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视阈下邓小平的重要贡献述评

2016-02-10文建龙阮笑萌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文建龙 阮笑萌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中国梦视阈下邓小平的重要贡献述评

文建龙 阮笑萌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邓小平一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展开的。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内容,找准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结合新的时代形势绘制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动力,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模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灿烂的前景。

中国梦;邓小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贡献

从公开出版的文献看,邓小平并没有明确提到“中国梦”这个概念。但是,考察邓小平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会发现,都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展开的。新中国成立以前,邓小平主要是为了中国的独立解放事业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特别是党的八大以后,他成为党中央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并积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积极倡导改革开放,积极追赶西方发达国家,逐渐使中国人民的生活好了起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幅上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灿烂的前景。

一、邓小平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内容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一代又一代地接力奋斗。早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把“消除内乱”,“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1]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45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提出要“建立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和富强的新中国。”[2]这表明,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已经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内涵。1949年10月,新中国的建立,表明中国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已经完成。紧接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之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党中央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奋斗目标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从“富强、民主、文明、统一”四个维度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复兴奋斗目标的内容。

(一)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富强梦

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的梦想。在毛泽东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中就包含了要使国家繁荣富强的内容。毛泽东曾多次谈及这个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富强梦的内涵。之所以这样说,在于邓小平充分阐述了实现这个富强梦的具体步骤,从而使这个富强梦的内涵更为明确和丰富。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富强的。在他看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富强起来。所以,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3]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要比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经济发展得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就相应地更加强盛一些。”[4]邓小平的这些论述显然是深刻的,但是很难说是有新意的,因为这些意思,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都表述或阐述过。在丰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富强梦内涵方面,主要是邓小平提出了“两步走”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有别于毛泽东当年的想法和设计。但是,邓小平的“两步走”、“三步走”战略的提出,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毛泽东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富强梦内涵的进一步丰富。

(二)强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主梦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把民主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追求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强调“人民民主专政”,使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现实。但是,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有过曲折,特别是在“文革”时期,这种曲折尤为突出。“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论断。他认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所以,他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5]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在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他把实现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制化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他强调民主法制建设,主张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6]按照邓小平的设想,是要把我国最终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高度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显然,邓小平的这些见解,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思想,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主梦的内涵。

(三)提出并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并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把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片面理解为钢产量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等。正是由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存在误区,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较少提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等问题。其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而且必须是全方位的,它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富强、政治上的民主,还应该包括精神上、道德上的文明。对此,邓小平是有深刻认识的。所以,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宏伟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7]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深刻论述。他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8]邓小平的这些提法和论述及其所包含的思想,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里是很难看到的。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中国共产党很少从文明建设的角度去思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足以表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思想,丰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内容。

(四)设计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祖国统一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必然内在地包括实现祖国统一的内容,因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在地包含了祖国统一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都明确表示: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在台湾回归祖国问题上,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经殚精竭虑,做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曾多次表示争取用和平手段解放台湾。周恩来说:“如果台湾能够和平解放,那么,对于我们国家,对于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对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都将是最为有利的。”[9]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理论,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祖国统一梦的丰富和发展。按照邓小平的想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祖国统一梦,就是要实现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基础。

二、邓小平找准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

邓小平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放在世界发展变化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理论探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准了历史方位。

(一)明确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所处阶段的认识不能算是清醒、全面的。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曾经错误地认为,我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当时中国很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都超越了阶段,致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了严重挫折,教训非常深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和判断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力图做到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历史阶段,得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结论。1987年3月15日,邓小平对党中央关于党的十三大报告打算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依据的设想作了充分肯定。此后,邓小平多次明确指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认为中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虽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不是邓小平的独创,但他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就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明确的基本国情的定位,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确立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找到了坚实、牢固而可靠的立足点。

(二)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准确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明确世界形势的基本走向,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研判。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都会打起来,因而花费了很大精力从事国防军事建设,而没有一心一意把工作重心放在国家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上。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并认为和平与发展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意义。”[10]邓小平的这一科学判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问题学说,为我国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正是基于邓小平的这种科学判断,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点,从而保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邓小平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只有在这种现实背景中开拓前进,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国际定位。显然,这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邓小平绘制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思考比较多的问题。最初他提出过“两步走”发展战略,后来又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其实就是一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一)邓小平“两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在新中国历史上,“两步走”的战略设想,最早是毛泽东在1963年8、9月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进行修改时提出的。他当时的设想是:“第一步,搞十五年,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再用十五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11]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宣布了这个设想。他说:为了实现现代化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党中央集体领导的核心,他提出了一个与毛泽东当年不太一样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大致上说,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和步骤,这就是邓小平设想的“两步走”。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中国到20世纪末“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13]1982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时表示:中国在本世纪末“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4]这里,其实已经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第一步;再用30-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是第二步。此后他多次谈到过这个“两步走”战略。

