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

2016-02-09

中国生态文明 2016年2期
关键词:节地建筑评价评估

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的“绿色建筑”其实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已经出现,然而它的发展推广并不理想,同时它又是当今和未来建筑业、制造业的重要趋势,很有再次讨论和思考的必要性。

一、何为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的思潮最早起源于1970年代两次世界能源危机时期兴起的建筑界节能设计运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由此逐渐成为一个兼顾环境关注与舒适健康的研究体系,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践推广,成为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990年英国建筑研究所BRE公布了办公大楼建筑环境负荷评估法BREEAM,成为全球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2000年以后,全球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进入巅峰。目前国际上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主要有:LEED(美国)、BREEAM(英国)、CASBE(日本)、BlueAngel(德国、北欧)等,其中LEED是目前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绿色建筑评价的技术标准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是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综合评价国家标准,2015年1月起实施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新标准的评价采用打分的方式。

三、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1年开始进行探索性了解、研究和推广应用,尤其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展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到2012年1月初,全国共评出了353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近3500万平方米。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还处于自愿发展的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数量少、地域发展不平衡,技术体系不健全,市场不完善,政府支持有限、投资者缺乏主动性等,这些都将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要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节地建筑评价评估
推广节地典型经验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第三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解读
基于健康光环境设计运维的WELL建筑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角度分析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2月起实施
家庭成员合葬少占地可奖补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中国节地技术政策大纲》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