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夜间督导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6-02-08胡雪珍廖燕李欢陈本会李正欢
胡雪珍 廖燕 李欢 陈本会 李正欢
(四川省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 成都 611730)
新型夜间督导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胡雪珍 廖燕 李欢 陈本会 李正欢
(四川省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 成都 611730)
目的 探讨新型夜间督导护理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及应用效果。方法 医院在实施夜间专项质控重点内容预告的基础上,将夜间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进行有机结合,并由护理质控办对督查结果进行统一考评。评价方法:对夜间督导考核结果、五大常规检查及夜间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夜间督导满意度调查。 结果 夜间专项质控内容中相关制度的掌握率较改进前提升了5.81%~41.3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夜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较改革前降低20.1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调查结果:除“有利于应急事件处理”条目外,护理管理人员与护理人员在各条目评分上存在明显差异(P<0.01),可能与护理人员自我学习、管理意识存在个体差异及护理管理人员的期望与护理人员实际能力间存在一定差距有关。结论 新型夜间督导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夜间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
夜间督导;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专项质控
Night Supervisor; Quality of nursing; Nursing management; Special quality control
临床护理工作中,夜间及周末/节假日时间占护理工作总时间的1/2以上,工作量大、独立性强、护士年轻化、应急/突发事件多,是护理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夜间督导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体现护理质量管理系统性、连续性,保障夜间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为保障夜间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充分体现医院护理管理的人性化特点,我院对夜间督导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收效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1 099张,全院共26个护理单元,现有护理人员555人,科护士长2人,正/副护士长26人,护理协管23人。护理人员基本情况:现有护理人员中,男26人、女529人;硕士1人,本科171人,大专344人,中专39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8人,护师146人,护士390人;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26.77±4.754)岁。
1.2 方法
1.2.1 夜间督导管理制度 医院实行每日夜间督导制度,全院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护理协管及护理部干事轮流值班。值班人员24 h留守医院,负责全院各护理单元夜间、周末及节假日护理工作的督导、管理以及压疮会诊工作。
1.2.2 人员配置 护理协管及以上岗位的护理人员方具有督查资格。每日督导老师2名,护士长和护理协管各1名,护士长任督导组长。护理部每月按照“内/外科、普通/特殊病区交叉搭配”的原则进行排班。为保障督查过程的连续性及安全性,查房人员原则上不能换班[1]。
1.2.3 督导方法 夜间督导内容包括“夜间患者情况统计”、“病室及危重患者管理”以及“夜间专项检查”三大板块。其中,专项检查以“实施夜间质控重点内容预告”的形式进行,每月具有针对性地考核不同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临床走访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重点问题以及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等。值班人员每日需对全院各护理单元进行随机巡查,并重点督查4个护理单元:2个护理单元的病室管理及危重患者管理情况,2个护理单元的专项内容落实情况。
1.2.4 考核与分析 夜间督导巡查表采用Excel表格制作,督导人员只需采用判断性标注的方式进行考核即可,如病室环境安静与否,督导人员只需在“是”或“否”的单元格下方标注即可。督导人员需于次日9∶00前将纸质版原始考核记录交由护理质控办统一考评,电子版考核记录发至护理质控办邮箱,以便于数据统计及分析。
1.2.5 效果评价 (1)夜间督导考核结果分析。(2)护理质量五大常规检查考核结果分析。(3)夜间护理安全事件统计分析。(4)采用自行设计的“夜间督导满意度调查问卷”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进行描述,并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并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夜间各项指标考核结果 夜间常规检查:全院病室管理各项考核指标的合格率在96.04%~99.88%,危重患者管理各项指标的合格率、知晓率等在93.92%~100.00%; 夜间专项检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知晓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81%~41.38%),其中四个项目的考核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夜间专项检查考核项目掌握率比较 n(%)
2.2 护理质量管理成效 护理质量五大常规检查考核结果,除责任制整体护理考核成绩较改革前略有下降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护理技术操作、病室护理管理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检验结果虽无统计学差异,但考核成绩并未下降。见表2。
分
2.3 改革前后夜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 改革后,医院的护理安全事件上报数较改革前增加28件,夜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较改革前降低20.15%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夜间护理安全事件的及时上报率及护理缺陷/差错事件发生率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并未出现下降趋势。见表3。
表3 改革前后夜间护理安全事件上报情况
时间护理安全事件上报情况总例数夜间例数所占比率/%及时上报率/%护理缺陷或差错事件所占比率/%改革前552545.4588.0024.00改革后832125.30100.0014.29χ26.0462.6960.684P<0.05>0.05>0.05
2.4 满意度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夜间督导满意度调查问卷”在全院范围内对护理人员夜间督导工作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78份,回收178份,有效174份,回收率100.00%,有效率97.75%。调查表按照Likert 5分度量法(Likert5-scale)从“完全符合/非常能”到“完全不符合/完全不能”分别记为5~1分,其中参与过夜间督导工作的护士长或护理协管(59人)需对管理成效进行选择性评价,即认为符合则勾选,不符合则不勾选。此调查表基于标准化项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0.797,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调查结果,见表4和表5。
