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常静的作品《离弦》、《呼吸》看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筝乐的碰撞

2016-02-07唐松涛

黄河之声 2016年18期
关键词:古筝流行音乐小节

唐松涛 贾 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从常静的作品《离弦》、《呼吸》看现代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筝乐的碰撞

唐松涛 贾 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本文通过对常静作品《离弦》、《呼吸》的调式、旋律、节奏节拍、伴奏等进行研究,探讨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筝乐碰撞而产生的现代筝乐的形式与特点,认为现代筝乐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创新。

《离弦》;《呼吸》;传统筝乐;流行音乐元素;碰撞

一、引言

筝,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她音色优美、音域宽广、韵味独特、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大,深受大众喜爱,在历史变迁中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筝乐作品。

常静,古筝演奏家,专注于古筝演奏和创作。她演奏与创作的筝乐独具魅力、具时代特征,通过独特的弹唱方式和东西方乐器的混搭,给予了古筝音乐全新的诠释。《离弦》是由常静和中国最新锐制作人欧阳永亮联手打造、于2004年发表的一张专辑,收有常静弹奏的新筝乐10首。①“离弦”,即指离弦之箭,在这里指音乐的穿透力,也指在演奏时已经离开了常规的演奏方式。②本文选择《离弦》中的两首曲目《离弦》、《呼吸》进行分析,拟探索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筝乐融合、碰撞后产生的现代筝乐的特色。

二、从《离弦》、《呼吸》看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筝乐的碰撞

传统的筝乐旋律优美,韵味悠长,可以安抚人的心灵,为大众所喜爱。常静的新筝乐更注重内心的情感,崇尚自然、随性,让人感觉是经过浮华和沉寂后积淀下来的音符,带有哲人般的灵通与悲悯,容易让人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放松。作品不喧哗、自有音,得到了更广泛的共鸣,听众群涵盖了各个年龄层,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特别受欢迎。

(一)流行音乐元素的应用让《离弦》、《呼吸》独特而清新

通过演奏和对音响资料、谱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离弦》、《呼吸》两首作品在调式、旋律、节奏组合、伴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大量使用流行元素,用现代的手法让流行元素完美而自然地与传统筝乐融和,成就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筝乐。

1.偏音正用,旋律扑朔迷离,引起听众无限遐想

常静的作品中经常用清角、变宫、变徵、闰这些偏音充当正音。《离弦》、《呼吸》从问世就倍受欢迎,主要归功于清新的调式,和别致的乐曲终止。

从调式上来看,传统筝曲常用的是五声调式,基础调式为D调,弦序的排列为12356,很少有4和7,即使出现,也多为装饰音、经过音。例如筝曲《汉宫秋月》、《渔舟唱晚》等。近年来还出现了很多非五声调式的筝曲,如《幻想曲》、《西域随想》等。

《离弦》、《呼吸》采用的是民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变宫、变徵在这两首作品中大量运用,如《离弦》(见图1)、《呼吸》(见图2)。

图1:《离弦》谱例

在图1的第二行谱第二小节中出现了变宫,偏音的出现,使乐句结束在不稳定的音级上,乐曲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旋律的进行更有意外感。

《呼吸》的调式为G羽七声雅乐调式。音阶为:67123♯45。在图2的第二行谱第二小节出现了变宫,第三行第二小节出现了变徵,这些变宫、变徵,在旋律中担任主音,使乐曲在听觉上与传统筝乐的民族调式明显感觉不同,会有西方小调的感觉。变宫、变徵的大量应用增强了乐曲的色彩,使作品不媚俗、不逐流、独特而清新。

图2:《呼吸》谱例

从终止的方式来看,传统筝曲一般结束在正音上,如宫、商、角、徵、羽。例如《汉宫秋月》、《渔舟唱晚》都是结束在宫音上。《汉宫秋月》:543 25︱322 1 2 1 ‖《渔舟唱晚》33 6ⅰ65︱3 2︱ 1 - ‖

常静的作品和传统筝乐不一样,常静的乐曲终止常常是结束在偏音上,如《呼吸》就是结束在变徵上(见下图3),完全颠覆了传统箏曲的习惯。结束在不稳定的音级上,增强了音乐的效果,令结尾充满了幻想,能引起听众的无限遐想。

图3:《呼吸》谱例

2.分解和弦和大跳的进行,让旋律起伏大、有张力

传统筝曲一般追求质朴、自然、纯真,旋律多为级进、大二度、大三度、小三度进行,乐曲较为平稳,多有滑音,没有大的跳动,韵味悠长。乐曲里出现的八度在传统筝乐里面多是做延长音处理的。

《呼吸》的旋律起伏很大,分句明显,每句都有较长的延长音。与传统筝曲大为不同:

图4:《呼吸》

由上图4第一行旋律可以看出,它的旋律是由和弦分解进行的,主要的旋律音为“6、1、3”,这种写作手法模仿了西洋写作手法,使音乐更有张力,轮廓有较大起伏。比如第一句,第一小节的“6”到第二小节的“6”,是八度大跳;第二行谱的第一小节的“6”到第二小节的“7”是九度的大跳。

传统筝曲由于是五声调式,所以上下滑音一般都是大二度、小三度的进行,有助于旋律平稳,而且一般不会改变乐句的节奏。

常静的《呼吸》中,滑音很特别,除了传统的大二度、小三度进行,还有小二度进行。

图5:《呼吸》

在图5中,第二行谱第三小节第四拍,“3”的上滑音是滑到“4”的音高,不同于传统习惯中3上滑到5,它的演奏效果为“3432”,前八后十六分的节奏就变成了四个十六分的节奏。

