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评价

2016-02-10杨蓉凌喜凤赵新彦冯骑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6年4期
关键词:硫化氢职业病粉尘

杨蓉,凌喜凤,赵新彦,冯骑

(成都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评价

杨蓉,凌喜凤,赵新彦,冯骑

(成都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目的:确定、分析和评价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措施。方法:采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氨、硫化氢、甲硫醇、氯化氢、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氟化氢、一氧化碳、重金属、有机类(二噁英类、呋喃、多氯联苯、多环芳香烃、氯苯和氯酚等)、高温、噪声、生物有害因素等。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且较为复杂,应采取工程防护、个体防护、应急防护、密闭空间作业防护、职业卫生管理等各项措施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垃圾焚烧;发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

随着近年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也随之快速增长。但垃圾卫生填埋时产生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度大、卫生填埋占地面积大、不能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而垃圾焚烧发电可解决垃圾填埋处理带来的占地、二次污染等问题,同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但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可以产生众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防护措施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不力,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可造成威胁。本文对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对生产工艺、设备布局、主要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以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

1.2 方法

采用工程分析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等方法分析项目工程情况、岗位分布、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原辅材料、设备布局等技术资料,依据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GBZ/T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3]、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规范》[4]、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5]、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6]、GBZ/T16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7]、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8]、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9]等技术规范、标准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确定、检测、分析与评价。

2 结果

2.1 工程分析

2.1.1 基本情况

该发电厂设计垃圾处理量为400000t/a,1200t/d;设计年发电量为1.743×108kWh。其生产区由综合主厂房、烟囱、高架桥、汽机事故油池、渗滤液调节池等组成。工人50人,三班两运转,每班12h。

2.1.2 原辅材料与设备

主要原材料为某市居民生活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社会垃圾。主要辅料为垃圾点火燃烧使用的天然气,烟气净化使用的活性炭、消石灰粉(氢氧化钙),化学水处理使用的30%氢氧化钠、30%盐酸、磷酸三钠、次氯酸钠、聚合氯化铝、氨液、聚合磷酸盐、亚硫酸氢钠,飞灰稳定使用的水泥、螯合剂,渗沥液处理使用的三氯化铁、消泡剂等。主要设备有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各类风机、活性炭仓、石灰仓、灰仓、水泥仓、各类输送机、除渣机、斗式提升机、渣吊起重机、点火燃烧器、冷却塔等。

2.1.3 生产工艺

垃圾抓斗吊将垃圾送入焚烧炉进行焚烧,产生的热量经余热锅炉回收后,产生过热蒸汽用于汽轮机发电。废气经烟气净化系统脱酸、除尘、去除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后排入大气。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除铁后由汽车送填埋场处置。烟气净化系统收集的飞灰经稳定化处理后运填埋场安全填埋。垃圾渗滤液在处理后排市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产生的沼气喷入焚烧炉内燃烧。

2.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

根据该厂存在与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接触情况、危害程度及其健康影响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主要因素为氨、硫化氢、甲硫醇、氯化氢、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氟化氢、一氧化碳、重金属、有机类(二噁英类、呋喃、多氯联苯、多环芳香烃、氯苯和氯酚等)、甲烷、高温、噪声、工频电场、氢氧化钠、盐酸、六氟化硫、氟化物、二氧化氯、氯气、二氧化碳、丙烯酰胺、其它粉尘(烟尘、飞灰尘)、病原微生物等。各岗位接触情况见表1。

