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6-02-10商洪珍

关键词:神经内科偏瘫体位

商洪珍

(武城县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3300)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商洪珍

(武城县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3300)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经护理,在巴氏指数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2.31±17.3)、(76.28±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在抑郁心理指数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康复护理

脑卒中在临床上比较普遍,其常见的并发症为偏瘫。病情严重的,导致患者不能行走,丧失基本生活能力。主要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偏瘫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伤害,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鉴于此,有必要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进行分组比较研究,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与病史查看等,均得到确诊。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5.7±2.5)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1±3.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自理能力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药物护理、病情观察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康复护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步骤。(1)进行体位干预。患者入院后,保持良好的体位。在患者头部、大腿、肩部,各方一个靠垫,帮助盆骨、关节屈伸。其次,引导患者保持侧卧位,利用靠垫支撑后背,帮助患者换身,转变体位[2]。增强肌肉伸缩能力,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2)给予心理护理。护理医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进行饮食护理。引导患者多食用清淡食物,比如水果、蔬菜、谷类作物,减少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

(4)运动护理,即帮助患者在肢体方面科学的进行创作运动训练,以及透过一些体位变换、坐起训练等,提高运动能力;另一方面,对患者的卫生、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结果给予运动量的调整;另外,根据患者需求,给予康复训练,包括按摩、关节活动等。

1.3 评估标准

首先,本次利用巴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与护理前后抑郁状态评价,前者以0~100分设置相关分数,后者按照53分界限,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护理,在巴氏指数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2.31±17.3)、(76.28±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在抑郁心理指数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卒中后,导致神经中枢、运动中枢受挫,从而引发偏瘫。偏瘫就是上肢体、舌肌下部、面部肌体出现功能障碍。因此,偏瘫又被称为半身不遂。偏瘫程度较轻者,下肢可伸直,上肢处于屈曲状态。患者在行走时,姿势比较怪异,也就是偏瘫步。程度较重者,不能独立行走,丧失了基本生活能力。同时,在治疗偏瘫时,因为患者肢体无法正常活动,也会出现其他继发性障碍。其中,常见的症状为单侧肢体肿胀、疼痛。

人体活动最为频繁的是肩关节。引起偏瘫后,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导致肩部处于半脱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诱发炎症,并带来剧烈的疼痛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发病期间,受到身体、心理、医疗费用、残疾后果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加重了心理上的包袱。这种心理反应给患者的康复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组研究中,我院对观察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了康复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体位、锻炼护理中,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展按摩、推拿护理,促进了运动功能的恢复。从通常的临床经验与随访结果中可以看到,大多数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在患病后,往往心理上、情绪上均处于低潮时期,容易悲观;而且,很难通过语言、道理进行说服;所以,在康复护理中要注重对个人性格的分析与喜好的观察,并与家属进行密切配合,共同建立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体系,这样可以让患者在受到关爱、理解、个性表达、自我认同的基础上逐渐扭转心理方面的抑郁。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复查与持续性的服用药物,因为这种病的痊愈几率非常小,所以重点是保护患者,维持恢复状态,减少复发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治疗中,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万 莉,谢莉玲.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及三位一体的康复护理模式建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6(22):6533-6535.

[2] 毛荣华,陈长香.视觉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13-1317.

本文编辑:徐 陌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6.029.02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偏瘫体位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