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上 向胜利前进

2016-02-09文纪红

老友 2016年11期
关键词:腊子口两河口采访团

文纪红

北上 向胜利前进

文纪红

编者按:9月1日至12日,中国期刊协会老年期刊分会组织的“重走长征路,寻找长征精神”联合采访团沿着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从贵州出发,经过四川,一路北上,最后到达甘肃,顺利完成了第二阶段的征程。途中,采访团成员瞻仰了多处红军长征遗址、长征纪念馆,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追寻着永远的长征精神……

从夹金山到懋功:挑战极限后的会师喜悦

1935年5月,红一方面军夺取泸定桥后,中共中央在泸定县城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避开人口稠密的地区,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线。随后,红军展开了快速攻势,顺利进入宝兴县夹金山下藏民聚居的硗碛地区,准备翻越夹金山。

夹金山海拔4114米,空气稀薄,天气瞬息万变,被称为“神山”。

9月6日,采访团成员乘车前往夹金山,在山脚下一个藏族寨子里休息时,感觉这里的水冰冷刺骨。越往山顶走,山上的植被越少,半山腰还是郁郁葱葱的森林,靠近山顶就只能看到满山坡的小草;山势也越来越陡峭,坐在车上,看着路旁的深渊,感觉心惊肉跳。到了山顶,四周浓雾弥漫,寒风凛冽,远处的雪山时隐时现。此时,采访团成员大都饥肠辘辘,体力不支。坐车上山都是如此辛苦,当年红军缺衣少食,要翻越这座雪山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艰难。

1935年6月中旬,红军开始翻越夹金山。虽然是盛夏,可是山顶还是白雪皑皑,红军战士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抓一把冰雪,累了也不敢坐下来休息,因为高山缺氧,一坐下来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创造了挑战生命极限的奇迹。

翻越夹金山后,红军进入懋功县(今四川省小金县)境内。途中,红一方面军意外地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对这次会师,时任红一军团2师4团政委的杨成武在1956年出版的《星火燎原》一书中回忆道:“(红军)下至半山,……突然山脚下响起一阵枪声,战士们一个个警惕地注视着前方,握紧手中武器,准备向前冲杀。……山风送来了一阵很微弱的呼声,这声音越来越大,仿佛听见是‘我们是红军!红军!’真的是红军?我正在半信半疑,一个侦察员飞奔回来,他边跑边喊:‘是红四方面军的同志呀’‘红四方面军的同志来了!’……我们蜂拥而至,同四方面军的同志紧紧握手,热泪夺眶而出,长时间地沉醉在欢乐中。二百多天,一万多里的征战,我们遭遇的是敌人的层层堵击和想象不到的重重困难,此刻突然和另一红军主力——最亲密的同志会合了,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欣喜若狂!”

在位于宝兴县城内的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采访团遇到一位背着大背包的六旬老人,经过交谈,得知老人来自上海,退休后坚持重走长征路,每年除了在家中待两个月外,其余时间全部奔走在长征路上。他并不是红军后代,但他对长征精神的执着感染了采访团的每一位成员,让人肃然起敬。

从两河口到腊子口:逐步实现北上战略

1935年6月26日,为了确立战略方针,统一战略思想,中共中央在两河口(今小金县两河乡的一个关帝庙)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张国焘等16人,会议确定了红军挥师北上的重大战略方针,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指明了方向。

如今,作为两河口会议会址的关帝庙大部分已经毁损,只留下一栋不大的房屋。在这里,采访团欣喜地发现,在两河口会议纪念馆前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江西人民援建”几个字。经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得知,汶川地震发生后,江西省对口支援地区是小金县。2009年,江西省投资4500万元对两河口会议会址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建设了两河口会议纪念馆、纪念广场和商业步行街。2010年12月,红军长征两河口会议纪念馆正式建成开馆。

两河口会议纪念馆

两河口会议后,193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了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明确了红军主力发展方向。随后,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继续北上过草地。

日干乔大沼泽是红军过草地的中心地带,位于四川省红原县瓦切镇北部,面积约250万亩,渺无人烟、气候异常,被称为陆地上的“死亡之海”。在穿越日干乔大沼泽的途中,由于缺乏粮食、药品等物资,许多红军战士牺牲在草海、泥潭和沼泽中。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沼泽的开沟排水、改植牧草、杀虫灭害,日干乔大沼泽面积日益缩小。9月8日,采访团看到,当年红军经过的大草地已经成为风景优美的日干乔国家湿地公园,红军过草地纪念碑下的草地上,矗立着几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镌刻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题词。一群身穿红军军装的年轻人正在石碑前激情高昂地唱红歌,他们是来自武汉市的大学生,正沿着长征路线往北前进。看着同在长征路上的“战友”,我们心里暖暖的。

红一方面军通过草地后,向甘肃省迭部县进军,挡在他们前面的就是腊子口。腊子口隘口约有30米宽,两边是悬崖峭壁,中间是水流湍急的腊子河,河上架有一座小木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1935年9月16日夜晚,担任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的红一军团2师4团与国民党新编第14师鲁大昌部发生激战,次日黎明时分取得了胜利。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红一方面军进入甘南开阔地带,北上陕甘地区的通道开辟出来了。

现在,一座巍峨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矗立在隘口,纪念碑南、西两面分别镌刻着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离纪念碑不远的地方,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以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向人们讲述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从哈达铺到会宁: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1935年9月18日,红一方面军占领了哈达铺。9月20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毛泽东从附近邮政代办所得到的国民党报纸上获悉,陕北有刘志丹、徐海东领导的红军根据地。9月22日,中共中央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大本营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哈达铺因此成为改变红军长征命运的重大决策地,成为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

如今,哈达铺已经成为一个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的繁华小镇,是保留长征时期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位于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大门正前方,由382家店铺组成,有1200多米长,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1985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会宁县素有“陇秦锁钥”之称,是陇东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1936年5月,先期到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组成了西部野战军,开辟了纵横400余里的根据地,并准备迎接红军另外两支主力的到来。10月7日,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先后在会宁地区会师,历时两年的长征取得了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翻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

9月12日,采访团到达会宁县时,正碰上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走进革命老区会宁慰问演出在会宁会师旧址广场录制节目,准备向长征胜利80周年献上一份深情的礼赞。广场上,一群小朋友欢快地排练着节目,从她们清澈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长征精神在她们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想起夹金山下的上海六旬老人,我们不由感慨,长征精神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在中国人的一次次行动中!

责编/江南

猜你喜欢

腊子口两河口采访团
四川省: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全部投产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两河口水电站征地移民安置寺庙迁建规划设计及实施管理探讨
突破腊子口
——红军长征故事之五
“大江奔流”主题采访团在遵义的三天里
“新时代 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两河口电站进水口稳定性分析
天险腊子口是怎样攻克的
激战腊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