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
2016-02-07郭才昌
郭才昌
(积石山县农业局居集区域农技站,甘肃临夏 731799)
临夏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
郭才昌
(积石山县农业局居集区域农技站,甘肃临夏 731799)
小麦是临夏州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着30多年的种植历史。临夏州小麦以春小麦种植为主,在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临夏州小麦种植过程中,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和产量提升,产生着主要的影响。
小麦种植气候 生态类型 区划 评价
近年来,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小麦种植逐渐向北移动,很多地区小麦种植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临夏州小麦以春小麦为主。但是,在川原灌区也种植大量冬小麦。最近几年,临夏州不管是春小麦,还是冬小麦,其产量一直不稳定,常常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基于此,研究临夏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 临夏州小麦气象条件分析
1.1 热量条件
1971~2015年,从临夏州各县、市小麦气候产量和旬平均气温的积分回归分析得知,临夏州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3~8月为负效应。其中,4月和5月负效应十分明显。由此看出,春季干旱对小麦生长有着较大影响。南部地区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负效应,这个地区春小麦不适合早播,后期温度适合麦苗生长,对增产、增收有较大帮助。中部川塬灌区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为正效应,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负效应,7月为正效应,8月为负效应。这说明,该地区气温适宜,有利于小麦播种和出苗,且低温期正处于小麦拔节期的抽穗期,有利于增加小麦穗粒数。
1.2 光照条件
小麦是长日照作物,通过对1971~2015年小麦气候产量和旬平均气温的积分回归分析得知,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3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正效应,7月上旬至小麦收获期为负效应。中部地区从3月下旬至小麦收获期全部为正效应。南部地区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正效应,其余时间为负效应。由此说明,小麦抽穗前,对光照的需求量很大。后期光照充足,完全满足小麦生长需求[1]。
1.3 水分条件
小麦从拔节期至抽穗期,对水分需求十分强烈。通过对1971~2015年小麦气候产量和旬平均气温的积分回归分析得知,北部地区的小麦需水关键期,平均降雨量为75.5 mm,相关产量系数为0.667 5。说明降雨量越多,越有利于小麦高产。西半部和川塬灌区的小麦需水关键期,平均降雨量为164.2 mm,相关产量系数为0.057,这些地区水分并不是小麦获得高产的最主要因素。小麦生长后期,一般对水分需求量减少,这个时期如果降雨量过多,容易引起小麦徒长,后期容易出现倒伏。临夏州中部及北部地区的降雨量适中,南部降雨量多,对小麦后期生长将产生不利影响。
2 临夏小麦种植气候生态类型区划及评价
2.1 春小麦适合种植区域
(1)最适宜种植区域。年降水量为500~600 mm,平均气温为5.0~8.0℃,作物需水关键期降雨量为100~150 mm,拔节期至抽穗期温度不低于0℃,海拔高度为1 700~2 300 m。主要地区为临夏市、广河县、康乐县、临夏县和沙县等。
(2)次级适合种植区域。年降水量为280~400 mm,平均气温为5.0~8.0℃,作物需水关键期降雨量为70~100 mm,拔节期至抽穗期温度不低于0℃,海拔高度为1 600~2 400 m。主要为永靖县东部和西部山区,以及川塬灌区和东乡县大部分地区。
(3)不适合种植区域。不能满足前述条件的种植区域。主要为太子山北麓附近的高寒阴湿山区。
2.2 冬小麦适合种植区域
(1)最适宜种植区域。海拔高度为1 900~2 100 m,年降雨量为500~600 m,冬季负积温为-500~-600℃。主要区域为积石山县、康乐县、和政县、广河县、临夏县中部湿润地区和川塬灌区。
(2)次级适宜种植区域。海拔高度为2 100~2 300 m,年降雨量为550~670 m,冬季负积温为-700℃。适合种植的有积石山县、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中部偏西南的沿山阴湿润地区。
(3)不适合种植区域。达不到前述种植条件的区域。主要有永靖县水库和沿黄河川塬灌区区域、东乡县唐汪、达板及河滩和积石山县东北部及沿黄河灌区区域。
[1] 邹萍,武勇,张中平,等.气候条件对旱地小麦生产影响及抗灾措施.大麦与谷类科学,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