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OOLMARK羊毛标志产品标准

2016-02-08

纺织检测与标准 2016年6期
关键词:起球测试方法羊毛

WOOLMARK羊毛标志产品标准

标准AW-1:2016梭织面料(含绒头面料及压制毡)服装产品

纯羊毛标志、高比例羊毛混纺标志和羊毛混纺标志可以用于大衣(包括西装背心)、小件服饰(帽子,披肩,手套,围巾,领带)、套装(即,上衣加裤子)、上装/夹克、裤子、女套装(即,上装加半截裙)、连衣裙、半截裙、和服、晨衣/便袍、睡衣(不包括晨衣/便袍)和男女衬衫普通梭织面料制作的产品上。

压制毡、绒头服装外罩或起绒梭织面料只能使用Woolmark纯羊毛标志,而不可使用Woolmark Blend高比例羊毛混纺标志和Wool Blend羊毛混纺标志。

除了帽子、披肩、围巾、手套或领带小件服饰,本标准是否适用于其他小件服饰,其决定权归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

除特别指明外,高比例羊毛混纺标志及羊毛混纺标志产品的标准与纯羊毛标志产品标准一样。

洗涤说明,如产品的洗涤说明(文字或图示)为“干洗”和“手洗”,产品性能必须同时符合相应的明示要求。

本标准中“混纺”的定义包括Woolmark Blend高比例羊毛混纺和Wool Blend羊毛混纺。

所有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见表1。

表1 所有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表1须结合注释1使用。

注释1:

1 TWC-TM 155:羊毛含量

纯羊毛标志产品的羊毛含量要求详见F-1~F-4标准,高比例羊毛混纺标志产品羊毛含量详见F-5标准,羊毛混纺标志产品的羊毛含量详见F-7标准。所有绒头产品的绒头必须是纯羊毛,但是底布(基布)可以选用其他材料。

2 TWC-TM288:服装外观

如果产品有瑕疵,并被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视为次级品,则无需再做外观可接受的检测。

3 Woolmark TM15:表面绒头重量

该项目仅适用于绒头产品。

4 Woolmark TM4:断裂强力

经向和纬向都必须符合标准。小件服饰不考核断裂强力。

5 Woolmark TM5:耐光色牢度

5.1 未染色和经漂白产品的色牢度不考核。耐光色牢度标准不适用于晚装。

5.2 销往澳大利亚和南非的产品,深于1/3标准深度的产品,耐光牢度必须达到5级,浅于1/3深度深于1/12深度的产品必须达到4级。

5.3 天然有色羊毛

由于这种羊毛的耐光牢度比较差,因此若在产品上挂纯羊毛标志/高比例羊毛混纺标志,则该产品的标签(吊牌)上必须注有“由于天然有色羊毛本身的特性,产品可能会褪色”(或类似语句)。

5.4 鲜艳色及柔和色

仅指在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鲜艳色和柔和色参考色卡上的色调。未经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的认可,其它色调均不可视作鲜艳色或柔和色。不符合要求的鲜艳色或柔和色的产品可提交至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进行评定。对于一些使用独特染料的产品,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可能降低对耐光色牢度的要求。

6 Woolmark TM165:耐摩擦色牢度

颜色浅于1/12标准深度的产品此测试不作要求。

7西服和女装

若服装的各部分由不同的面料制成,则各部分都必须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测试。

“只可干洗”类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见表2。

表2 只可干洗类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表2须结合注释2使用。DC=Dimensional change(尺寸变化),TD=Tumble drying(滚筒烘干)

注释2:

1 ISO 3175:干洗尺寸稳定性

如果没有ISO 3175要求的设备,可以采用三次商业干洗循环替代。所有尺寸稳定性检测中,“收缩”用负值表示,“伸长”用正值表示,-3%<DC<3%表示收缩和伸长均必须小于3%。

服装干洗后的外观须根据Woolmark羊毛标志试验方法TM281“梭织面料和服装的洗后外观”标准进行评定。

2 Woolmark TWC-TM6:水浸色牢度

未染色和经漂白的产品不考核色牢度。其他纤维沾色是指沾色最严重的贴衬纤维。“手洗”或“手洗或干洗类”类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见表3。

表3 “手洗”及“手洗或干洗类”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表3须结合注释3使用。DC=Dimensional change尺寸变化

注释3:

1 Woolmark TM31:尺寸稳定性

-3<DC表示产品水洗后收缩不能超过3%;-1<DC<+1表示收缩和伸长均不能超过1%。

2 Woolmark TM250:手洗色牢度

未染色和经漂白的产品不考核色牢度。其他纤维沾色是指沾色最严重的贴衬纤维。

3 Woolmark TM174:湿碱接触色牢度

仅适用于多色产品。可机洗”类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见表4。

表4 可机洗类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表4须结合注释4使用。DC=Dimensional change尺寸变化

注释4:

1 Woolmark TM31:尺寸稳定性

-3<DC表示产品水洗后收缩不能超过3%,-1<DC<+1表示收缩和伸长均不能超过1%,小件服饰(如帽子、围巾等)仅需要进行1×7A加1×5A洗涤试验。

洗后外观按照Woolmark TM 31所述熨烫后进行外观的评定。产品除须满足面料的“外观保持性”要求,不得出现任何可能引起消费者投诉服装配饰上的问题(如背带不得渗色、拉链使用正常、扣子不脱落、带襻不得脱落或变形等)。

