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2016-02-06陈锡喜

教学与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中国化

刘 伟,陈锡喜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刘 伟,陈锡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道路;学术研究;宣传教育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立足中国道路,突出中国视角,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其一,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的关系;其二,须力戒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诊断力和批判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和宣传话语体系;其三,立足“中国问题”,在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中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自觉建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1]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因此,立足中国道路,面向“中国问题”,建构起富有解释力、批判力和感召力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既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举措,也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进好中国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视域下的宣传教育与学术研究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不仅是理论研究者的学术使命,也是宣传教育者的责任担当。既要通过学术研究,使其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力,又要通过理论宣传言之有声、言之有效、言之有信。[2]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的关系,避免偏重一方,影响话语体系建构的整体创新。

1.深刻认识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的关系。

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既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素构成中,也同属于其发展进程中。学术研究致力于理论生产,倡导自由对话、观点多元,旨在求真理、探新知,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和实践应用提供先进理念和创新观点;宣传教育是做人心的工作,致力于理论传播,旨在统一思想认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二者虽有所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第一,宣传教育从学术研究中汲取营养、获取学理支撑。在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制度上指导地位的条件下,宣传教育实质是在制度框架内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意识形态进行理论辩护,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第二,学术研究以宣传教育和政策咨询为价值旨归。学术研究扣准的是社会问题,为宣传教育的解释力、说服力提供真理性内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始终以资政育人为价值旨归,与宣传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的意义在于,它启示我们:在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学术话语与宣传话语的关系,建构学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话语体系。第一,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对宣传教育的“修缮”机制,以学术繁荣支撑宣传教育。宣传教育要时时关注学术研究领域涌现的新观点、新理论,及时采纳恰当的、正确的学术成果用以修正、补充和完善现有宣传教育的理论和话语体系,纠偏或超越原有理论带有滞后性的结论性观点,克服理论话语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第二,不以宣传教育限制、干预学术研究,不主观划定学术研究的领域、重点和问题。相反,宣传教育应当主张多样化的学术研究和多元的理论创新,然后根据需要从中选择恰当的理论支撑,吸收合理的思想资源,更新和拓展宣传教育的话语内容。第三,学术研究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思想樊篱,批判旧事物,提出新思想。学术研究要以批判社会矛盾、解答社会问题、探索社会进步为着力点,要及时反映、概括和说明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对社会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解释和说明。

2.在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协调互动中建构话语体系。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要求我们加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要使二者并重并得到协调发展。然而,在当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语境中,有些人将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割裂开来,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严重的实践误区。主要表现为:强调宣传教育“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注重从实践层面探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宣传教育层面的方式方法、技巧手段、路径措施等,却恰恰忽视了通过学术研究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必要的、富有深度创新的理论供给。一些宣传教育工作者不研究理论,只“照本宣科”地宣读文件,对社会矛盾不批判或“乱批判”、对社会问题“乱解释”,不仅对宣传无助益,反而有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

因此,克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僵化式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提供有深度的创新发展动力,必须在深刻认识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中深化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应当是意识形态和学术性的完美结合”,[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任何时候不仅是实践问题,而且是理论问题;学术研究既是理论研究者的使命,也是宣传教育者的责任担当。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建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恰恰是当前应当重视并加紧落实的重要工作。邓小平就始终鼓励宣传教育工作者多加强学术理论研究,他说:“思想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当然不能限于讨论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面前有大量的经济理论问题,包括基本理论问题、工业理论问题、农业理论问题、商业理论问题、管理理论问题等等。”[4](P180)理性地审视宣传教育的过程,可以发现,学术研究始终贯穿于宣传教育的整个过程,并为其提供持久的理论供给和思想动力。因此,新形势下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不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宣传教育者,都应把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既从学术研究的视角审视宣传教育的学术性,又从宣传教育的视角把握学术研究的意识形态价值。

二、力戒形式主义,建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和宣传话语体系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立足“中国实践”,突出“中国视角”,以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因此,必须力戒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中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力和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力。

1.力戒形式化的体系建构,打造富有问题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基础。因此,首先要避免热衷于形式化的理论体系建构,应当注重阐释蕴含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的战略思维和价值取向,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究其原因在于:其一,建构理论体系不是马克思的传统。作为理论家的马克思,并没有给自己建构理论体系,他的方法论原则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在于其超越了致力于对理论体系的构建。其二,理论体系的建构只是基于武装群众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体系化和条理化,是为了武装缺少理论素养的工人阶级使之成为自觉阶级的需要,这是从列宁开始的。同样道理,邓小平也没有给自己搞过理论体系。其三,新观点新论断不能等同于理论体系。今天,对于领导人有一个思想或论断提出,有的还刚刚在实践中贯彻,需要经受检验和丰富完善,理论界就有人热衷于搞体系,而急于搞理论体系,便只能致力于概念或名词的演绎,会与实践和问题脱离。因此,我们不能停留于建构形式化的理论体系,而是注重解读创新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和背后的战略思维,以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内涵。

