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挑战杯
2016-02-10团中央学校部
共话挑战杯
获奖者说
忻 皓
2002年10月,我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总决赛。在那个十月金秋桂花香的季节,我作为“亿可利”医疗垃圾处理团队的陈述人,和我们的队伍一起获得了金奖,还跻身成为最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展示的队伍,并且获得3000万风险投资,成为“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吸引风投最高额的项目。如今,亿可利公司在队长的带领下,已经在浙江平湖落地生根,成为医疗垃圾处理行业的佼佼者。
“挑战杯”改变了我的人生。因为为浙大首夺创赛金奖有功,当年底我被学校推荐,成为全省唯一代表,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全国优秀大学生荣誉。而这次的经历,也为我3年后,先后获得中国“母亲河”奖和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打下了重要基础。
“挑战杯”的经历,让我学会永不放弃。当总决赛前十几天,组委会发通知,原定的5人答辩改成了4人,学校最后商量决定,因为领队博士和管理、技术、财务都必须上,我因为主要负责投影制作和陈述,所以就只能让我离开。当准备了几个月的比赛,突然在开赛前又上不了场了,我极其失落和尴尬。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每天坚持背诵陈述词。临比赛前两天,学校模拟答辩,整体陈述效果不佳,又让我现场试讲后,学校最终决定把管理人员换下,由我上场陈述并负责协调评委问题。如果不是被淘汰的我坚持十几天,每天还在背,那临时让我讲时,我怎么可能讲得顺畅,又怎么有机会最后能够帮助团队拿下金奖?这就是“挑战杯”给我挑战人生的启示。
(作者系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
冯军帅
2012年,我与合伙人一起创立了成都实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物联网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2014年,我公司以拳头产品“智农助手”参加“创青春”省赛、国赛,最终获得银奖,同时也成为首批在“青年大学生创业板”挂牌的企业。
其实在参加比赛前,我们就在思考物联网技术在现实应用中成本高昂、技术门槛高的问题。最终,我们从共享经济、规模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研发一套物联网开放平台的构想,它能够接入各行各业、多类型设备,快速低成本实现设备联网和监测,降低物联网技术使用门槛。参加比赛过程中,校内外项目评审专家从行业、技术、市场等角度给予我们指点,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产品的方向,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国赛时,与其他高校的创业者进行交流,也激发了我对于公司发展、产品定位、业务拓展更多的思考。
赛后我们加大投入,加速研发Swaylink物联网平台,成为国内最早研发物联网开放平台的公司之一,也是四川唯一一家提供物联网开放平台服务的公司,获得省市国家级级科技计划立项及荣誉近20项,拥有知识产权20余项,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本人也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被母校聘为四川大学创新创业导师,成为“四川大学全球校友创业家联谊会理事”。2016年4月25日,在李克强总理视察川大时,总理对创业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参加“创青春”比赛是一个快速丰富个人创业素质的方式,通过参加系列培训和校省国三级比赛,在不断地思考——尝试——构建——质疑——推翻——重构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更加明确、对产品定位更加精准,商业模式也越发清晰。感谢“创青春”,在我们的创业路上推了我们一把,在我们的青春里添了如此精彩的一笔。
(作者系成都实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海投网团队
海投网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在校期间创办并运营至今。该项目将高级搜索引擎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互联网前沿科技应用到招聘领域,形成了一整套高效、精准、自动化、智能化的招聘服务体系。在高校就业市场,尤其是一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迅速打开局面并极速扩大影响力,目前已经成为校园招聘市场C端用户第一品牌,并在部分高校集中地区取得了绝对市场优势地位,2014年获得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感谢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能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展示还尚未丰满的羽翼,让我们试水还在构建中的理想,为将来的起飞做提前的预演,为明天的成功奠定宝贵的经验。
在我们眼里,选择创业首先是选择一种生活,不再是朝九晚五,不再是旱涝保收,有成功时的欢呼雀跃,更有挫折中的万念俱灰。但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不能再为任务完不成找借口,因为任何借口都无法弥补损失;不能再因问题小而忽略,因为任何小的问题在最后的结果中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创业,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没有人能够预计你将遇到什么。抱怨,须将永远从自己的选项中排除,你能做的,只有想办法解决问题。
