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一一农场奶牛规模化养殖研究(二)
2016-02-06于占勇
文/于占勇
(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
八五一一农场奶牛规模化养殖研究(二)
文/于占勇
(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
▲接本刊2016年第11期
2 八五一一农场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型构建
八五一一农场是“完达山”品牌的发源地。面对牢固的奶牛养殖根基,农场人并没有满足现状,正在实施“115211”工程,即一个文化积淀、一个品牌、五大优势、两个复制,建设一个国内国际认可的奶牛良种繁育基地和一条以奶牛为中心的全产业链。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盲目地进行规模扩大。构建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适度规模模型,对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规模具有指导作用。
2.1 八五一一农场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原则及意义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的缓慢增长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奶牛养殖业一直位于畜牧业的主导位置,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不仅奶牛养殖成本急剧上升,劳动力的成本与饲料的价格节节攀升,原料奶价格不增反降,导致奶牛养殖进入了高成本低价格的困境,各种抗风险系数小的中小型奶牛养殖场纷纷倒闭。国内奶牛养殖业一度进入萧条期。八五一一农场在保证自身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不盲目扩大生产,提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规律下,对牧场的发展要基于饲料与生产力的供应关系与自身的科技生产水平。牧场的可持续生产必须要有适当的规模与其相配套。才能保证乳制品的稳定生产,同时对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在适度规模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一个合理的经济效益,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牧场想要发展奶牛养殖的适度规模,首先要能把握自身的养殖规模。适度养殖规模颠覆了传统观念,强调奶牛养殖不仅仅要坚持规模化发展,更要坚持适度发展。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奶牛养殖生产经验与八五一一农场自身奶牛生产的实际,同时综合了影响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各类因素与因素的重要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最终提出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发展的适宜规模。
2.1.1 确定牧场规模的原则
(1)前瞻性原则
确定牧场的适度规模要考虑的因素尽量全面,不仅要包括牧场现有的问题,也要考虑牧场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2)市场性原则
影响牧场规模发展的因素很多,在各种因素并存的前提下,要坚持以市场性因素为主的原则。通过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牧场的规模与发展规划。
(3)全面性原则
确定牧场的适宜发展规模要充分考虑本地区与本企业的实际条件和资源情况。要统筹兼顾,综合确定适度规模。
(4)高效性原则
在牧场生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证奶牛养殖的高效性,适当降低养殖成本。
(5)流动性原则
奶牛养殖是动态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任意生产要素的改变,同时相应调整适度规模。
(6)获利原则
当牧场的利润稳定并趋于扩大时,可以考虑适当地扩大生产,保证在生产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利润达到最大化。
(7)合理性原则
所有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要进行合理组合,最大化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减少浪费,同时考虑动物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要合理开发合理保护,持续健康发展。(8)周期性原则
奶牛的生产过程具有产奶的周期性与饲料供应的周期性,同时市场需求也有其相应的周期性,确定牧场的适度规模时需要考虑这些周期性因素。
2.1.2 适度规模的研究意义
研究适度规模,具有以下意义:(1)有利于牧场高科技设备与生产场地的充分利用,降低牧场的固定投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各个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同时提高劳动力的效率,保证高效生产的良好势头;
(3)有利于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保持奶牛养殖的先进性;
