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学历趣谈

2016-02-09

新传奇 2016年48期
关键词:任弼时刘少奇朱德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学历趣谈

在革命战争时期,人们普遍不重视学历,也很少谈论学历。如今,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看重学历。在新的情况下,梳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成员的学历,会发现不少逸闻趣事。

1919年5月湖南第一师范湘潭学友会合影。第2排左起第3人为毛泽东

毛泽东:起码是大专,甚至更高

毛泽东8岁开始读孔子的圣贤书,16岁前曾停学两年在家务农,所以,毛泽东后来把自己的私塾生活概括为“六孔夫子”。1910年秋,毛泽东到湘乡县东山小学读书。次年春,到长沙顺利考入湘乡驻省中学。不久,武昌起义爆发,兴奋的毛泽东投笔从戎,参加长沙革命军,再一次中断了学业。

1912年,毛泽东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一高中,并成为这所学校的高材生。但读了半年之后,毛觉得这所学校的课程太浅,且内容陈旧,已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主动退学,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第三次中断学业。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公立湖南第四师范学校。第二年春,“四师”并入第一师范,毛泽东随即转入“一师”上学。“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季开学,因此,他重读了半年预科。

毛泽东最后就读的学校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它的学制是5年,被誉为“湖南亚高学府”,办学颇有名气。从1913年到1918年,毛泽东在“一师”(包括合并前的“四师”)就读了五年半。

综合来看,毛泽东的最高学历起码是大专,甚至应该更高一些。

刘少奇:莫斯科东方大学肄业

刘少奇少年时期在家乡湖南宁乡上过私塾和小学,15岁时考入宁乡县立玉潭高小,1916年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湖南邵阳中学,随后又考进了长沙一中,再后考进了宁乡驻省中学读书。刘少奇目睹军阀混战不止,认为只有靠武力才能扭转局面,于是弃文就武考进了湖南讲武堂。1918年夏,皖系军阀做了湖南督军,解散了讲武堂,致使他未能完成军事学业。

1919年6月,刘少奇来到北京,并经人推荐进入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第三班学习。1920年,刘少奇在长沙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组织推荐入上海外国语学社预备班学习。1921年初,由上海共产党小组介绍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根据俄罗斯解密档案的记录,刘少奇等首批26名中国留苏学员于1921年8月1日在莫斯科东方大学登记注册,并领取了学生证。

1922年春,刘少奇因国内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提前回国,在东方大学学时为8个月。

综上所述,刘少奇的最高学历应该是莫斯科东方大学肄业。

周恩来:留学欧洲四年,大学肄业

周恩来1913年8月至1917年6月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1917年9月赴日本留学。由于叔父逝世,经济上困难,国内反段祺瑞卖国运动兴起等原因,周恩来在日本没有考上大学,又回到天津,报考了南开学校大学部。1919年11月25日,南开学校大学部改名南开大学,周恩来成为南开大学第一期学生。

关于在南开大学读书的经历,后来周恩来在接见中外记者时也多次谈到。比如,解放初期,周恩来在一次给高等学校教师讲话时也曾说过:“我中学毕业后名义上进了大学一年级,但是正赶上五四运动,没有好好读书。”他还谦虚地说:“所以,我是一个中等知识分子。今天在你们这些大知识分子、大学同学面前讲话,还有一点恐慌呢。”

从1920年11月到1924年7月,周恩来在欧洲度过了四年。他先后到过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所谓留过学,但是从来没有进过这些国家的大学之门”(周恩来语)。他也准备过报考大学,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迫使他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之中。所以,他在欧洲四年,虽然没有弄到一纸文凭,但却已成长为一个对马克思主义有相当研究的共产党人,一个走向成熟的职业革命家。因此,周恩来的学历应该算大学肄业。

朱德:大学本科学历

朱德少年时在家乡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读私塾12年,在顺庆府学堂(今南充二中)读书一年半,1907年考入四川省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1909年初,朱德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22年8月为寻求革命真理赴德国,在柏林结识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德国期间,朱德曾在哥廷根市一所大学里读书。1925年7月,中共旅欧支部选派朱德等人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3月,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抽调朱德、彭干臣等有作战经验的学员,举办了一个军事训练班,由朱德担任班长。这年夏天,包括朱德在内的这批共产党人秘密回国,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四川军队中进行革命工作。

综上所述,朱德在国内受到很好的学校教育。如今朱德故居纪念馆还珍藏着当年朱德在体育学堂读书时留下的成绩单,足以证明他的学历是大学本科。朱德还在云南讲武堂读过书,并有在德国与苏联留学的经历,精通英、俄等国语言,知识非常渊博。

任弼时: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

任弼时5岁就随父亲去长沙读书,7岁入明德小学,11岁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属高小。1918年秋任弼时高小毕业,考入长沙私立明德中学,1919年春转入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即长郡联立中学)。在校内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参加游行宣传等爱国活动。

1920年,他因家境困难无法继续学业,联系旅法勤工俭学未成,便加入毛泽东、何叔衡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准备去苏俄勤工俭学。经研究会介绍,他到上海参加俄语学习班,在那里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1921年5月,经上海共产党小组介绍,任弼时与刘少奇等一同赴苏俄。1921年8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此时,苏俄局势艰难,粮食短缺。一天只能领到200克黑面包,忍饥挨饿,但他却刻苦地学习,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1924年7月,任弼时启程回国,来到上海,在共青团中央工作,因张太雷长期离职,两年间由他代理中央书记。

任弼时与刘少奇一起入莫斯科东方大学,但刘少奇读了不到一年,而任弼时却完成了学业,因此,任弼时的最高学历应该是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

邓小平:莫斯科中山大学肄业

邓小平,1909年进私塾读书,学名邓希贤。而后在协兴乡初级小学与广安县高等小学学习。1918年,14岁的邓小平高小毕业,顺利地考入广安县立中学。但不久就退学了,因其父在重庆听到将要举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消息,捎话到家里,让儿子去重庆,进预备学校读书。

1919年9月,邓小平考上了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10月19日,邓小平怀热忱来到法兰西,不料,冷酷的现实令梦想很快就破灭了。他没有经济力量维持学业,在法国五年的时光里实际上只在学校读了五个月的书。其余时间都在做工,而且是没有多少技艺的苦力。幸运的是,在困境中求生存的邓小平遇见了志存高远、才华横溢的周恩来。在周恩来等人的引领下,1922年2月,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年初,根据中共旅欧支部的指示,邓小平等在法国受到巴黎警察当局迫害的17名党、团员转道来到莫斯科,先进入东方大学,不久转入中山大学。

莫斯科中山大学全称“中国劳动者孙逸仙大学”,是联共(布)中央在孙中山去世后为纪念他而开办的,目的是为中国培养革命人才,学制两年。不过,在这里邓小平没有完成学业。根据党的指示,1926年底就回国了。

这样看来,邓小平的最高学历是莫斯科中山大学肄业。

(《党史博采》2013年06期)

猜你喜欢

任弼时刘少奇朱德
善于正确解决复杂重大问题的任弼时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不必要花的钱
任弼时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任弼时:一条“幸福渠”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