3.旋律重音与节拍重音不同,音乐更加流畅、自由

传统筝曲,节拍通常为:一板三眼、一板两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板为强拍,眼为弱拍,比如4/4拍(一板三眼),它的强弱结构为:强、弱、次强、弱。

常静的《呼吸》,打破了传统节奏的板眼模式,注重旋律的走向,以旋律的进行为重要依据(见图6)。

图6:《呼吸》谱例

它的旋律重音位置与传统的4/4拍重音位置完全不同,有些乐句旋律重音落在了弱拍弱位置上,比如第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6”,就是重音。这样的写作手法打破了传统,使乐曲旋律更加自由,不受约束。常静的作品很多都是注重对音乐的感受,注重“即兴”的感觉。“她对动机的把握,对结构的控制,对时间长短的分寸感,对音乐形象的捕捉以及发展和变化处理,简直出神入化”③。

4.混搭的中西乐器组成的乐队以及电声乐队的伴奏,让新筝乐好评如潮

常静的创作和演奏大量尝试新元素的加入,与指挥家洛林·马泽尔、作曲家陈其刚、雅尼、理查德·克莱德曼等多名世界优秀音乐人合作古典、流行、新纪元、摇滚、爵士等音乐。2010年创立了由古筝、小提琴、钢琴、打击乐为主要构成的混搭乐队,主要演奏原创作品,大胆加入了昆曲等中国音乐元素,受到高度赞誉。

《离弦》、《呼吸》是采用了电声乐队的伴奏。它在伴奏中加入了hiphop、rap等流行音乐元素的伴奏,它打破了传统筝乐的常规,非常完美的使传统筝乐与时尚流行元素结合在一起。《呼吸》的伴奏中,加入了呼吸声、水声、箫声等声效。音乐是以伴奏的水声、呼吸声开始,在听觉上,给人以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中,蔚蓝的天空,有高山,有河流,可以畅快、自由的呼吸。伴奏的呼吸声效一直贯穿于整首曲子,在听觉上,仿佛呼吸这两个字一直没有离开过人们的心里,这也正是常静想带给大家的“呼吸”的概念:在山水中承纳世界。听常静的《呼吸》,你会忘记技巧、忘记音乐、忘记那些该记的不该记的、愉快的不愉快的,你只需要跟着她神游,只能够跟着她神游…

(二)继承传统,让现代筝乐更加唯美、古韵、直击灵魂

创新的前提是传承和保留。如古筝,空灵的音色,唯美的旋律,动人心扉的韵味,宽广的音域,使她能跨越千年传承至今。筝乐,承载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承载着华夏文明、炎黄子孙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情操。

《呼吸》,旋律线条简单、流畅,音色空灵唯美,保留了中国山水画般悠长的气韵,符合国人的音乐审美;她用现代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国古老的文化,迎合了西方人对东方音乐的听觉习惯,使古筝自然而然融入了世界。

1.天马行空的创作手法,让音乐更加灵动

传统筝乐是无谱创作、无谱传承。由老一辈演奏家口传心授,然后一代代传下来。

在创作《离弦》时,常静打破常规,采用了“无谱”创作的方式。④先在琴上进行即兴演奏,然后再将曲子记录下来后,形成固定的演奏模式,录成乐谱,最后再从乐谱返回音乐。这种创作方式要求作曲者有娴熟的演奏技法,非常熟悉古筝。这种创作方式可以无限扩大想象空间、任音乐天马行空,可以让音乐、人与乐器更完美结合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保留传统演奏技法,“三分弹、七分按”,以韵补声

传统筝乐讲究音色圆润、厚实,乐曲中正、平和,演奏时右手给音,左手取韵。常静在演奏《呼吸》和《离弦》时右手采用传统的弹奏方式,单音厚实、圆润、有爆发力,摇指细密、均匀、细腻连绵;左手注重以韵补声,大量使用了按、颤、滑、揉这些古筝特有的演奏技法。

三、现代筝乐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创新

艺术要发扬光大,就必须得创新和发展,这是一个新旧元素不断“碰撞”的过程,没有“碰撞”,就没有创新和发展。

《离弦》、《呼吸》既保留了古筝的东方神韵,又加入了流行音乐元素,是流行元素与传统艺术“碰撞”后的结晶,向世人证明了古老的民族乐器也可以发新声;独特的旋律进行,打开了西方人的耳朵,受到了西方的追捧。常静的创作在现代筝乐的发展中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现在很多优美的新筝乐如雨后春笋,古筝这一古老乐种又一次生机盎然。

由于流行元素的加入,现代筝乐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审美,筝乐的听众群范围变得更广泛;古色古香、不炫技的演奏也降低了古筝爱好者的门槛,更多的人爱上了古筝,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筝的热潮。■

注释:

①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60434/15766096.htm 常静

② http://baike.baidu.com/view/825752.htm 离弦

③ 陈其钢.云深处—常静古筝弹唱作品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4,12.

④ http://baike.baidu.com/view/825752.htm 离弦

[1] 曹玥.古筝在流行音乐中的特色应用[C].四川:时代教育杂志,2013: 181-182.

[2] 刘金祥.浅议传统民乐与新民乐的可融合性[A].江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37-41.

[3] 朱丹.我国古筝艺术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1.

[4] 李瑜.传统古筝与当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风格与特点[A].陕西:陕西教育·高教,2013:20-21.

[5] 杨凡.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2007.

[6] http://baike.baidu.com/view/825752.htm 离弦

[7]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60434/15766096.htm 常静

[8] 常静.云深处—常静古筝弹唱作品曲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4,12.

猜你喜欢

古筝流行音乐小节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快把我哥带走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
第一次弹古筝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古筝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我的古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