(4)有利于牧场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5)有利于提高牧场原料奶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合理的生产规模具有流动性,科学技术的进步,饲养方式的改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的变化都会影响适度规模。适度规模往往是相对的,这是由于有众多影响因素,因此没有绝对合理的规模。作为经营者,应能够根据每个因素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努力适应市场。这才是健康发展的关键。
2.2 八五一一农场奶牛适度规模化养殖模型的构建
2.2.1 根据资源约束条件进行估计
资源约束估算法是指根据资源投入最大的原则分析适度规模。本文以粗饲料供应能力与乳业集团加工能力这2 个因素,估算八五一一农场奶牛适度生产规模。
(1)粗饲料供应能力估算法
奶牛存栏量的扩大主要通过奶牛的不断繁殖,假设不考虑奶牛的病死率,在一定时间内奶牛数量的增长速度是十分迅速的。但饲料数量的增长只能通过扩大草原面积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同时提高草或耕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其数量的增长十分缓慢甚至为零。因此,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本身受饲料的制约程度是十分大的。本文针对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的特点,假设其粗饲料全部用于奶牛养殖供应,分析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的极限规模。2014年八五一一农场秸秆产量估算情况如表4所示。
奶牛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表4 2014年八五一一农场秸秆产量估算表
根据以往的数据与经验,假设奶牛日消耗秸秆为25 kg。秸秆的利用率通常为30%左右,这里我们假定为30%。通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出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的极限数量为18 082 头。
(2)乳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估算法
根据上面研究可知,对奶牛养殖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牛奶及其加工产业的市场需要,而牛奶加工企业的工艺、产品直接决定着牛奶市场,所以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与工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将龙头企业对乳制品的加工能力作为奶牛养殖规模的限制条件,分析在加工乳制品饱和的条件下奶牛养殖的适度规模。
八五一一农场生产的生鲜乳由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进行加工生产,完达山乳业年加工乳制品可达到8 万吨。八五一一农场的成母牛年平均单产为7.5 吨,牧场内牛群结构合理,大体分为3 类,成年产奶奶牛、后备牛与犊牛,这3 种奶牛的比例大约为3:1:1。牧场内奶牛所产的原料奶有一部分会预留喂给犊牛,再加上运输与操作不当会造成一定的消耗,这里取0.9为折算系数。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N为养殖数量,Q为完达山乳业的加工能力,A为八五一一农场奶牛的年单产量,α为折算系数,β为产奶奶牛与牧场内奶牛养殖总数的比例,最终得出结果N=19 753 头,即在完达山乳业加工量饱和的前提下,八五一一农场的适度规模为19 753 头。
2.2.2 构建牛群种群结构与自然发展规律模型
确定适当的奶牛养殖规模并不是仅仅通过几个条件的约束就能准确计算的,奶牛的养殖生产过程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奶牛的自然繁衍状况与种群结构的不断变化。牧场种群结构的变化标志着整个牧场的发展潜力与生产能力,是牧场建设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合理的种群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1)莱斯里(Leslie)矩阵模型
莱斯里矩阵模型最主要的功能为模拟生物种群动态,目前最广泛的用途为对人口的预测,在畜牧业应用也很广泛,通常作为预测种群结构的最常用模型。用莱斯里矩阵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寻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组合。采用莱斯里矩阵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种群内部划分年龄组后,能准确地计算出各年龄组的数量变化。莱斯里矩阵具体使用过程是通过现场调研某一种群各年龄组成,并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到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淘汰率,在假设出生率与淘汰率不变的前提下,建立莱斯里矩阵,进行上机运算,求出不同时间累计下各年龄组的数量,进而得出种群发展同时的经济效益情况,最后进行比较,选出相对比较满意的年龄组成。莱斯里矩阵能够预测种群年龄结构及具体数量随时间而改变的过程。
(2)八五一一农场奶牛种群结构模型的建立
牧场制定的奶牛生产计划,牧场建设初期的种群比例,奶牛的使用淘汰年限,犊牛的处理方式都会影响牧场奶牛的种群结构,一个合理的种群结构是牧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基础。牧场中每一种类型的奶牛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基础母牛代表着牧场的产奶能力,后备母牛代表着牧场的发展潜力,淘汰母牛与公犊牛代表了牧场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平衡,体现了牧场的更新换代能力。