分
3 讨论
3.1 Excel作考核表的意义 未经质量督导培训的老师往往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理解不透彻,导致夜间巡查时不能及时发现护理缺陷,甚至容易误导护理人员对质量标准的认知,不仅不能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2]。采用判断性标注的方式进行督导考核,不仅能细化督导考核内容,还能有效避免督导老师对考核标准理解、把控不足造成的考核误差。采用Excel表进行夜间护理质量督导考核有以下好处及优势:(1)检查表直观、简明、清晰,方便督导老师填写考核结果。(2)护理质控办能方便、快捷地完成繁琐的统计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3)便于进行事件概率统计、排名及阶段性趋势分析,为各护理单元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及护理质控办制订护理质量监管计划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4)改进情况易追踪,能有效推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3.2 护理质量监管成效 实施夜间督导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保障护理质量管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增强薄弱环节监管力度,杜绝夜间及周末/节假日护理质量管理盲区。改革夜间督导护理管理模式后,全院病室管理各项考核指标的合格率在96.04%~99.88%,危重患者管理各项指标的合格率、知晓率等处于93.92%~100.00%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护理质量常规检查中护理技术操作、病室护理管理等考核指标均有较大程度提高,说明改革后的夜间督导管理模式能达到一定的护理质量监管效益,促进护理人员慎独精神培养,从而达到护理质量及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全院督查的夜间督导护理管理模式能帮助督导老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各护理单元夜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各类隐患,改善不足,有效减少夜间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表3示,改革后的夜间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较改革前降低20.15%。
3.3 实施每月夜间专项质控的意义及成效 实施每月专项巡查后,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知晓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81%~41.38%),其中四个项目的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护理不良事件的知晓率及分级护理标识规范率属日常重点质控内容,整体考核结果较好,虽无统计学差异,但知晓率/落实率并未下降。
夜间专项检查实施护理质控重点内容预告,能有效提醒各级护理人员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从组织上加强管理,促进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护理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对“质控重点预告,促进护士自我学习”相应条目的评分分别为(4.59±0.646)分和(4.02±0.908)分,P<0.01,处于各条目评分中的较高水平。护理管理人员对“每月实施夜间专项质控内容重点预告,便于各护理单元做好护理质量管控”的认可率仅86.44%,与条目“每月专项质控,考核重点明确,确保各项制度及要求人人过关、人人落实”的认可情况(88.14%)相近,可能与各护理单元临床护理管理工作量大、专科性强,质控薄弱点不尽相同,实施每夜间专项巡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室护理质量管控有关。部分研究[3]表明:夜间督导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值班护士和护士长心理及体力上的支持,减轻其工作压力。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条目“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增加”评分为(3.94±0.958)分,可能与医院护理人员整体年轻化,工作经验及应急能力相对不足,以及夜间督导考核成绩直接与科室绩效挂钩有关。满意度调查结果中,除条目2“有利于应急事件处理”外,护理管理人员与护理人员在各条目评分上存在明显差异(P<0.01),可能与护理人员自我学习、管理意识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护理管理人员的期望与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间尚存在一定差距有关。
3.4 护理管理人员对夜间督导的管理成效评价 考核评分方面由传统模式上“由督导老师直接进行权重扣分”改为“督导人员考核,护理质控办统一评分制”。且改革后的督导巡查表内容简明、易判定,督导老师只需针对问题进行合格/不合格、规范/不规范、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进行判定即可,其后由护理质控办统一进行考核结果的评定,能有效避免因督导老师对考核标准把握不准或随意扣分的现象出现,保证了考评的公平、公正。护理管理人员对夜间督导工作的评价项目“护理质控办对考核结果进行统一扣分,标准一致,保证考核成绩的准确性及公平性”认可度为91.53%。但此方法对质控考核人员的个人素质及原则性要求较高,如果能在统一考评的基础上,采取“专人评分,上级领导审核”的方式进行评价,该条目的认可度将可能会更高。条目4“参与夜间督导管理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管理能力”认可度为91.53%,说明夜间督导管理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护士长快速成长,尤其是新聘任的护士长。“人力搭配合理,兼顾专业及病区,保障督导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及全面性”认可度仅为89.83%,可能与我院外科病房居多,夜间督导管理值班人力搭配无法完全兼顾专业特点等有关。“夜间督导巡查表量化考核指标与内容、评价标准易理解”认可度仅84.75%,可能与每月专项检查内容不同,夜间督导管理人员需每月熟悉不同的专项巡查表有关。
4 小结
夜间督导属各大医院常规的护理质量监管内容之一,实用性强,执行力高。其工作的开展能有效杜绝护理管理盲区,保证护理管理的连续性与安全性,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夜间督导工作能对护理质量起到刚性控制作用,对护理质量的严格把关,能促进护士慎独精神的形成和稳固,促使其养成严谨的工作习惯。同时,参与夜间督导工作也是护士长相互学习的过程,通过相互检查,彼此借鉴,取长补短。统一考评能有效避免传统模式护士长之间相互包庇/打招呼、恶意扣分等不良管理现象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实施夜间专项质控重点内容预告,既能帮助临床护士了解医院护理质量管理重点,促进护理质量管理的扁平化发展,还能提高护理人员自我管理与主动管理意识,为夜间护理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
[1] 何利君,周宏珍,赵志荣,等.个案追踪法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3):221-224.
[2] 张军辉.影响护士长夜查房质量因素分析及对策[J].新疆医学,2008,38:123-124.
[3] 熊秀娥,肖晓玲.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联合查房在连续午、夜间查房模式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2812-2814.
胡雪珍(1988-),女,四川,本科,护师,护理部干事,研究方向:护理管理,神经外科护理
李欢,E-mail:18891948@qq.com
R471
C
10.16821/j.cnki.hsjx.2016.07.013
201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