表1 各岗位接触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序号工种/岗位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1巡检工氯化氢、氟化氢、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重金属、有机类、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烷、噪声、工频电场、高温、其它粉尘等2值长氨、硫化氢等3地表水及化学水处理工噪声、盐酸、氢氧化钠、二氧化氯、氯气、氨等4渗滤液处理工噪声、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烷、一氧化碳、氨等5地磅房操作工、卸料大厅操作工氨、硫化氢、甲硫醇、病原微生物等6垃圾吊操作员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烷、生物污染等7渣吊操作员酸性气体、重金属、有机物、其它粉尘等8维修工巡检和维修生产设备时接触氯化氢、氟化氢、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有机物、重金属、噪声、高温、其它粉尘等9电仪检修工巡检和维修生产设备时接触氯化氢、氟化氢、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有机物、重金属、噪声、高温、其它粉尘、工频电磁场等10保洁员(委外)氯化氢、氟化氢、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重金属、有机类、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烷、噪声、工频电场、高温、其它粉尘等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3.1 化学因素与粉尘检测结果 见表2。

上述各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2.3.2 噪声检测结果

共计工作场所105个噪声检测点,其中16个点噪声强度测定平均值超过85dB(A),主要集中在渗沥液处理用房的风机室,主厂房的空压机房,焚烧间的二次风机、一次风机,飞灰稳定区的罗茨风机,汽机间的1#气轮机、2#气轮机、3.5m夹层低压加热器、轴风加热器、给水泵、凝汽器、0m 给水阀、输水箱等。

表2 化学因素与粉尘检测结果

检测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C⁃TWA(mg/m3)C⁃STEL/C⁃15min(mg/m3)C⁃MC(mg/m3)检测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C⁃TWA(mg/m3)C⁃STEL/C⁃15min(mg/m3)C⁃MC(mg/m3)巡检工值长渣吊操作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汞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粉尘氨硫化氢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汞铅及其化合物0.20.0580.5//0.020.0052<0.0007<0.0134.871.16/0.0124.08//0.0880.0080.60.1591.1//0.0630.011<0.0007<0.0139.331.74/0.0154.83//0.1730.009///2.050.012//////<0.53//<0.500.003//渣吊操作员保洁员(渣坑清渣)垃圾吊操作员卸料大厅操作工地磅房操作工渗滤液处理工维修工化验员镍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其它粉尘汞氨硫化氢氨硫化氢氨硫化氢氨硫化氢锰及其化合物电焊烟尘硫酸<0.013<0.00070.0006<0.0007<0.0131.020.0010.41/0.32/0.32/0.1/<0.0040.140.41<0.013<0.00070.0056<0.0007<0.0138.670.010.98/0.69/0.79/2.28/<0.0042.331.64////////<0.53/<0.53/<0.53/<0.53///

该厂主要巡检工种为中央控制室巡检工、渗沥液处理运行工及地表水/化学水处理运行工,根据其巡检路线、工作地点及值班地点,结合各地点停留时间计算其8h连续等效A声级,检测结果渗沥液处理运行工8h等效A声级超过85dB(A)职业接触限值。

2.4 防护措施调查

该厂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人采取中控室监控、巡检及就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机会。

2.4.1 化学因素防护

2.4.1.1 垃圾卸料大厅、垃圾仓:采取相对封闭,工人远程操控进行垃圾投料,风机吸风使垃圾仓及渗沥液收集池成为微负压区域等措施。

2.4.1.2 二噁英类物质、酸性气体及重金属:采用“3T”[即维持炉内高温(Temperature);延长气体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Time);加强炉内湍动,促进空气扩散、混合(Turbulence)]技术抑制二噁英类物质;采用烟气净化系统(烟气冷却塔+消石灰粉喷入+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处理干法烟气净化工艺)等措施去除酸性气体(SOx、HCl、HF)、二噁英等有机物、重金属、烟尘等。

2.4.1.3 通风设施:焚烧间、烟气净化间、汽机系统、飞灰稳定间采取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渣坑、泵房加药间、机修间、库房均设轴流风机排风;垃圾渗滤液收集室内设排臭风机将产生的臭气污染物引入到垃圾仓,通过一次风机吸入焚烧炉燃烧、分解。

2.4.2 粉尘防护

采用活性碳、水泥、石灰等主要物料存储及输送均为密闭形式;活性炭贮仓、石灰贮仓、飞灰贮仓、水泥贮仓均设置除尘机组;焚烧炉、余热锅炉、反应塔和布袋除尘器采用负压工作方式;飞灰稳定站物料运输设备均自带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直接排至埋刮板输送机等措施。

