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对脑卒中后发生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

2016-02-10

关键词:运动障碍肢体护理人员

苗 慧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300)

分析对脑卒中后发生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

苗 慧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300)

目的 探讨将早期康复护理作用于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发生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入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发生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脑卒中;肢体运动障碍;早期康复护理

从临床实践来看,脑卒中是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从临床实践来看,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很容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本次研究我们将以早期康复护理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际病例比较的方式分析其作用于脑卒中后发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整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发生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入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脑卒中(第二版)》中制订的关于脑卒中后肢体运功障碍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4±4.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为:(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将患者置于肢体良知位进行休息;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以便让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依从性;并通过成功治疗方案讲解的方式,帮助其树立信心;(2)早期介入,患者入院且各项生命体征均基本稳定后,护理人员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相应的被动康复训练;让患者平躺于病床上,进行上肢抬高训练:轻度外旋患者的肩关节,根据患者的耐受性每天进行2~4组,单组持续时间严格控制在10 min以内;让患者保持常规坐位进行下肢被动活动训练,即护理人员将患者的足底及膝盖部位轻微抬起,进行交替抬起放下运动,根据患者的耐受性,每天进行2~5组,单组持续时间严格控制在10 min以内;(3)后期康复护理,随着治疗的推进,患者的肌力会逐渐恢复,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助力活动。上肢训练,即让患者进行数米粒、套圈等训练,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让其进行程度较轻的抬举沙袋负重联系,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每天进行2~3组,每组控制在15~20次左右;下肢训练,护理人员陪同指导患者进行慢步行走和下蹲练习,每组10~15次,每天约2~4组。

1.3 观察指标

采用Brathel生活能力评分表[2],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3],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运动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Brathel、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系统的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Brathel评分为(89.8±4.2)分,对照组Brathel评分为(74.5±6.1)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89,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为(93.3±2.9)分,对照组Fuglmeyer评分为(81.0±4.3)分,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58,P<0.05)。

3 讨 论

从临床实践来看,脑卒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危急重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威胁其生命健康安全;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虽得到了提升,但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问题依旧未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本次研究中我们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中加入了早期康复护理,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对脑卒中患者实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4],进而提高其日常基本生活能力,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从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比较来看,两组患者在接受系统的护理后,在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两项评分上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从侧面提示了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研究结论,在脑卒中后发生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1] 钟美容,胡艳宁,莫海花,等.循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8(11):724-726.

[2] 尹晓宁,牟娟娟,徐晓飞.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12(10):476-477.

[3] 刘爱霞.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5(10):176-179.

[4] 王瑞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11):112-113.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6.06.024.02

苗 慧(1977-),汉,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护理,通讯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北路78号,E-mail:miaohui1977@163.com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肢体护理人员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肢体语言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肢体写作漫谈
晚期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