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稻病虫害的适期防治与生物农药的应用

2016-02-06周其林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甲维盐二化螟飞虱

周其林

(永州市端桥铺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永州 425911)

浅析水稻病虫害的适期防治与生物农药的应用

周其林

(永州市端桥铺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永州 425911)

文章阐述水稻常见病虫害的适期防治措施,并探讨了生物农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水稻病虫害 适期防治 生物农药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作物中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所占比重较大。如何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是一个重要课题。生物农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1 水稻病虫害的适期防治措施

1.1 水稻纹枯病预测及适期防治

(1)水稻纹枯病测报。该病是长期潜伏并孕育的病变,在水稻生长初期开始,所以预测应在水稻生长初期进行。可采用平行抽样的方式进行抽样观察,一旦发现病变苗便在其周围进行区域调查,并制订一定的检查周期。建议每5 d进行1次,同时观察并总结病斑出现的高度。最后全面调查,总结出总病丛数和病变量级。

(2)适期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发病高发期为分蘖期到灌浆期,一般来说为每年的5月中下旬,在病穴率30%以上时进行第1次施药,之后的10~15 d内再施药2~3次。

1.2 稻瘟病预测及适期防治

(1)稻瘟病测报。推荐预报方式:对水田进行区域划分,之后以25丛为单位进行每5 d 1次的检查。统计并总结患病水稻数量,最终得出稻瘟病的发病概率。相应的调查持续至水稻出穗期结束。然后选择100丛作为普查对象,通过在秧苗期、拔节期和出穂期的追踪调查,直至蜡熟期结束并进行汇总,最终得出稻瘟病的病变预测总结报告。(2)适期防治。防治最佳时期是稻苗长出第3片叶子时,在水稻苗期至分蘖盛期,发现稻田出现急性病斑应及时用药。同时,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2个易感期,必须用药防治2次。如果同时发生2代二化螟,应在破口之前施药预防。

1.3 水稻二化螟适期防治

针对危害较为严重且发生比较复杂的1代二化螟,一般在4月19~25日灯下能见明显盛蛾高峰,日蛾量多达63只。防治1代二化螟的最佳时期是4月29日至5月1日,一般高寒山区可推迟1周左右。一般隔7 d再防治1次。可以选择阿维·氟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或四氯虫酰胺进行防治,效果显著。

1.4 稻飞虱的适期防治

目前已知的稻飞虱有8种,常见的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2种,其中褐飞虱主要以水稻为食,危害较大。上述2种飞虱的适期防治时机为2~3龄期,白背飞虱4月下旬至5月下旬最为活跃,褐飞虱的活跃时间从6月上旬到7月下旬。

2 生物农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分析生物农药使用方法,发现相比于常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使用时间的不同。常见的生物农药有咪鲜胺、甲维盐、吡蚜酮、B.t杀虫剂等。水稻秧田危害最为严重的虫害为水稻灰飞虱和二化螟,可选用生物农药吡蚜酮、苏云金杆菌、BL菌类等。5月中旬是螟虫和2、3代稻飞虱的多发季节,可用甲维盐和吡蚜酮等集中喷洒。5月底至6月初是稻飞虱和纹枯病多发季节,应选用吡虫啉、井冈枯芽菌、锐劲特进行防治。8月中下旬是稻瘟病、稻飞虱和纹枯病多发季节,推荐使用BL菌类、甲维盐、三环唑等。9月中上旬是稻飞虱和卷叶螟的多发季节,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吡蚜酮和BL菌类进行防治。

应用生物农药有以下几点优势:(1)增强农药的功效;(2)减小农民在病虫害药剂选择上的难度;(3)有效降低农药使用的次数和用量;(4)降低农民在防治病虫害上的支出,减轻农民负担;(5)一定程度上减少农药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6)降低水稻的农药残留。大量数据表明,生物农药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及病虫害防治水平,其避免了农药对环境破坏的同时又大幅度提高水稻的市场竞争力。

3 结语

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常见水稻病虫害进行分析,得出预测和适期防治的对策,并探讨生物农药在水稻病虫害中的应用,提出了生物农药是未来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

[1] 黄欢.水稻病虫害的适期防治与生物农药的应用研究.农业与技术,2016,36(8):35

[2] 苏坚任.水稻病虫害的适期防治与生物农药的应用.北京农业,2015,(18)

猜你喜欢

甲维盐二化螟飞虱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稻田耕沤对早稻一代二化螟防控效果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AS350B3防治松毛虫试验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1%甲维盐白僵菌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湖南近三年褐飞虱发生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