2 Woolmark TWC-TM193:机洗色牢度

该方法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使用无硼酸盐的标准洗涤剂,B部分使用有硼酸盐的标准洗涤剂。

两种方法都要进行测试,并在报告中分别给出结果。

如果产品通过A部分检测而B部分失败,则必须在商标上加注相关要求,以免服装在用含有漂白剂的洗涤剂中洗涤时出现问题。服装上的所有商标/吊牌必须带有建议性声明“使用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认可的洗涤剂进行洗涤(或类似语言)”,这些附加要求的详细情况可以从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获得。

未染色和经漂白的产品不考核色牢度。

3 Woolmark TM174:湿碱接触色牢度

本标准仅用于多色产品。“机洗和滚筒烘干”或“全面易护理”类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见表5。

表5 机洗和滚筒烘干或全面护理类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表5须结合注释5使用。DC=Dimensional change(尺寸变化),TD=Tumble drying(滚筒烘干)。

注释5:

1 Woolmark TM31:尺寸稳定性

-3<DC表示产品水洗后收缩不能超过3%,-1<DC<+1表示收缩和伸长均不能超过1%。小件服饰(帽子、披肩、围巾、手套或领带)仅需要进行1×[7A+TD]加1×[5A+TD]洗涤程序。

洗后外观按照Woolmark TM 31所述熨烫后进行外观的评定。产品除须满足面料的“外观保持性”要求,不得出现任何可能引起消费者投诉服装配饰上的问题(如背带不得渗色、拉链使用正常、扣子不脱落、带襻不得脱落或变形等)。

2 Woolmark TWC-TM193:机洗色牢度

该方法分为A和B两部分:A部分使用无硼酸盐的标准洗涤剂,B部分使用有硼酸盐的标准洗涤剂。

两种方法都要进行测试,并在报告中分别给出结果。

未染色和经漂白的产品不考核色牢度。

其他纤维沾色是指沾色最严重的贴衬纤维。

如果产品通过A部分检测而B部分失败,则必须在商标上加注相关要求,以免服装在含有漂白剂的洗涤剂中洗涤时出现问题。服装上的所有商标/吊牌必须带有建议性声明“使用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认可的洗涤剂进行洗涤”(或类似语言),这些附加要求的详细情况可以从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获得。

3 Woolmark TM174:湿碱接触色牢度

本标准仅用于多色产品。

测试和报告测试结果中,耐磨损性、接缝滑移和起球趋势是试样必须测试的项目,但无须进行合格与不合格判定。

特许权企业须按照相应方法对所有样品进行测试并向其客户出示测试结果。在给特许权企业的测试报告中,产品性能指标不达标的项目必须显著标注。

特许权企业有要求时,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可按照常规商业咨询协议为企业提高产品性能提供建议和帮助。接受或拒绝某一产品的决定应依据生产商和其客户之间的协议,对此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将不予裁决。

表6 羊毛产品耐磨性、接缝滑移和起球趋势测试方法和要求

注释6:

1小件饰品

上述试验项目不适用于小件饰品。

2 Woolmark TM112:耐磨性

面料的耐磨损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纤维细度、纱线支数、纱线类型和织物组织等)。正因为这些因素,很难将面料实际穿着过程的磨损情况与测试结果相互联系。单个测试结果仅是提供了根据经验而得出的对某一特定的面料的比较结果,而不是该面料准确的使用寿命预测。然而面料必须按照Woolmark TWC-TM 112进行耐磨性测试,并要求达到表6中的性能指标。

3 Woolmark TM117:脱缝程度

众所周知,特殊的缝制技术可以减少脱缝的发生。然而,面料必须按照国际羊毛局(The Woolmark Company)测试按照方法TWC-TM 117进行脱缝程度测试,并要求达到表6中的性能指标。

4 Woolmark TWC-TM 196:起球趋势

由于影响起球的因素很多,尚没有统一认可的测试方法可用于准确预测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起球倾向性。然而,面料必须按照Woolmark TM 196进行起球性趋势测试。

注:在实际穿着过程中,起球情况多变。在相似条件下,同一面料由不同人穿着,起球情况会大不相同。而消费者对起球状况的接受程度也有不同。因此,Woolmark的起球测试方法是就大多数织物的起球情况给出的一种简单测试方法。由于此方法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后评定起球的程度,因而不可能对所有面料都给出其真实的起球差异程度。起球性能是动态的,其速率常随时间和穿着情况发生变化。影响起球倾向性的重要因素是纤维细度、纤维长度、纱线捻度以及织物结构。

猜你喜欢

起球测试方法羊毛
起毛起球评级用参照织物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应变测试方法的汽车涉水姿态研究
基于视觉显著模型的织物起球等级评价
PVC地板燃烧性能测试方法浅析
衣服起球不用怕,二哥有秘密武器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
DLD-100C型雷达测试方法和应用
Golden fleec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