2.增强学术研究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体现学术性,要着眼于现实问题,在批判社会矛盾中增强学术创造力和理论贡献度,而非脱离实际的理论演绎,要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其一,学术研究要着眼于“中国实践”,致力于解决社会矛盾。当代中国,许多思想问题的产生源于对社会矛盾的疑惑得不到满意的解答。我们应发挥学术研究对新的社会矛盾的解释作用而非“遮蔽”作用,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如果脱离鲜活而生动的“中国实践”,而仅仅热衷于对西方学术概念、观念与思想的简单而直接的搬用,或仅仅停留在话语转换等形式上下功夫,必定无法打造出对中国丰富而独特的发展实践具有解释力和指导性的学术话语体系。[6]其二,在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中增强学术创造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不是封闭的体系,在思接古今、融通中外中引入相关理论和术语,丰富话语体系的内涵和解释力是必要的。要实现西方学术话语的中国化,立足“中国立场”,善于“世界表达”。[7]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要善于在关注现实问题中找到同其他学科的“交集”,在对话和互动中不断吸收这些学科能更科学地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新概念、新范畴,以增强对社会矛盾的批判力。其三,要避免形式主义。正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不是构建体系而是揭示过程条件。我们要避免脱离实际的学术研究,反对脱离实际来构想各种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应当渗透到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参与、切身体验与全面观照,为中国道路和中国问题的理论阐释、学术建构与实践指导提供具有解释力和规范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范畴、学术体系和话语系统。

3.增强宣传教育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力,建构马克思主义宣传话语体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增强意识形态说服力,加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在群众关切的问题上做出有说服力的解答和回应,建构起富有说服力和解释力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话语体系。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若流于形式主义,不仅损害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使干部群众无所适从,而且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是“帮倒忙”。当前,建构马克思主义宣传话语体系要注意克服以下三种倾向:一是切忌搞数字游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领导人重要讲话及党和国家政策文件,切忌牵强附会,拼凑数字强造声势。二是切忌缺乏学理根据,甚至违背形式逻辑。一个创新理论成果刚形成,在没有论证时代条件、历史前提、实践基础、现实根据和理论主题的区别的情况下,就说是“新飞跃”,“又一个新阶段”,而在总体上又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三是切忌“拔高”理论定位。为了“拔高”新论断的定位,随心所欲说“第一次提出”,或者喜欢玩概念游戏,这种形式主义的阐释,有意无意地否定了党的理论或实践创新的已有成果,割裂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会造成党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逻辑混乱。

因此,建构马克思主义宣传话语体系,须力戒宣传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应以如下方面为着力点:一是需要突出“需求”和“利益”范畴在宣传教育话语体系中的地位。让劳动者过上好日子,就是马克思主义。[8]宣传教育一定要能够反映人民群众对利益的诉求,“兼顾两头”,既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解答群众的思想疑惑。当前,宣传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应当是加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解答和回应群众关心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等等,对其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而不是“搁置争论”。二是实现宣传教育话语与学术话语的承接,扬弃僵化、陈旧的解释模式和范畴,从中汲取有效反映社会生活新变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激活话语表达,为开展有理、有据、有节的社会思潮批判提供有底气的宣传话语体系。三是改变纯粹的政治话语表达模式,实现宣传教育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的融合,协调好对内宣传和对外传播话语,打造融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话语系统,以增强意识形态宣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建构具有普遍规范力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三、自觉建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应在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中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建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1.致力于学术研究的观点创新,建构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党中央于2004年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习研究宣传、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2005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来,广大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层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重量级的成果,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然而,十年来的成就背后也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边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污名化”的危险。当前,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应面向当代中国实践提出新的结论性观点和论断,并且在观察视角转换、基本范畴调整、逻辑结构变换,以及方法论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推进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为此,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在创新思路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一定要理清四个前提性认识,即:什么是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需要结合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的判断,什么是需要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什么是需要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9](P266)第二,在创新导向上,应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发现和回应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体系,发挥马克思主义资政育人的功能,为宣传教育提供能力提升和意义引领。第三,在创新重点上,推进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创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语言、学术概念、学术特色和学术贡献。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地位的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作为学科应具备的学术水准,建设与其政治地位相匹配的学术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学科领航计划提供学术支撑。第四,在创新力量上,要加快落实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大力培养优秀的学术研究人才和宣传教育人才,特别是培养一批拔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保证队伍的承接问题,以优化理论创新的主体结构,增强理论创新的主体力量,为马克思主义学科领航计划提供队伍支撑。