莱斯里矩阵计算过程中需要认定淘汰率和死亡率相对不变,为方便问题的深入研究,进行如下假设:①根据牧场奶牛的年龄划分为8 个年龄组,默认奶牛8 岁自动淘汰;②忽略牧场公牛的数量;③牧场的繁殖率和死亡率保持不变,但不考虑其它因素对牧场奶牛数量的影响。
将八五一一农场的奶牛分为8个年龄组,各年龄段的奶牛活到下一年龄段组的比例依次为:0.836,0.937,0.845,0.774,0.711,0.573,0.378,而每个年龄段对下一代的繁殖率依次为:0,0.493,0.432,0.421,0.388,0.328,0.211,0.174(表5)。
根据八五一一农场2015年奶牛各年龄段分布情况N0(945,2 931,3 514,2 049,1 963,1 281,1 137,885),代入莱斯里矩阵,运用计算机进行运算,运算结果如表6所示。
表5 2015年八五一一农场奶牛种群分龄组的生殖率和存活率
莱斯里矩阵模型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同时也是一种优化种群结构的必要工具。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莱斯里矩阵对奶牛的种群结构优化起到了良好的预测作用。八五一一农场的奶牛养殖数量稳步上升,发展势头良好,但本研究的限定条件较为苛刻,是在假定繁殖率与存活率都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测算的。繁殖率与存活率的改变均会影响最终测算数值。本研究取每个年龄组预测数值的均值作为最适宜种群结构与数量。即奶牛最适合规模为19 349 头。奶牛种群结构确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市场需求、各种生产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使奶牛群体结构保持动态优化。
2.2.3 确定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的适度规模
本研究通过3 种不同方式来确定八五一一农场的奶牛适度规模,由于方法不同,计算的结果也不相同。要想科学地确定八五一一农场可发展的奶牛养殖适度规模,就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其影响。在这里取3 种估算方法的平均值作为八五一一农场的适度养殖规模。即,
其中,Y1,Y2和Y3分别为上述3种方法的估算结果。
将计算结果带入公式。
S=(18 082+19 753+193 49)/3 =19 061(头)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八五一一农场奶牛的适度发展规模为19 061 头。该结果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乳品企业加工能力、八五一一农场现有生产能力下确定的,如果草原粮食秸秆产量与乳制品加工能力增加,适度规模也会相应扩大。
表6 八五一一农场牛群结构发展趋势表
3 八五一一农场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政策建议
目前,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处于历史最快发展时期,奶牛产业各个部分都有很大的进步。要实现奶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协调、全面推进。与此同时,一些影响奶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奶牛养殖业发展需要在广泛考量的基础上对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并进行大力发展。促进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如下。
3.1 提高单产水平
无论是哪种养殖模式,提高奶牛的单产水平,养殖效率都会大幅度提升,奶牛的单产水平有40%来自遗产因素,所以,选择奶牛的优良品种至关重要。要积极开拓国外进口纯种奶牛和国内良种奶牛购买渠道,同时加大引种的检疫力度,保证足够的隔离距离和隔离时间,确保买进奶牛的可靠性。同时,适时淘汰现有饲养的低产牛,确保现有饲养奶牛的优秀品质,逐步建立起种群结构科学的奶牛体系,使奶牛养殖进入良性循环。牧场还应该加强科学饲养,记录每头产奶奶牛的产奶量与营养状况,根据产奶量的不同对奶牛进行重新分组。不同的分组供应营养成分不同的饲草与饲料,避免饲料的过度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饲养成本,进而增加牧场的经济效益。以营养充足的日粮配比,科学的饲养方式进行饲喂,从而达到优质奶牛高产的效果。
3.2 加强饲养人员技术培训
八五一一农场的各个牧场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饲养奶牛的工作人员水平良莠不齐,这就使得奶业科技培训和奶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当牧场引进奶牛养殖新方法或新技术时,要想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应首先对饲养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定期派遣牧场工作人员到外学习进修。当牧场饲养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普遍升高时,牧场的养殖效果会大幅度提升。政府和奶业协会是先进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应当定期举办先进奶牛养殖技术培训班,加速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养殖技术得到真正的实践,如TMR饲喂技术、奶业信息化管理等。
3.3 加强奶牛疫病防控
