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合肥“调转促”的四个着力点
2016-02-10江浩合肥市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31
江浩(合肥市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31)
加快合肥“调转促”的四个着力点
江浩
(合肥市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31)
“十三五”时期是合肥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认真贯彻五大发展新理念,坚持走“创新、转型、升级”之路,持续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继续当好全省“三个排头兵”。
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聚合创新要素。聚合创新资源、品牌、成果等要素,加速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制造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院、北大未名生物医药院、中科院技术创新院、农科院安全食品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使之尽快实现人才培养引进、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培育转化、质量检测评定、产品设计服务、公共计算平台、产业发展智库等功能,成为新兴产业培育、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引擎、具有国际影响的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
2.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新兴产业,重点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新能源四大基地,使之成为我市支柱产业。
3.聚集未来潜在高成长行业。依托合肥先进制造业大量市场需求,展望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培育未来网、3D打印、服务业机器人、传感器、数控机床、燃气轮机、无人驾驶、智能穿戴设备等产业,发展智能电网、无线经济。
二、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持续增加有效投入
1.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引进银行和风投公司等,加速建设金融服务后台,发展服务业集聚区;复制自贸区政策,推进仓储、包装、运输等物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发展跨境电商,利用DT分析技术定点扶持商贸企业走出安徽、融入世界,鼓励商贸企业走向县城农村;发挥合肥土地空间优势开展与上海市合作,大力发展医疗保健、养老和旅游服务业。
2.把现代农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围绕着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现代化特大城市需求,发展都市型农业、绿色养殖业、特色种植业、休闲观光型农业;建立合肥农产品质量追诉系统,提升当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安全、营养、可依赖的正面感知,扩大当地食品的市场份额;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投入力度,发展当地特色、绿色食品业。
3.以发展工业4.0思路,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提升传统工业的智能化水平,按照“智能+互联”的思路发展智能家居,按照“产品+服务”的思路从经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经营用户为中心,按照“互联网+”思维规划极致体验的智能产品和服务。促进产业集聚,打造世界一流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构建汽车、叉车、挖掘机、液压机、轨道车辆等车辆产业集群发展。加大对人的能力升级的投入,学习德国人的严谨、精益求精以及实用主义态度,培育专注、坚持、精准、务实的工匠精神,让合肥制造业走向世界。
三、努力实践“平台战略”,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
1.开辟产业培育新路径的平台。借鉴浙江“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的做法,建设合肥的特色小镇、小区,如“呼叫小镇”、“数据小镇”、“互联网村”、“创客小区”、“众创空间”等。在产业选择上,突出每个小镇、小区的个性化特色,主要围绕某一种新兴产业,如高等教育、互联网金融、文化创意、工业设计、云计算、大数据、生物科技、健康服务、总部经济、信息经济等以智力劳动为主的新经济形态。在环境选择上,可在合肥市和巢湖市城市周边或巢湖沿岸的12个乡镇,或者在城市内相对独立的街区、社区,选择面积在1至3平方公里左右区域来建设特色小镇、小区。建设过程中,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最终建设成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4A级景区标准建设。
2.运用跨界思维,探索互联网3.0。引领平台经济发展,建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产业互联网等新业态,实现从经济互联网(+互联网)走向互联网经济(互联网+),从跟随客户走向引导客户,从创造供给走向创造需求,从扩大产能走向创造价值。如建设无线城市,让每辆汽车、每个机械、每台车床、工业设计都连到互联网,让我们每个人的脉搏、血压、运动量每一天情况都能够记录到互联网上,发展产业互联网
3.建立新商业模式的平台。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建设平台、运用平台、共享平台,推进建设面向全球市场的农产品交易平台;物流服务业信息平台;人才劳动力供需平台;税收征管服务平台;房地产信息交互平台;社区自媒体平台;宾馆餐饮业服务平台;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医疗服务信息服务平台;老旧商品交换平台,等等。政府要加强平台的规范、引导、监管和服务,促进平台健康发展。
四、强化开明开放意识,广泛开展区域联合与合作
1.申报安徽合肥新区。在合巢经开区与新站试验区中间区域,以巢湖、肥东、新站的连绵带近2000平方公里范围为载体,使之成为国家级经济转型升级、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基地;探索建立合肥上海双城战略合作城市,运用“长板”理论,发挥各自优势,在产业、科技、园区、人才、制度等上面加强合作。
2.共建工业生态园区。在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以工业园区合作为载体,如以合肥工业园区与上海、浙江等地开发园区合作共建,在转型中共建工业生态园区和“双创”园区,主动走出去承接产业转移,在承接中创新技术,在承接中提升结构,在承接中转型经济;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有所作为,强化合肥与南昌、武汉、长沙联系,在工信、旅游、交通、人社、教育、科技等方面合作,做到区域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对接、产业优势互补,实现市场、要素、投资、通关等一体化。
责任编辑:汪晓梦
作者简介:江浩,合肥市委党校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