相对于工作,创业更为残酷一些,赢者通吃天下,败者一无所有。但是正是因为希望渺茫,当我们一步一步把愿望在自己手中实现时,在心底才会迸发出无法压抑的兴奋;正是因为未来无法预知,才让我们对远方充满期待。
指导者说
徐小洲
从第一次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到现在已有十余年,不少学子通过“挑战杯”接触到创新创业,走向创新创业。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名指导教师,我也见证了赛事带给学生、高校甚至社会的影响。在“挑战杯”赛事刚开始的几年,公众对于创业的理解停留在简单的创办小企业。赛事的不断深入,地域文化的熏陶、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推进、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等等,在深刻地改变着“挑战杯”创业生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创业项目开始崭露头角。指导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创业教育知识由单一的“创业计划书的规范撰写”“企业基本生命周期的教育”等等走向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体创业项目需要关注业务战略、股权结构和资本运行。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创业项目在新常态下长远地走下去是每个指导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挑战杯”作为国内最具权威的大学生创业类赛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潜力,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业实践平台,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它所蕴含着的创业精神与创新能力也将不断地激励着每一个人用心去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做一名富有远见与责任感的创业人。
(作者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陈 忠
连续指导多届大赛项目,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有两点:
一是“挑战杯”竞赛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创业氛围明显提高。近年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参赛项目从成果展示、到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让“挑战杯”竞赛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与参赛的热情,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符合国家科技兴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方针。
二是当代大学生的技术创意和商业创新愈发开阔。学生们综合利用科技知识和商业思维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的眼光更加长远,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科技开发与运用,他们更能洞察社会需求以及掌握产品的商业价值,能设计出更好地商业计划和持续运营方式。赛制的变化更体现了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全面考量。公益赛以及互联网专项赛、MBA专项赛等赛事的出现,既综合考虑了社会公益、互联时代等商业因素,同时也为学生创业创新开拓了思路。
而且近年来香港、澳门、台湾众多高校积极参与竞赛,派出代表团参加观摩和展示。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展示创新风采,增进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提供了重要途径。
从这些变化中,除了感受到“挑战杯”竞赛质量越来越高外,更深的感受是,“挑战杯”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我校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立创新学分(必修),实行创新学分奖励制度。学生在学校认定的各级各类竞赛、创新实验、发明创造、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成果,通过申请和认定后可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这形成了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的良好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挑战杯”工作的群众基础,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与提高。
(作者系厦门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邵鲁宁
作为连续多届创业计划竞赛的指导老师,同时也作为同济大学创业谷的创业指导教师,很欣喜地看到在比赛中同学们不断丰富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在指导的过程中,老师尽量引导同学们的注意力不仅仅局限于比赛和创办一家企业,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比赛、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去体会企业家精神、以及塑造自己的创业精神。
