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蒲扇

2016-02-09傅朝玄

老友 2016年11期
关键词:酷夏电风扇蒲扇

文 傅朝玄

母亲的蒲扇

文 傅朝玄

一天傍晚,我在县城沿江路上散步,有两位男女老者手里摇着蒲扇从我身边走过。看到多年不见的蒲扇,我想起了母亲当年的蒲扇。几十年来,母亲用过的蒲扇一把又一把。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尽管家里有了电风扇,但母亲还是坚持用蒲扇纳凉。她说:“电风扇耗电又不安全,摇蒲扇既省电,又能锻炼身体。”她最后一把大蒲扇用了五六年,由白变黄后来成了灰色,直到1989年她86岁去世,我在清理遗物时才把它扔掉。如今想着未能留作纪念,觉得非常遗憾。

我童年的夏天是在母亲的蒲扇下度过的。我家屋后的地坪上有棵老樟树,枝繁叶茂,树干要两三个人才能环抱,树高达20多米,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人擎着一把大凉伞,能覆盖200多平方米。老樟树的不远处有一口池塘,塘里的水很清澈,在绿树的掩映下,有一种诗情画意的美丽。

每逢盛夏的晚上,村里的男女老少,每人一手提着小板凳,一手拿着蒲扇,坐在大樟树底下乘凉。我家离地坪近,出门便是。母亲搬上竹床让我卧着,她就坐在我身旁,一边给我扇风驱赶蚊子,一边给大家讲故事、说笑话。周围坐着的姑姑、婶婶、伯娘、叔婆,白天要到田地里去干活,晚上还闲不住,手里拿着针线,借着皎洁的月光搓麻线、纳鞋底。母亲知书达理,记忆力特别好,会讲许多民间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七仙女下凡》《嫦娥奔月》《七月七牛郎织女相会》,等等,她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感人,大家也都听得津津有味。母亲手里的蒲扇,不快不慢地摇着,为我驱逐蚊子,送来凉爽的清风,那是多么的幸福与惬意!

如今,当我看到蒲扇,仿佛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当年我家住在农村,卫生条件较差,夏季三伏天晚上,气温很高,蚊虫又多,穷人家买不起蚊帐,只有烧锯木屑和马蓼草来熏蚊子,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待熏蚊烟渐渐消散了,时间也很晚了,母亲才哄我一起进屋睡觉。母亲用蒲扇不知疲倦地为我扇呀扇,直至把身上的汗水扇干了,等我甜蜜地进入了梦乡,她才歇息。年复一年,母亲的蒲扇,护着我熬过炙热的酷夏,这其中饱含了母亲对儿女的多少关爱,也凝聚着母亲对未来生活的多少企盼啊!

岁月悠悠,当年的那棵老樟树已不复存在,池塘也缩小了许多,母亲早已作古,我也已进入了耄耋之年。现在很少有人用蒲扇了,它早就被电风扇、空调所代替,可在我的内心深处,永远也忘不了母亲的蒲扇及她对我的拳拳爱心。

猜你喜欢

酷夏电风扇蒲扇
香蒲扇底故乡风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画堂春·酷夏下乡记
蒲扇摇
瓷枕·凉殿·蒲扇·夏衣
物微情浓
撞色
冰爽夏日派对
飞转的电风扇
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