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移风易俗”推进工作探索
2020-06-01王慧娟
关键词 积石山 彩礼 移风易俗
作者简介:王慧娟,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069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西北角,小积石山东麓,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国列省列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地形复杂,大部分为山地。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冬春季长,夏秋季短,农作物相对单一。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县总人口27.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58万人,城镇人口仅4.24万人。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等10个民族,其中汉族122339人,占总人口的46.04%,回族84314人,占总人口的31.73%,东乡族22533人,占总人口的8.48%,保安族18229人,占总人口的6.86%,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占全国总人口的95%以上,是典型的“西北内陆”少数民族混杂聚居社区。积石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羌、汉、匈奴、鲜卑、吐谷浑、吐蕃等民族逐渐演变到现代的多民族自治县,经过了历史的岁月。历史上这些少数民族因为不同的原因居于这一区域,与他族在不断地接触当中,民族边界逐渐弱化,各民族之间通过不断地濡化,在文化、习俗上也相互融合。在众多风俗习惯中,彩礼则是很重要的一种习俗,折射出多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等现象。
彩礼,是男女双方婚姻初步达成的象征。在古代,彩礼是古代婚姻制度“六礼”之一,是婚姻合法性的重要证据。在订婚时,男方会向女方赠送一些聘礼或聘金等,女方一旦收取了聘礼或聘金,就意味订婚协议达成,双方不能随意退婚。在现代社会,我们国家在1950年《婚姻法》当中明确规定,合法的婚姻需要符合婚姻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才可成立,但没有对彩礼做出法律方面的规定。但这种自古就存在的文化方式,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直沿袭下来,被人们使用。本地区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各民族的婚俗存在差异,在彩礼方面也稍有不同。如在彩礼的称谓上:东乡族将彩礼称为“麦赫勒库”,撒拉族则称为“墨海勒”。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结婚所需的彩礼也是水涨船高,群众最大的支出表现在结婚上,彩礼失去了以往的象征意义。
笔者在调研期间,走访了该县的吹麻滩镇、大河家镇以及银川乡、安集乡、寨子沟乡、郭干乡这几个地方。从这几个地方来看,发现彩礼金额是不断上涨,20世纪90年代时期,彩礼水平在1000-2000元之间,2005年左右彩礼水平约2-6万,2010年彩礼水平在8-10万,2015年以来已涨到10-20万左右。实际上,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年收入有限,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870.4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68.3元 ,但是彩礼金额却是如此之高,说明该地区是典型的高额彩礼覆盖地。这种现象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和影响因素的,笔者将在下文中做剖析。
一、田野点调查
(一)高额彩礼的表现
在走访当地老百姓时,群众普遍都会说“娃娃结婚,没有房子不行,没有礼钱更不行” 。本地的基本共识之一,就是结婚必须要给礼钱要有婚房与婚车。积石山县在20世纪90年代时期,彩礼水平在1000-2000元之间,2005年左右彩礼水平约2-6万,2010年彩礼水平在8-10万,2015年至今已在10-25万左右,在支付了高额“礼金”后,还需购置婚房与婚车,群众虽然认为彩礼太高了,但是无力改变,只能接受。
同时,在当地人眼中,“彩礼就仅仅只是礼钱”,除了“礼钱”之外,还需向女方父母赠送“衣服钱”“针线钱”以及金银首饰、烟酒糖茶、牛羊肉、喜饼等一些物品,这些钱与物不会被视为是彩礼。同时烟酒糖茶不仅要送给岳父母,也要送给家里关系较近的亲属;对于“礼品”的赠送,也是有一定的数量上的要求。
(二)彩礼的影响因素
根据笔者田野调查所得,影响本地区彩礼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民族身份来看,汉族的“礼钱”相对较高,主要在15-20万区间左右,而在金银首饰等礼物方面要求相对较低。相反的,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回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对“礼钱”要求较低,主要在8-18万区间,但是在金银首饰方面要求则较高。二是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受本地婚俗中彩礼方面的影响较小,可以不受当地彩礼规矩的限制,彩礼的高低可以根据男女意愿自行商定。但一般情况下,男方会给予女方高额彩礼,同时女方也会附配相应的嫁妆。相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彩礼规矩就会较多。三是从城乡区域来看,同时以县城为中心,县城低乡镇高,越是偏远的地区,彩礼要的越多。有些地区男方还需在县城买房,离县城较远地区的乡镇,不在县城买房,也必须要给孩子单独修建房屋。综上所述,本地区的彩礼高低与民族身份、受教育程度和城乡区隔均有关联,但是经济落后是影响彩礼的关键因素。
(三)彩礼的来源
彩礼的给付与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以及支付能力息息相关,但是该地区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地区,如此高额彩礼的支付来源是什么?根据走访调研,支付彩礼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形式:对于工薪阶层,主要以家庭储蓄为主,也会像亲戚朋友借钱;对于农民而言,主要包括外出打工、种地收入、亲戚朋友中借钱、银行贷款以及嫁女儿所得的钱。
四、整顿高价彩礼的对策和探索
2020年底,是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攻坚年,而高额彩礼的频繁发生严重制约着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路,这种现象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政县政府面对高额彩礼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加强宣传、制定新的乡规民约、加强基层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干预人口结构等方式,从各个方面杜绝高额彩礼的发生。
(一)强化宣传教育,转变落后陈旧观念