2.致力于宣传教育的话语创新,建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天然的实践秉性。然而,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牵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宣传教育话语内容的学术化、空泛化,甚至教条化,割裂了先进理论与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亲密联系;话语传播的说教性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应有的感召力和理论魅力;宣传教育话语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力不足,在一些领域和问题上与多元社会思潮交锋能力式微等,也暴露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话语能力上的不足。因此,重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其关键在于实现宣传教育的话语创新,通过话语转化和体系重构大力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重新彰显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魅力。

当前宣传教育话语创新的重点有:第一,打造宣传教育平易近人的“常识化”话语体系,即采用民众听得懂、乐意听的话语进行沟通宣传和教育,不打“官腔”,少说“官话”、“套话”、“空话”。这就要求宣传教育在话语建构中要关注群众的生活话语、倾听群众心声、解答群众疑惑,通过与群众互动对话,回应群众对社会问题的关切,解答群众对社会矛盾的疑惑,将宣传教育的思想内容、价值理念内蕴于回应与解答的话语中,引导群众的思想认识,使群众接受之、践行之。第二,融通宣传教育中的三种话语。宣传教育的话语创新不再只是单纯的政治话语,还需要学术话语的支撑,“要由一味注重政治宣传的话语言说方式转向注重政治、学理、大众相统一的话语言说方式”,[10]实现学术话语与宣传话语的对接,完善中国话语的言说方式,寻求话语权。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在话语建构上,要立足于创新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学术话语,并在沟通政治话语和大众话语中发挥桥梁作用。一方面,通过学术话语创新,不仅为宣传教育提供学理根据,以增强其吸引力;也为宣传教育提供科学框架,以增强其解释力。另一方面,将切合宣传教育目标及内容的学术话语,转化为符合大众接受心理的日常生活话语,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掌握话语主导权。第三,协调对内对外宣传话语的张力,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概念及范畴。以往宣传存在对内对外两套话语,反映了意识形态工作所倡导理念上的矛盾,存在某种“紧张”状态,未能保持必要的张力。这种“内外有别”的话语体系在实践效果方面,给人造成主导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理解,影响宣传教育的实效。当前宣传教育在话语创新上应建构富有张力、内外逻辑一致的话语体系,协调好对内宣传和对外传播的关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3.融通时代化与大众化,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表明,面向“中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价值旨归。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P12)这其中就蕴含了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内在根据。一是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前提条件,即当代中国是否有这种“需要”,且准备好了适应这种需要的实践基础,表明了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实践依据。二是当下的理论能否满足这种“需要”,表明通过学术研究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升马克思主义切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可能性,以及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三是如何才能满足这种“需要”,表明通过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的互动,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时代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因此,当前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及其创新结合起来。第一,通过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使马克思主义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丰富和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提供深厚的理论资源。第二,致力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话语创新,用平实、质朴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把理论说明白,促进人民群众的认知与认同,使其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掌握,建构富有影响力、感召力、说服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第三,以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为基础,把“问题”和“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建构面向“中国问题”和“中国实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此过程中,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就“主义”而研究“主义”,对“问题”研究限于“实证”;二是克服“画地为牢”的封闭倾向,切忌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缺乏互动,不能积极吸收改革开放以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对各种历史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新成果、新范畴、新概念。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8.

[2] 韩庆祥.中国话语体系的八个层次[J].社会科学战线,2015,(3).

[3]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研究视角[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7).

[4] 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郭建宁.打造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的话语体系[J].人民论坛,2012,(11).

[6] 梅荣政.建设适应中国实践的话语体系[N].湖北日报,2014-06-11.

[7] 秦宣.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思路[J].人民论坛,2012,(11).

[8] 孙熙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15-12-07.

[9]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0] 韩庆祥.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中国话语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5).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李文苓]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xism Discourse
System Facing “China’s Problems”

Liu Wei, Chen Xixi

(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discourse system; Chinese way; academic research;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Constructing the Marxist discourse system facing “China’s problems”, we must strengthen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stand on the basis of China road and promote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Marxist theory and the innovation of discourse. We must deep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i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We must give up the formalism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the Marxist academic discourse system and the propaganda system. We must focus on the “China problem” in the re-exa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e innovation in theory and discourse, to construct the modern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t discourse system.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研究”(项目号:15AKS0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研究”(项目号:15ZDA002)的阶段性成果。

刘伟,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锡喜,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上海 200240)。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宣传教育中国化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