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厂化纯白金针菇栽培要点
2016-02-06姜超
姜 超
(江苏省农垦岗埠农场,连云港 222344)
浅谈工厂化纯白金针菇栽培要点
姜 超
(江苏省农垦岗埠农场,连云港 222344)
摘要:纯白金针菇是一种低温结实性菌类,具有菌柄脆嫩、菌盖黏滑、味道鲜美等特点,它富含18种氨基酸,尤其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较多,故被称作“增智菇”,现在已经在我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种植。文章旨在介绍工厂化栽培纯白金针菇的生产工艺流程,栽培措施以及技术要点。
关键词:纯白金针菇 工厂化 栽培技术
纯白金针菇是一种低温结实性菌类,具有菌柄脆嫩、菌盖黏滑、味道鲜美等特点,它富含18种氨基酸,尤其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较多,食用金针菇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故被称作“增智菇”,金针菇子实体内含有“朴菇素”,是一种碱性蛋白质,有显著的防癌作用。同时,金针菇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经常食用能够很好地预防高血压、治疗肝脏及胃溃疡等病症,既是高品质营养蔬菜又是名贵的“保健食品”,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利用各种自动化控制设备形成一整套周年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体系。1984年,日本长野县通过生物工程方法育出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自80年代后期经中国台湾进入大陆,现在已经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种植。所谓的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就是人为利用工业技术控制温、湿、光、气等环境要素,使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于人工环境,从而实现食用菌生产周年化的食用菌生产模式,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历史鉴于从气候环境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目前绝大多数的纯白金针菇主要是以工厂化栽培为主,主打反季节产品。
以下就纯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为例,概述一下它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要点。
工厂化栽培白金针菇,生产流程主要有:培养基配置、搅拌→制包→灭菌、冷却→栽培种接种→菌丝培养→菇房出菇→采收、包装。
1 培养基的配置及制包
1.1 培养基配置
培养料主要原料及配用比例:主要原材料有:麸皮(约占20%)、棉籽壳(约占19%)、锯末(约占27%)、玉米芯(约占25%),玉米粉、过磷酸钙、碳酸氢质钙、石灰粉等(约占9%)。培养料的制备,其中料的含水量最为关键,生产之初,也不易把握,需要多次的实践对比,才能掌握,培养基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1%~63%在这个范围内,菌丝生长最好最快,含水量过高过低,菌丝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
1.2 搅拌
规模化生产,一般培养料的搅拌均采用机械搅拌,双螺旋搅拌机效果更均匀,不会发生死角,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各种原材料充分搅拌吸收水分,搅拌均匀度直接影响制包效果甚至发菌出菇好坏,因此一次拌料不宜过多,料子太多,就有可能使料子温度上升过快,出现酸败现象。
1.3 制包
工厂化制包填料为机械填料,即用金针菇专用冲压式打包机,配置好的培养料通过料斗落入菌包袋中,调料高度一般为14~15 cm,除了手工套筒、手工取包外,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基本上能满足金针菇栽培的质量要求,最后对打好包的菌棒,进行封口,一般的方法有棉花塞法、塑料盖法、折叠法和扎包法等,该文发明的菌包扎口操作法获得江苏省职工十佳先进操作法。
2 灭菌、冷却
无论是是哪种栽培模式(菌包、瓶栽)制包完成后,要迅速放入灭菌锅灭菌,时间控制在4 h以内,高温季节控制在3 h以内。过去企业都是采用常压灭菌,灭菌时间约为10 h(灭菌时间以常压锅内温度达到100℃时开始计时),现在为了降低栽培包的污染率,都改为高压灭菌,灭菌时间约为3 h,或者更短,灭菌效果却比常压灭菌理想。次日将已灭菌过的菌包推出,一般情况下自然冷却即可,遇高温季节,需推入预冷间,打冷降温,次日要注意对菌包内温度的抽查,一般包内温度低于28℃,即可接种,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发菌过慢,甚至不发菌。
3 栽培种接种
主要流程包括有:熏箱、装箱、接种、出箱、进出菇房发菌,其中熏箱时间约为30 min,每箱的接种时间一般也规定为30 min,一般每瓶原种接种在25包左右,另外在接种时,接种人员尤其注意对自身和接种设备的消毒工作,确保接种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完成。
4 发菌(菌丝培养)
接完种后即可将菌包送往发菌室,并将每个菌包内菌种充分摇匀再上架.发菌室最适温度为18~20℃,室内适度控制在65%~70%,湿度过高,菌包生长缓慢或者容易滋生杂菌,造成菌包污染,湿度过低,则会导致菌丝生长过慢,甚至菌丝干死,菌丝培养一般为30 d左右,一般接种10 d以后,菌包将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15 d以后发热量最大,20 d左右菌丝发透,以后发热量逐步减少,发菌期间,一定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届时这段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证适宜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
5 出菇管理
目前,金针菇栽培出菇阶段管理工艺主要有再生法、搔菌法,以下以再生出菇管理法为例。
5.1 开口
开口就是当菌包成熟后,一般是发菌30 d左右,发菌情况好的,第25 d即可降温催蕾,将室温调至14~16℃,促使菌包内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诱导菇蕾的形成,当菌包内形成密集的菇蕾丛,拔出棉花塞和套环,用刀片将菌包顶部隔开,即“开口”。
5.2 出菇
出菇温度一般为5~8℃,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而且每天要保证2~3 h的光照刺激,并加强通风次数,每天换气4~5次,每次20 min,开过口的菇蕾,在制冷机组的风力作用下,针状菇蕾很快倒伏,枯死。
5.2.1 套包
一般毛菇进出菇房约7 d,就可以看到新的再生菇,也称“毛菇”,第10 d可以看到毛菇出现整齐小帽头,且菇柄长度约为3 cm,菇柄相互之间出现一定空隙,不再紧凑,即可用19.5 cm×40 cm×0.005 cm的聚乙烯塑料袋套袋,套袋高度约7 cm高。套好袋的金针菇放在最上面的两层架子上,便于利用顶层光、风等优势条件,利于出菇的质量和整齐度。
5.2.2 吊包(下架)
吊包也叫下架,一般套包后第5 d,将菌包从最上面两层,转移到底层,经过5 d左右的低温管理,就可以采收了。
6 采收、包装
当下架后7~10 d左右,金针菇子实体发育达到商品标准,即可采收了,在包装车间内,切去菇头,每包按2.5 kg包装好,每8包1箱(20 kg1箱),放置在冷藏室,便于发运,现在根据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不同,按照成品质量好坏,进行分类包装,即A级、B级和次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