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CT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变化

2016-02-06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鼻侧颞侧开角

王 丹 万 奇

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OCT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变化

王 丹 万 奇

乐山市人民医院眼科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0CT)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程中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OCT检查技术分别对67例(126只眼)的POAG患者的RNFI进行检测,数据包括鼻侧(NAS)、上方(SUP)、颞侧(TEMP)、下方(INF)RNFL厚度以及平均RNFI 厚度。按青光眼诊断标准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组,分析3组的RNFI 变化趋势。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中期和晚期3组之间RNFI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个时期中RNFL 厚度逐渐变薄。青光眼的病程发展可通过RNFI 的减少变化来反映。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是目前全球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之一,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和相应视功能损害的病变[1],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ber layer)厚度变薄、视盘凹陷为特征的视神经病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发病隐匿,常无自觉症状,早期诊断存在一定难度,而中晚期可能存在进行性的视功能损害。据报道,RNFL缺损早于可见的视盘病变及视野损害,约60%患眼在发现视野缺损前已有RNFL的丢失[2],RNFL随着开角型青光眼病程的进展不断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个病程中的变化趋势,探讨OCT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程变化中的参考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人群共67例126眼。其OCT图像平均信号强度≥6,年龄32-87岁,平均年龄(62.90±13.61)岁,其中男性86只眼,女性40只眼。依照POAG诊断标准[3],将其分为早期青光眼组30例37只眼、中期青光眼组42例51只眼和晚期青光眼组26例38只眼。若双眼视野损害不一致,则按照视野损害程度分别列入两组。

1.2 检查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屈光度、眼压(非接触式眼压计)、房角镜检查、视野(Humphrey视野计)、裂隙灯眼前段检查以及眼底检查。OCT检查采用Carl Zeiss公司提供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检查者使用Optic Disc Cube 200x200扫描模式进行扫描,记录图像并储存于计算机内。利用OCT图像分析系统对RNFL切面进行厚度测量。选择RNFL THICKNESS分析选项,分别分析和记录鼻侧、上方、颞侧、下方的RNFL厚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Microsoft Excel 2007录入数据,SPSS 13.0完成相应的统计分析,所有比较均行双侧检验,以P<0.05做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连续变量年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变量性别用Pearson’sX2检验,RNFL厚度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本项研究纳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37眼,进展期51眼和晚期38眼,两组年龄和性别没有明显差异 (P>0.05),详见表1。

表1:早期、进展期、晚期青光眼组基本信息

2.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RNFL厚度的比较

经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不同组间的均值、鼻侧、上方、颞侧、下方的RNFL厚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RNFI 在上、下方区域较厚,鼻侧和颞侧较薄。随着青光眼病程的进展,RNFL厚度有逐渐变薄的趋势,以上、下方最为显著(详见表2)。

表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RNFL厚度的比较

3 讨论

青光眼是我国当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是由于眼压升高而引起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最后导致失明的一类眼病,RNFL损害是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的重要临床特征[4],因此RNFL的检测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RNFL在上下方较厚,在鼻侧和颞侧较薄,这与我国有关文献所报道的国人正常人RNFL分布情况类似[5,6]。且随着各阶段青光眼病情的加重,RNFL逐渐变薄,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似[7]。因为眼压升高引起神经节细胞坏死,使得RNFI 萎缩。随着病情的发展,即使眼压升高降至正常,破坏性因子的作用仍持续存在,导致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导致视神经退变进行性发展。所以即使青光眼的眼压降至正常范围之内,RNFI 仍然可能进行性萎缩,且神经细胞不能修复,说明POAG病程中一直伴随着RNFL厚度逐渐变薄[8]。RNFL变薄以上、下方最为显著,这是因为青光眼的损害多表现为上下弓形纤维束有暗淡的裂隙或沟,常位于距视乳头两个视乳头直径范围内。

文献报道RNFL萎缩与视野改变的部位是一致的[9]。OCT检测RNFL检查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无创伤,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好,且能够对RNFL改变作出定量化分析,而视野检查主观性因素大,检查较OCT复杂,所以OCT检测RNFL可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和病变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4 结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个时期中随着病程的进展RNFL 厚度逐渐变薄。所以青光眼的病程发展能通过RNFI 的减少变化来反映。OCT 客观检查所得的RNFL参数也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情发展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1]Foster PJ,Buhrmann R,Quigley HA,et a1.The def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laucoma in prevalence surveys[J].Br J Ophthalmol,2002,86(02):238-242.

[2]Sommer A,Miller NR, Pollack I et al.The nerve fiber layer in the diagnosis of glaucoma[J].Arch Oph thalmol,1977,95(10):2149-2156.

[3]周文炳,彭大伟,叶天才.临床青光眼(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5-194.

[4]Badala F,Nouri K,RaoofDA,et a1.Optic disk and nerve fiber layer imaging to detect glaucoma[J].Am JOphthalm ol,2007,144(05):724-732.

[5]刘杏,凌运兰,周文炳,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定性和定量检测[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06):420-424.

[6]胡杨,杨燕宁,邢怡桥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OCT评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盘参数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2009,30(05):672-675.

[7]Sehi M,Grewal DS,Sheets CW et a1.Diagnostic ability of Fourierdomain vs time-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or glaucoma detection[J].Am J Ophthalm ol,2009,148(04):597-605.

[8]向金明,郑琦,郑根主等.OCT检测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参数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4,24(06):420-422.

[9]李凤鸣等.中华眼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675-1677.

猜你喜欢

鼻侧颞侧开角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针灸配合明目汤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单纯性近视患者鼻侧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及屈光度的关系
不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
翼状胬肉对眼角膜内皮质量的影响*
右下泪小点、泪小管重复畸形1例及文献复习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分析
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Half-moon syndrome 1例报告
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与颞侧分支静脉阻塞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