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2016-02-10高桂英

关键词:肾性矿物质肾脏病

高桂英

(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高桂英

(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是慢性肾疾病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是因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生化学、影像学指标异常状况。CKD-MBD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因素,也是引起CKD患者死亡重要因素。当前临床对于CKD-MBD的研究较多,本文对CKD-MBD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CKD-MBD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进展

肾脏是人体重要器官,功能较多。当前研究结果显示,肾脏在矿物质及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肾脏可激活维生素D,也能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是促进矿物质及骨代谢正常的重要器官。因此慢性肾疾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后将引起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随着慢性肾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CKD-MBD的发病率也正呈不断升高趋势。当前临床对于CKD-MBD的关注越来越多,以下对CKD-MBD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CKD-MBD的流行病学特征

慢性肾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当前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慢性肾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明显提升,进而也使得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且CKDMBD的发病率也呈逐渐增长趋势。当前研究结果显示,肾小球过滤功能下降至20 mL/(min·1.73 m2)时,将引起高磷血症发病率可达30%,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可达85%,进而导致CKD-MBD的发病率升高。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慢性肾疾病患者病情进展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且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慢性肾疾病患者将引起骨骼及心血管系统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2 CKD-MBD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疾病患者疾病初期就可出现矿物质、骨代谢紊乱状况。且患者的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状况,病情进展过程中,CKD-MBD将逐渐发挥发展,并伴随出现心血管疾病、肾性骨营养不良等相关并发症,且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出现心血管疾病时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研究表明,血管钙化、骨外钙化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常在血管、心脏、肺、冠状动脉等相关部位出现骨外钙化状况,进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骨痛、骨折症状,并出现逐渐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严重时将导致铝中毒出现,进而导致青少年或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3 CKD-MBD的诊断

CKD-MBD的临床诊断研究较多,但当前我国对CKDMBD的诊断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较低,在认知方面明显较低。以往诊断该病多以肾性骨营养不良最为诊断慢性肾疾病患者骨代谢异常的标准,以骨转换、骨矿化和骨体积作为诊断的活检项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以证明肾性骨营养不良只是慢性肾疾病患者出现的骨骼病理改变,因此肾性骨营养不良只是CKD-MBD诊断的一个项目。2006年,KDIGO通过CKD-MBD的定义提出诊断标准:①钙、磷、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代谢异常;②骨转换、骨体积、骨矿化、骨强度、线性生长异常;③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出现1项或1项以上即可确诊。当前骨活检是临床诊断肾性骨营养不良的金标准,但该检测方式操作较为复杂,且价格较高,难以普及。使得该诊断方式运用效果不高[2]。因此临床诊断时,多采取血清钙、磷、ALP、PTH水平来分析骨代谢状况,且该方式在2009年的检测标准中获得肯定[3]。此外,骨外钙化患者常引起血管病变,临床常采取前臂血管瘘平片、腹部平片、超声心动图等了解患者相关部位钙化状况,且CT诊断是当前诊断的较为精确手段。

4 CKD-MBD的治疗

当前临床治疗CKD-MBD主要以维持患者血清钙、磷水平正常,并及时控制PTH分泌(150~300 pg/mL),促进患者骨骼健康生长、抑制继发性甲旁亢作为治疗目标。

4.1 高磷血症

当前临床治疗CKD-MBD高磷血症主要包括三种方式:①控制患者磷摄入量,患者日磷摄入量约为800~1000 mg。②磷结合剂:临床常用的磷结合剂包括含铝磷结合剂、含钙磷结合剂两种。含铝磷结合剂运用较早,价格低廉,但患者长时间运用易引起铝中毒。含钙磷结合剂价格低廉,运用较广,但长时间使用易引起患者高钙血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③透析:常用透析方式为普通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高效透析,但透析时间过长不会影响血磷浓度,且停止治疗后易反弹,且该方式治疗费用较高,难以普及[4]。

4.2 活性维生素D

以往多采取骨化三醇来控制PTH水平,抑制甲状旁腺细胞增生,从而抑制继发性甲旁亢。但该方式治疗时,限制较多,易导致血钙、血磷水平升高。当前临床多使用帕立骨化醇、氟骨三醇、马沙骨化醇等相关新型维生素D类似物治疗,其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控制钙磷水平,并降低心血管事件,运用效果显著[5]。

4.3 钙受体激动剂

临床常用西那卡塞等相关钙受体激动剂来模仿细胞外钙离子作用,从而提升CaR敏感性,降低患者血钙、血磷、PTH水平,抑制甲状旁腺增生。且采取钙受体激动剂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时,效果更佳。临床用药时,需加强对患者血钙监测,避免低钙发生[6]。

4.4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甲状旁腺结节性增生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是临床常用手术方法,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7]。

5 结 语

CKD-MBD临床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趋势,临床需加强对该病的早期诊治和预防,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给予针对性治疗,积极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1] 唐 欢,杨 垒,郑文丹,等.社区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43-3945.

[2] 陈 楠.CKD-MBD的诊断是否必须依赖骨活检[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5,24(2):150-151.

[3] 王 莉,李贵森,刘志红,等.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2(6):554-559.

[4] 王 梅.慢性肾脏病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4,23(3):247-248.

[5] 林 珊,贾俊亚.钙片和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合理应用[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4,2(5):241-245.

[6]卢永新,梁 敏.帕立骨化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5,14(9):571-575.

[7] 张 凌.CKD-MBD甲状旁腺介入及外科治疗的体会[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5,24(2):152-153.

本文编辑:刘帅帅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metabolism

GAO Gui-y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changzhou 213003,china)

R692

A

ISSN.2096-2479.2016.06.179.02

猜你喜欢

肾性矿物质肾脏病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喝矿物质水还是纯净水?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钙:一种重要但被人遗忘的矿物质
1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