对牧场而言,加强奶牛疫病防控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作。要加强牧场疫病管理规范的制定,建立一系列疫病防控的规章制度。第一,结合《免疫技术操作规范》《2009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和疫苗使用说明等资料,组织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第二,每个牧场都需建立自身的高效疫病监控体系,时刻关注本牧场奶牛的健康状况,对于可能感染疫病的奶牛进行监控预警。第三,采购或引进奶牛时不能盲目。采购或引进的奶牛需要严格按《乳用及种用动物调运操作规范》的规定进行操作、检验和隔离,转运时办理相应的手续。第四,调运或出售奶牛时必须事前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检,检疫合格的,才可调运或出售。第五,检疫员在实施检疫时,对奶牛身份档案要认真核实,不得为与奶牛的身份档案不符,未经“两病”检疫或者检疫时间超过6 个月的奶牛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此外,建立严密安全的病死畜处理办法,在最小的范围内控制住疫病。
3.4 加强生产环境保护
加强奶牛生产环境保护,有效减少奶牛的疫病发病率,为奶牛的健康提供基础保障,从而提高牧场原料奶的品质。牧场在遵守国家各项法规和标准的前提下,要做好本牧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具体措施如下:①合理防止污水污染。牧场要遵循节约用水的宗旨,不仅在日常生产中节约用水,而且也要做好循环水再利用工作;要对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污水污染环境,同时避免所产污水对本牧场进行二次污染。②防止空气污染。牧场的空气污染主要包括奶牛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与粪便污气、饲料喂养或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等。在不影响奶牛健康的前提下,在奶牛的垫料中加入一些除臭剂或吸附剂,减轻牧场对空气的污染。③防止粪便污染。奶牛的粪便是牧场最严重的污染源,通常的解决方法有3 种:一是出售粪便,附近农民进行购买用于良田施肥。二是建造沼气池,用于产生沼气。在产生沼气的同时杀灭奶牛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居民生活,缓解能源不足的压力。三是建设专业的牛粪加工厂,产生的牛粪直接运入工厂,对牛粪便进行无害化加工。④防止饲料污染。保证饲料的健康安全,牛奶品质提高将促进奶牛养殖效益的提高。
3.5 加大政府科技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奶牛养殖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奶牛管理体系与服务体系,使当地的相关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奶牛养殖业。同时,大力推动奶牛养殖技术的推广,对奶牛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进行补贴,鼓励发展高科技集约化奶牛场建设。改进奶牛饲养管理与防疫中存在的不足,使奶牛养殖能更好地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同时政府对牧场环境保护建设提供必要的财政补助与优惠贷款,建设牧场粪便处理装备与资源循环无害化设施,实现奶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奶牛养殖技术服务站,作为奶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和示范基地。为奶牛养殖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支持,切实提高奶牛养殖的科技利用率,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4 主要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1.1 八五一一农场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奶牛集约化规模养殖。
4.1.2 对于提高八五一一农场奶牛生产效果而言,各因素重要性排列为: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奶牛的科学管理水平,奶牛日粮配比与饲养状况,奶制品的品质好坏,集约化养殖模式下奶牛的种群结构和奶牛的疫病防控。
4.1.3 通过对八五一一农场奶牛适度养殖规模模型的构建,在现有资源条件、乳品企业加工能力、八五一一农场现有生产能力下,八五一一农场的奶牛适度规模为19 061 头。
4.1.4 对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的政策建议有:提高单产水平,加强专职人员技术培训,加强奶牛疫病控制,加强生产环境保护,加大政府科技扶持力度。
4.2 展望
通过本研究,对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适度规模进行研究,为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依据,为发展高效奶牛养殖业提供了动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八五一一农场奶牛养殖必将开创适度和高效发展的新局面。C
[1] 郑何美. 原料鲜奶卫生质量安全的控制措施.中国食品工业,2008(5):62-64.
[2] 李胜利. 试论调整时期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若干问题. 中国供销商情·乳业导刊,2004(11):20-25.
[3] 杨秀文. 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奶业概况(一). 中国奶牛,2007(10):6-9.
[4] 李栋. 美、新、荷奶业发展模式及特点研究.世界农业,2013(5):111-114.
[5] 那达木德. 关于规模化养殖的几个问题. 见: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 2011.
[6] 孟惠婷. 奶业组织模式的历史演变. 内蒙古统计,2010(1):9-10.
