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6-02-10徐玉红卢清丽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神经功能

徐玉红,卢清丽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徐玉红,卢清丽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出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3个月后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8.00%,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BI评分为(59.32±8.27)分,观察组BI评分为(68.97±7.92)分,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提高出院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梗塞;延续性护理;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研究报道[1],80%的脑梗死患者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恢复常需要出院后继续康复治疗,因此,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出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0.17±12.09)岁,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收集的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年龄≤75岁,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具体分析如下。

1.2.1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1名康复师和1名主管医生。

1.2.2出院后延续性护理

①延续护理方式:患者出院4周内,责任护士每两周进行1次家庭随访;之后每月进行1次家庭随访。并且利用网路信息平台等,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院外的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②延续护理内容:首先,加强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宣教,如神经功能康复、二级预防等,增强患者对康复训练和二级预防的意识。其次,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及时评估,解决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最后,督促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存在负性心理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1.3 疗效评价

①依从性:参照相关文献[2],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②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护理3个月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显示对照组完全依从14例、部分依从26例和不依从10例,治疗依从率80.00%;观察组完全依从25例、部分依从24例,不依从1例,治疗依从率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出院时,对照组患者BI评分为(37.90±6.03)分,观察组BI评分为(37.82±6.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BI评分为(59.32±8.27)分,观察组BI评分为(68.97±7.92)分,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死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是目前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在存活的脑梗死患者中,大部分存在瘫痪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梗死起病急骤,临床治疗棘手,改善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的关键。发病后前3个月,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的时期,如果能得到合理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4]。延续性护理实质是将患者住院期间得到的护理服务进一步延伸,从而延续到家庭、社区等,满足了患者的需求[5]。由于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仍不发达,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后期康复需要在家中进行,因此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护理需求迫切;脑梗死患者如果在病情稳定后停止后续的康复治疗,则可能因长期卧床和静止不动导致以生理功能衰退为主要的废用综合征。所以,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3个月,患者治疗依从率及BI评分高于对照组。延续性护理有效防止患者出院后护理中断,使患者在家中能得到良好的神经康复训练,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护理和治疗问题,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医疗费用;延续性护理加强了健康宣教,患者重视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提高治疗依从性;患者在护理中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增强了患者对生活和治疗的信心。总之,延续性护理能提高出院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2] 王 芳,寿 棘.目标管理模式辅助认知干预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2):1576-1577.

[3] 焦俊杰,郭洪亮,何有娣,等.眼针对脑梗死半身不遂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6,36(6):581-585.

[4] 张 敏.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6,34(4):492-493.

[5] 徐建秀.我国延续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18-19.

本文编辑:徐 陌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6.06.039.01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