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步月图》女性冠饰考
2016-02-05王惠莹
王惠莹 陈 芳
《瑶台步月图》女性冠饰考
王惠莹 陈 芳
目前,学界将《瑶台步月图》中三位女子的头饰定名为 “团冠”,笔者存疑,通过对画作的细致观察,并与有准确文献定名的 “团冠”、“山口”对比研究,确认此冠饰与 “团冠”不同。通过图像梳理发现,相同或相似冠饰主要在南宋和元代流行,结合服饰等其他材料,更加明确断定《瑶台步月图》为南宋的作品。最后,笔者推测此种冠饰造型可能来源于河蚌,并且有其丰富的隐喻含义。
《瑶台步月图》;冠饰;“团冠”;山口; 隐喻
传为宋代刘宗古的《瑶台步月图》(图1),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面上平台一座,台下树梢掩映,台上四周玉栏环绕。位于视觉中心的三位女子高髻方额,内穿襦裙,外穿窄袖对襟背子,或捧供品,或捧茶盘,或手端茶杯作玩赏状,其态清闲自在。左右各立一童,执壶、扇相侍。空中明月高悬,祥云隐现。对于此图的年代考证汗牛充栋,对画作中人物服饰考证亦是不胜枚举,但对中心三人的头饰研究较少,且定名模糊。笔者硁鄙,以期对冠饰做些较明晰的阐释。
通过对图像的细致观察,发现画面中心三位女子的冠饰戴于脑后,并且与前额成一定角度。冠饰的宽度与头部相当,高度不超过10厘米(图2)。从整体造型来看,像一闭合的河蚌,夹住束起的发髻。这种冠饰想来十分轻便,不仅可以将头发束之包裹,也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对比出土实物,仅见元代安徽安庆棋盘山范文虎合葬墓中一鎏金银冠形制与其相似。①整体造型呈椭圆形,亦如一闭合河蚌(图3),发髻从底部方洞套入,上下两扇扣合处做出合页( 图4)。据《元史》、《新元史》、《安庆府志》等书记载 ,范文虎是南宋时殿前副都指挥使知安庆府 ,至元十二年二月癸卯降元,帮助元人杀害起义人民 ,后历官至尚书省右承。②而这件金冠正是范文虎夫人陈氏入葬时头戴之物,头冠两边同出土了一对金簪,当为簪其两端固冠之用(图5)。
图1:宋 刘宗古(传),《瑶台步月图》 ,绢本设色,25.6×26.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有学者认为此种冠饰为“团冠”的一种。笔者存疑,因为此种冠饰的造型与宋代文献记载不符。据《麈史》载:“妇人冠服,首冠始黄镀白金、或鹿胎之革、或玳瑁、或缀彩罗为攒云五岳之类。禁鹿胎、玳瑁乃为白角者,又点角为假玳瑁者,然犹出四角而长矣。后至长二、三尺许,而登车檐,皆侧首而入。俄又编竹而为团者,涂之以绿,浸变而以角为之,谓之团冠。后以长者屈四角而下至于肩,谓之亸肩。又以团冠少裁其二边而高其前后,谓之山口。又以亸肩直其角而短之,谓之短冠。”③目前看来,这是对“团冠”定名描述最详尽准确的宋代文献,可信度高。据此文献来比对宋代墓葬出土壁画及其他艺术媒材上的宋代女子冠饰,发现河南禹县白沙一号宋墓中女子佩戴之冠饰若合符节(图6),可以推断为“团冠”。同时,周锡保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也明确将上述墓葬壁画之冠饰定名为“团冠”。此种冠饰将头发绾结至头顶,“团冠”着于其上,并用长簪贯穿固定,此应为“团冠”的标准式样。另外,《麈史》中提到的:“又以团冠少裁其二边而高其前后,谓之山口。”或可理解为在“团冠”基础形制之上的变化,减其两端,增其前后,中间形成沟壑形缺口,造型仿拟愈开未开的玉兰花花苞,相较于白沙宋墓中的“团冠”形制也更加瘦长,但仍应算作“团冠”的一种。“山口”型“团冠”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屡见不鲜,如安徽省舒城县三里村出土北宋晚期山口“团冠”实物(图7),山西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图8)、河南偃师宋墓砖刻画侍女(图9)以及《招凉仕女图》仕女等都戴有此种式样的“团冠”(图10)。
图2:《瑶台步月图》细部
图3:河蚌
图4:范文虎夫妇合葬墓出土鎏金银冠
图5:范文虎夫妇合葬墓出土金簪
图6:白沙一号宋墓后室西南壁侍女
图7:山西晋祠圣母殿侍女彩塑
图8:河南偃师宋墓砖刻侍女
那么,对比上面所述的“团冠”与《瑶台步月图》中的女子冠饰,虽都为套簪冠饰,但实则不同。以白沙一号墓女子所戴“团冠”为例,冠饰顶部呈开放状,造型繁复,四角突出,体积较大。基本覆盖于整个头顶,发髻从冠饰底部套入,用簪固定于头顶,或许运用义髻帮助成型冠饰,也未可知。而《瑶台步月图》中的女子冠饰顶部呈闭合状,戴冠位置偏脑后,发髻塞进冠后则被夹住,再用簪或带固定,视觉效果与之截然不同。即使是“团冠”中的“山口”,也是上面开口很大,与《瑶台步月图》中的女子冠饰明显不同。因此,笔者认为不应将《瑶台步月图》中冠饰称为“团冠”,但由于材料所限,目前还不能确定此种冠饰的具体名称。