以倡导推行“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为切入点,开展移风易俗各项创建活动,破除、根治陈规陋习,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逐步实现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强化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建设文化墙、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倡议书,定期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中华孝道、优秀传统文化宣讲等专题教育,探索建立利用各级“道德讲堂”举办婚礼的运行模式,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同勤劳致富的人生价值观,自觉形成要自立自强,不要彩礼的新型婚恋观;积极开展文明乡镇、村(社区)示范点,培育典型,带动周边村(社区)逐步开展。设置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优秀党员、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好公婆、好岳父、好岳母、好儿女、好媳妇、好女婿、好妯娌等各类先进典型家庭,要带头倡导文明新风,从自己做起,从动员身边的朋友、同事、亲属做起,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有力推动农村风气的改善。调动乡村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通过逐户走访讨论的方式,制定合法、合理、合规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并逐步推进成为全体群众所共同遵循的准则;加强对各级婚介机构、农村“媒婆”、婚庆公司相关服务行业的管理,遏制结婚过程中的铺张浪费。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不断营造弘扬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
(二)促进经济产业发展,提高群众经济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革除高额彩礼的生存土壤。高额彩礼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群众生活不富裕。积石山县统筹经济发展,制定扶贫政策,加大对主导产业的帮扶,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良策,从根本上解决转变经济转移致富的观念。积石山县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解决贫困群众增收的根本举措,实施了例如:“153+N”产业奖补达标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种植、养殖、林果业等到户产业;加快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推动实施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积极推进光伏扶贫、电商扶贫、乡村旅游等扶贫新业态,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五小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帮助群众致富,摆脱困难。
(三)完善体制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优生促进工程
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加强优生优育科普知识和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宣传,积极做好优生优育指导和监控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深入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加强孕产期全程服务管理,大力开展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非”违法行为,从源头防范选择性别生育。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继续实施关爱女孩行动,提高计划生育女孩家庭的社会地位。
(四)进一步提升文化教育水平
教育是改变落后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目前,该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为了加强文化教育水平,积石山县将控辍保学作为教育扶贫底线要求,认真落实“双线四包”和“学长制”,通过依法动员、依德动员等方式,全民动员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9.8%。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教育局牵头,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加强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大教育投資,鼓励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接触新思想新理念,对没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引导其学习其他技能,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从自身切断女方提出高额彩礼的可能性。
高额彩礼问题的形成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改变现状,对政府来说,压力是巨大的。所以,积石山县在“移风易俗”举措过程中有不少先进事例不断涌现的同时,仍然还存在小部分群众高额彩礼的现象,这也是移风易俗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积极推动合理的婚姻习俗就需要和目前变质的婚姻观念进行较长时间的拉锯战。全方位的统筹制定“移风易俗”方案并持续的实施,对目前高额彩礼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注释:
该组数据为积石山县政府提供。
王氏,男,45岁,农民,银川乡王家咀人,2019年9月11日在积石山田野调查所得资料。
该组数据为积石山县政府提供。
LJH,男,78岁,农民,银川镇银川村,2019年9月10日在积石山田野调查所得资料。
通婚圈,是指择偶筛选的“结婚候选人”都是在同一社会阶层、经济水平下的,形成了同一社会阶层、经济阶层的“阶层内婚”。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雷洁琼.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8).
[3]纳玉兰.河湟农村高额“彩礼探析”[J].青海民族研究,2015(1).
[4]吴天慧.农村“高价彩礼”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6).
[5]都世炜.农村高额婚姻消费研究[D].郑州大学,2013.
[6]崔明堂.农村婚嫁习俗彩礼的数量与功能变迁实证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五个农村地区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