选择有效路径。

(一)创新理论样式,提高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

发现并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不能仅是宏观视域理论的与时俱进,更为紧迫的任务是拓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野,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微观理论资源,以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实践的文化精神为引领,形成根植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的独特理论视角,用马克思主义对具体历史和社会现状进行丰富的、鲜活的分析,把其对于社会和历史的规律性认识与方法论内在统一于对这些微观领域的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彰显于细节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和细微化。

与时俱进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表现在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扩充,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去解释和回答。要把发现问题和回应问题作为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在对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关注和回答现实问题中增强理论的科学性。在学理层面对新的话语体系进行梳理和论证,使得马克思主义在逻辑上更加严密,在思想上更有说服力,在精神上更符合现实党情、国情和世情的要求,从而能够满足社会发展中更深层次的理念发展需求。

(二)注意工作转型,强化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鲜活政治教育的内容。政治教育遵循时效性原则,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发展形势,对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进行分析,以增强人们化解矛盾的能力,使人民群众认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和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政治教育还要建构层次上逐渐深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们的精神信仰,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性和批判性。马克思主义是形式和内容的具体的统一,需要政治教育彰显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乃至形式逻辑上的魅力,在阐释马克思主义时紧密联系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的现实依据,增强论证的科学性,紧贴内容的具体性。增强政治教育的批判性,要从利益分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的现实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矛盾产生的主客观根源,分析不同社会矛盾所形成的价值观背景,使政治教育在应对不断产生新矛盾和新问题的挑战中,对社会问题做出辩证的肯定或批判,并指明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价值趋向,使马克思主义统一在对社会矛盾的解释而非遮蔽上,明晰马克思主义对解决社会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三)营造文化环境,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

要通过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实现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兼容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弘扬正气、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共生状态下,要拓宽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的视野,注意比较、分析、鉴别西方文化产品的价值指向性,又要注意吸收、借鉴一切优秀民族精神产品的积极成分,为我所用。

要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生活意义。强化马克思主义本来具有的反映人类进步的文化理念,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表达语言,并以这一创新为着力点,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表达向生活语言转化,实现政治领域向生活领域的拓展。努力提升日常生活话语中能够体现社会进步的智和意的生活性情感表达,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范围。注重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融入到文化产品和文化形式中,把各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成符合大众接受规律的文化形式,贴近人们的接受习惯,增加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解决人们遇到的与自我生存相关的深层困境和以文化多元化面貌出现的社会意识冲突难题,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地位,彰显马克思主义鼓舞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力量,不断创新,多维度、多方面地建构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坐标,维护我国制度的安全。

[1]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

[2]姜安.意识形态与外交博弈——兼论中美关系的政治文化逻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2(前言).

[3]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9.

A811.2

A

1009-0169(2016)02-0029-04

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执政条件下我党意识形态建构的基本经验研究”(20150303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冯晓阳(1982-),女,河北临漳县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政治工作系讲师、南开大学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任芃朴

【干部教育】

猜你喜欢

思潮马克思主义文化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