《瑶台步月图》中的冠饰,是否为孤例?是否是画家凭空臆造与想象的?在什么时期流行?而这种酷似河蚌的结构形式为何在当时出现,有何前因后果?笔者没有找到记载此种冠饰的确凿文献,所以,不妨从图像入手,梳理现有传世卷轴画及墓葬考古出土壁画等,逐一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可以肯定,并非孤例,此种冠饰或类似冠饰在《荷亭儿戏图》(图10) 、《中兴瑞应图》(图11) 、《吕洞宾过岳阳楼》(疑为明仿宋)(图12) 、《蕉荫击球图》(图13) 、《 程棨摹楼璹蚕织图》(图14)等画作中都有出现。另外,湖北襄阳檀溪宋代壁画墓M196中女子亦戴有此冠(图15),形制基本一致。就整理的图像来看,因上述传世绘画作品学界大致断代为南宋或元,所以我们能够大致推断此种冠饰集中流行于南宋并延续至元。不论是传世绘画作品还是墓葬考古材料,广泛描绘此种冠饰,足以说明此冠在南宋至元广泛流行,而且基本与齐膝的小袖背子搭配,形成一种清秀、典雅的南宋女子服饰着装风格。由此,也可确认《瑶台步月图》为南宋或以后的作品,而不可能为北宋或之前的画家绘制,因为,此种冠饰流行的时间段为南宋至元。
图9:宋 钱选,《招凉仕女图》 ,绢本设色,22.4×21.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10:宋 陈清波,《荷亭儿戏图》 ,23.9×35.8cm,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图11:《中兴瑞应图》局部,尺寸不详,天津博物馆藏
图12:佚名,《吕洞宾过岳阳楼》 ,绢本设色,23.8×25.1cm,大都会博物院藏
图13:宋 佚名,《蕉荫击球图》 ,绢本设色,25×24.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14:元 程棨,《摹楼璹蚕织图》 ,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藏
关于《瑶台步月图》中女性冠饰的造型来源,笔者有一个大胆推测,认为此种冠饰造型来源是河蚌,并且追根溯源,探寻蚌在整个历史语境中的隐喻含义。
蚌是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双壳类动物,大部分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繁殖能力强。在我国古代,蚌壳曾作为货币,成为豪华奢侈的随葬品,也曾作为祭祀祖先神明的礼品。在当时拥有稀有珍贵的贝壳是身份地位高贵的象征。④随着蚌类装饰的普及,其文化寓意也变得复杂。有些民族或民俗学家经过考证认为贝的形状类似女性生殖器,所以被赋予繁衍、新生的意义,之后更是将贝的形象神化,相信贝的某种灵力,能在墓葬中保护死者躯体免于邪魔侵逼,使灵魂长生不灭,并藉此获得重生的力量。⑤
另外,《隋书·东夷传》载:流求“男子用鸟羽为冠,装以珠贝,饰以赤毛,形制不同。妇人以罗纹白布为帽,其形方正。……缀毛垂螺为饰,杂色相间,下垂小贝,其声如珮。”⑥《新唐书·西域传》也有贝壳头饰的记载:吐谷浑国“妇人辫发紫后,缀以朱贝”。宋代药学家苏颂说:“贝子,贝类之最小者,亦若蜗状,长寸许,色微白,亦有深紫黑者,今多穿于小儿戏弄,北人用缀衣及毡帽为饰。”⑦贝类至今对沿海地区的民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江浙一带,家长有将贝壳佩带于孩童身上的习俗。许多学者认为,贝在古人的心中具有驱逐恶灵的防身魔力,因此人们在头发、帽子或脖子、衣服上佩系贝壳当作护身符。《小庭戏婴图》(图16)中左侧一孩童头部带一螺贝类饰物便是文献与图像相契合之处。总之,蚌类有着生殖、丰产、复生、防身等丰富的隐喻含义。
有意思的是,唐墓及五代墓葬出土许多盒类器物,造型特征与水中的蛤、蚌类生物一样,具有上下两扇,盒体和盖相同,或直接采自于自然贝壳,或用金属仿制贝壳形制,多数为盛粉脂之器,出土时,与盛化妆品的金、银、铜小器皿、簪钗等同置于一个漆盒内。齐东方教授认为妇女用天然贝盒和银制的贝盒已经成为了有钱有地位人家的一种流行时尚,是一种财富和地位的象征。⑧此时对蚌壳的应用,更加贴近生活,融入富贵女性日常的实用与审美中,成为闺阁奁内可用、可赏的新奇玩物。
让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南宋画作《瑶台步月图》中女性着冠形象。笔者大胆推测河蚌造型在南宋蔚然成风,想必是融合了蚌类在历史维度下丰富的隐喻含义。宋代出现专卖首饰的花行,如《都城纪胜》载:“如官巷之花行,所聚花朵、冠梳、钗环、领抹,极其工巧,古所无也。”⑨《武林旧事》介绍临安城中的小经纪就有“钗朵、牙梳、洗翠、修冠子、小梳儿、染梳儿、接补梳儿”⑩等等,分工相当明细,为妇女们修补首饰提供了方便。周煇《清波杂志》云:“輝自孩提见妇女装束,数岁即一变,况乎数十百年前,样制自应不同。”⑪这些文献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宋代女性头部饰品消费比重极大,对头饰也更是求新求奇。所以,河蚌造型的冠饰以现今审美视角看来或许并不时尚,但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出现,在满足轻便实用功能的同时,也更合乎女性对丰产多子、避邪防身等愿望的强烈诉求。