2.4.3 噪声防护

风机室、脱水间、综合泵房、加压泵房、渣吊及垃圾吊控制室单独布置;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进口、点火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风机进口、余热锅炉汽包点火排汽管道、空调送回风总管设消声器;烟道、风道凡与设备连接处均采用软连接,振动输渣机等设备基础装设弹簧减振装置;锅炉送风机、引风机设隔音保温层,汽轮机外壳装设隔音罩等措施。

3 讨论

3.1 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具有不确定性,而垃圾焚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与垃圾成分有明确关系,也具有不确定性。该厂生产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氢、氟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汞、氯化汞、氯气、可溶性镍化合物、镍及难溶性镍化合物等为高毒物质,镉及其化合物、镍化合物、羰基镍、多环芳香烃、二噁英类、硫酸均为人类确认致癌物,铅的无机化合物为可能人类致癌物,铅、金属镍、呋喃、电焊烟尘为可疑人类致癌物;酸碱及氨液均可致化学灼伤。其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较复杂且危害较大,虽然其工作模式可减少接触时间,也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现场检测结果化学因素及粉尘浓度均未超过国家接触限值,但二噁英等物质未能检测,在检维修过程或意外泄露的情况下仍存在风险,可能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对致癌物质防治原则是尽可能保持最低接触水平。该厂应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工程防护、个体防护、应急防护、密闭空间作业防护、职业卫生管理等各项措施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3.2 该项目渣吊控制室、垃圾吊控制室为定点作业,每班工作时间较长及人员停留时间较长,特别是渣吊控制室设置于焚烧间区域,控制室门外即为设备区,而控制室内通风较差,该厂应加强对上述场所的危害防控。此外在设备区、渣坑及飞灰坑装料区均有外协保洁员定时保持区域清洁,所处环境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但其仅佩戴纱布口罩,该厂应加强外委保洁员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

3.3 该项目生活垃圾及渗沥液中均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霉菌等生物有害因素。据报道,在垃圾中有检出埃希菌、志贺菌、沙门氏菌、粪链球菌、HBsAg等[10-11],而国内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微生物指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2],可见该厂的生物有害因素防护应引起足够重视。

[1] GBZ1—2002,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S].

[2] GBZ/T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S].

[3] 国卫疾控发[2015]92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S].

[4]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S].

[5] 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S].

[6] 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S].

[7] GBZ/T16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S].

[8]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9]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S].

[10] 王海岩,季雪驼,刘波.等.大连市有机垃圾中大肠菌群含量变化[J].环境保护科学,2000,26(101):32-33.

[11] 伍碧雯,陈思东,杨翌,等.广州市生活垃圾的污染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2):121-122.

[12] 姚建华,吴建兰.垃圾焚烧发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61-2463.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on a Certa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Plant

YANG Rong, LING Xifeng, ZHAO Xinyan, FENG Qi

(ChengduRailwayBureau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hengdu610081,China)

Objective To clear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in certa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plant in order to analyze hazard degre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equipment on occupational hazard control.Method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by engineering analysis,occupational health field investigation, occupational health detection methods.Results The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that exist in this plant are ammonia,H2S, methylmercaptan, HCl, SOx, NOx, HF, CO, heavy metals, organic substances, high temperature, noise and biological harmful factors,etc.Conclusion The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in this plant are complicated.The protective measures of engineering, individual protection, emergency, airtight space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should be taken to protect laborers health.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plant;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2016-08-03;

2016-08-09

杨蓉(1972—),女,辽宁抚顺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2095-1671(2016)04-0193-05

R13

B

猜你喜欢

硫化氢职业病粉尘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沥青中硫化氢脱除工艺研究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人人都有职业病
粉尘大战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父亲的职业病
光散射法粉尘仪在超低排放的应用
硫化氢脱除镍钻溶液中锌杂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