当然,由于每个团队几乎都是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甚至跨学校、跨地域和国家,如何在指导的过程中打破时空限制、专业限制,是我们一直思考和尝试解决的,尤其是在指导过程中如何从团队的实际需求出发。作为老师,在学校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发了《创业案例分析》选修课,围绕我校“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以创业为导向的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要求,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打通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课程和创业实践模拟环节之间的知识贯通缺失的环节。我们面向所有对创业有兴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尤其是参加各类创业计划竞赛的团队成员、创业谷预选项目成员和其他创业实践辅导的学生,可以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创业基础知识有比较系统性的掌握。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该课程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支持,利用MOOC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探索互联网下的教育新模式,并以此作为起点,希望打造一个可以“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汇集创业力量、激发创业动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成为一个“轻松便捷共享、个性开放展示、随时随地交流”的包容空间,为创业的学生项目提供支持,帮助大学生早日实现创业梦想。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组织者说
聂风华
首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当时团中央书记处领导多次给予指示,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多次现场组织开会调研指导工作,甚至有的同志干脆住到了清华参与赛事组织筹备。与此跟同时,清华大学校领导以及清华大学团委都做了大量努力。比如,编写了《锻造创业英雄:清华创业团队手记》一书,以及推动休学创业制度出台等。
赛事组织筹备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绝大部分师生不清楚比赛到底赛什么、怎么赛。我们做了比较广泛的“科普”工作,清华自身也持续举办了诸多演讲会、培训会,让大家对大赛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接下来的问题是对大赛的质疑:纸上谈兵,扰乱“军心”,耽误学业……当然,回应质疑最好的办法就是实干。当届大赛最大的亮点就是“真刀真枪”创业。视美乐、Fanso等团队骨干休学创业,都获得较好的发展。大赛通过讲座、培训以及大量的宣传工作,让“创业”的种子广为播撒。大赛的举办,对师生、对教育管理者都产生了思想的冲击,这也可看作是创业的“启蒙”,有力推动了学校内外部对创业的认可。
(作者系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在线教育办公室主任,时任清华大学团委学习实践部部长)
王 斌
2008年第六届“挑战杯”筹备期间,四川不幸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都把精力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原来预想的经费也大大缩减。面对困难,我们的应对措施就是四句话:主动谋划、积极汇报、调整方案、精心组织。我们积极向团中央汇报协调,修改既定方案,保证赛事顺利进行。实际上,通过日程安排、志愿服务等其他工作的精心组织,参加比赛的1600多名师生,对比赛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我有三点体会很深。一是举办“挑战杯”对学校整个创新创业的政策激励,创新平台的搭建,导师团队的组建,特别是人才培养的链条模式都十分有益。第二是共青团发挥了自身的正向引领作用。之前创业的学生群体是自发地在做,通过政策的激励,学生得到了官方的鼓励,参与创业的激情被激发出来了。第三是对整个挑战杯竞赛的贡献,通过第六届挑战杯,对于社会观念的冲击还是不小的,挑战杯不再是校内学生自己的活动,更使得学生与社会,企业的直接联系更加紧密。
(作者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时任四川大学团委书记)
张 澍
我们摒弃了为“办赛”而“办赛”的思想,把单一的创业竞赛打造成集创业教育、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平台,更加强化创业指导、项目孵化、风险投资、媒体推广等。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增加了创业实践挑战赛,首次引入公益创业赛,创业赛由计划赛扩展为3个主体赛,大力鼓励支持“真刀真枪”的实际创业运营,培养大学生回报社会的公益意识和实践能力。另外,赛事还第一次出现了共青团、高校、地方政府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四方合办的新模式,让比赛走出象牙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达到“创业更实”的作用。
