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现状及对策

2016-02-07雷晓英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确权登记经营权农村

雷晓英

(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四川泸州 6460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现状及对策

雷晓英

(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四川泸州 646012)

摘 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有效解决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纠纷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文章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工作为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提出了有效而有力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土地承包 经营权 确权登记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是由中央于2013年颁布的一号文件中的要求,计划用5年的时间来完成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并为农民颁发确权登记证书,以表示土地的所属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党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此项政策的提出希望能够促进农村的发展,减少有土地所属权而引起的矛盾纠纷,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广大农民的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目前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同程度地块不实、面积不准以及四至不清等问题,导致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上存在很多纠纷和争议,因此,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方法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工作状况分析

2.1 取得的成效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的外业、内业的张榜公布和农户的签字确认工作业已完成,仅待作业公司的审核打证。该镇共有46个组(原88个组),土地宗地8.181 4万宗,涉及农户6 558户,确证面积为 1 811.56 hm2。

2.2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1 资料收集困难重重

1999年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很多农户无法提供(10多年间,人口和户数变化都很大),并且有很大一部分农户全家外出,无法提供身份证和户口信息等原因造成资料收集困难重重,资料收集上无一村完成。

2.2.2 人力和财力的不足

(1)当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外业就涉及镇、村、组和组员代表,镇、村、组干部可以无私奉献,组员代表可不会一直无私奉献,这又得用钱,财力不够。

(2)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是农业、林业、农机、渔业、扶贫、统计的综合体,凡涉及农村、农民的工作,都得由该站负责,而该站仅有3名工作员,人力不够。

2.3 采取的措施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涉及6 558个农户,2.254 1万个农民,而外出人口多,给确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领导组,设置了确权办,办公室设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由专人负责确权工作。2013 年8月21日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农业局的指导下,该镇召开了镇、村、组三级干部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进行了宣传培训,联村镇干部到组召开宣传动员大会,做到了户户知晓,人人知晓。政府还给村上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从资金和人力上给予保证。在外业工作中,该镇、村、组干部和各组至少3个组员代表全程陪同,保证田块指认的顺利进行;在内业上,由农技站负责日常工作。

3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有效对策

(1)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确认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权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农民逐步获得这些权利的全部经济价值。土地确权登记制度的具体作用包括:一是使土地权利更加稳定。土地确权登记后,不仅给土地所有者而且也给对土地享有权利的其他人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二是使土地流转更加可靠。没有健全的土地确权登记体系,土地交易可能会是昂贵、费时和不确定的。交易的一个重大前提条件是出让土地的人必须确实是土地权利的拥有者。土地确权登记不仅可以避免对土地权利进行复杂调查,而且也使得更为简单、标准的流转形式成为可能。三是减少土地争议。设计信誉良好并有效运作的土地确权登记体系可以明确土地权利和界限,从而减少争议的发生。

(2)各级党政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纳入“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当地市、县要抓紧出台确权登记工作领导班子及相关政策,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明确分工;当地镇乡要进一步制定和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科学安排进度,强化考核制度,要采取驻村包干、村驻组包干等形式,做到责任到人。当地农业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农办、法制办、档案局、考绩办等相关单位要加强协作,统一政策意见,形成合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所需工作经费,当地县、镇(乡)要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3)根据农村承包土地所属权的主要矛盾,建立合理的问题纠纷解决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承包土地所属权纠纷的矛盾。为了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解决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纠纷问题是首要的任务。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为明确土地权属关系,为确权登记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动力。一是建立土地纠纷和解机制,如果当事人有调解意向,愿意私下通过双方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土地纠纷问题的,应该积极地对当事双方进行引导,以达到和平解决纠纷的目的;二是建立以村组为基本单位的纠纷调节机制,由村干部、有威信的村民代表承担,村级调节机制有助于将纠纷问题及时化解于基层,有效地避免矛盾扩大;三是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调节仲裁体系的建设,并充分地发挥其在确权登记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龙.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农业信息,2014,10(02):142

[2] 王水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与流转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工作通讯,2013,10(03):48~49

猜你喜欢

确权登记经营权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研究
民法典物权编应如何完善土地经营权?
水资源权属管理改革形势下水权确权登记制度研究
无人机技术在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中的应用探讨
论如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大意义及主要内容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浅议公路经营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