[7] 郭利亚. 产业转型阶段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变化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2013(8):14-17.
[8] 赵庆福. 发展规模养畜 提高畜牧业生产力. 中国畜牧杂志,1989(6):23-26.
[9] 赵全新. 浅谈畜牧业的规模经营. 云南畜牧善医,1995(3):13-14.
[10] 陈秉谱. 发展规模经营 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临夏畜牧业规模经营探析. 甘肃农业,2001(9):32-35.
[11] 邓蓉,张存根. 我国畜牧业生产规模分析. 现代化农业,2004(12):45-46.
[12] 朱玉春. 我国奶业的生产波动与对策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1997(2):34-35.
[13] 陈新. 城郊型奶牛业规模经营问题的探讨. 中国奶牛,1996(2):45-46.
[14] 周俊玲. 荷兰奶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世界农业,2005(1):11-13.
[15] 王威,顾海英. 中国大陆原料奶生产的成本收益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2005(7):118-122.
[16] 孙慧. 奶农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中国管理科学,2003(7):55-57.
[17] 王俊勋. 奶业发展动态与政策. 中国乳业,2011(9):2-5.
[18] 李宏. 哈尔滨市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硕士论文].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9] 王焕承. 提高内蒙古奶牛集约化养殖水平的研究:[硕士论文].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20] Kum bhakar S.C.Short-run returns to scale,farm-size,and economic efficienc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3,75(2):336-341.
[21] Tauer L W,Mishra A K.Can the small dairy farm remain competitive in US agriculture. Food Policy,2006,31(5):458-468.
[22] 许彩丽.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吉林农业,2013,7(22):9.
[23] 张振苹. 发展现代畜牧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山东畜牧兽医,2008(3):41-42.
[24] 王文. 农业部解读《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中国合作经济,2012(4):7-10.
[25] 蔡跃. 企业化经营:解决“新东北现象”的根本出路. 长白学刊,2002(6):71-72.
[26] 赵卓. 鸡西市产业结构分析及调整.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1):63-66.
[27] 李翠霞. 基于PLC理论的奶牛养殖散户模式分析. 中国乳业,2012(5):8-11.
[28] 陈仙林. 内蒙古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方向的探讨.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2(7):45-46.
[29] 张宇峰. 哈尔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对策研究:[硕士论文].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30] 乌云花. 农户奶牛养殖与乳品加工业扩展. 农业经济问题,2007(12):62-69.
[31] 金俊浩. 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建设万头良种奶牛基地. 见: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2004.
[32] 韩学军. 农垦系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与运转模式研究:[硕士论文].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33] 张振苹. 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山东畜牧兽医,2008(3):41-42.
[34] 李书平. 畜牧业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中国牧业通讯,2006(11):21-22.
[35] 陈杰. 四川现代畜牧业试点对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经济研究导刊,2014(7):252-253.
[36] 黄平平. 大庆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策略研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6):105-108.
[37] 李英. 决策统计分析.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51-166.
[38] 高亮之. 农业系统学基础.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9] 孙凡花. 黑龙江垦区主要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研究:[硕士论文]. 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6.
[40] 张立中,王玉明,辛国昌. 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1] 周金梅. 大通县奶牛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路. 中国牛业科学,2007(3):41-42.
[42] 张国和. 大庆市奶牛生产区划布局分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6):88-91.
[43] 杨帆. Leslie矩阵在畜群结构中的应用. 四川畜牧兽医,2005,32(11):30-30.
[44] 余世孝. 数学生态学导论.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5] 刘志芳. 基于菜斯利模型的羊群收获问题研究.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9):16-17.
[46] 成小平. 我国奶牛养殖收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1-44.
[47] 常玉婷. 青绿饲料的营养及应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2):39-39.
[48] 刘成果. 推进奶牛养殖标准化 发展现代奶牛养殖业. 中国乳业,2008(4):11-14.
[49] 何二国. 加强奶牛养殖业环境保护 确保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3):8-9.
(续完)
2016-01-21)
于占勇(1971-),农业推广硕士,主要从事八五一一农场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