大赛的第一个作用是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生态,更加贴近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演进的前沿。第二个作用是达到了教育的功能。创业作为一种技能,一种精神,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力倡导“双创”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大赛的第三个作用是发掘培养了一大批创业典范。比如在比赛中获得金奖的“饿了么”和卷皮网,现在已经是十分知名的网络公司。
(作者系团湖北省委副书记)
杨元飞
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有多个第一。首次设立了创业达人挑战赛、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发布了第一个电视公益广告,首次明确了由非高校人士担任评委等,从赛制安排、活动设计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从学术导向到实践导向的办赛设计。大赛倡导“全民”“全球”“全体验”和“绿色”“实战”“可持续”的办赛理念。全民参与,以大学生为中心,吸引包括投资人、企业家在内的对创业有兴趣的人加入和关注挑战杯;全球交流,组建“挑战杯”国际大学生创业夏令营,为来自12个国家的创业者与国内大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全体验过程,与企业合作设立开放日,使大学生零距离接触创业园区,体验实战过程;绿色环保,赛会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无纸化办公等形式,充分做到节能环保;实战锻炼,强化技术、资本与市场的结合;可持续发展,通过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区授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项目推介等措施,为参赛者提供持续支持。
(作者系团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时任同济大学团委书记)
申小蓉
“双创”背景下,全国上下对大赛的期望值和关注度也变高了。怎样在众多创新创业比赛中保持大赛的传统优势,又突出新背景下的特点,对承办高校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2016年的大赛将贯穿“五大发展理念”,严格相关规定和要求,隆重简朴地办好大赛。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面聊”手机软件将全程服务于大赛会务接待、赛事宣传、互动直播等各个环节,实现会务材料“无纸化”和“电子化”,体现“绿色”“节俭”办赛的同时,也体现“科技”办赛和“互联网+”办赛的思维理念。学校还将邀请美国、英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的知名高校参与或观摩大赛,努力让本届大赛成为国内外大学生“创客”展示创业项目、分享创业故事、交流创业经验的“青春盛会”。 大赛期间,举办“全国大学生创业项目开放日”活动,搭建优秀项目与国内重点创业园区、知名投融资机构、大型金融机构对接联系的桥梁纽带,推动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评审者说
宋玉鸣
我已经连续参加了八届比赛的评委工作。对于大赛十几年来的变化,我身有体会。
首先,参赛学生已经逐渐摆脱了“项目代言人”的角色,真正成为项目的参与者;其次,评审标准也逐渐由“形式”向“实用”靠拢,评委也逐渐由”判官”向“导师”的角色靠近。这样,比赛更接近实战,提出的问题也更有针对性。
这些好的变化是主办方团中央历届学校部善于吸纳各方建议、主导竞赛改革的结果,也是参赛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评委会不厌其烦地建言献策的结果。受益的肯定是那些积极参赛的学生们。
几年前我就提出过改革竞赛的方案,核心内容就是:引进社会资源共同办赛,共建青年创业专项基金。这个方案虽未得到直接回复,但近两届大赛已在尝试实施某些内容,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当然,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需要相关各方的配合与决心。
对组织方面建议:要加强评委的参与感和责任感,给予相对充裕的工作时间。复赛引进网评机制虽然抑制了某些人为因素的干扰,但也伴随有某些评委打分随意性的出现,应该对异议大的项目有复审讨论机制。为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这些应引起组委会的重视!
对评审方面建议:评委会主任应超脱于具体评审,以巡视、指导、仲裁为主,参与规则修改和评委选定工作。因为每届都有新评委,老评委对规则把握的尺度也不同,需要统一把控。
我始终认为,只有引进市场化机制,才能根本上解决大赛出现的某些顽疾。我愿意也随时准备为此做出贡献。
(作者系宝金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徐 中
连续担任多届大赛评委,对于今后大赛组织举办,有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有的参赛团队可能要参加很多比赛,以致参赛的精力投入不够,会有敷衍的现象,所以组织单位要精选一些有参赛意愿的团队来参赛;第二,赛前辅导很重要,有很多甚至到了全国比赛的层级,商业计划书的结构还不完整,团中央在网上都有相关的计划书结构要求,但是我们拿到的作品中仍然有很多是结构不完善的,有的团队成员、技术来源和财务数据等有缺失,这样评委就很难打分,所以希望组织方能有标准化的培训,减少这些不必要的缺陷;第三,答辩的过程中大家还缺少对评比标准的理解,比如说团队协作,有的团队来答辩,5个人只有1个人在答辩,其余4个人都在一旁站着,这显然就是对团队协作理解不够,还有的是在15分钟的答辩时间里很难有层次地把项目介绍清楚,最重要的一个是技术创新性,一个是团队优势、经验以及创业的意愿,还有就是创业背景、用户反馈意见,这些往往都不容易讲清楚。
(作者系北京智学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