图15:湖北襄阳檀溪宋代壁画墓M196
图16:宋 佚名,《小庭戏婴图》
小结
由于文献材料及实物所限,笔者无法还原《瑶台步月图》中女子冠饰的名称及其他问题,但认为此冠不应定名为“团冠”,原因在于与宋代文献记载不符。而且,通过初步研究,发现此冠的流行时间在南宋至元,女子佩戴此种方便、实用,风格简约的冠饰,或许与丰产多子、辟邪的寓意等相关。此个案研究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关于《瑶台步月图》中女子冠饰的材料,搭配方式、佩戴者身份以及价格等相关问题,由于材料和笔者能力所限,在文中都不及讨论,留待以后的研究继续深入。
注释:
①椭圆形,用大小5块金片压模扣合而成。金冠顶部是一块中间长方形、两端类似如意形的薄金片,再用两块云状形金片镶在两旁,两头各镶一块小金片,有穿眼,系固定发髻用的,底面有大方洞,是套发髻用的。参见安徽省博物馆馆内介绍。
②白冠西:“安庆市棋盘山发现的元墓介绍”,《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5月31日,第56页。
③[宋]王得臣:《麈史》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④王政:“生殖民俗文化中的贝与蚌”,《书城》 ,1996年第1期。
⑤杨齐:《海产品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应用》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⑥[唐] 魏征:《隋书·东夷传》卷八十一列传第四十六东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⑦[宋]苏颂:《本草图经》
⑧齐东方:“贝壳与贝壳形盒”,《华夏考古》 ,2007年第3期。
⑨[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⑩[元]周密:《武林旧事》 ,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⑪[宋]周煇:《清波杂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第121页。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传统服饰中的中国元素及创新设计研究》(项目号:ZXKY03140409)和北京市教委长城学者培养计划项目(项目号:CIT & TCD 20150307)的阶段性成果。
王惠莹 北京服装学院 研究生
陈 芳 北京服装学院 教授 博士
A Study on Female Headdresses of Yao Tai Bu Yue Tu
Wang Huiying Chen Fang
The headdresses of the three female in Yao Tai Bu Yue Tu are defined as Tuan Guan currently in academic circle. However,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Tuan Guan through the carefully observation of the painting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uan Guan or Shan Kou literally. The same or similar headdresses were popular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the Yuan Dynasty. What’s more, Yao Tai Bu Yue Tu can be concluded as the painting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ith the research of costume and other materials. Last, the author speculates that this kind of headdresses might come from swan mussel and posses meaningful metaphor.
Yao Tai Bu Yue Tu; Headdresses; Tuan Guan; Shan Kou; Metaphor
J18;J523
A
1674-7518(2016)04-0042-04