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我市中小学推进“生命教育”的建议
2016-02-10吕晓文合肥市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31
吕晓文(合肥市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31)
关于在我市中小学推进“生命教育”的建议
吕晓文
(合肥市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31)
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社会性的思考课题,就是我们的社会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着系统性的疏漏。从学校角度检讨,就是我们的中小学在这方面存在着基础性的疏漏,即只在环节上重视了安全问题的表层应对,而在系统上则轻视了安全观念的深层教育。
一、悬空式“安全教育”遭遇困境
1.理论上基石不稳。安全教育应归属生命教育体系中的表层环节,但由于现实中安全教育重表不重里,悬空式孤立展开,脱离了学理支撑,也就脱离了安全教育的原点,便难以让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心理认同,难以让学生激活安全教育的自觉主动,难以让学生扭转“要我安全”的思维定势,更难以让学生确立“我要安全”的安全理念。
2.实践上事倍功半。我市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视,工作力度可谓空前,但一些学生因压力重重,或动辄离家要出走,或自杀轻生求解脱,漠视生命安全的现象屡见不鲜。安全教育的社会效果则更难尽如人意,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就是佐证,其亲历者无不经受过学校安全教育。
二、基础式“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为了环节上安全问题的表层应对更加有效,有必要更加重视系统上安全观念的深层教育,国内已有地方先行一步,让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为此,建议在我市中小学推进公共安全教育里面最基础的一环——生命教育。做法要点如下:
1.系列专题铺展生命教育。开阔视野,全方位开发出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感恩教育、青春期教育、网络交友教育、禁毒防艾教育等专题,分年龄段多视角铺展生命教育,启蒙生命意识,灌输生命理念,探讨生命伦理,知晓生命责任,创造生命价值。
2.多门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理念至上,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多门学科,尤其边缘学科(心理辅导课、思想政治课、班会课)。挖掘学科里蕴涵的显性或隐性的生命教育内容,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思考与生命有关的问题;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现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生命品质。
3.班级管理渗透生命教育。无为而治,日常管理倡导放手学生,有教无类,通过细节给予每个学生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赏识、一份宽容,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营造关怀生命成长的班级环境和校园文化。
4.课外活动渗透生命教育。多样体验,视频观看或现场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敬老院、安宁病房、殡仪馆,结合剖析学生轻生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奥秘,感受生命的喜悦,体验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尊严,懂得生命的意义。
责任编辑:马俊
作者简介:吕晓文,合肥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