(二)邓小平“两步走”发展战略到“三步走”战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邓小平将他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发展到了“三步走”。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不断探索的结果。1987年,邓小平正式形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年的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15]这就是邓小平提出的完整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邓小平的设想和思路,到2000年,我国其实已经顺利地实现了第一、二步战略目标。诚然,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战略,只是对“第三步”作了一个大致的构想。但不管怎么说,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宏伟蓝图。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后来就是按照他设计的这个宏伟蓝图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前进的。进入新世纪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战略又进行了详尽设计和规划,将之又分成三步走,即“小三步走。”[16]“小三步走”当然也是邓小平“三步走”内容的进一步具体化和精细化。今天,我们常常谈到的“两个一百年”,其实还是秉承当年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思路的结果,因为“两个一百年”只是邓小平当年提出的第三步走战略的两个时间分界点而已。

四、邓小平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动力

要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需要探索发展动力。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并认为正是它们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但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由于受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以及党对基本国情的判断失误等原因,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没有转移到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上来。可以这样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没有完全解决好发展动力的问题。“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我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解决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问题。

(一)邓小平积极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动力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在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他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7]他认为,要大力改革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兴利除弊。而对于其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他主张要坚持。所以,他说:“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18]就经济体制而言,邓小平指出:“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19]“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20]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积极倡导和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经济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邓小平看来,改革应该是全面的,在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开展起来。他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的改革。他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21]邓小平指出这些弊端,目的是要革除它们。他曾感慨地说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的政治体制“是从苏联来的”,“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22]显然,在邓小平看来,这种情况是必须解决的。如何解决呢?答案就是改革。邓小平说:“不改革就没有路。”[23]“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24]在这里,邓小平其实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动力。

(二)邓小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动力的基本观点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随之不断上升。这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综合国力得以增强的重要渠道,无可置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动力的基本观点包括:第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指出:“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25]“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26]显然,在邓小平眼中,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命运极为关键。第二,中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邓小平说:“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2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8]第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是把改革当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来看待的,所以,他说:“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29]第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说:“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30]所谓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也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这必然会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基本制度,因为它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因此,在我国进行改革,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第五,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深化改革。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离开党的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会走邪路。

五、邓小平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模式

(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必须取得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否则,就谈不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收入,改善国民生活状况,推进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军事、外交等全方位的进步和发展。这样,才能提升中国的地位,才能使中国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熟知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这样的教训:落后就要被挨打,就要被别人侵略。虽然,国际社会一些正义的团体不断呼吁建立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和世界秩序,但事实上,在金融资本横行、资本主义大行其道并充斥全球的今天,丛林法则无处不在。这就决定了“落后就要被挨打,就要被别人侵略”是一个闪烁真理光芒的命题。因此,中国如果想不受帝国主义的侮辱和欺凌,就必须要强大起来。怎么变强大呢?首先要在经济上强大起来。一个国家经济的强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其他领域的强大与否。唯有经济强大了,才能改变落后面貌,才能有实力发展科技、发展军事、加强国防建设等,才能在外交场合说话有分量。可见,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发展。而要发展经济,自然需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模式。事实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就无时无刻不在呼唤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二)邓小平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邓小平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不断探索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对市场经济作了论述,“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31]此后,他多次论及市场经济。1985年10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2]1990年底,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33]1992年初,他特别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4]可以说,邓小平为探索中国发展的经济模式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论述,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重要影响。党的十四大确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是根据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论述而作出的。显然,这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开放以及各种政策理念,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值得指出的是,在邓小平的话语体系里,从公开出版的有关邓小平社会活动的文献里,没有证据表明邓小平明确提到过“中国梦”这三个字。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却是邓小平终生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目标。为此,邓小平可谓奉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他所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统一”的奋斗目标,所把握的历史方位,所精心绘制的宏伟蓝图,所找到的发展动力,所确立的经济模式等,将不断激励我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77-78.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5.

[3][10][15][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2][33][3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96、226、148、149、327、128、237、368、131、368、65、113、138、134、148、364、373.

[4][5][6][8][13][14][17][18][3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1、168、146、367、237、416-417、150、133、236.

[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5.

[9]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0.

[1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47.

[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3.

[1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13-414.

责任编辑:马树勋

D641

A

1671-2994(2016)05-0032-05

2016-05-13

文建龙(1968-),男,湖南东安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与党建。阮笑萌(1990-),女,山东济南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